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是否正確,取決於提問意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一個答案是否正確、合理,取決於我們當下的提問是什麼。
因應不同的疑惑,我們理應會得到不同的答案。

就像是加熱,會對應到「想要熱呼呼的料理」、「想要看到蒸發的反應」、「太陽怎麼讓旅人脫掉衣服」這些問題,冷卻,會對應到「防止過熱」、「打鐵時要如何使材料變堅硬?」這些問題;「三思而後行」適用於衝動急躁、行動快於計畫太多的人;「當機立斷」適用於猶豫不決、思慮多行動少的人;「相信自己」適用於總是習慣妥協的人、「多問問他人意見」適用於經驗不足、掌握的訊息還不夠全面的人。

即使是同一個人,也可能在不同年紀,面對不同對象、事件,處於不同的角色,那麼,不能使用同一個方式走遍天下,是很自然的。

*****
比起知道答案,知道自己正在什麼場合、什麼角色,因為什麼疑惑、困擾,是更重要的事,這樣才能在知道自己什麼時候需要更換答案。
就像是某天料理我們覺得不好吃,廚師發現是味道淡了,告訴我們要加鹽,但如果我們不知道自己是因為料理味道淡,只知道不好吃了要加鹽,那麼如果有一天的料理不好吃,是因為味道太鹹了,我們仍然只是加鹽,那麼沒辦法變得好吃很合理,廚師告訴我們加鹽就是欺騙我們或是錯誤的答案了嗎?

每個人本性不同,本質需求也會有所差異,感到滿足、有歸屬感、有能力感、有成就感的面向也會不一樣,因此如果從未理解自己的情況,只是學著多數人、成功者、重要他人的建議安排自己的生活,我們也很難感到充足的快樂。

很重要的備註:
  • 自己喜歡的,別人不一定喜歡,這是個人偏好無從比較(就跟香菜、芋頭還有南北部粽子一樣)。
  • 現在喜歡的、需要的,從前未來不一定也喜歡、也需要(就跟餓了、飽了的時候對食物的需求不同一樣)。
  • 對當下的自己負責需要優先於對未來的自己負責(如果掌握得到的現在都不快樂了,未來就更沒有辦法讓我們期待了)。
  • 別把什麼事情都丟給以後的我們(畢竟感受到情緒的是當下的我們)。
  • 一直把行動往未來丟,也只是在複製過去我們的方式(沒有比較好對吧?)。
avatar-img
22會員
98內容數
就算在人生的路上, 所有人都徬徨漂泊,但只要互相分享自己走過的那部分旅途, 我們就可以慢慢完整地圖。 那麼,就不會怕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漂泊者廣場 的其他內容
第一篇我想談談韓國綜藝節目「Running man」,會先從這個節目開始,除了較為熟悉以外,主要是最近收看時,我有種很奇怪的感覺,並不只是策畫創意低潮,是有種氛圍的奇怪感,我想這幾週又突然興起的各種批判也是因為同樣感受到了這種奇怪。像是一種藏在檯面下的、卻無法忽略的東西,由於沒有被提出,很難明確確認
在我學過的各種命盤、星盤課程中, 同樣是由出生時間看個性的系統, 人類圖有一個很特別的概念 --個性與設計的一面。 (就是圖中紅色與黑色的部分。) 這是關於我們自己知道的自己, 以及容易出現在他人眼中的自己。 兩相對照後, 我意識到自己以往時常感到困擾的原因是什麼~ 我所認知的自己與他人眼中的自
首先關於創傷, 廣義來說是受到打擊,其痛苦經驗足以留下持續的傷害。 我需要先解釋這個部分, 的確有些比較共同的原因會造成創傷, (像是重大事故、親友過世、強暴或霸凌.....) 但其他原因也可能對我們造成創傷, 有些原因對其他人來說甚至還是微不足道到很好笑的事情, 比喻來說, 有些人骨折、腦震盪
如果出門,在前往目的地的時候, 會遇到很多紅綠燈, 這些紅綠燈給每個要前往自己目的地的人有了互相等待的共識。 在我們的生活中, 關於自己的目的與他人的目的相撞的時候, 等待的時機卻是自己要斟酌的。 **** 擅長「人情世故」的人,可以熟練的掌控等待的時機。 很多強調正直的孩子很抗拒明白人情世故
關於【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這件事—結論來說,這句話是確實會發生的。 但關鍵點在於【真心渴望】, 很多時候人們並不是真的知道自己真心渴望什麼, 只是在那個真心話周邊講些以為可以成為替代的東西。 像是有些時候許願要有很多錢, 但其實真心想要的卻可能是-- >避免低人
即使是同樣的人在不同的環境,也會看起來有不同的感覺。 這並不是人錯了、或是環境錯了,只是單純形成這個樣子而已。
第一篇我想談談韓國綜藝節目「Running man」,會先從這個節目開始,除了較為熟悉以外,主要是最近收看時,我有種很奇怪的感覺,並不只是策畫創意低潮,是有種氛圍的奇怪感,我想這幾週又突然興起的各種批判也是因為同樣感受到了這種奇怪。像是一種藏在檯面下的、卻無法忽略的東西,由於沒有被提出,很難明確確認
在我學過的各種命盤、星盤課程中, 同樣是由出生時間看個性的系統, 人類圖有一個很特別的概念 --個性與設計的一面。 (就是圖中紅色與黑色的部分。) 這是關於我們自己知道的自己, 以及容易出現在他人眼中的自己。 兩相對照後, 我意識到自己以往時常感到困擾的原因是什麼~ 我所認知的自己與他人眼中的自
首先關於創傷, 廣義來說是受到打擊,其痛苦經驗足以留下持續的傷害。 我需要先解釋這個部分, 的確有些比較共同的原因會造成創傷, (像是重大事故、親友過世、強暴或霸凌.....) 但其他原因也可能對我們造成創傷, 有些原因對其他人來說甚至還是微不足道到很好笑的事情, 比喻來說, 有些人骨折、腦震盪
如果出門,在前往目的地的時候, 會遇到很多紅綠燈, 這些紅綠燈給每個要前往自己目的地的人有了互相等待的共識。 在我們的生活中, 關於自己的目的與他人的目的相撞的時候, 等待的時機卻是自己要斟酌的。 **** 擅長「人情世故」的人,可以熟練的掌控等待的時機。 很多強調正直的孩子很抗拒明白人情世故
關於【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這件事—結論來說,這句話是確實會發生的。 但關鍵點在於【真心渴望】, 很多時候人們並不是真的知道自己真心渴望什麼, 只是在那個真心話周邊講些以為可以成為替代的東西。 像是有些時候許願要有很多錢, 但其實真心想要的卻可能是-- >避免低人
即使是同樣的人在不同的環境,也會看起來有不同的感覺。 這並不是人錯了、或是環境錯了,只是單純形成這個樣子而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每個人公開分享的想法與意見都是寶貴的,我們可以從每個人的想法與做法上學習到很多,但不要讓你自己成為一個按照他人標準答案生活的人,不要害怕有自己的想法、不要害怕自己做決定、不要害怕自己做的決定不是最好的。
Thumbnail
從主動的去選擇要吃什麼出發,這是一個很容易發想的起點。很多人直覺會回應:我怎麼不能選擇了?去哪一間餐廳吃飯或是外送哪一份餐點來吃,不是就是一種選擇嗎?但即使是如此,仍跳脫不了餐廳已經準備好的固定餐點。就月光的想法,是那種自己煮來吃的,才是主動掌控自己要吃什麼的人。不過,月光的作法,也只
若想改變、如果詢問別人自己有什麼改進空間,那麼就在被點出問題時好好追問「為什麼這樣覺得」、問對方觀察到些什麼,聽聽對方提出這些背後的理由是什麼,而不是急著回覆一句:「你說的那些我都已經知道了」。 真的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裡也好好思考過原因的話,為何還會想要不斷詢問他人意見、但一被點出問題就產生防衛反應
Thumbnail
我們都渴望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卻也同時擔心及恐懼無法養活自己,我想你和我一樣多次問過自己「喜歡的事情到底能不能當飯吃?」以及「當飯吃之後我依舊會喜歡這件事情嗎?」這個問題在今晚我有了新的想法!
Thumbnail
在生活中,追尋答案的人有很多種需求與意義。有些人希望答案可以成為依據,指引他們走正確的路;有些人則是尋求答案作為寄託,讓他們理解現況並尋求解決方案;還有些人則希望答案可以成為一個靠山,讓他們不必承擔責任。不同人追尋答案的行為,揭示了他們內心的需求和渴望。你覺得自己,真的需要的是答案嗎?
Thumbnail
假設有人問你「你吃飯了嗎?」「吃了」「吃什麼?」「吃便當」「買回來吃嗎?」像是這樣的對話,你應該有被逼問的感覺,那是因為你不知道對方聽了你的答案之後,在想什麼。就只有一直被問的煩躁感。 所以正確做法是要重複ㄧ遍對方答案,並適當回應想法,再提出下一個問題。 每個問題都應該建立在對前一個回答的理
Thumbnail
假如我們正在吃一碗很美味很好吃的異國料理,而且吃得津津有味,突然一個人站在面前,很努力的說服我們正在吃的那碗食物是世界上最難吃的食物,我們會相信他認同他嗎?不會,我們會覺得那個人有毛病,食物吃在我們的嘴裡,好不好吃,心知肚明。 一個人努力修善修福,是因為真正明白因果的原理,知道行善與行惡最後的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每個人公開分享的想法與意見都是寶貴的,我們可以從每個人的想法與做法上學習到很多,但不要讓你自己成為一個按照他人標準答案生活的人,不要害怕有自己的想法、不要害怕自己做決定、不要害怕自己做的決定不是最好的。
Thumbnail
從主動的去選擇要吃什麼出發,這是一個很容易發想的起點。很多人直覺會回應:我怎麼不能選擇了?去哪一間餐廳吃飯或是外送哪一份餐點來吃,不是就是一種選擇嗎?但即使是如此,仍跳脫不了餐廳已經準備好的固定餐點。就月光的想法,是那種自己煮來吃的,才是主動掌控自己要吃什麼的人。不過,月光的作法,也只
若想改變、如果詢問別人自己有什麼改進空間,那麼就在被點出問題時好好追問「為什麼這樣覺得」、問對方觀察到些什麼,聽聽對方提出這些背後的理由是什麼,而不是急著回覆一句:「你說的那些我都已經知道了」。 真的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裡也好好思考過原因的話,為何還會想要不斷詢問他人意見、但一被點出問題就產生防衛反應
Thumbnail
我們都渴望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卻也同時擔心及恐懼無法養活自己,我想你和我一樣多次問過自己「喜歡的事情到底能不能當飯吃?」以及「當飯吃之後我依舊會喜歡這件事情嗎?」這個問題在今晚我有了新的想法!
Thumbnail
在生活中,追尋答案的人有很多種需求與意義。有些人希望答案可以成為依據,指引他們走正確的路;有些人則是尋求答案作為寄託,讓他們理解現況並尋求解決方案;還有些人則希望答案可以成為一個靠山,讓他們不必承擔責任。不同人追尋答案的行為,揭示了他們內心的需求和渴望。你覺得自己,真的需要的是答案嗎?
Thumbnail
假設有人問你「你吃飯了嗎?」「吃了」「吃什麼?」「吃便當」「買回來吃嗎?」像是這樣的對話,你應該有被逼問的感覺,那是因為你不知道對方聽了你的答案之後,在想什麼。就只有一直被問的煩躁感。 所以正確做法是要重複ㄧ遍對方答案,並適當回應想法,再提出下一個問題。 每個問題都應該建立在對前一個回答的理
Thumbnail
假如我們正在吃一碗很美味很好吃的異國料理,而且吃得津津有味,突然一個人站在面前,很努力的說服我們正在吃的那碗食物是世界上最難吃的食物,我們會相信他認同他嗎?不會,我們會覺得那個人有毛病,食物吃在我們的嘴裡,好不好吃,心知肚明。 一個人努力修善修福,是因為真正明白因果的原理,知道行善與行惡最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