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讀後心得--停止玩受害者遊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我和蛤蟆先生相遇,源於一場名為焦慮的意外。

剛換新職場的我,面對上司給的壓力、對自己的不自信、新環境的恐懼和感情的不順利。種種困境壓的我喘不過去,每天都不想醒來,常常一個人哭泣。看到博客來的年度排行榜,橘色封面上那隻可愛的蛤蟆,深深吸引著我。雖然不曾期望一本書帶我走出困境,但至少讓我短暫遠離現實生活,這就是書的魔力。

這是一本心理學書籍,講述憂鬱的蛤蟆先生,一改往日的自信和活力,整日抑鬱寡歡,提不起精神,他的好友為蛤蟆先生找了蒼鷺心理治療師,期望將蛤蟆先生拉出困境。

整本書輕鬆有趣,透過蛤蟆先生和蒼鷺的十次心理治療,讓讀者跟著蛤蟆先生的腳步,體會到心理治療的奧妙,慢慢走出生活的困局。壓力、焦慮是現代的文明病,每個人都有生命的課題要解決,但一味的把不幸怪罪他人,只會讓自己更可悲,永遠處於悲傷兒童的狀態。看完此書最大的收穫,就是停止玩受害者遊戲,每個人都想把自己當受害者,把錯推給他人,讓自己好過,但認清一切的不幸都是自己造成的,只能自己解決,才是走出自怨自艾、憂鬱焦慮的良藥。

第一課:蛤蟆先生在朋友的鼓勵下,與蒼鷺第一次會面。蛤蟆先生認為心理治療就像學校上課,治療師會告訴他擺脫困境的方式,自己完全不需要努力。

*體悟:心理治療是自發性的過程,需要個案積極參與,並相信能靠自己摸索擺脫痛苦。

第二課:第二次會面,蛤蟆先生講述他的難過,這些負面情緒源於他希望得到朋友的認同,還有長輩的肯定,但每次遇到老權(父親的朋友),就感覺自己像孩子一樣,面對長輩的教訓和批評,內心感到尷尬且備受羞辱。

*體悟:兒童自我狀態,指的是一個人的行為與感覺像個孩子,不是指幼稚,而是像孩子一樣,感到羞愧、恐懼、尷尬,卻無法表達內心的不滿。

第三課:蛤蟆先生回想自己的童年,面對嚴厲且挑剔的父親,他永遠處於自然型兒童狀態(有基本情緒,快樂熱情、憤怒、悲傷、恐懼出現),無法表達內心的不滿。

*體悟:無論長到多大,每個人都會因為某些話語或場景觸發童年感受,讓自己處於自然型兒童狀態,但你能學習用最好的方式因應,讓自己處於適應型兒童的狀態,賦予那些童年記憶不同的意義。

第四課:蛤蟆先生有個嚴苛的父親和唯命是從的母親。回想童年,使蛤蟆先生感到孤單,那些記憶讓人憤怒,卻又感到深刻的無力感,因為不知道對誰感到憤怒。久而久之,那些被無視或壓抑的情緒,會在某種程度上使你成為殘缺的人。面對嚴厲的父親還有懦弱的母親,蛤蟆先生習慣順從、附和和取悅父母,並且不斷道歉,渴望得到認同,習慣把倚賴當作生活方式,永遠無法真正長大。

*體悟:尋找憤怒的回憶,不再壓抑和無視那些情緒。很多成年後的行為,都是童年時期學習而來的,唯有面對(即使過程非常痛苦),才能找出情緒的源頭,接受並處理它。

第五課:蛤蟆先生面對獨裁的父母,無法表達出攻擊性的憤怒,做出對權威者的反抗,僅能用無攻擊性的憤怒,例如:鬧彆扭、嘔氣、沮喪來調節情緒,但這些行為會使一個人永遠長不大,顯得愚蠢且可笑。

*體悟:面對仁慈的獨裁者(大多是父母),人會刻意壓抑情緒,拒絕成熟溝通,學會無攻擊性的憤怒(鬧彆扭、嘔氣、沮喪、厭煩)來調節情緒,但這類行為有兩種負面的結果,一個是被人嘲笑,一個是顯示這個人是個失敗者。

第六課:老權強勢的命令蛤蟆先生退位,老權的行為就像父母一樣(處於父母的自我狀態),用強勢、憤怒、批評使人順從。每個人都有父母的自我狀態(挑剔型父母--批評、憤怒、嚴厲),請停止用父母自我狀態審判自己,才是愛自己的開始。

*體悟:尋找自己的父母自我狀態(批評、嚴苛、強勢),停止批評自己,才是愛自己的開始。再也沒有一種批評比自我批評更強烈,也沒有任何法官比自己更嚴苛

第七課:蛤蟆先生的情況逐漸好轉。過去,他總是習慣把人生中的不幸怪罪父母的嚴厲和冷淡,責怪朋友的不關心,讓自己處於憤怒的兒童狀態。透過蒼鷺的引導,蛤蟆先生能了解原諒他人,且知道一切的悲傷、沮喪都是自己選擇的,是時候做出改變,對自己負責,成熟以對

*體悟:成人自我狀態出現,用理性、不情緒化的方式,來處理當下發生的真實狀況。能計畫、考慮、決定與行動,表現出理性且合理的行為,我們所有的知識與技能都能立刻派上用場。能考慮當下的狀況,適時做出正確的決定,對自己有新的了解

第八課:蛤蟆先生講述他的一生。他有一個嚴厲、挑剔的父親,和一個唯唯諾諾、唯命是從的母親,蛤蟆先生渴望從家人身上得到肯定和關愛,卻只換來責備。父母死後,蛤蟆一樣為了得到他人的關注和肯定,買了一堆奢持品或做出誇張的行為,卻發生了意外。蛤蟆的一生,都在渴求他人的關注,變得愛吹牛且自大,成年後的表現深受童年的影響。

*體悟:成年後的行為與童年息息向關,但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並不會完全受到過去束縛。

第九課:蛤蟆先生理解過去的人生就是一齣童年延續的劇,順從劇本,可以讓自己省去思考和決定的麻煩,但他並不喜歡劇本裡的自己,整齣劇也演得並不開心。

*體悟:活的真實,就是誠懇地回應當下的需求,打破童年延續的因果循環,讓真實的自我擺脫過去束縛,在自由中成為真正的自己。回想過去逃避的回憶,用整體的角度看待自己的一生。

第十課:面對父親的權威和老權的強勢,蛤蟆先生開始玩一種可憐的我的遊戲,對自己不坦誠,讓自己落入難堪的處境,讓別人占優勢。一個人會無意識的與他人共謀,配合對方,來造成自己的不快樂

*體悟:停止扮演卑躬屈膝的角色,大聲表達自己的意見。解除倚賴狀態,反抗對他人的倚賴。有力量和勇氣表現出成人的樣子,而不再是兒童,主張自己的權利,自然能獨立行事,面對自己的真實的情感。


結論:跟著蛤蟆先生進行十次的心理治療,確實解決人生中部份的難題。

我有嚴厲一直要求我唸書的父親,懦弱有點神經質的母親,我的童年確實是在權威下度過。有記憶以來,我的童年就沒有娛樂和出遊,只有不斷念書,還有父母永無止盡的爭吵。我也像劇本一樣,長成了內向、焦慮、容易緊張,旁人眼裡乖巧、順從、膽小內向的女孩。

回想過往,我總是遇到嚴厲、愛批評人的長輩(父母自我狀態),也總是扮演著順從、懦弱、任勞任怨的悲劇角色(自然型兒童狀態)。讀完書突然恍然大悟,原來我無意識的讓自己變成悲劇主角,和他人共謀讓自己不快樂,以此來怪罪我的童年和我周遭的人(可憐的我)。現在雖然不算成熟,但在慢慢改變思想,每天對自己說:「我很好,今天只要不焦慮就夠了!!!」

期望未來達到成人自我狀態,成為理性,能順利運用知識和技能的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品味每一天
13會員
29內容數
跟樹懶一起細細品嘗每一個平凡日子,發現小確信。
品味每一天的其他內容
2023/05/29
布蘭達和維尼在經歷痛苦的職場生涯後,開始尋找人生的解答,時時覺察內心的感受,過上不勉強自己的人生。即使面對存款兩度歸零,居無定所的日子,依然樂在其中,沒有放棄最初的決定,度過7年的極樂生活,未來還會繼續。 活在當下就是時時覺察內心,不因恐懼、憂慮而做,且不要有預期心理,並相信只做喜歡的事就能生活。
Thumbnail
2023/05/29
布蘭達和維尼在經歷痛苦的職場生涯後,開始尋找人生的解答,時時覺察內心的感受,過上不勉強自己的人生。即使面對存款兩度歸零,居無定所的日子,依然樂在其中,沒有放棄最初的決定,度過7年的極樂生活,未來還會繼續。 活在當下就是時時覺察內心,不因恐懼、憂慮而做,且不要有預期心理,並相信只做喜歡的事就能生活。
Thumbnail
2023/05/23
讀完書籍,思維深受衝擊。這本書不僅適合憂鬱症患者,更適合認真生活的我們。 成功學、商管學書籍也許適合積極向上、有毅力、有勇氣的人,但我看完只想把書撕爛,每個人的生活背景和個性不同,不該把成功的方法和定義鎖死,一概而論。 人生的路百百種,一定要找到熱愛的事,並且付諸行動,獲得平靜和滿足。
Thumbnail
2023/05/23
讀完書籍,思維深受衝擊。這本書不僅適合憂鬱症患者,更適合認真生活的我們。 成功學、商管學書籍也許適合積極向上、有毅力、有勇氣的人,但我看完只想把書撕爛,每個人的生活背景和個性不同,不該把成功的方法和定義鎖死,一概而論。 人生的路百百種,一定要找到熱愛的事,並且付諸行動,獲得平靜和滿足。
Thumbnail
2023/05/17
<小王子>是我生命中百科全書,每當遇上感情上問題,就回頭看一次小王子,往往都能從中找到答案。 看似輕鬆愉悅的童書,寓含豐富的人生哲理。無論友情、愛情、親情,都需要付出和經營,沒有人會無條件對你好,因為彼此付出,才成為彼此獨一無二的存在,每一次的馴服,必然伴隨著淚水,但沒有馴服的人生,就像沒有根的樹。
Thumbnail
2023/05/17
<小王子>是我生命中百科全書,每當遇上感情上問題,就回頭看一次小王子,往往都能從中找到答案。 看似輕鬆愉悅的童書,寓含豐富的人生哲理。無論友情、愛情、親情,都需要付出和經營,沒有人會無條件對你好,因為彼此付出,才成為彼此獨一無二的存在,每一次的馴服,必然伴隨著淚水,但沒有馴服的人生,就像沒有根的樹。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每個人的日常,或許都曾有過那種茫而未解的情緒繚繞心頭:憂鬱、焦慮、憤怒、恐懼,不僅耗損自己的內心能量,同時也無可避免地影響自身與外在世界的互動,不論是有無意識的負面情緒放射攻擊,還是緊閉心扉地隔絕外在,都終將把眾人推拒在外,形成內心的孤獨,使情緒積累更深。 
Thumbnail
每個人的日常,或許都曾有過那種茫而未解的情緒繚繞心頭:憂鬱、焦慮、憤怒、恐懼,不僅耗損自己的內心能量,同時也無可避免地影響自身與外在世界的互動,不論是有無意識的負面情緒放射攻擊,還是緊閉心扉地隔絕外在,都終將把眾人推拒在外,形成內心的孤獨,使情緒積累更深。 
Thumbnail
給自己一趟心靈療癒的閱讀旅程! 分享近期重複看了好幾遍的書,由羅伯·狄保德所著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和印象中心理學相關的書籍很不一樣,作者取材自英國經典童話《柳林中的風聲》,將心理治療的過程運用在動物角色上,讓我們就好像在閱讀童話故事般,少了艱澀的心理學,多了可愛的親切感,讓人在閱讀過程中不自覺
Thumbnail
給自己一趟心靈療癒的閱讀旅程! 分享近期重複看了好幾遍的書,由羅伯·狄保德所著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和印象中心理學相關的書籍很不一樣,作者取材自英國經典童話《柳林中的風聲》,將心理治療的過程運用在動物角色上,讓我們就好像在閱讀童話故事般,少了艱澀的心理學,多了可愛的親切感,讓人在閱讀過程中不自覺
Thumbnail
藉由蛤蟆先生和心理諮商師10次諮商,演繹心理諮商全過程,見證療癒與改變的發生。 只要我們的情緒真正獲得理解,就能有成長的機會 主角蛤蟆先生因為憂鬱症而離群索居,好友河鼠、鼴鼠和老灌協助他找心理諮商師蒼鷹幫忙。 蒼鷹運用溝通分析引導蛤蟆先生探索自己憂鬱的情緒究竟何而來,並反思童年經歷的深刻影響....
Thumbnail
藉由蛤蟆先生和心理諮商師10次諮商,演繹心理諮商全過程,見證療癒與改變的發生。 只要我們的情緒真正獲得理解,就能有成長的機會 主角蛤蟆先生因為憂鬱症而離群索居,好友河鼠、鼴鼠和老灌協助他找心理諮商師蒼鷹幫忙。 蒼鷹運用溝通分析引導蛤蟆先生探索自己憂鬱的情緒究竟何而來,並反思童年經歷的深刻影響....
Thumbnail
在蒼鷺的引導下,蛤蟆發現他「好憤怒」, 身邊的人好常批評他,當時都沒有反駁,但他真心覺得一切都「不公平!」 「每個人都對我那麼壞,但這又不是我的錯…」 在很多時候,我們會覺得外在的世界卡住了一切 ”為什麼我總是遇到這樣的人與狀況?“ 但這時蒼鷺卻邀請蛤蟆,開始探索童年
Thumbnail
在蒼鷺的引導下,蛤蟆發現他「好憤怒」, 身邊的人好常批評他,當時都沒有反駁,但他真心覺得一切都「不公平!」 「每個人都對我那麼壞,但這又不是我的錯…」 在很多時候,我們會覺得外在的世界卡住了一切 ”為什麼我總是遇到這樣的人與狀況?“ 但這時蒼鷺卻邀請蛤蟆,開始探索童年
Thumbnail
我和蛤蟆先生相遇,源於一場名為焦慮的意外。 抱著短暫遠離現實生活的心態,卻意外收穫內心的平靜。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講述蛤蟆先生在憂鬱、失去活力後,與蒼鷺心理師的10次面談,隨著故事的發展,讀者也如同接受10次心理治療,從中得到平靜與安慰。
Thumbnail
我和蛤蟆先生相遇,源於一場名為焦慮的意外。 抱著短暫遠離現實生活的心態,卻意外收穫內心的平靜。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講述蛤蟆先生在憂鬱、失去活力後,與蒼鷺心理師的10次面談,隨著故事的發展,讀者也如同接受10次心理治療,從中得到平靜與安慰。
Thumbnail
故事梗概 一向活潑話多,甚至有些自負的蛤蟆先生突然變得沈鬱萎靡,他在好友的建議下到接受蒼鷺先生的心理諮商。在十次會面中,蛤蟆先生逐漸發現童年和現在的緊密關係,學會了解自己的情緒,並釐清那些總是在心頭如雲霧一樣迷糊不清的念頭。 這個故事用童話的風格講了一個人從憂鬱症到重新認識自己、逐漸好轉的過程。故事
Thumbnail
故事梗概 一向活潑話多,甚至有些自負的蛤蟆先生突然變得沈鬱萎靡,他在好友的建議下到接受蒼鷺先生的心理諮商。在十次會面中,蛤蟆先生逐漸發現童年和現在的緊密關係,學會了解自己的情緒,並釐清那些總是在心頭如雲霧一樣迷糊不清的念頭。 這個故事用童話的風格講了一個人從憂鬱症到重新認識自己、逐漸好轉的過程。故事
Thumbnail
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你會尋求心理諮商呢? 是心情盪到谷底,每天鬱鬱寡歡,彷彿這世界上已經沒有任何能吸引你的事物,沒有你的容身之處,心裡的那股不爽快又無處可發洩,僅能自己咬著牙撐著。是否會渴望一個能傾聽你、包容你的人出現,替你排除掉心裡的嘔氣。
Thumbnail
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你會尋求心理諮商呢? 是心情盪到谷底,每天鬱鬱寡歡,彷彿這世界上已經沒有任何能吸引你的事物,沒有你的容身之處,心裡的那股不爽快又無處可發洩,僅能自己咬著牙撐著。是否會渴望一個能傾聽你、包容你的人出現,替你排除掉心裡的嘔氣。
Thumbnail
「先定位自己在哪裡,才能知道如何到達目的地」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這本書以憂鬱的蛤蟆先生每週去找蒼鷺心理師的對話過程,幫助讀者自我察覺情緒變化並嘗試引導讀者發現平常情緒模式是如何運作。總共有16小節,不像一般的心理書籍例如情緒勒索等書籍般沈重,搭配擬人化角色與可愛插圖,讓人更想看蛤蟆先生接下來的故
Thumbnail
「先定位自己在哪裡,才能知道如何到達目的地」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這本書以憂鬱的蛤蟆先生每週去找蒼鷺心理師的對話過程,幫助讀者自我察覺情緒變化並嘗試引導讀者發現平常情緒模式是如何運作。總共有16小節,不像一般的心理書籍例如情緒勒索等書籍般沈重,搭配擬人化角色與可愛插圖,讓人更想看蛤蟆先生接下來的故
Thumbnail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運用童話故事般的口吻,講述得到憂鬱症的蛤蟆先生,在朋友河鼠、鼴鼠和老獾的建議之下請求心理諮商師蒼鷺的協助。透過十次的心理諮商談話,蒼鷺引導蛤蟆先生去找尋自己悲傷的根源,逐一探索童年陰影、人際關係與自我審判等憂鬱症的源頭,並且學習分析自己的內在情緒,最終逐漸擺脫抑鬱的陰霾。
Thumbnail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運用童話故事般的口吻,講述得到憂鬱症的蛤蟆先生,在朋友河鼠、鼴鼠和老獾的建議之下請求心理諮商師蒼鷺的協助。透過十次的心理諮商談話,蒼鷺引導蛤蟆先生去找尋自己悲傷的根源,逐一探索童年陰影、人際關係與自我審判等憂鬱症的源頭,並且學習分析自己的內在情緒,最終逐漸擺脫抑鬱的陰霾。
Thumbnail
引用英國童話《柳林中的風聲》的角色人物——蛤蟆先生,他走入諮商室,透過與心理師蒼鷺的一次次對話,從童年記憶開始,逐步釐清自己的情緒、行為,走出諮商室後,不敢說完全「治癒」,畢竟學習理解自己與他人是一個連續的過程。
Thumbnail
引用英國童話《柳林中的風聲》的角色人物——蛤蟆先生,他走入諮商室,透過與心理師蒼鷺的一次次對話,從童年記憶開始,逐步釐清自己的情緒、行為,走出諮商室後,不敢說完全「治癒」,畢竟學習理解自己與他人是一個連續的過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