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記事#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近期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困境,先是資金方的出爾反爾,再接著是團隊內部的溝通問題,以及家裡大小事務還有經濟上的困擾。這些困擾揪結著我自己的內心,讓我不斷的去思考「是哪裡做錯了?」

突然想起當年從事銷售工作的時候學長們告訴我們說「千萬不要讓客戶覺得你很缺這張單,你越急客戶就越不急,就算你很急也不能讓客戶感到急」。
學長這段話,對於當時20幾歲的我來說,我完全聽不懂,我當時心想的「業績沒有到,公司是有內規會懲處的,我的薪資就會受到影響,然後我就會賺不到錢吃不了飯,我當然急啊。」

還記得當時我有兩個多月的業績一直未達標,面對客戶的時候我就更希望能夠一次砍單成功,一直到某一天有一位大哥對我說「弟弟,哥哥跟你說,你口頭上說你並不缺這張單,你業績做的很好,但是從你的肢體語言跟講話速率以及你散發出來的氣場,都讓我感覺到你就是缺這張單,你很急著想要成交。哥哥不缺錢但是我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我得把錢放在刀口上,你沉下心來好好想一下,重新再幫我調整一下,明天這個時間你再來找我,如果你明天談話的方式讓我感覺到可以了,這張單我就交給你。」

離開大哥的辦公室後,當晚拿出紙筆寫下大哥給我的這段話,面對著這段話,我突然聽懂了剛入行時學長對我說的話「你越急客戶就越不急」,夜深人靜時只有我與我自己的內心在對話,我發現了一件事「我的心不靜,當我內心不靜的時候都會反應在我的所有行為舉止上,我應該靜下來好好思考,客戶需要的是什麼,好好的幫他重新設計規劃,對他的價值在哪裡,成交的重點應該是對於客戶的價值,而不是對我的價值」。
次日赴約,經過了一個多小時的討論大哥把單子給我了,大哥說「弟弟,你跟昨天完全不一樣了,感覺到你的心境不同了,比昨天沉穩多了,這個規劃對我來說有很大的幫助,我也希望這個過程能對你的成長有所幫助。」

隔了十多年,最近在因緣際會下我重新的翻開了小時候最愛讀的《老子》與《莊子》,當我讀著道家老莊哲學的時候,我赫然發現,現在的世界轉變的太快,我到底有多久沒有好好的為了自己的內心而跟自己對話了?

以前我以為的老莊講的「不爭、無為、道法自然」指的是我不要去跟別人比較、不要去跟別人爭些什麼,直至前些日子一位師兄對我說「弟弟,你的元辰宮被人侵門踏戶,你門戶大開耶」,崇尚玄學的我請師兄幫我調元辰宮,在神像面前請師兄透過科儀幫我做處理調整,事後師兄說「重新幫你調整好了,你背後的守護神大老板要我跟你說,道德經請你好好的再翻一下,你會找到擺脫現在困境的方式。」

師兄一段話點醒了我,這次重拾《道德經》與老莊哲學,雖然才重新開始閱讀沒多少,卻讓我發現到「心不靜,何以齊家治國平天下」,我以為的「不爭、無為、道法自然」並不是我以為的,而是要從「內心」做為出發點,不刻意的與天爭與地爭與人爭、不刻意的無為才是無為,遵循天地運行的道理才叫做道法自然。

不爭,不是不去與人與天與地爭,而是不與自己的內心爭,我得要遵循自己內心的意識(?)意願(?)意向(?),從最自然的自己出發。

無為,不是事事都無所作為,而是面對時勢(?)趨勢(?)的發展,選擇讓自己「順勢而為」,順應自然的規律在當下做出最好的決定。

道法自然,就是在順從自己的內心、順應所有的勢,順應整個天地之間的大道與法則,讓所有的事情自然而然在不刻意的操作下發生,讓自己的內心還有行為去應了「天道」的自然。

二十幾年後重拾《道德經》,重拾《莊子》,才發現原來以前的自己都讀錯了。

我還有得學呢,這一世為人的功課還很多呢。

2023.07.13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道法自然應天理的沙龍
0會員
10內容數
2025/05/01
最近的局,像是一場無聲崩解。 所有未竟的事,卡在一個說不出來的「不對勁」裡。 不是我沒做,是事情還沒成熟;不是我不動,是天地還未開局。
2025/05/01
最近的局,像是一場無聲崩解。 所有未竟的事,卡在一個說不出來的「不對勁」裡。 不是我沒做,是事情還沒成熟;不是我不動,是天地還未開局。
2025/04/02
我又浮上來換口氣了。這段日子潛得太深,一直沉浸在自己的工作裡,不問外界風雲變幻。但這世間總有股無形的浪潮,當你以為能夠安靜前行,它卻又推著你,逼著你換氣,提醒你,人終究活在這個世界,離不開人事糾葛。 一直以來,我總覺得,世事如水,順其自然地流去便是。我不喜歡計較,凡事只求問心無愧,該做的事做到
2025/04/02
我又浮上來換口氣了。這段日子潛得太深,一直沉浸在自己的工作裡,不問外界風雲變幻。但這世間總有股無形的浪潮,當你以為能夠安靜前行,它卻又推著你,逼著你換氣,提醒你,人終究活在這個世界,離不開人事糾葛。 一直以來,我總覺得,世事如水,順其自然地流去便是。我不喜歡計較,凡事只求問心無愧,該做的事做到
2024/08/30
我有位朋友很愛算塔羅牌,他特別愛去台中逢甲找一位子龍老師算塔羅。幾年前與這位朋友在合作的時候,他拉著我去找子龍老師算塔羅。子龍老師呢,有點特別,他會利用八字命盤來看合盤流年這些的,再結合塔羅牌卜算結果來跟客人說明。 記得那時候,子龍老師跟我提到,從命盤來看流年我會在未來某一年開始走大運,也給了我一
2024/08/30
我有位朋友很愛算塔羅牌,他特別愛去台中逢甲找一位子龍老師算塔羅。幾年前與這位朋友在合作的時候,他拉著我去找子龍老師算塔羅。子龍老師呢,有點特別,他會利用八字命盤來看合盤流年這些的,再結合塔羅牌卜算結果來跟客人說明。 記得那時候,子龍老師跟我提到,從命盤來看流年我會在未來某一年開始走大運,也給了我一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原文: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這一篇講的是君子不重則不威,一個人不要過於輕浮於事,輕率於事,為人輕飄飄的,有失威望。地處超然的態度道法之所在,行事與有榮焉。面對任何事情變化都要穩住,不可輕易相信
Thumbnail
  原文: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這一篇講的是君子不重則不威,一個人不要過於輕浮於事,輕率於事,為人輕飄飄的,有失威望。地處超然的態度道法之所在,行事與有榮焉。面對任何事情變化都要穩住,不可輕易相信
Thumbnail
早上,在公園散步。 邊散步邊胡思亂想。 突然想起很久以前讀過的一篇文章“深慮論”。 正好今天到公園散步,帶著手機。 就用手機,上網查一下,很容易就查到這篇文章。 現在有手機,查詢資料真方便。 這篇文章作者是明代的方孝孺,是他早年的文章。 在明太祖洪武七年(西元1374年)寫的。
Thumbnail
早上,在公園散步。 邊散步邊胡思亂想。 突然想起很久以前讀過的一篇文章“深慮論”。 正好今天到公園散步,帶著手機。 就用手機,上網查一下,很容易就查到這篇文章。 現在有手機,查詢資料真方便。 這篇文章作者是明代的方孝孺,是他早年的文章。 在明太祖洪武七年(西元1374年)寫的。
Thumbnail
討論如何看待困難與取得成功。
Thumbnail
討論如何看待困難與取得成功。
Thumbnail
《道德經》闡述了道與德的關係,主張柔弱勝剛強和無為而治。該書強調適性發揮、慈愛、節儉、謙虛等修行方法,可幫助我們在現代社會中找到內心的平靜和生活的和諧。
Thumbnail
《道德經》闡述了道與德的關係,主張柔弱勝剛強和無為而治。該書強調適性發揮、慈愛、節儉、謙虛等修行方法,可幫助我們在現代社會中找到內心的平靜和生活的和諧。
Thumbnail
安住好自己的心,如天地般無私的愛養萬物,如水般不爭的來行”善”的真諦,如此才能真正親近萬物,成為萬物之所需,善助對方的同時成就自己的價值。而其中”不爭”的意涵,則是道裡最關鍵的特性之一。如何做到不爭呢?老子在本章以負面表述的方式,說明人在求道、學習、處事的過程,人心容易掉入”爭”的情境。
Thumbnail
安住好自己的心,如天地般無私的愛養萬物,如水般不爭的來行”善”的真諦,如此才能真正親近萬物,成為萬物之所需,善助對方的同時成就自己的價值。而其中”不爭”的意涵,則是道裡最關鍵的特性之一。如何做到不爭呢?老子在本章以負面表述的方式,說明人在求道、學習、處事的過程,人心容易掉入”爭”的情境。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現在很多世間人來皈依金剛密乘的上師,皈依上師了以後,就好像世間人的概念來跟某一個人談生意、談合作一樣。當我跟你合作不愉快或者合作破裂,我們合作就到此為止,就不要合作了。這個世間法做生意的概念,世間法交朋友與人互動的概念,直接拿來在金剛密乘修學佛法,來依止上師,完全就錯誤了,根本就不是這一套!
Thumbnail
現在很多世間人來皈依金剛密乘的上師,皈依上師了以後,就好像世間人的概念來跟某一個人談生意、談合作一樣。當我跟你合作不愉快或者合作破裂,我們合作就到此為止,就不要合作了。這個世間法做生意的概念,世間法交朋友與人互動的概念,直接拿來在金剛密乘修學佛法,來依止上師,完全就錯誤了,根本就不是這一套!
Thumbnail
這段話是《道德經》最末一章,藴涵了三層辯證關係:一是得與失。二是公與私。三是人與己。且聽我道來。
Thumbnail
這段話是《道德經》最末一章,藴涵了三層辯證關係:一是得與失。二是公與私。三是人與己。且聽我道來。
Thumbnail
"為學日益"是要我們學習,那"為道日損"是要我們不作為嗎?
Thumbnail
"為學日益"是要我們學習,那"為道日損"是要我們不作為嗎?
Thumbnail
老子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但,不爭不是躺平啃老,是精進自己,不再與人爭論是非對錯。 不論是家庭工作,很多時候事緩則圓,不決定也是一種決定。當下若有情緒,任何決定都是錯。 經典中一段記載,引人深思。 「世尊,你如何渡過(輪迴的)暴流呢? 「朋友,不滯留也不掙扎,我便渡過暴流。
Thumbnail
老子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但,不爭不是躺平啃老,是精進自己,不再與人爭論是非對錯。 不論是家庭工作,很多時候事緩則圓,不決定也是一種決定。當下若有情緒,任何決定都是錯。 經典中一段記載,引人深思。 「世尊,你如何渡過(輪迴的)暴流呢? 「朋友,不滯留也不掙扎,我便渡過暴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