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獨火塘|殖民不是歷史,但歷史就是殖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歡迎回到原獨火塘。下週就是秋分了,讓我們在今年的第三個季節繼續探索關於「殖民」的話題。上週我們以瑞典為例,說明「殖民是一種正在進行的生活狀態」,今天讓我們把眼光放回台灣,談談圍繞著台灣的殖民迷思。
raw-image

在過去很長的時間裡,台灣的學校教育稱不同時代統治過台灣的荷蘭、西班牙、日本為殖民政權,但不認為來自中國的政權也是殖民。過去的課本形容鄭成功是「民族英雄」,因為他趕走了荷蘭人,但後來台灣被收歸大清版圖的時候,這個打敗鄭氏家族的帝國並沒有被敵視,可能是因為清朝被認為是明朝的合法繼承者。兩百年後,大清帝國將台灣永久割讓給日本,於是日本就成了一個敵對的殖民政權,但不久後當「國父孫中山先生」要推翻這個政權,跟日本敵對的大清帝國突然又在我們的歷史課本裡失去了合法性,成為應被驅逐的「韃虜」。

為什麼所謂的「四百年台灣史」邏輯這麼紊亂呢?其實這套觀點並不紊亂,只要把握一個核心,就能夠掌握得很好。這個核心就是「漢人中心主義」。因為是漢人中心的觀點,舉凡不屬於漢人的政權,就被方便的目為殖民政權。當然,在這原則之下,滿人建立的大清帝國起初顯得很可疑,但隨著他們「繼承大統」成為既定事實,又在漢人心中獲得了合法性,直到「挑撥族群仇恨」的革命黨人興起。

然而這套漢人中心主義的歷史觀點有個極大的問題,那就是:漢人並非台灣唯一的居民,台灣還有原住民,而原住民視外來墾殖者為殖民政權。也就是說,台灣的漢人傾向於認為自己和原住民維持著類似鄰居的關係,原住民卻認為漢人是殖民者。

很多漢人覺得很冤枉,因為捫心自問這輩子都沒有殖民過人任何人。此外也有很多人想不透:「既然我們漢人也被殖民了,怎麼能說我們是殖民者呢?」不過這就好像美國白人主張當初白人也是被殖民者,因此沒有道理被原住民目為殖民者一樣。

raw-image

有趣的是,台灣的漢人作為殖民者和被殖民者的身份,其實是同一回事,美國歷史學家歐陽泰(Tonio Andrade)的著作《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How Taiwan Became Chinese)探討的正是這個問題。歐陽泰研讀分析十七世紀以來的台灣相關史料,主張(來自中國的)漢人與荷蘭人在台灣形成一種「共同殖民」的結構。這結構所討論的不是牽涉其中的個人懷抱何種意願,而是一個大的社會歷史結構。

殖民是一種權力結構、社會結構,因此對生活其間的人來說,殖民就是一種生活狀態,不是抽象的概念或知識。

原住民不以漢人中心的觀點看待過去,這一點反映在現實生活裡,就是原漢差距或衝突。例如「台南是台灣最早開發的地區」,這個主張本身就是墾殖殖民者的觀點,當台南積極準備 2024 要慶祝「建城四百年」,西拉雅原住民則將同一件事理解為被殖民的開始,不值得慶祝,反而應該哀悼。

台南市政府確實正在積極籌備這「建城四百週年」的慶祝活動,此時台南市原民局的立場就變得非常尷尬。作為政府的一部分,原民局不能跟市府的政策唱反調,但加入慶祝的行列,等於慶祝自己被殖民,顯然陷入一種裡外不是人的困境,而且所有的原住民參政者都無法迴避這種困境(有些參政者的興趣在於獲得個人利益,而不在原住民族的利益,那就不在我們討論之列)。

相對於誰是殖民者、誰不是殖民者的話題,另有一個更容易被人忽略的概念,那就是「歷史的本身就是殖民的一部分」這簡單的事實。我們知道歷史的基礎在於書寫和文字,原住民的口傳雖然逐漸獲得歷史學界的注意,但始終不能與文字寫就的史料相提並論。當原住民的過去必須以文字史料為基礎來訴說,就注定了原住民不只在現實裡被殖民,在歷史書寫裡也要再被殖民一遍。

不只在嚴肅的歷史研究裡原住民要再被殖民,在其他的表現領域也一樣。例如曾經激起討論的電影《賽德克・巴萊》,和現在正熱門的電視劇《斯卡羅》,都是以殖民者的史料為基礎的創作。雖然這是創作者的自由,作品也各有其藝術領域的價值,但我們不能否認這類行為透過詮釋原住民的過去,又強化了原住民被殖民的現在。

像這樣的問題出現在世界各地,不獨台灣為然,我們會在之後的火塘邊繼續探討。最後提醒大家:本文開頭和結尾的台灣古地圖本身也是殖民的具現。外來者——歐洲人也好,亞洲大陸的漢人也好——認為島嶼一定有個名稱,但台灣的原住民各族都沒有對台灣島的稱呼,也沒有一種從高處俯瞰的土地擁有者的眼光和姿態。如果差異見於這麼根本之處,我們實在不該天真的誤以為原漢差距已經快要被時光彌平了。

殖民依然是現在進行式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原獨俱樂部的沙龍
115會員
283內容數
多元不是言語,而是實踐,若你不得其門而入,且讓我們充作你的領路人,踏進原住民族的世界,遇見不同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學習不同的知識和邏輯。
2021/11/25
我們透過每週一次的原獨火塘向大家推廣觀念:火塘是一個人群生活、聚會、凝練共識、消解分歧的地方,是一個地理上、文化和概念上的共同空間。我們希望向所有不熟悉原住民文化的人說明:把握這樣一個空間理解,也就找到進入原住民的世界門徑。
Thumbnail
2021/11/25
我們透過每週一次的原獨火塘向大家推廣觀念:火塘是一個人群生活、聚會、凝練共識、消解分歧的地方,是一個地理上、文化和概念上的共同空間。我們希望向所有不熟悉原住民文化的人說明:把握這樣一個空間理解,也就找到進入原住民的世界門徑。
Thumbnail
2021/11/18
文明和自然恆常處在競爭狀態,原住民的生存方式雖然也和自然競爭,但競爭被層層規範與儀式限制在一定的範圍內,不會像癌細胞蔓延不受控制。文明社會,尤其我們現在身處的這個全球化的文明社會,是以追求成長和富裕繁榮為基調的社會,這就將人類置於一個與大自然作對的危險處境。
Thumbnail
2021/11/18
文明和自然恆常處在競爭狀態,原住民的生存方式雖然也和自然競爭,但競爭被層層規範與儀式限制在一定的範圍內,不會像癌細胞蔓延不受控制。文明社會,尤其我們現在身處的這個全球化的文明社會,是以追求成長和富裕繁榮為基調的社會,這就將人類置於一個與大自然作對的危險處境。
Thumbnail
2021/11/11
當前全球原住民族面對的問題,都可以歸結到一點:要說服現代國家承認雙方的價值與規範體系存在著根本性的差異。只要原運不滿足於年復一年少有成果的抗議,遲早必須重回這條漫長但非走不可的道路。
Thumbnail
2021/11/11
當前全球原住民族面對的問題,都可以歸結到一點:要說服現代國家承認雙方的價值與規範體系存在著根本性的差異。只要原運不滿足於年復一年少有成果的抗議,遲早必須重回這條漫長但非走不可的道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什麼是台灣原住民? 原來就住在台灣的人嗎? 要多久才算「原來」? 幾十年算「原來」嗎? 一百年算「原來」嗎? 這樣的話 是不是可以說 全台灣大部分的人都是台灣原住民?
Thumbnail
什麼是台灣原住民? 原來就住在台灣的人嗎? 要多久才算「原來」? 幾十年算「原來」嗎? 一百年算「原來」嗎? 這樣的話 是不是可以說 全台灣大部分的人都是台灣原住民?
Thumbnail
一、本島人内地人涇渭分明 二、種族歧視與差别待遇 面對日本殖民體制的種族歧視和差別待遇,日據時期台灣作家自是加以譴責,期能喚醒台灣同胞的自覺,爭取被統治者的基本權益。 三、從批判到反抗意識的傾斜 四、歷史意義深刻
Thumbnail
一、本島人内地人涇渭分明 二、種族歧視與差别待遇 面對日本殖民體制的種族歧視和差別待遇,日據時期台灣作家自是加以譴責,期能喚醒台灣同胞的自覺,爭取被統治者的基本權益。 三、從批判到反抗意識的傾斜 四、歷史意義深刻
Thumbnail
四百年前的原住民才不會自稱台灣人! 中國人以前不是中國人,就像台灣人以前也不是台灣人。 大清帝國的子民不是中國人,就像四百年前的台灣原住民也不是台灣人。 十九世紀初,才是中國人和台灣人同時誕生的時代。
Thumbnail
四百年前的原住民才不會自稱台灣人! 中國人以前不是中國人,就像台灣人以前也不是台灣人。 大清帝國的子民不是中國人,就像四百年前的台灣原住民也不是台灣人。 十九世紀初,才是中國人和台灣人同時誕生的時代。
Thumbnail
雲林縣政府於2021年10月底舉辦「1621開台四百年大航海時代顏思齊」故事展,呈現大航海時代開墾的艱辛。看似立意良善的展覽,卻因使用的「開台」等漢人為中心的史觀論述,引起社會不滿......
Thumbnail
雲林縣政府於2021年10月底舉辦「1621開台四百年大航海時代顏思齊」故事展,呈現大航海時代開墾的艱辛。看似立意良善的展覽,卻因使用的「開台」等漢人為中心的史觀論述,引起社會不滿......
Thumbnail
不只在嚴肅的歷史研究裡原住民要再被殖民,在其他的表現領域也一樣。例如曾經激起討論的電影《賽德克・巴萊》,和現在正熱門的電視劇《斯卡羅》,都是以殖民者的史料為基礎的創作。
Thumbnail
不只在嚴肅的歷史研究裡原住民要再被殖民,在其他的表現領域也一樣。例如曾經激起討論的電影《賽德克・巴萊》,和現在正熱門的電視劇《斯卡羅》,都是以殖民者的史料為基礎的創作。
Thumbnail
台語:Tâi-uân li̍k-sú ê kòo-sū : tsìng-tī 台灣歷史可以分成三個時代,分別是史前、開化、與摩登時代,而開化時代又可以細分成三到四個時代,本篇文章將會介紹一下台灣在這幾個時代的政府體系的變化。
Thumbnail
台語:Tâi-uân li̍k-sú ê kòo-sū : tsìng-tī 台灣歷史可以分成三個時代,分別是史前、開化、與摩登時代,而開化時代又可以細分成三到四個時代,本篇文章將會介紹一下台灣在這幾個時代的政府體系的變化。
Thumbnail
台灣古文明的沒落過程、Paccan名號為何被人遺忘、「台灣」如何取代「Paccan」成為國名,以及Paccan人後代的命運,也是埔農一系列著作的重要內容。
Thumbnail
台灣古文明的沒落過程、Paccan名號為何被人遺忘、「台灣」如何取代「Paccan」成為國名,以及Paccan人後代的命運,也是埔農一系列著作的重要內容。
Thumbnail
然而1947年這個改變臺灣命運的變故之年,造成了這股傳承之火慘遭熄滅,進而造就我們臺灣人至今都在尋找「屬於我們的樣貌、屬於我們的風格」卻屢屢迷惘、迷失的後果。不過,也正因為我們無法從歷史接取傳承的火薪,或許身為臺灣人的我們,才能擁有不侷限於特定形式的創意發想吧。
Thumbnail
然而1947年這個改變臺灣命運的變故之年,造成了這股傳承之火慘遭熄滅,進而造就我們臺灣人至今都在尋找「屬於我們的樣貌、屬於我們的風格」卻屢屢迷惘、迷失的後果。不過,也正因為我們無法從歷史接取傳承的火薪,或許身為臺灣人的我們,才能擁有不侷限於特定形式的創意發想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