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的時候,我和班上某位同學一起參加 A 高中的入學甄試,名額只有一個,我們是競爭對手,後來被錄取的人是我。
我興高采烈地打電話回家跟老媽說,而知道這個位置是二爭一的時候,我媽的高興時刻很短暫,她笑完後立刻正色說:「不要太張揚,你要想想同學的心情。」母親這樣嘮叨著,而我只覺得不開心,為什麼我不能大聲講?
我後來回到班上,看到那位同學表情僵硬,明顯不想跟我說話,對我的態度也與平常大些逕庭。我撇了撇嘴,心想:「你落榜又不是我的錯」。之後,我們再也不融洽了。的確不是我的錯。但要不要幫助對方降低挫折感,不要讓之前的友誼灰飛煙滅,卻是考驗我的智慧。
修養是智慧的展現
修養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包含一個人在思想、品德、情感、行為等方面的素質和修為。它呈現心智成熟發展的狀態,修養高的人,對周遭的關懷與同理心都很強烈。反之,修養低的人,多半只著眼自身的利益,且不在乎別人的感受。
沒有修養的行為包含:踩高拜低、自私蠻橫、缺乏互動禮儀和抓不到適當的社交距離等等。
沒有修養會怎麼樣?會影響各種情境的人際關係不說,你將會很難打造有品質的親密關係。跟沒修養的人互動會非常累,你只能告訴自己「別跟他計較」,但既然勉為其難不跟他對方計較了,意即跟對方互動的精神負擔很大,你自然不會想要去了解或加深跟這人的關係了。久而久之,你們之間可能會出現「安靜絕交」,或純粹互相利用的生意關係,關係的品質必然很差。
培養關係品質,避免「安靜絕交」
修養不必然等於要忍,但是「同理心」的培養是很重要的。一但你能同理別人的喜怒哀樂,有些事情將變得不需要掛心太久,精神垃圾也比較少。
那麼,如何去培養修養呢?
培養修養之道最重要的,就是良好的身心健康。在身心狀況不好時還要顧及對他人的同理,無異於緣木求魚。先顧好自己,才有下一步。修養之養成方式包含:
- 充實知識:時時充實自己,避免以本位看天下,能保持對他人的尊重,明白人際關係的重要性,不致淪於自私自大。
- 培養對人情世故的敏銳度:沒有人喜歡跟自我中心的人講話,請時時保持對人情世故的敏銳度。有時你不顧對方想法,只是佔得一時便宜獲得二三分鐘的爽快,卻失去了可以長期發展的信賴關係。
- 注重禮儀,提升情緒軟實力:越親密的人越要謹慎對待。有些人一熟起來連基本相處禮儀都不顧,自以為在對方心中有特權,步步踩雷還自以為沒關係,白白浪費了過去培養的情誼。商場上常見後起新秀以為硬實力就是一切,這的確不能說錯,但只有硬實力沒有軟實力者,就要小心被當工具人了。
如果沒有人喜歡跟你相處,當他們用不到你的時候,你會被如何對待呢?
當需要情緒支持的時候,誰會 be there for you 呢?
當心中的認同匱乏累積到一個程度,下次當工具人的程度就會加倍(搞不好還是你自己主動去要求成為工具人),這樣下去人際關係的品質會提高還是降低?
用修養滋養生命,也要勇敢斷捨離
有些人說:「我的OOO價值就是這麼強,如果有誰不理我是他們的損失。」我身邊非常多這樣想的人。但我覺得這正坐實了「你必須要一直『超有用』,否則跟你培養關係就很沒用」,這種純利益交換的交易關係。更何況,商場上懂得利用別人者必然能善用各種巧計,使他人淪為工具人而不自知。
你現在或許覺得你很有收穫,是雙贏,但這樣想的人只有你一人也未可知。
如果你身邊遇到有修養的人,請記得好好珍惜他,不要濫用對方的關懷。因為他重視你,才會一直對你保持修養。
至於那些修養品質很高但卻老遇到濫用者的人,請你勇敢斷捨離。你的修養值得更好的對待。不用翻臉,就安靜絕交,以保持你的身心健康。
培養修養是一輩子的課題,我相信會被這個主題吸引進來的你,一定也是注重人際關係品質,不斷精進自己情緒智商的讀者。祝福你我都能收穫高品質且無價的人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