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台灣原住民」是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原住民=原來住在這裡的人?

什麼是台灣原住民?
原來就住在台灣的人嗎?
要多久才算「原來」?
一百年算「原來」嗎?
兩百年算「原來」嗎?
這樣的話,
是不是可以說,
全台灣大部分的人都是台灣原住民?
這樣的話,
台灣原住民好像就跟其他人沒有差別,
獨特的歷史、語言、文化都不會被看見。
台灣原住民似乎就被稀釋,
而悄悄地消失了。

聯合國對「原住民族」Indigenous Peoples的定義

為了避免台灣原住民被稀釋而消失,
我們來看聯合國對「原住民族」Indigenous Peoples的定義:

  1. 在被侵略和被殖民以前,就在這片土地上發展的族群。
  2. 目前在這片土地上,不屬於統治者的族群。
  3. 這個族群擁有獨特的文化、社會制度及法律體系,與統治者的族群不同。
  4. 決心保全並發展祖先的土地及認同,並傳承給孩子們。
  5. 這個族群的成員具有屬於該族群的自我認識,同時也被這個族群接受。

如果把這個定義應用到台灣,
的確有數十個族群已經在台灣生活了幾千年,
擁有與統治者的族群不同的語言、文化、生活方式,
也擁有與土地緊密相連的豐富知識,
以及明確的族群認同,
這數十個族群就是台灣原住民。

raw-image

台灣原本是屬於原住民的土地,不是無主荒地

17世紀初
殖民者來到台灣之前
台灣原住民人口約十多萬人
有數十種獨特的語言、文化、社會制度
還有數百個各自獨立的部落
分佈在全台灣
每個部落管理自己的事務
擁有自己的領土、人民
如同遍佈全台灣的數百個小型國家

因此,台灣原本是屬於原住民的土地
不是無主之地
也不是荒地
原住民已經在這裡生活了數千年
建立了自己的國家

raw-image

遠方大型國家與漢人移墾者奪走大部分土地

後來
陸續有幾個來自遠方的大型國家
包括荷蘭、東寧、大清、日本、中華民國等
以武力、條約等方式
使台灣成為其貿易基地或其領土
剝奪台灣原住民的主權
並以武力、法律等手段
將許多原本屬於台灣原住民的土地
變成這些大型國家擁有的國有土地 

大量漢人移墾者
也跟隨這些大型國家來到台灣
以各種方法
將許多原本屬於台灣原住民的土地
變成漢人移墾者的私有土地 

經過這樣的鯨吞蠶食
目前台灣原住民可以使用的土地
只剩面積狹小而且地形通常很崎嶇的原住民保留地

raw-image

綠色代表台灣原住民在不同時期擁有的土地。本圖取自葉高華老師的臉書https://reurl.cc/11620D。

綠色代表台灣原住民在不同時期擁有的土地。本圖取自葉高華老師的臉書https://reurl.cc/11620D。

台灣原住民成為少數族群

原本台灣原住民人口佔幾乎100%
因為大量漢人移墾者蜂擁而來
原住民反而變成台灣人口中的極少數
目前台灣原住民人口58萬人
只佔全台灣人口的2.5%

狹小崎嶇的保留地無法支持生活,許多族人到都市謀生

原本台灣原住民擁有整個台灣的豐饒土地
現在只剩下狹小崎嶇的原住民保留地
無法支撐族人的生活
1960年代開始
許多族人離開部落到都市謀生
目前一半以上的族人居住在都市
努力發展不同的事業
但也遠離原本的部落、族人、土地、語言與文化 

raw-image

台灣原住民仍懷抱希望

幸好
台灣原住民仍保有大量的獨特語言、文化
努力在現代的台灣社會中生存
也爭取管理自己的事務、自己的土地
同時對抗台灣社會的誤解、歧視與不公平待遇 

期待建立一個更重視公平正義
對原住民更友善
讓原住民「做自己的主人」的台灣

raw-image

延伸閱讀

  1. 林淑雅(2007)。《解/重構台灣原住民族土地政策》。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2. 詹素娟(2019)。《台灣原住民史》。台北:玉山社
  3. 李明峻、許介鱗(2000)。〈國際法與原住民族的權利〉,政治科學論叢12: 161-188
  4. 葉高華(2016)。〈臺灣四百年史〉。取自https://mapstalk.blogspot.com/2016/03/blog-post.html

raw-image

本著作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4.0 國際 授權條款授權



什麼是台灣原住民?台灣原住民是從哪裡來的?在台灣住了多久?為什麼住在偏遠的山上?為什麼可以加分?為什麼常常在抗議?如果你對這些問題感到好奇,歡迎一起來認識台灣原住民的歷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是多元族群文化--常被台派拿來當作否定自身為華人的擋箭牌。他們會開始切香腸:台灣文化中有中華、南島、日本文化等等,所以台灣文化都外來的?真正中立理性的論述方式,應該是將兩者視為對等:『台灣文化和中華文化有相似相異的地方』,只有從這個視角出發,才有可能看出台灣文化更廣更深的發展性。
Thumbnail
台灣原住民由數十個族群組成,屬於南島語系民族,過去四百年被外來政權稱為「番」、「高砂」、「山胞」,直到民國八十三年八月一日正式納入憲法獲得正名。台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為了紀念這一個特別日子,由台灣三大知名主廚將會聯手料理台灣原住民部落餐桌、以山河海的美食為食材帶來一場原住民美饌饗宴。 山
Thumbnail
根據內政部截至2024年5月的統計,目前台灣新住民的人數大約57萬人,已經快要超過60萬的原住民人口數,占台灣總人口比例將近2.5 %,而新住民遠渡重洋來到台灣對於這塊全新的環境他們在生活或文化上都需要多方的調適,以下我們就來看新住民在台灣面對什麼樣的困境?
Thumbnail
每個原住民都有族名。 高山原住民有族名,平地原住民也有族名。 這些族名是怎麼來的呢? 很多年前,我在台北聽人類學家陳奇祿演講。 演講內容,我幾乎都忘光了,只記住一件事。 當時,陳奇祿說,原住民的族名是來自“人”字。 在日據時代,替原住民取族名,就看原住民語“人”字怎麼唸。
Thumbnail
依依東望的時候,卻已經看不到記憶裡的家鄉。 前一陣子接觸到一個議題,在探討原住民的文化保存。在台灣有一種土地類型,叫做原住民保留地,他規定土地擁有者必須是原住民,就算你賣地也必須賣給原住民。 之所以需要有原保地,是希望有土地能夠持續發展原住民文化。
Thumbnail
最為現代民族國家當中相當重要的要素之一,政府的組成也是左右社會性質的關鍵因素。
Thumbnail
歷史是人群在一空間場所之生活經驗的累積總成,......台灣島上政權更迭,統治者輪番登場或下台,島民以「賺食人」的心態活過一代又一代。尤其一百多年來國家機制力量支配力甚強,「公家」(政府)寫歷史教歷史,不管「人家」(人民)的歷史,或只是偉人person的歷史,不是眾人people的歷史。
Thumbnail
臺灣人,是指在臺灣由多個移民族群與原住民族群所構成的族群,首先是最先居住在臺灣的原住民、接著於17世紀左右遷徙的漢族的閩南與客家移民、最後於1945年以後遷徙的外省移民,另外還有在往後不同年代的新住民。
在臺灣這篇土地上,有多元的原住民族群,其語言和文化代代相傳,是重要的文化資產。 然而,在歷史長河中,原住民語言曾經面臨過不同時期的困境和挑戰。 本文將梳理自光復初期至今的數個時期,探討臺灣原住民語言教育政策的演變。
標題正確的全文應該是要叫「中華民國為中共國人的祖國」。   台灣一直過去都被小粉紅們說中國是台灣的祖國?可是中華民國的前身為大清帝國。 在國民黨撤軍來台之前,台灣這塊土地是很複雜的,有大清帝國的人民來台、有大元帝國的人民來台、有大明帝國的人民來台,甚至還有大日帝國,跟原住民族共16族。 換言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是多元族群文化--常被台派拿來當作否定自身為華人的擋箭牌。他們會開始切香腸:台灣文化中有中華、南島、日本文化等等,所以台灣文化都外來的?真正中立理性的論述方式,應該是將兩者視為對等:『台灣文化和中華文化有相似相異的地方』,只有從這個視角出發,才有可能看出台灣文化更廣更深的發展性。
Thumbnail
台灣原住民由數十個族群組成,屬於南島語系民族,過去四百年被外來政權稱為「番」、「高砂」、「山胞」,直到民國八十三年八月一日正式納入憲法獲得正名。台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為了紀念這一個特別日子,由台灣三大知名主廚將會聯手料理台灣原住民部落餐桌、以山河海的美食為食材帶來一場原住民美饌饗宴。 山
Thumbnail
根據內政部截至2024年5月的統計,目前台灣新住民的人數大約57萬人,已經快要超過60萬的原住民人口數,占台灣總人口比例將近2.5 %,而新住民遠渡重洋來到台灣對於這塊全新的環境他們在生活或文化上都需要多方的調適,以下我們就來看新住民在台灣面對什麼樣的困境?
Thumbnail
每個原住民都有族名。 高山原住民有族名,平地原住民也有族名。 這些族名是怎麼來的呢? 很多年前,我在台北聽人類學家陳奇祿演講。 演講內容,我幾乎都忘光了,只記住一件事。 當時,陳奇祿說,原住民的族名是來自“人”字。 在日據時代,替原住民取族名,就看原住民語“人”字怎麼唸。
Thumbnail
依依東望的時候,卻已經看不到記憶裡的家鄉。 前一陣子接觸到一個議題,在探討原住民的文化保存。在台灣有一種土地類型,叫做原住民保留地,他規定土地擁有者必須是原住民,就算你賣地也必須賣給原住民。 之所以需要有原保地,是希望有土地能夠持續發展原住民文化。
Thumbnail
最為現代民族國家當中相當重要的要素之一,政府的組成也是左右社會性質的關鍵因素。
Thumbnail
歷史是人群在一空間場所之生活經驗的累積總成,......台灣島上政權更迭,統治者輪番登場或下台,島民以「賺食人」的心態活過一代又一代。尤其一百多年來國家機制力量支配力甚強,「公家」(政府)寫歷史教歷史,不管「人家」(人民)的歷史,或只是偉人person的歷史,不是眾人people的歷史。
Thumbnail
臺灣人,是指在臺灣由多個移民族群與原住民族群所構成的族群,首先是最先居住在臺灣的原住民、接著於17世紀左右遷徙的漢族的閩南與客家移民、最後於1945年以後遷徙的外省移民,另外還有在往後不同年代的新住民。
在臺灣這篇土地上,有多元的原住民族群,其語言和文化代代相傳,是重要的文化資產。 然而,在歷史長河中,原住民語言曾經面臨過不同時期的困境和挑戰。 本文將梳理自光復初期至今的數個時期,探討臺灣原住民語言教育政策的演變。
標題正確的全文應該是要叫「中華民國為中共國人的祖國」。   台灣一直過去都被小粉紅們說中國是台灣的祖國?可是中華民國的前身為大清帝國。 在國民黨撤軍來台之前,台灣這塊土地是很複雜的,有大清帝國的人民來台、有大元帝國的人民來台、有大明帝國的人民來台,甚至還有大日帝國,跟原住民族共16族。 換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