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地為自己活一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小浩在一個威權式教育家庭裡長大,父母總是強勢的安排與決定任何事情,任何事都不能輸在起跑點,小二的時候,為了數學考試,買了一整疊的數學評量測驗,必須要求小浩寫完才能吃飯,甚至在小學還請了一對一家教,就是希望小浩能活成父母心目中想要的樣子,小浩心裡是抗拒的,但不得不服從父母的命令。

久而久之,小浩逐漸沒了自我,事事聽從父母的安排,考高中、大學也是照著父母的意思去決定,從來沒想過自己到底為何而讀書?自己有興趣的科系是什麼也不知道,就這樣渾渾噩噩的過完了求學生涯,小浩曾經有想過要告訴父母自己心中的想法,但都是以父母不會害你之類的情緒勒索話語給駁回了,也因為這樣,小浩過度的壓抑自己,讓他的生活中備感巨大的壓力。

長期下來小浩的性格上出現了偏差,但是他自己本身並無察覺,個性上變得悲觀,也不愛跟人社交,做什麼事都提不起勁,對於未來的想法也完全沒有,就是過一天算一天,就這樣活了30幾年,直到有一天,小浩在逛書店的時候,看到了一本書,書名叫做「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他就站在書店前大致翻閱了一下內容,不看還好,一看就發覺其實它本身就是蛤蟆先生的縮影,於是拿了這本書結帳回家,仔細的把這本書看完,這本書讓小浩的心中激起無限的漣漪,也開始反思自己是不是真的生病了?需要去諮詢心理醫師嗎?

考慮了許久,小浩決定去諮詢心理醫師,試著把自己的問題釐清,想讓自己更沒有壓力的去生活,經過心理醫師一系列的評估與診斷治療,小浩逐漸找回了自己,更能清楚自己想要的目標是什麼。

回歸到主題,勇敢地為自己活一次,看似很簡短的一句話,小浩是花了30幾年才深刻體會,如果他沒看到那本書,並且尋求心理醫師的幫助,他可能到現在還是陷在那個無止盡的迴圈裡。我相信其實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情況,只是自己不敢表達出來,又或者是說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那麼請你適時地向外求助,並且找尋專業的心理醫師評估診斷治療,讓你自己提起勇氣,勇敢地為自己活一次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九的沙龍
3會員
12內容數
阿九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27
龍婆貴大師是一位備受尊敬的泰國高僧,他的一生充滿了神秘與靈性的故事。龍婆貴大師在佛曆2448年11月12日出生於猜那府的一個名叫邦奇的小村莊。他從小便展現出過人的天賦,僅6歲時便開始跟隨龍婆庫學習佛法。龍婆貴大師擁有過目不忘的資質,並且很快掌握了許多法術。他在佛曆2467年20歲時正式出家,開始
Thumbnail
2024/06/27
龍婆貴大師是一位備受尊敬的泰國高僧,他的一生充滿了神秘與靈性的故事。龍婆貴大師在佛曆2448年11月12日出生於猜那府的一個名叫邦奇的小村莊。他從小便展現出過人的天賦,僅6歲時便開始跟隨龍婆庫學習佛法。龍婆貴大師擁有過目不忘的資質,並且很快掌握了許多法術。他在佛曆2467年20歲時正式出家,開始
Thumbnail
2024/06/26
阿贊廳的早年生活 阿贊廳出生於佛曆2455年,他從小便對各種法術和咒語充滿了濃厚的興趣。那個時代,法術在泰國十分盛行,許多出名的師傅都以其高超的法術和修為聞名遐邇。然而,拜師學藝並非易事,往往需要經過嚴格的考驗。阿贊廳憑藉著堅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最終得以拜入名師門下,開始了他卓越的法術修行之
Thumbnail
2024/06/26
阿贊廳的早年生活 阿贊廳出生於佛曆2455年,他從小便對各種法術和咒語充滿了濃厚的興趣。那個時代,法術在泰國十分盛行,許多出名的師傅都以其高超的法術和修為聞名遐邇。然而,拜師學藝並非易事,往往需要經過嚴格的考驗。阿贊廳憑藉著堅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最終得以拜入名師門下,開始了他卓越的法術修行之
Thumbnail
2024/06/25
近代泰國佛教界中,龍婆坤大師是一位備受尊崇的人物,被廣泛譽為“活財神”,也是大名鼎鼎的“撲頭和尚”。他的修行與德行讓他在泰國和國際上都享有盛譽,就連泰國國王面見大師都會虔誠跪下讓大師撲頭祈福。這篇文章將介紹龍婆坤大師的生平,從他的出生、剃度出家、拜師經歷,到學成後的森林苦行,全面展示這位傳奇人物
Thumbnail
2024/06/25
近代泰國佛教界中,龍婆坤大師是一位備受尊崇的人物,被廣泛譽為“活財神”,也是大名鼎鼎的“撲頭和尚”。他的修行與德行讓他在泰國和國際上都享有盛譽,就連泰國國王面見大師都會虔誠跪下讓大師撲頭祈福。這篇文章將介紹龍婆坤大師的生平,從他的出生、剃度出家、拜師經歷,到學成後的森林苦行,全面展示這位傳奇人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個人生下來都是王子,卻被父母變成青蛙。心理治療的目的,就是讓青蛙再變回王子。”-Eric Berne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作者:Robert de Board,翻譯:張美惠 三采文化出版 接續上一本書,接著來看這本書囉,透過蛤蟆先生的10次諮商,窺視了心理諮商的部分面貌,見證一個人怎麼經歷改變,
Thumbnail
“每個人生下來都是王子,卻被父母變成青蛙。心理治療的目的,就是讓青蛙再變回王子。”-Eric Berne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作者:Robert de Board,翻譯:張美惠 三采文化出版 接續上一本書,接著來看這本書囉,透過蛤蟆先生的10次諮商,窺視了心理諮商的部分面貌,見證一個人怎麼經歷改變,
Thumbnail
小浩在一個威權式教育家庭裡長大,父母總是強勢的安排與決定任何事情,任何事都不能輸在起跑點,小二的時候,為了數學考試,買了一整疊的數學評量測驗,必須要求小浩寫完才能吃飯,甚至在小學還請了一對一家教,就是希望小浩能活成父母心目中想要的樣子,小浩心裡是抗拒的,但不得不服從父母的命令。 久而久之,小浩逐漸沒
Thumbnail
小浩在一個威權式教育家庭裡長大,父母總是強勢的安排與決定任何事情,任何事都不能輸在起跑點,小二的時候,為了數學考試,買了一整疊的數學評量測驗,必須要求小浩寫完才能吃飯,甚至在小學還請了一對一家教,就是希望小浩能活成父母心目中想要的樣子,小浩心裡是抗拒的,但不得不服從父母的命令。 久而久之,小浩逐漸沒
Thumbnail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作者:Robert de Board 不知大家有沒有看過經典童話《柳林風聲》呢?沒看過的不要緊。作者只是將《柳林風聲》的角色,包括主角蛤蟆先生搬進到書中,而與它的內容並沒有相抵觸。 主角蛤蟆患有抑鬱症,也是一個釀酒家族企業的唯一繼承人,親人都離世,剩下蛤蟆孑然一人,獨自守在蛤
Thumbnail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作者:Robert de Board 不知大家有沒有看過經典童話《柳林風聲》呢?沒看過的不要緊。作者只是將《柳林風聲》的角色,包括主角蛤蟆先生搬進到書中,而與它的內容並沒有相抵觸。 主角蛤蟆患有抑鬱症,也是一個釀酒家族企業的唯一繼承人,親人都離世,剩下蛤蟆孑然一人,獨自守在蛤
Thumbnail
我和蛤蟆先生相遇,源於一場名為焦慮的意外。 抱著短暫遠離現實生活的心態,卻意外收穫內心的平靜。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講述蛤蟆先生在憂鬱、失去活力後,與蒼鷺心理師的10次面談,隨著故事的發展,讀者也如同接受10次心理治療,從中得到平靜與安慰。
Thumbnail
我和蛤蟆先生相遇,源於一場名為焦慮的意外。 抱著短暫遠離現實生活的心態,卻意外收穫內心的平靜。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講述蛤蟆先生在憂鬱、失去活力後,與蒼鷺心理師的10次面談,隨著故事的發展,讀者也如同接受10次心理治療,從中得到平靜與安慰。
Thumbnail
連續假期,快閃台東,見了平常不見的人,看了平常沒空看的書,呼吸東台灣的空氣,累積了另一層的想念。
Thumbnail
連續假期,快閃台東,見了平常不見的人,看了平常沒空看的書,呼吸東台灣的空氣,累積了另一層的想念。
Thumbnail
故事梗概 一向活潑話多,甚至有些自負的蛤蟆先生突然變得沈鬱萎靡,他在好友的建議下到接受蒼鷺先生的心理諮商。在十次會面中,蛤蟆先生逐漸發現童年和現在的緊密關係,學會了解自己的情緒,並釐清那些總是在心頭如雲霧一樣迷糊不清的念頭。 這個故事用童話的風格講了一個人從憂鬱症到重新認識自己、逐漸好轉的過程。故事
Thumbnail
故事梗概 一向活潑話多,甚至有些自負的蛤蟆先生突然變得沈鬱萎靡,他在好友的建議下到接受蒼鷺先生的心理諮商。在十次會面中,蛤蟆先生逐漸發現童年和現在的緊密關係,學會了解自己的情緒,並釐清那些總是在心頭如雲霧一樣迷糊不清的念頭。 這個故事用童話的風格講了一個人從憂鬱症到重新認識自己、逐漸好轉的過程。故事
Thumbnail
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你會尋求心理諮商呢? 是心情盪到谷底,每天鬱鬱寡歡,彷彿這世界上已經沒有任何能吸引你的事物,沒有你的容身之處,心裡的那股不爽快又無處可發洩,僅能自己咬著牙撐著。是否會渴望一個能傾聽你、包容你的人出現,替你排除掉心裡的嘔氣。
Thumbnail
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你會尋求心理諮商呢? 是心情盪到谷底,每天鬱鬱寡歡,彷彿這世界上已經沒有任何能吸引你的事物,沒有你的容身之處,心裡的那股不爽快又無處可發洩,僅能自己咬著牙撐著。是否會渴望一個能傾聽你、包容你的人出現,替你排除掉心裡的嘔氣。
Thumbnail
「先定位自己在哪裡,才能知道如何到達目的地」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這本書以憂鬱的蛤蟆先生每週去找蒼鷺心理師的對話過程,幫助讀者自我察覺情緒變化並嘗試引導讀者發現平常情緒模式是如何運作。總共有16小節,不像一般的心理書籍例如情緒勒索等書籍般沈重,搭配擬人化角色與可愛插圖,讓人更想看蛤蟆先生接下來的故
Thumbnail
「先定位自己在哪裡,才能知道如何到達目的地」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這本書以憂鬱的蛤蟆先生每週去找蒼鷺心理師的對話過程,幫助讀者自我察覺情緒變化並嘗試引導讀者發現平常情緒模式是如何運作。總共有16小節,不像一般的心理書籍例如情緒勒索等書籍般沈重,搭配擬人化角色與可愛插圖,讓人更想看蛤蟆先生接下來的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