Podcast節目想讀故事 別忘了聯繫出版社釐清版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最近家人的寶寶快到了牙牙學語的階段,想起小時候我媽非常勤勞地每天讀故事書給我聽,也買了很多讀故事書的CD在家播,或多或少對日後語言能力的養成有幫助。

30年過去,現在隨著Podcast的興起,也有不少讀故事書的節目推出,許多家長不再自己讀故事,而是透過循環播放童書Podcast節目,讓孩子沈浸在故事的氛圍裡,邊玩邊學習。

聽故事的父母、小孩當然沒問題,不過這些讀童書的Podcast節目方有什麼該注意的地方嗎?

簡單來說,除非節目方說的是自己原創的故事,否則只要是讀出版社發行的故事內容,節目方就務必留意著作權議題,像我部落格文章裡總是嘮叨的,一定要取得授權才能利用這些故事。

沒徵得同意就在Podcast上讀故事書 有什麼問題?

首先,故事類的文字創作屬於「語文著作」,受到著作權的保護。

節目方在Podcast上讀故事書,則屬於著作權法上的「重製」、「公開傳輸」兩項利用行為

艾瑪小秘訣:只要是「網路」上的應用,一定都涉及「重製權」、「公開傳輸權」這兩項著作財產權的利用。

如果節目方還不是照著故事書的內容念,是以原本的故事為基礎改編了情節、台詞,除了重製、公開傳輸外,還多了一項「改作」的利用行為

因此,除非故事的作者已經過世數十年以上,使得故事已經成為公共財,否則未取得著作財產權人的同意、授權,是不得任意利用的,違者可能面臨刑責,以及著作財產權人的民事索賠。

在Podcast上讀故事前 最好先聯繫出版社釐清版權

我們讀的故事書通常是中文版,但如果故事本身來自國外作者,那就還牽涉到原文版的問題,而可能隱含了雙重著作財產權議題在其中。也就是說,Podcast節目方利用時如果只取得中文版的授權,說不定還不夠,原文版的授權可能也得取得才行。

艾瑪小秘訣:常見情形是,台灣出版社取得原文版出版社的授權後,把原文「翻譯」為中文版,此時涉及「重製」、「改作」這兩項利用行為。而翻譯後產出的中文版,在著作權法上稱之為「衍生著作」,是有別於原文版(原著作)的獨立著作,享有獨立的著作權,所以才會說有雙重著作財產權議題。

因此,建議Podcast節目方要讀故事書前,直接聯繫台灣出版社,確認著作財產權是誰所有、如果想利用要找誰取得授權等事項,會比較放心喔!

知名的說故事Podcast節目「從前從前」就是很棒的模範。「從前從前」的主持人童話阿姨在其2021年5月28日的臉書發文就曾提到:「為了避免版權爭議,童話阿姨都會先詢問所屬出版社,得到口播授權後才能錄製」,即實踐了我前面提到應該先聯繫出版社釐清版權,進而找到對的人取得同意或授權的建議,是非常尊重著作權的表現(掌聲下👏)。

其實讀故事的Podcast也有著為童書宣傳的功能,有的父母、小朋友可能聽完故事後很喜歡,還回頭想把書買來讀,對出版社來說也是美事一樁,所以只要好好跟出版社接洽,出版社說不定也是很歡迎的。

-
如果你認為這篇文章很有幫助,歡迎留言討論並分享給你的朋友;

如果你想轉載這篇文章,或有法律服務/諮詢的需求,歡迎透過Line或email聯繫我,也歡迎搜尋我的IG:emma_thelawyer(聯繫方式點這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三分鐘認識智慧財產權 / 輯4 著作權 滿街都是著作的時代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avatar-img
律師艾瑪|周芳儀律師
38會員
64內容數
Hello!我是Emma,一位執業6年的智慧財產權&性別律師,也是多間企業的法律顧問。目前全台執業中。 致力於協助客戶打造理想的事業與人生🌷
2025/02/16
當您收到智慧財產權警告函,如已經查證、確認發函給您的人是真正的權利人(通常為品牌企業),而不是詐騙,您該怎麼做呢... 您可以這麼做… ① 詳細閱讀警告函內容: 其中會提到權利人是誰、其享有哪些權利,以及權利人的訴求是什麼(可能
Thumbnail
2025/02/16
當您收到智慧財產權警告函,如已經查證、確認發函給您的人是真正的權利人(通常為品牌企業),而不是詐騙,您該怎麼做呢... 您可以這麼做… ① 詳細閱讀警告函內容: 其中會提到權利人是誰、其享有哪些權利,以及權利人的訴求是什麼(可能
Thumbnail
2025/02/16
近期陸續收到客戶告知被冒名發智慧財產權警告函,或是有客戶疑似收到詐騙警告函的消息。雖然各式警告函中,一定還是有來自真正權利人(例如品牌方)的版本,但現在詐騙手法防不勝防,還是要謹慎判斷...
Thumbnail
2025/02/16
近期陸續收到客戶告知被冒名發智慧財產權警告函,或是有客戶疑似收到詐騙警告函的消息。雖然各式警告函中,一定還是有來自真正權利人(例如品牌方)的版本,但現在詐騙手法防不勝防,還是要謹慎判斷...
Thumbnail
2024/03/14
這篇文章從著作權律師的觀點,介紹了創作被不當使用時,可以如何保護自身著作權的三個步驟,包含蒐證、下架侵權內容、進入訴訟。提供了具體的方法和建議,希望對創作者有所幫助。
Thumbnail
2024/03/14
這篇文章從著作權律師的觀點,介紹了創作被不當使用時,可以如何保護自身著作權的三個步驟,包含蒐證、下架侵權內容、進入訴訟。提供了具體的方法和建議,希望對創作者有所幫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現在隨著Podcast的興起,也有不少讀故事書的節目推出。 聽故事的父母、小孩當然沒問題,不過這些讀童書的Podcast節目方有什麼該注意的地方嗎? 除非節目方說的是自己原創的故事,否則只要是讀出版社發行的故事內容,節目方就務必留意著作權議題,像我總是嘮叨的,一定要取得授權才能利用這些故事。
Thumbnail
現在隨著Podcast的興起,也有不少讀故事書的節目推出。 聽故事的父母、小孩當然沒問題,不過這些讀童書的Podcast節目方有什麼該注意的地方嗎? 除非節目方說的是自己原創的故事,否則只要是讀出版社發行的故事內容,節目方就務必留意著作權議題,像我總是嘮叨的,一定要取得授權才能利用這些故事。
Thumbnail
為了要創作屬於自己的故事有聲書,我開啟了一段有聲奇幻故事連載之旅
Thumbnail
為了要創作屬於自己的故事有聲書,我開啟了一段有聲奇幻故事連載之旅
Thumbnail
本文由 vocus 成長學院邀請「法律白話文運動」團隊撰寫。在自媒體時代,影音與圖文都是主流,要考慮的眉眉角角也不少,因此成長學院特別邀請法白分享:在創作影音時哪些基本知識要有、哪些地雷不要碰,才能盡情發揮創意的同時,尊重他人著作權益也避免觸法。
Thumbnail
本文由 vocus 成長學院邀請「法律白話文運動」團隊撰寫。在自媒體時代,影音與圖文都是主流,要考慮的眉眉角角也不少,因此成長學院特別邀請法白分享:在創作影音時哪些基本知識要有、哪些地雷不要碰,才能盡情發揮創意的同時,尊重他人著作權益也避免觸法。
Thumbnail
做平台還是做內容/服務?這是在互聯網創業一開始大家都會自問的問題,如今大家最熟知的內容平台包括了Youtube, Spotify, KKBox....等,這些平台他們自製內容嗎? 大部分是不做的,就算做,也只占平台的一小部分,平台的任務創造一個友善的空間,讓內容創作者和他的閱聽人們能有好的互動體驗。
Thumbnail
做平台還是做內容/服務?這是在互聯網創業一開始大家都會自問的問題,如今大家最熟知的內容平台包括了Youtube, Spotify, KKBox....等,這些平台他們自製內容嗎? 大部分是不做的,就算做,也只占平台的一小部分,平台的任務創造一個友善的空間,讓內容創作者和他的閱聽人們能有好的互動體驗。
Thumbnail
錄製有聲書、有聲小說時,除非是個人未曾簽約發表過的原創作品,否則很難繞過版權這個大山。中國市占率很高的有聲平台也會面臨到用戶上傳的有聲作品,並未合法取得版權,影響到平台的長期發展。 而一般演播員,雖不以商業營利為目的,但只要公開發布,都是侵犯到原作者的權益。中國創作者對於個人創作版權的意識普及,如果
Thumbnail
錄製有聲書、有聲小說時,除非是個人未曾簽約發表過的原創作品,否則很難繞過版權這個大山。中國市占率很高的有聲平台也會面臨到用戶上傳的有聲作品,並未合法取得版權,影響到平台的長期發展。 而一般演播員,雖不以商業營利為目的,但只要公開發布,都是侵犯到原作者的權益。中國創作者對於個人創作版權的意識普及,如果
Thumbnail
研究聖經靈性成長功能之引用文章、圖片、影片、音訊,版權、著作權說明。
Thumbnail
研究聖經靈性成長功能之引用文章、圖片、影片、音訊,版權、著作權說明。
Thumbnail
早在podcast熱潮開始前,我們已經在錄線上廣播節目了! 雖然說觀看人數並不多,但這六集可以說是我們四人的嘔心瀝血之作!
Thumbnail
早在podcast熱潮開始前,我們已經在錄線上廣播節目了! 雖然說觀看人數並不多,但這六集可以說是我們四人的嘔心瀝血之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