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勝思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書名:致勝思維

作者:Tim Grover、Shari Wenk

出版社:聯經出版

直到現在,我還記得第一次讀這本書時帶給我的衝擊。那時我剛好面臨一個很重要的工作升等關卡,但我卻陷入徬徨之中,有著嚴重的挫敗感。我花了三天時間閱讀這本書,想不到即使是英文的內容,我還是看得無法自拔,書中內容帶給我的影響,也持續到今天。

當時我不知道這本書有中文版,但我還是推薦給我周遭的朋友。一次意外中,我發現了中文版,我當下決定買下來,並且再閱讀一次。原本以為已經知道書中內容的我會不再感到衝擊,但或許是因為中文讓我更能深刻體會,或是因為我剛好最近又遇到一些起伏,我發現我還是深深地被書中內容吸引。

本書主要作者Tim Grover是一個訓練師,用通俗的方法來說就是一個健身教練。但是他的客戶幾乎都是職業運動的知名人士,包括了Michael Jordan跟Kobe Bryant。但是Grover的工作不只是訓練這些運動員的生理,其實還包括了心理層面。而在他這麼多年的經驗中,他發現到了這些成功人士追求卓越的一些共同特徵,所以決定寫出來分享。

在Grover眼中,不斷追求勝利的人,都知道獲勝是一個不斷推進的過程。作者也整理出了勝利的幾個特點:

  • 勝利令你不同,而不同令人害怕
  • 勝利在你的內心發動戰爭
  • 勝利是對你自己的一場豪賭
  • 勝利並非無情,但你會比較少動感情
  • 勝利屬於別人…你得把它奪過來
  • 勝利要佔據全部的你,沒有平衡可言
  • 勝利是自私的
  • 勝利將你拖進地獄,假如你認輸,地獄將是你的歸宿
  • 勝利是一場沒有標準答案的考試
  • 勝利知道你的所有祕密
  • 勝利從不撒謊
  • 勝利不是一場馬拉松,而是沒有終點線的衝刺
  • 勝利是一切

如果勝利這個字眼看起來怪怪的,那就想成你在人生中獲得的成功。這個成功可以是做一個好老闆,帶著公司不斷地前進跟獲利;可以是做一個好員工,一次次完成任務;可以是做一個好伴侶,跟著對方一起成長;甚至可以是一次升官、考試、保持身體健康或是達到財務自由。作者雖然用了不少職業人士當作例子,他也不斷強調每個人的勝利是不一樣的,因為每個人看重的東西不同。重要的是,我們願不願意為了獲勝而付出一切。

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可以感覺到一種壓迫跟黑暗,所以我每次在推薦這本書給朋友的時候,我都開玩笑說這是一本讓你變成魔鬼的書,而且我相信很多人會受不了書中的內容,因為這本書處處充滿了為了獲勝不擇手段的偏執。可是說真的,如果仔細檢視我們的生活,就會發現我們每天都在為了成功不擇手段。為了生活,你願意跟別人競爭工作機會,甚至有可能踩公司同事一腳,就為了得到那個加薪的機會;為了爭取權益,你願意上街遊行甚至用接近非法的手段引起大家注意討論。很多台灣人都有的記憶:入學考試,為了考到好的大學得到光明的未來,不顧一切地去準備,甚至祈禱考試當天出現只有你看過的題目。為什麼我很喜歡這本書,就是因為內容很真實,並且每天都在發生。而這本書教你的,只是需要何種心態,才能讓自己不斷地去追求成功。

書中內容全部都很吸引我也值得我一再品嘗,不過如果真要說裡面影響我最深的,那就是學會自私、孤獨跟專注。

被污名化的自私和孤獨

在書中,作者提出一個有趣的問題,我們需要所謂的「自己的時間」(me time),那為什麼要對「自私」和「孤獨」污名化?作者認為,其實把自己放在優先的位置並沒有不好,反而還是正確的事情。當然,我覺得作者所謂的自私,並非真正的一切都只想到自己,不顧慮別人的狀況,而是在我們要爭取自己的成功的時候,是否可以撇開雜念,專心在真正可以達到成功的事情上。

而在撇開雜念這點上,作者就提到了成功者往往是孤獨的。我覺得這邊的孤獨,主要是在說內心的狀態。要追求人生每個階段的成功,很常是一個孤獨的過程,因為我們專心在追求成功的步驟上,所以我們會忽略掉外界的雜音,也可能因此讓旁邊的人不舒服,而遠離這樣的自己。作者很誠實地認為,這是一個必須付出的代價。雖然感覺很黑暗,但殘酷的是,這很真實。

當我在重新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偶然跟一個朋友聊天,知道他最近因為健康問題,必須離開本來的工作,休養一段時間。當然休養中的朋友必須面對經濟上的現實,雖然有家人能夠支持,但我很清楚我那朋友是怕帶給人家麻煩的個性,所以毫不意外,朋友提到他想要找一些零工幫家人減輕負擔。

或許是被書中內容影響(就是這麼剛好,我在閱讀自私跟孤獨那部分...),我對他說,現在的他,先把身體恢復才是最重要的,既然家人可以支援,那他不應該去想打零工的事情,而是應該專注在自己的身體,一切都等身體復原再說。

我覺得我的朋友可能會覺得我冷酷,但是現實是,他現在要達到的勝利,就是把身體養好,而這件事情只有他自己能做到,所以既然條件許可,那他應該把自己的健康擺第一位,完成這件事情才對。畢竟他現在得在身體健康這件事情獲勝,才能夠去爭取之後的成功。而這種專心在目標上,也帶出了作者下一個觀點。

專注 vs 時間管理

在書中,作者讚揚可以做好時間管理的人,因為那是自律的象徵。可是作者也提出一點,有時候在追求成功的時候,是沒有時間管理這件事情的。

在追求成功的時候,與其想著時間,不如專注在要達到的目標,因為只有達到目標才是真實的,時間管理有時候反而變成累贅。作者覺得,時間管理有時候是種減法,只會讓人在追求目標的時候焦慮;相反的,不被時間限制,專注在追求成功的每個步驟,才能讓你完成每一步,離成功更近一點。

與其想著你還有多少時間,不如想著你還可以完成多少事情。「實現夢想的方法是管理成果,而不是管理時鐘」,專注於當下你該做的事情,不要被時間影響。這正是作者想表達的。

結語

其實在看英文版的時候,我有時候會猶豫要不要把這本書推薦給一些人,因為說真的,有些內容真的滿黑暗跟極端的。但是當我閱讀了中文版之後,或許是因為中文讓我更能深刻體會作者想表達的事情,所以我的想法改變了一些,因為我覺得這本書很適合大部分的人參考。不管讀了之後認不認同作者的想法和風格,我覺得閱讀者對追求成功這件事情可能都會有更深的體會。

最後我要說的是,因為我當初再讀英文版本的時候,是搭配了作者的另外一本書「強者之道」一起看的(也蠻推薦這本的,依照作者的說法,強者之道比較偏生理層面,致勝思維偏心理層面),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如此把兩本書的內容混在一起,我感覺「致勝思維」的中文版裡面好像少了一些內容。

不過大體上來說,追求勝利/跟成功需要什麼心態,作者有著很明確的態度,值得大家參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K-Penguin的沙龍
9會員
22內容數
YK-Pengui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16
相較於以往日本電影在美國都是限定時間限定戲院,-1.0這次在美國會如此受到重視,除了故事敘述手法很吸引人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如此的拍攝質量居然只需要1500萬美金。
Thumbnail
2024/06/16
相較於以往日本電影在美國都是限定時間限定戲院,-1.0這次在美國會如此受到重視,除了故事敘述手法很吸引人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如此的拍攝質量居然只需要1500萬美金。
Thumbnail
2024/04/21
在美國待過一段時間的人,應該聽過一個詞: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一開始可能是揭露某些人士私底下的言行,藉此揭穿對方的假面具。本來立意是好的,但在這幾年,這樣的風氣卻走火入魔。
Thumbnail
2024/04/21
在美國待過一段時間的人,應該聽過一個詞: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一開始可能是揭露某些人士私底下的言行,藉此揭穿對方的假面具。本來立意是好的,但在這幾年,這樣的風氣卻走火入魔。
Thumbnail
2024/03/17
夏民老師提到,他發現他想跟大家分享的,其實是學會畫界線。人與人之間,職責與職責之間,人與世界之間,甚至是生活與工作之間,都需要畫好界線,才能夠減少「中毒」的機會。
Thumbnail
2024/03/17
夏民老師提到,他發現他想跟大家分享的,其實是學會畫界線。人與人之間,職責與職責之間,人與世界之間,甚至是生活與工作之間,都需要畫好界線,才能夠減少「中毒」的機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鐵人三項賽事訓練中,我重新思考了一本運動員寫的書。書中提到,獲勝後的失落感可能源於犧牲了其他生活層面。我認為,除了追求成就,我們也應該思考自己的使命、持續學習,並與他人建立連結。這樣的心態讓我在人生路上更加確定。
Thumbnail
在鐵人三項賽事訓練中,我重新思考了一本運動員寫的書。書中提到,獲勝後的失落感可能源於犧牲了其他生活層面。我認為,除了追求成就,我們也應該思考自己的使命、持續學習,並與他人建立連結。這樣的心態讓我在人生路上更加確定。
Thumbnail
作者的背景很特別,本來是一位運動選手出身,後來去當了「外交官」說起來運動跟外交官最大的差別是運動絕對是必須有個輸贏;但外交這件事並不見得達到誰是完全的勝利者、誰就一定是絕對的輸家,而在經歷過這兩種角色之後,所得到結論的作者,不管是再次回到運動場上、還是工作以外的日常生活,心態跟表現都是有所不同的。
Thumbnail
作者的背景很特別,本來是一位運動選手出身,後來去當了「外交官」說起來運動跟外交官最大的差別是運動絕對是必須有個輸贏;但外交這件事並不見得達到誰是完全的勝利者、誰就一定是絕對的輸家,而在經歷過這兩種角色之後,所得到結論的作者,不管是再次回到運動場上、還是工作以外的日常生活,心態跟表現都是有所不同的。
Thumbnail
9 個成功人士的習慣分別是 : 1 . 不傲慢,2 . 不必打敗別人,3 . 不跟別人比較,4 . 不單打獨鬥,5 . 小心沉默成本偏見,6 . 小心具破壞性的目標,7 . 不要看不起小勝利,8 . 成功的標準取決於過程,而非結果,9 . 想清楚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事
Thumbnail
9 個成功人士的習慣分別是 : 1 . 不傲慢,2 . 不必打敗別人,3 . 不跟別人比較,4 . 不單打獨鬥,5 . 小心沉默成本偏見,6 . 小心具破壞性的目標,7 . 不要看不起小勝利,8 . 成功的標準取決於過程,而非結果,9 . 想清楚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事
Thumbnail
〔前言〕 人生的旅途中,我們時常在追尋著被定義出來的標準,來獲得名次與獎項,進而獲取「成功」。我們不禁要問,難道我們只能以輸贏來決定一個人是否成功嗎? 《長勝心態》的作者是領導力教練凱絲畢曉普(Cath Bishop),她曾經是奧運划船選手,代表英國國家隊參加三屆奧運與六屆的世錦賽。她發現在過去
Thumbnail
〔前言〕 人生的旅途中,我們時常在追尋著被定義出來的標準,來獲得名次與獎項,進而獲取「成功」。我們不禁要問,難道我們只能以輸贏來決定一個人是否成功嗎? 《長勝心態》的作者是領導力教練凱絲畢曉普(Cath Bishop),她曾經是奧運划船選手,代表英國國家隊參加三屆奧運與六屆的世錦賽。她發現在過去
Thumbnail
我是 Maxupport 的 瑪克思 Max,務實、誠懇但直白的生涯擺渡人。 -- 如果未來你想收到這每週一次的優質內容,歡迎填寫問卷訂閱,每週一中午11:59前,我都會寫一封信給你,分享我這一週的所遇、所想及所得,一起成為人生中繼續向前的夥伴。
Thumbnail
我是 Maxupport 的 瑪克思 Max,務實、誠懇但直白的生涯擺渡人。 -- 如果未來你想收到這每週一次的優質內容,歡迎填寫問卷訂閱,每週一中午11:59前,我都會寫一封信給你,分享我這一週的所遇、所想及所得,一起成為人生中繼續向前的夥伴。
Thumbnail
「厲害的人,都不用休息嗎?」 「跟成功人士一樣每天清晨四點起來,我就能跟他們一樣嗎?」 「能在各領域達到巔峰的人,是不是特別有天分?」 透過看看強者與一般人不同的思維,了解他們對自己狠心的程度、對目標的渴望,以及不同人的生活方式。或許你也能從中得到啟發,找到適合的方法。 不出眾、就出局
Thumbnail
「厲害的人,都不用休息嗎?」 「跟成功人士一樣每天清晨四點起來,我就能跟他們一樣嗎?」 「能在各領域達到巔峰的人,是不是特別有天分?」 透過看看強者與一般人不同的思維,了解他們對自己狠心的程度、對目標的渴望,以及不同人的生活方式。或許你也能從中得到啟發,找到適合的方法。 不出眾、就出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