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謬闕疑2--誤會[李政道]先生了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科普作家[丘宏義]曾撰寫一本前中央研究院長[吳大猷]先生的傳記,我讀過2001年5月由智庫文化出的版本。內有三篇諾貝爾獎得主的悼文置頂,其中之一是[李政道]先生寫的<大宗師-悼吳大猷老師>,文末套用<莊子>中的詞句,作成一首詩頌揚其恩師,展示於公祭儀式上。文字如下:

真人真知吳大猷,飛舞飛鵬逍遙遊。
翼若垂云,背負青天,莫之天闕。
---(甲)

最後兩字令我滿頭問號。以不才對古文淺薄的認識,「莫之」後面應接動詞,但「天闕」一詞,不論理解成[蘇東坡]先生所說的「天上宮闕」,或是[岳飛]將軍所指的「皇宮」,都是名詞,而且這樣的解釋放在整首詩中,太無法理解了。

剛好書架上有三本不同學者疏注的<莊子>,於是從原典查考一番,發現在<逍遙遊>篇有一句「背負青天,莫之夭閼」,三本無殊異。「閼」字讀音ㄜˋ,有「阻塞遲滯」的含意, 「莫之夭閼」意即「無所窒礙」。如果將「天闕」換成「夭閼」,解釋起來便通順了。

為何不一樣?一種可能是編印人員誤認筆跡,打錯字。的確,「夭閼」和「天闕」長得太像了,而讀畢全書後,發現錯誤層出不窮,更覺得這樣的機率很大。另一種情況則必出在[李政道]先生,他也許對原文記憶錯誤,或是讀到印錯字的<莊子>版本,也可能特意改寫,以表達與原典不同的意思。

把書讀到末尾,此詩再度出現。糟糕的是,有好幾個字不同,如下:

真人真知吳大猷,飛鵬飛舞逍遙遊。
翼係白雲,背負青天,美之天閼。
---(乙)

最後四個字更難以索解了。猜想是作者從不同來源取得的資料,卻未加比對,以發現並修正錯誤。其實書中尚有類似情形,例如把病逝的[陳獨秀]說成被槍斃,一些外國科學家的英文姓名寫錯或生卒年不正確,而[吳]夫人[阮冠世]去世的日期前後不一致。可見作者與出版社疏於對資料的檢核查證。

於是我求助谷歌大神,倒是找到幾篇跟(甲)相同的,想是同一個資料來源。更有把後四字改成「莫知天闊」的,莫非撰文者難以索解而自以為是地修改?

raw-image

終於找到一個2001年<物理雙月刊>()的頁面,正好是轉載[李政道]先生的這篇文章,內容與本書前面所附者無異,連頌詩也是相同文字。待推到底下,出現一張圖片,上面有[李政道]先生的親筆字跡,仔細審視,與(乙)只有後四字不同,正是「莫之夭閼」。[李]先生其實沒有記錯<莊子>原文,也未別改。文章最後附註聲明「本文選錄自吳大猷先生紀念文集-典範永存」,也是此傳記所轉錄文章的來源。看來(甲)的錯誤,帳應算在出版<吳大猷先生紀念文集>的單位,作者[丘宏義]責任小一點,而(乙)的錯雖然作者與出版社難辭其咎,但畢竟字太雷同了,不便苛責,但望下次改進。

深盼本文能被廣泛看到,糾正謬誤。若任令以訛傳訛積錯難返,就太對不起[李政道]先生了。

: http://psroc.phys.ntu.edu.tw/bimonth/v23/401.pdf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傳義(R_Z_)的沙龍
19會員
155內容數
傳義(R_Z_)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1
國中數學第三冊開始學根號√,把一個正數x放進裡面,代表x的正平方根,也就是平方以後剛好等於x的正數。這裡的x一般都從正整數開始學起,當x恰好是完全平方數(可等於某一正整數的平方),例如1、4、9、16、25等, √x會等於正整數;否則不但不等於任何整數,也不能等於任何兩個正整數的比值(數學家把這樣的
Thumbnail
2025/04/21
國中數學第三冊開始學根號√,把一個正數x放進裡面,代表x的正平方根,也就是平方以後剛好等於x的正數。這裡的x一般都從正整數開始學起,當x恰好是完全平方數(可等於某一正整數的平方),例如1、4、9、16、25等, √x會等於正整數;否則不但不等於任何整數,也不能等於任何兩個正整數的比值(數學家把這樣的
Thumbnail
2025/04/04
走上街,我經常看到路肩、人行道、水溝被占用,有擺上攤車(櫃)做生意的、排滿花盆種花種菜的、堆積私人雜物的,也有放置篷子當停車位或販賣小舖,更誇張的則是圍進自家屋子裡,好似建築物長了腫塊。 你一定知道這些行為欠缺公德心,把非屬於自己的地方占為己有,是一種貪,一種惡。這些行為其實占了你我大眾的便宜,
Thumbnail
2025/04/04
走上街,我經常看到路肩、人行道、水溝被占用,有擺上攤車(櫃)做生意的、排滿花盆種花種菜的、堆積私人雜物的,也有放置篷子當停車位或販賣小舖,更誇張的則是圍進自家屋子裡,好似建築物長了腫塊。 你一定知道這些行為欠缺公德心,把非屬於自己的地方占為己有,是一種貪,一種惡。這些行為其實占了你我大眾的便宜,
Thumbnail
2025/03/17
前幾天參加旅行團到武界遊覽兩天。第一日接近下午兩點抵達民宿,安頓之後,便是登探摩摩納爾瀑布的行程,從行前說明知道,單程約兩公里,來回略需兩小時。且容我為諸位讀友記錄這趟見聞。 團員們先分乘小巴,行駛幾分鐘,載到一處停車場,下車邁步啟程。
Thumbnail
2025/03/17
前幾天參加旅行團到武界遊覽兩天。第一日接近下午兩點抵達民宿,安頓之後,便是登探摩摩納爾瀑布的行程,從行前說明知道,單程約兩公里,來回略需兩小時。且容我為諸位讀友記錄這趟見聞。 團員們先分乘小巴,行駛幾分鐘,載到一處停車場,下車邁步啟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世事本無常 何苦窮煩忙 回顧終生苦 人間夢一場 學庸2024.08.10/14:30 沈聰益君,余鐵工局時期直屬業主長官,對余甚為照顧,今晨驚聞仙逝,感懷成詩悼念,聊表餘情。 沈聰益2024.07屆齡退休,2024.08.10仙逝。 (沈聰益君相片中位者,右一者學庸)
Thumbnail
世事本無常 何苦窮煩忙 回顧終生苦 人間夢一場 學庸2024.08.10/14:30 沈聰益君,余鐵工局時期直屬業主長官,對余甚為照顧,今晨驚聞仙逝,感懷成詩悼念,聊表餘情。 沈聰益2024.07屆齡退休,2024.08.10仙逝。 (沈聰益君相片中位者,右一者學庸)
Thumbnail
子張學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為政第二)。 子張,複姓顓孫、名師。子張是他的字;陳國人。他比孔子小四十八歲,與曾參年紀相仿,或者在孔子流亡陳國時入門,或者是在孔子結束流亡回到魯國後來投奔孔子的
Thumbnail
子張學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為政第二)。 子張,複姓顓孫、名師。子張是他的字;陳國人。他比孔子小四十八歲,與曾參年紀相仿,或者在孔子流亡陳國時入門,或者是在孔子結束流亡回到魯國後來投奔孔子的
Thumbnail
南宋最後一位名將,而且是狀元出身的名將,相信大家都知道是誰。沒錯,就是文天祥。 文天祥在獄中寧死不降,即使以妻女的安危作要挾,亦在所不惜,而僅留下遺言,說: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 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其後,事情竟然有新發展(戲作): 當晚他作了個夢,
Thumbnail
南宋最後一位名將,而且是狀元出身的名將,相信大家都知道是誰。沒錯,就是文天祥。 文天祥在獄中寧死不降,即使以妻女的安危作要挾,亦在所不惜,而僅留下遺言,說: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 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其後,事情竟然有新發展(戲作): 當晚他作了個夢,
Thumbnail
科普作家[丘宏義]曾撰寫一本前中央研究院長[吳大猷]先生的傳記,我讀過2001年5月由智庫文化出的版本。內有三篇諾貝爾獎得主的悼文置頂,其中之一是[李政道]先生寫的<大宗師-悼吳大猷老師>,文末套用<莊子>中的詞句,作成一首詩頌揚其恩師,展示於公祭儀式上。文字如下:
Thumbnail
科普作家[丘宏義]曾撰寫一本前中央研究院長[吳大猷]先生的傳記,我讀過2001年5月由智庫文化出的版本。內有三篇諾貝爾獎得主的悼文置頂,其中之一是[李政道]先生寫的<大宗師-悼吳大猷老師>,文末套用<莊子>中的詞句,作成一首詩頌揚其恩師,展示於公祭儀式上。文字如下:
Thumbnail
此篇來自好友: 湛明道院 陳昊聯 (陽鼎道人) 對於古來偽風水學的再次看法 上篇公開了吳景鸞的“陰陽天機書表”,讓千年多來,人們對堪輿地理風水有了進一步理解.了然。今再提供對偽風水學的論證。 明朝.太祖朱洪武的開國國師.堪稱一代風水大宗的天機道人.劉基.劉伯溫先生;他留下許多風水典籍著作。均為精典
Thumbnail
此篇來自好友: 湛明道院 陳昊聯 (陽鼎道人) 對於古來偽風水學的再次看法 上篇公開了吳景鸞的“陰陽天機書表”,讓千年多來,人們對堪輿地理風水有了進一步理解.了然。今再提供對偽風水學的論證。 明朝.太祖朱洪武的開國國師.堪稱一代風水大宗的天機道人.劉基.劉伯溫先生;他留下許多風水典籍著作。均為精典
Thumbnail
胡適早年留學美國,在哥倫比亞大學撰寫博士論文<中國古代哲學方法之進化史>,回國後他據此寫成《中國哲學史大綱》。全書 12 篇,10 餘萬字,1919 年出版。 北大校長蔡元培說: 我曾細細讀了一遍,看出其中的幾處特長:證明的方法、扼要的手段、平等的眼光、系統的研究。將三千年來一半斷爛,一半龐雜的哲學
Thumbnail
胡適早年留學美國,在哥倫比亞大學撰寫博士論文<中國古代哲學方法之進化史>,回國後他據此寫成《中國哲學史大綱》。全書 12 篇,10 餘萬字,1919 年出版。 北大校長蔡元培說: 我曾細細讀了一遍,看出其中的幾處特長:證明的方法、扼要的手段、平等的眼光、系統的研究。將三千年來一半斷爛,一半龐雜的哲學
Thumbnail
2015.11.14 良因法師 隨筆 歸雲本和尚①辯佞篇曰: 「本朝富鄭公弼②,問道於投子顒禪師③。 書尺偈頌,凡一十四紙,碑於台之鴻福兩廊壁間。 灼見前輩主法之嚴,王公貴人通道之篤也。 鄭國公社稷④重臣,晚年知向之如此,而顒必有大過人者。 如楊大年⑤侍郎,李和文⑥都尉,見廣慧璉, 《叢林盛事》
Thumbnail
2015.11.14 良因法師 隨筆 歸雲本和尚①辯佞篇曰: 「本朝富鄭公弼②,問道於投子顒禪師③。 書尺偈頌,凡一十四紙,碑於台之鴻福兩廊壁間。 灼見前輩主法之嚴,王公貴人通道之篤也。 鄭國公社稷④重臣,晚年知向之如此,而顒必有大過人者。 如楊大年⑤侍郎,李和文⑥都尉,見廣慧璉, 《叢林盛事》
Thumbnail
三‧《文章辨體‧序說》與《文體明辨‧序說》簡介    吳訥的《文章辨體》,其實是一部分體文選,共分五十九體編錄,每一文體,都附加〈序說〉。其《內集》五十卷,大體是以宋‧真德秀《文章正宗》 為藍本。《外集》四卷收錄駢文、詩詞。卷首載〈諸儒總論作文法〉,並於解說文體時,雜以評論。    吳訥(生卒年不詳
Thumbnail
三‧《文章辨體‧序說》與《文體明辨‧序說》簡介    吳訥的《文章辨體》,其實是一部分體文選,共分五十九體編錄,每一文體,都附加〈序說〉。其《內集》五十卷,大體是以宋‧真德秀《文章正宗》 為藍本。《外集》四卷收錄駢文、詩詞。卷首載〈諸儒總論作文法〉,並於解說文體時,雜以評論。    吳訥(生卒年不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