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重點條列法,點亮你的溝通技巧|《大人的說話課》課程心得 Part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大家好,今天來分享我上的線上課程,大人學的“大人的說話課”,利用分享的方式,希望可以讓我對於課程內容有更深刻的印象,那以下是對我特別有用的地方。
在當今的社會,我們不僅需要清楚的溝通,更需要讓人印象深刻的溝通。這需要我們具備的不僅僅是口才,更是一種藝術。我們的話語需要吸引人,讓人記住,並在人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那麼,如何做到這一點呢?在這裡,我將分享一種名為「重點條列法」的策略,讓我們的溝通更具影響力。

首先,如果你想強調一些關鍵詞,選擇三個主要的詞語最為有效。但是,如果真的無法將其縮減為三個,不妨試試用簡單的口訣來幫助記憶,像是 "沖脫泡蓋送"
因此【關鍵字】建議可以用押韻、對仗、字數一致的口訣方式來提升記憶效果。這種策略不僅容易記憶,還能夠讓人印象深刻。
押韻、對仗、字數一致的口訣方式來提升記憶效果

當我們需要說服他人時,常常會使用敘述的方式,這時侯我們可以使用以下兩種架構: "規則 + 事實 + 結論" 或 "理想 + 現況 + 建議"。這兩種結構都能夠幫助我們清晰地表達我們的觀點,並讓對方更容易接受我們的論點。
  • 結構一:規則 + 事實 + 結論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表達一個對方能夠接受的「規則」,作為我們論點的基礎。接著,我們需要提供無法否認的「事實」,並儘量避免引入個人情感。最後,我們提出我們的「結論」,並明確指出我們希望對方能夠採取的行動。
在這種結構中,只要前面的規則設定得夠堅定,我們就可以透過問問題的方式來反問對方,往往能獲得更好的效果。
  • 結構二:理想 + 現況 + 建議
首先,我們要明確地講出對方期待的「理想」狀態,這是整個結構的重點。接著,我們提出對方的「現況」(包含對方行為和情況),讓理想與現況形成鮮明的對比。最後,我們提出不帶情緒的「建議」,明確指出如果想要彌補理想與現況之間的差距,對方可以採取的行動。
理想狀況需要清楚的描述,並讓對方認同這個理想確實是對方想要的,創造出想像的藍圖,就能讓這個結構效果大增。
除此之外,當我們需要臨時發言,或是被推上台表達感想時,我們可以使用下面這個架構:"過去+現在+未來"
  • 結構三:過去 + 現在 + 未來
首先,我們提起「過去」的經歷,讓聽眾在過去的酸甜苦辣中與我們產生共鳴。然後,我們點出「現在」正在做的事情,並將其與過去的回憶產生聯繫。最後,我們繪出未來的藍圖,對我們的「未來」進行設想,給聽眾留下想像的空間。
藉由時間軸推進,將前中後的事件彼此都串聯在一起,來提升說話的層次感
因此【敘述】建議使用結構化的方式,這樣既能保持整體的邏輯性,也能確保重點不會被忽略。讓我們表達更易於理解和記憶。
結構化讓我們敘述保持邏輯性且更容易理解

以上就是我們用來優化溝通方式的「重點條列法」。將與以往我們常聽到的「三個重點法」延伸的更廣泛。一樣的簡單使用,但是深度跟廣度都大幅增加,提高我們的溝通效果,使我們的語言更具有說服力和影響力。這也是我在聽這Part很驚豔的地方。
希望這些方法可以幫助大家在溝通的道路上更加得心應手,讓我們說話能更具有吸引力和影響力,我們下次再見囉:)
PS:如果喜歡用聽的,可以按下面撥放按鈕,我來讀給你聽:)
現在的我,下班後專注在學習知識、挑戰體驗、與人連結-我認為重要的事情上面,如果你也是喜歡學習、挑戰、幫忙的同好,就過來一起就來分享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人生就像尋寶,先描繪出人生目標的畫像,是找尋內心深處寶藏的第一步。然後,我們必須學會投入恰當的資源,避免將時間和能量浪費在不重要的事物上。最後,透過長遠的視角衡量和修正我們的目標和資源分配,以避免錯過人生重要轉折。生活並不是競賽,而是一次屬於自己的旅程。
平衡心態這本書中,探討了消費的觀念,帶我們區分了好的消費與壞的消費。壞的消費如同吃糖,短暫的滿足感會導致我們需要更多,而好的消費如同旅行,給我們帶來深刻的記憶和樂趣。作者提出「荒島檢測法」來區分消費的好壞,並強調我們追求的應是精神上的滿足,而非物質上的豐富。
人生就像尋寶,先描繪出人生目標的畫像,是找尋內心深處寶藏的第一步。然後,我們必須學會投入恰當的資源,避免將時間和能量浪費在不重要的事物上。最後,透過長遠的視角衡量和修正我們的目標和資源分配,以避免錯過人生重要轉折。生活並不是競賽,而是一次屬於自己的旅程。
平衡心態這本書中,探討了消費的觀念,帶我們區分了好的消費與壞的消費。壞的消費如同吃糖,短暫的滿足感會導致我們需要更多,而好的消費如同旅行,給我們帶來深刻的記憶和樂趣。作者提出「荒島檢測法」來區分消費的好壞,並強調我們追求的應是精神上的滿足,而非物質上的豐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你會說話嗎?你總是說著「自己想說的話」,而非「對方想聽的話」嗎? 但親愛的,「建立成功關係的方法並不是學習如何說話,而是看透對方內心!」更有甚者,「還要在話中提及就連他自己都還沒察覺到的潛力。」 聽起來是不是很高段?這是《一開口就把話說到對方心坎上的55個方法》這本書的核心概念。
Thumbnail
上個禮拜分享了一本書,說的是如何能有效率的做事,如何改善做事的效率。在做事的時候也常需要與他人或團隊溝通,你在溝通的時候,也能夠有效率的溝通嗎? 溝通也就是提問跟回答的過程,說話做事一定要抓住問題的關鍵,想要做到精準表達,說話時就必須要有重點。不少人問問題根本沒有重點,沒有實質的內容,
Thumbnail
只要能掌握溝通分際,是否「本來就很會說話」倒不見得是重要考量。
Thumbnail
學習演說技巧已成為自媒體時代的重要技能之一。本文將介紹如何撰寫一篇好的演講稿,進而探討演講的開頭、中間和結尾設計,以及如何加強演講內容的情感表現。
Thumbnail
當你的事情有點複雜時,可能需要拆成三個部分來說明,接著在說明每個部分的開始時,開頭直接表明現在這個部分的重點是什麼,幫助對方進入狀況,也較容易記住你說的事情。 除此之外,你也可以加上一、二、三的數字表達,比如:「這件事有三個重點,第一是...」會更容易幫助對方理解。 「拆分主題法」就像是一個
Thumbnail
先將你要說的話按照要素分類,比如分成問題來源、分析、建議解決方案等三部分,在對方開始認真聽你說話前先告訴對方,對方心裡就預期有這三件事,增加掌握度就更願意聆聽與理解。 然後你就按照這框架一一說明,對方就會覺得容易理解,每個說明盡量控制在三個部分內,因為人的專注時間有限。 要傳達較長的訊息時,
Thumbnail
你一定聽過有人說話講了很久,但還是聽不出來對方到底想要表達什麼,也許是真的不知道想表達什麼,所以只好把想說的都說出來,這種沒有明確主張的表達,通常不會有想要的結果。 你的對話內容要先說出結論,對方就會知道你想要的,接著說你的理由根據是什麼,對方就會理解為什麼。 先說結論的表達方式並不只適用於
Thumbnail
第一道關卡就是對方聽不懂你說什麼,或是誤會你的意思,因此你要先讓對方聽懂你在說什麼,甚至覺得好理解,第二道是聽懂卻覺得不合邏輯,第三道是覺得有道理,但沒有選擇認同。 想要說邊服對方,表示你是一個有自己想法的人,不論要說服的事是什麼,你都要懂精準表達的邏輯。 關卡四至六:說服的真正挑戰才剛剛展
Thumbnail
在會議中進行口頭報告時,要具有結構化的能力,以提高效率。結構化思考和表達可以節省雙方更多時間,提高效率。本文介紹了結構化報告的技巧,包括先行結論、提供證據支持、歸類分組和邏輯遞進。透過結構化的報告,可以幫助自己整理資料、整理思路,同時能讓對方快速理解和同意觀點,提升業務處理能力。
Thumbnail
對於渴望提升溝通和寫作技巧的人來說, 了解論證的本質是關鍵。 論證不僅是一種言論形式, 更是一種藝術, 它影響著我們如何表達和理解爭議性問題。 本文將揭示論證的三大核心關係, 幫助你在任何溝通場合都能更有效地傳達自己的立場。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你會說話嗎?你總是說著「自己想說的話」,而非「對方想聽的話」嗎? 但親愛的,「建立成功關係的方法並不是學習如何說話,而是看透對方內心!」更有甚者,「還要在話中提及就連他自己都還沒察覺到的潛力。」 聽起來是不是很高段?這是《一開口就把話說到對方心坎上的55個方法》這本書的核心概念。
Thumbnail
上個禮拜分享了一本書,說的是如何能有效率的做事,如何改善做事的效率。在做事的時候也常需要與他人或團隊溝通,你在溝通的時候,也能夠有效率的溝通嗎? 溝通也就是提問跟回答的過程,說話做事一定要抓住問題的關鍵,想要做到精準表達,說話時就必須要有重點。不少人問問題根本沒有重點,沒有實質的內容,
Thumbnail
只要能掌握溝通分際,是否「本來就很會說話」倒不見得是重要考量。
Thumbnail
學習演說技巧已成為自媒體時代的重要技能之一。本文將介紹如何撰寫一篇好的演講稿,進而探討演講的開頭、中間和結尾設計,以及如何加強演講內容的情感表現。
Thumbnail
當你的事情有點複雜時,可能需要拆成三個部分來說明,接著在說明每個部分的開始時,開頭直接表明現在這個部分的重點是什麼,幫助對方進入狀況,也較容易記住你說的事情。 除此之外,你也可以加上一、二、三的數字表達,比如:「這件事有三個重點,第一是...」會更容易幫助對方理解。 「拆分主題法」就像是一個
Thumbnail
先將你要說的話按照要素分類,比如分成問題來源、分析、建議解決方案等三部分,在對方開始認真聽你說話前先告訴對方,對方心裡就預期有這三件事,增加掌握度就更願意聆聽與理解。 然後你就按照這框架一一說明,對方就會覺得容易理解,每個說明盡量控制在三個部分內,因為人的專注時間有限。 要傳達較長的訊息時,
Thumbnail
你一定聽過有人說話講了很久,但還是聽不出來對方到底想要表達什麼,也許是真的不知道想表達什麼,所以只好把想說的都說出來,這種沒有明確主張的表達,通常不會有想要的結果。 你的對話內容要先說出結論,對方就會知道你想要的,接著說你的理由根據是什麼,對方就會理解為什麼。 先說結論的表達方式並不只適用於
Thumbnail
第一道關卡就是對方聽不懂你說什麼,或是誤會你的意思,因此你要先讓對方聽懂你在說什麼,甚至覺得好理解,第二道是聽懂卻覺得不合邏輯,第三道是覺得有道理,但沒有選擇認同。 想要說邊服對方,表示你是一個有自己想法的人,不論要說服的事是什麼,你都要懂精準表達的邏輯。 關卡四至六:說服的真正挑戰才剛剛展
Thumbnail
在會議中進行口頭報告時,要具有結構化的能力,以提高效率。結構化思考和表達可以節省雙方更多時間,提高效率。本文介紹了結構化報告的技巧,包括先行結論、提供證據支持、歸類分組和邏輯遞進。透過結構化的報告,可以幫助自己整理資料、整理思路,同時能讓對方快速理解和同意觀點,提升業務處理能力。
Thumbnail
對於渴望提升溝通和寫作技巧的人來說, 了解論證的本質是關鍵。 論證不僅是一種言論形式, 更是一種藝術, 它影響著我們如何表達和理解爭議性問題。 本文將揭示論證的三大核心關係, 幫助你在任何溝通場合都能更有效地傳達自己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