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t judge|也是一種生活技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我前兩天看到一篇文章,來自於因為當事者是一個文字工作者,每天都會在fb發文,分享一些生活點滴,或是自己工作上的一些想法,一方面當然也是希望能夠為自己的事業帶來一些機會,一部分可能也是單純的分享日常,但這些每天的分享,卻引來朋友的“關切”。

她的那位朋友問她: 你寫那些文章是想要幹嘛? 是想要成為網紅嗎?
這種帶點責備又有強烈的批判語氣,讓那個當事人頓時覺得很受傷。
當我看到文章的這裡,那位朋友的關心語氣,頓時有了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我身邊也有那種邊界感很遲鈍的朋友,很熱衷的對身邊朋友的事物給予自己的意見,可能覺得活的人間清醒的就只有她/他一人。
有時候你跟對方說一件自己正在熱衷的事情,很可能對方會由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後,然後潑了自己一盆冷水,同時可能還會補上那句我們最常聽見的台詞:我是為你好!!

但我總覺得這個世界上只有自己是真的為自己好,倒也不是說朋友的關心都是假的,只是我應該比誰都清楚自己才對,若是我有想要追求的夢想,就算看起來似乎遙不可及,但我也願意為自己放手一試,不管成功與否,至少我自已都有放手一試。
又或是,我本來就是一個樂於分享,樂於用文字,用圖像來記錄生活的人,那又有何不可?
若是你恰巧不喜歡,你可以選擇不看。
每個人不都有選擇的權利嗎?
但我覺得有時候人是一種很奇妙的生物,明明嘴巴上面就是說著不喜歡,但是卻又還是會不停地去關注那個自己說著不喜歡的人事物。
這不知道算不算是屬於一種自虐的行為。

說實在的,fb啊,ins本來就是一個行銷媒介,當然也有人藉此來紀錄生活,單純的只是想要分享,且不論這分享的背後動機是什麼,只要在沒有傷害人的情況下,這都是對方的自由啊!

不瞞各位,我之前就曾因為一個朋友總是分享她的外甥生活日常,讓我就默默的按下了不follow的按鍵,但只是我對這些內容不感興趣並不代表別人也是,也不代表我要去問我那朋友幹嘛每天都要分享她外甥的生活。

我們可以選擇在不傷害人的情況下做自己,同時的,我們也可以選擇遠離那些對我們一點幫助也沒有的人事物,同時包括選擇不去批評別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熟齡文青-avatar-img
2023/07/08
就像我有次聽到朋友所說:"喔,你還寫文章啊,這樣很好啊,可以打發時間啊!"也有和你類似的感覺,朋友不了解我,其實我寫文章是自己的興趣,肯定不是為了打發時間,但是我沒有跟朋友解釋。我知道他不會懂。
台灣太太在北京-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7/09
熟齡文青 我有時候覺得普遍大家都已經不知道什麼是“興趣”,我的意思是好像我們做每一件事情背後都必須要有一個什麼目的,如果沒有什麼明確的或是說普遍大眾認同的目標,很多人就會發出“那你幹嘛要做這個啊?" 這樣的疑問,好像我們做一些我們喜歡做的事情就會被歸類至“打發時間“。與其說解釋,但我有時候內心都會怒吼:我做什麼到底關你什麼事啊!!!!哈哈哈!!!!
彼得潘-avatar-img
2023/07/07
成年人最高級的自律就是克制糾正他人的欲望……劉潤
台灣太太在北京-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7/08
彼得潘 這是一個很艱難的功課,大部份的我們恐怕都還在學習中.
子菁選日常-avatar-img
2023/07/07
邊界感很遲鈍的朋友~哈哈 這種人真的令人捆擾
台灣太太在北京-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7/08
子菁選日常 我曾經有一次給朋友看了我某天在家吃的早餐,她不斷重複的跟我說:你吃太多了,你吃太多了!她說她早餐都是吃一片吐司,我是7點吃早餐,她是10點半才起床吃早餐,我當時還想要替自己解釋覺得自己的早餐很正常,但後來一想,我為什麼要跟你解釋這些,這個念頭一閃過之後,我就頓時想開了.想開了的是一個我沒必要跟你解釋,另一個就是對於這樣子朋友給予的意見或看法,完全不必在意.
夏雪-avatar-img
2023/07/07
最怕別人說的「我只是為你好」
台灣太太在北京-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7/08
夏雪 me too! 這句話的本身就不是在為我好。
avatar-img
台灣太太在北京的沙龍
136會員
856內容數
奔五的老少女的碎碎念
2025/04/20
最近一直想著要添購一台kindle。 起因就是因為電子書已經變成了一個我的閱讀日常。 當然,我個人還是喜歡紙本書的溫度,但,最近包包內被小哈利的物品佔滿,太太的肩膀可能也無力在包包內添加重量。 就這樣,kindle的需要好像就誕生了。 現在不管是要添購任何產品,太太都要思考很久。 總是希望不要是
Thumbnail
2025/04/20
最近一直想著要添購一台kindle。 起因就是因為電子書已經變成了一個我的閱讀日常。 當然,我個人還是喜歡紙本書的溫度,但,最近包包內被小哈利的物品佔滿,太太的肩膀可能也無力在包包內添加重量。 就這樣,kindle的需要好像就誕生了。 現在不管是要添購任何產品,太太都要思考很久。 總是希望不要是
Thumbnail
2025/04/15
最近一直在想是不是應該要買一副老花眼鏡了。 最近發現自己看遠處的招牌,總是會看不清楚,但是又還沒有到完全看不見的狀態,因此就這樣拖啊拖的,但不知道為什麼最近突然又覺得,該發生的就是會發生,那不如就面對吧。  雖然已經向前邁進,但只要想到妹妹,我還是很容易淚繃,老吳看在眼裡,只能拼命想辦法的逗
Thumbnail
2025/04/15
最近一直在想是不是應該要買一副老花眼鏡了。 最近發現自己看遠處的招牌,總是會看不清楚,但是又還沒有到完全看不見的狀態,因此就這樣拖啊拖的,但不知道為什麼最近突然又覺得,該發生的就是會發生,那不如就面對吧。  雖然已經向前邁進,但只要想到妹妹,我還是很容易淚繃,老吳看在眼裡,只能拼命想辦法的逗
Thumbnail
2025/04/11
妹妹已經離開整整一週,之前同樣剛送走兩個貓小孩的好友跟我說,大概會哭一個星期,接下來是漫長的思念。 的確,在小哈利的陪伴下,那哀傷的情緒逐漸消化,加上老吳每天總是帶我出門散心,雖然偶爾腦海裏閃過妹妹的畫面還是很揪心,但日子終究是繼續往前走了。   有人說要學會告別,才能夠重新開始。 但我覺得
Thumbnail
2025/04/11
妹妹已經離開整整一週,之前同樣剛送走兩個貓小孩的好友跟我說,大概會哭一個星期,接下來是漫長的思念。 的確,在小哈利的陪伴下,那哀傷的情緒逐漸消化,加上老吳每天總是帶我出門散心,雖然偶爾腦海裏閃過妹妹的畫面還是很揪心,但日子終究是繼續往前走了。   有人說要學會告別,才能夠重新開始。 但我覺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前兩天看到一篇文章,來自於因為當事者是一個文字工作者,每天都會在fb發文,分享一些生活點滴,或是自己工作上的一些想法,一方面當然也是希望能夠為自己的事業帶來一些機會,一部分可能也是單純的分享日常,但這些每天的分享,卻引來朋友的“關切”。 她的那位朋友問她: 你寫那些文章是想要幹嘛? 是想要成為網紅
Thumbnail
我前兩天看到一篇文章,來自於因為當事者是一個文字工作者,每天都會在fb發文,分享一些生活點滴,或是自己工作上的一些想法,一方面當然也是希望能夠為自己的事業帶來一些機會,一部分可能也是單純的分享日常,但這些每天的分享,卻引來朋友的“關切”。 她的那位朋友問她: 你寫那些文章是想要幹嘛? 是想要成為網紅
Thumbnail
我有一個奇葩朋友,半夜跟我告解。 一開始跟我說:我跟你說件事,你千萬別介意,別介意啊。 我:嗯~沒關係,你說 友:但我只是說說我自己的感覺,你可能會因為這樣而生氣,但我覺得身為朋友我還是要跟你說 我:喔~好,沒關係你直接說吧 友:那我就直說了呀...(接下來省略在鋪陳一大串) 我:你說不說呀? 友:
Thumbnail
我有一個奇葩朋友,半夜跟我告解。 一開始跟我說:我跟你說件事,你千萬別介意,別介意啊。 我:嗯~沒關係,你說 友:但我只是說說我自己的感覺,你可能會因為這樣而生氣,但我覺得身為朋友我還是要跟你說 我:喔~好,沒關係你直接說吧 友:那我就直說了呀...(接下來省略在鋪陳一大串) 我:你說不說呀? 友:
Thumbnail
我今天看了一段很有感的話: 很多人總是把夢想留到未來,把想做的事情留到以後,直到後來的某一天,你以為你敗給了時間,可,事實是,你給自己的拖延與恐懼找藉口。 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浪費時間這件事情,你唯一浪費的,不過是你自己的人生。 我想起一開始我在ins上面分享照片的時候,當時有個認識的朋友開玩笑的跟
Thumbnail
我今天看了一段很有感的話: 很多人總是把夢想留到未來,把想做的事情留到以後,直到後來的某一天,你以為你敗給了時間,可,事實是,你給自己的拖延與恐懼找藉口。 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浪費時間這件事情,你唯一浪費的,不過是你自己的人生。 我想起一開始我在ins上面分享照片的時候,當時有個認識的朋友開玩笑的跟
Thumbnail
自證預言的意思,也就是每日常常的自我對話,不僅可能潛在影響自我認同,和周遭的他人對自己的看法(當然他人不是最重要的)但你有想過,人格也是可以後天塑造的嗎?
Thumbnail
自證預言的意思,也就是每日常常的自我對話,不僅可能潛在影響自我認同,和周遭的他人對自己的看法(當然他人不是最重要的)但你有想過,人格也是可以後天塑造的嗎?
Thumbnail
「不能包容你的自在的人,請把他們丟掉!!」這句話是送給Z的。也送給所有想要自在在人群裡找到自己妥適位置的人。
Thumbnail
「不能包容你的自在的人,請把他們丟掉!!」這句話是送給Z的。也送給所有想要自在在人群裡找到自己妥適位置的人。
Thumbnail
有朋友曾經提問,怎麼知道在臉書上貼文是出自分享還是炫耀?這是她對於使用臉書的疑慮。對我來說,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問自己的心。如果是出於分享,寫出來的文字就是基於分享,如果是為了炫耀,那麼不論文字如何修飾,讀者都會感覺得出來。
Thumbnail
有朋友曾經提問,怎麼知道在臉書上貼文是出自分享還是炫耀?這是她對於使用臉書的疑慮。對我來說,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問自己的心。如果是出於分享,寫出來的文字就是基於分享,如果是為了炫耀,那麼不論文字如何修飾,讀者都會感覺得出來。
Thumbnail
不要隨便給意見,也不要任意插手,這是我最近的感觸。
Thumbnail
不要隨便給意見,也不要任意插手,這是我最近的感觸。
Thumbnail
幾個星期前,生活譜記的總編與我聯絡,說是看了我在讚賞公民社團裡分享的文章想請我去跟生活譜記的創作者分享一些創作的經驗,以及自媒體經營的細節。對於「工作」的邀約,我通常來者不拒,表現得好也許會有下一次合作機會,表現得不好也會有一點經驗讓自己去思考「自己適合什麼、不適合什麼!」
Thumbnail
幾個星期前,生活譜記的總編與我聯絡,說是看了我在讚賞公民社團裡分享的文章想請我去跟生活譜記的創作者分享一些創作的經驗,以及自媒體經營的細節。對於「工作」的邀約,我通常來者不拒,表現得好也許會有下一次合作機會,表現得不好也會有一點經驗讓自己去思考「自己適合什麼、不適合什麼!」
Thumbnail
沒有臉書的生活,很好。感覺一定要是這個結論才符合你對這個標題的期待。我現在正過著沒有臉書的生活。曾經我也是臉書的重度使用者,每天想著今天要寫什麼。別人留言一句,我回三句。直到我發現朋友的動態開始不對勁...
Thumbnail
沒有臉書的生活,很好。感覺一定要是這個結論才符合你對這個標題的期待。我現在正過著沒有臉書的生活。曾經我也是臉書的重度使用者,每天想著今天要寫什麼。別人留言一句,我回三句。直到我發現朋友的動態開始不對勁...
Thumbnail
寫到這裡,我開始沒太在乎別人的反應、文章的收益,但同時會因為收益和認同而感恩。因為我看到藉寫作如何能幫助自己思考和成長,知道為何而寫:為自己而寫,不要為寫而寫。寫出來的想法甚至信念都是自己的,不因別人或環境而失去,也深信自己的生活會更為實在。
Thumbnail
寫到這裡,我開始沒太在乎別人的反應、文章的收益,但同時會因為收益和認同而感恩。因為我看到藉寫作如何能幫助自己思考和成長,知道為何而寫:為自己而寫,不要為寫而寫。寫出來的想法甚至信念都是自己的,不因別人或環境而失去,也深信自己的生活會更為實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