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社會力分析第一講:族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要分析台灣社會的第一步,首先就是要觀察台灣社會內部的族群與結構。當代以國家為單位的社會形成往往是伴隨著民族主義的邏輯而成立的,民族主義用往往是某一特定群體意志的延伸,這樣一個群體在社會當中往往以「族群」的方式稱呼。

組成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形成可以回溯到日本時代,在日本時代以前固然有許多的原住民族或海上移民,但這些早期歷史的族群並沒有任何與近代國家相契合的意志表現,他們就像是被放在某個深山部落一群群各自為政的部落,不屬於近代民族史的範疇,只供歷史博物學家們賞玩。近代民族的形成來自於近代資本主義文化以及近代政府機器所提供的基本架構,台灣在日本帝國主義初期階段便已納入版圖當中,殖民政府很清楚的界定了殖民者與被殖民者之間的界線,並透過現代學術將這一界定「特質化」,於是形成了「日本人」與「台灣人」這一現代社會的族群分野。而所謂的台灣人其實就是日本統治初期在「城市」地帶所遭遇的被殖民者聚落,由於現代資本主義的開展是由都市經濟開始的,帝國主義也不例外的是依循這一邏輯發展,於是當殖民者來到被殖民者的城市嘗試植入資本主義的制度時,同時也必須安排兩個族群在此一經濟中的位置,好讓經濟協作的以運轉,例如日本商會與台灣原先農耕經濟的結合,如此的安排使得殖民者嘗試用殖民地來命名原本的城市土著,這也開啟了未來後殖民主義時代各前殖民自我界定民族特質的契機。

台灣民族的自我界定來自日本時代的城市被殖民者,這些被殖民者在清帝國時代就已經組成了都市聚落,成員的主要文化特徵表現在早期閩粵移民的語言、習俗、宗教並混合了台灣各平埔民族的文化特徵,經過歷史的沉澱後才有了日本殖民者所歸納出的特質,這類特質便是台灣人自我界定的方式,而這一界定也無法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去溯源到哪個前近代史的族群,就兀自認為這一現代民族即是某一前近代民族的同源。台灣民族的出現即是台灣現代史的開端,也是作為民族主義意義上的台灣的起點。

然而,當台灣民族形成後並沒有非常順利的在日本帝國主義離開後依據民族意志成立自己的國家,這乃是台灣當代史中非常諷刺的一面。戰後中國國民黨佔據作為盟軍託管地的台灣,並透過學術與教育機器將台灣民族的概念與清末的中華民族概念「同構化」,使得台灣民族在漫長的獨裁統治中「中國化」了自己的認同,這也為未來台灣嘗試擺脫「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埋下了重重的關卡。而中國國民黨於東亞大陸撤退台灣時帶來的百萬移民多因政治而來,在自我認同上有更強烈的「非台灣人」認同,並長期把持著公家國營系統,這也使得民主化後的台灣仍然要為了爭取這些非台灣人的選票而遲遲無法在民族國家的層次上依據台灣人的風俗、歷史、權力分布、經濟條件與認同信仰給予適當的政策引導,直到今天都還處在靈魂分裂的狀態。

除了日本時代誕生的原住民「台灣人」以及一九四九年跟隨中國國民黨來台的「四九人」或「中國人」外,還有民主化後漸漸在政治文化舞台上嶄露頭角的「客家人」與「高山原住民」,這兩個族群本身在近代歷史早期就是比較遠離城市經濟的族群,也因此直到民間受民主化及經濟條件提升影響而百花齊放時,也開始出現不同時早時台灣人自我界定的文化族群出現,而這些族群也嘗試透過各種影響力來達到自身文化認同與台灣人認同同構的機會,但也因此削弱了台灣作為一個民族的凝聚力,甚至讓「非台灣認同者」有機會透過逐漸模糊的民族界線來拉攏或破壞台灣作為一個民族的概念。另外,隨著全球化經濟的興起,台灣內部的經濟移民社群也已經開始在社會內部扎根並有了第二代,這些移民人口雖尚不具備政治文化的影響力,但百萬以上的人口在這會生存遲早也將產生權力(利)分配的問題,更不用說中國籍的經濟移民是否會出於自身利益與非台灣族群合作將台灣的國家政策方向漸漸往與具有侵吞台灣意識的中國靠攏,這些都是未來台灣民族不得不面對的社會內部的族群問題。

分享人文社會科學相關知識與文章的空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課程嘗試針對「台灣社會性」的問題來進行分析討論,從微觀的族群文化到宏觀的東亞地緣政治,最終再總結台灣社會的「本質性」問題,也希望同學們能夠透過本課程掌握到自己所身處的土地人文特色,同時也能學習到以「解剖學式」的眼光來看到當代社會的地景而非碎片化的最單獨議題上爭執是非。
所有的政治行動都關乎於最一開始的理念、慾望或某個當下的衝動,而背後所連結的可以是一組偉大的具有時序的世界觀、可以是靜態的道德觀念,又或者是一組當下可以想見的現實利益
當代台灣民族意識的興起肇因於任何中國政權企圖以專斷的方式宰制台灣本土的反彈,不論是中國國民黨或中國共產黨,透過獨裁統治的手段侵害台灣人之權力的過程中也只得自身被台灣人「敵對化」,進而在意識形態方面產生的「中國」與「台灣」兩個互不相容的鬥爭路徑。
台灣人走向獨立自主的理念緣起自二十世紀下半一系列政治風暴的結果,然而當這些結果隨著民主化、全球化與多元化陸續到來之後,它所能達到的政治效果還剩多少?還有多少政治動力足以完善這樣的理念?抑或者,在理念與現實之間比例關係如何?這些都是當代愛國者們在面臨新的時代變遷時需要自問的問題
台灣共同體指的並不是居住在台澎島嶼上的居民,也不是持有中華民國身分證的人口,而是只一群具有堅定意象的政治行動者的共同體,希望讓台灣能夠成為一不受任何其他同等政治實體侵擾的政治實體,它歷史的產物,絕非任何超時間的客觀事物所能定義的。
人類個體在政治共同體中的生存與追尋並不像是一般倫理學家或政治哲學家所說的那樣純然只是為了一股集體的趨勢或意向在努力,更多的可能是個體之間為了生存或成全一己之宿願而與其他個體之間展開的合作、衝突與算計。
本課程嘗試針對「台灣社會性」的問題來進行分析討論,從微觀的族群文化到宏觀的東亞地緣政治,最終再總結台灣社會的「本質性」問題,也希望同學們能夠透過本課程掌握到自己所身處的土地人文特色,同時也能學習到以「解剖學式」的眼光來看到當代社會的地景而非碎片化的最單獨議題上爭執是非。
所有的政治行動都關乎於最一開始的理念、慾望或某個當下的衝動,而背後所連結的可以是一組偉大的具有時序的世界觀、可以是靜態的道德觀念,又或者是一組當下可以想見的現實利益
當代台灣民族意識的興起肇因於任何中國政權企圖以專斷的方式宰制台灣本土的反彈,不論是中國國民黨或中國共產黨,透過獨裁統治的手段侵害台灣人之權力的過程中也只得自身被台灣人「敵對化」,進而在意識形態方面產生的「中國」與「台灣」兩個互不相容的鬥爭路徑。
台灣人走向獨立自主的理念緣起自二十世紀下半一系列政治風暴的結果,然而當這些結果隨著民主化、全球化與多元化陸續到來之後,它所能達到的政治效果還剩多少?還有多少政治動力足以完善這樣的理念?抑或者,在理念與現實之間比例關係如何?這些都是當代愛國者們在面臨新的時代變遷時需要自問的問題
台灣共同體指的並不是居住在台澎島嶼上的居民,也不是持有中華民國身分證的人口,而是只一群具有堅定意象的政治行動者的共同體,希望讓台灣能夠成為一不受任何其他同等政治實體侵擾的政治實體,它歷史的產物,絕非任何超時間的客觀事物所能定義的。
人類個體在政治共同體中的生存與追尋並不像是一般倫理學家或政治哲學家所說的那樣純然只是為了一股集體的趨勢或意向在努力,更多的可能是個體之間為了生存或成全一己之宿願而與其他個體之間展開的合作、衝突與算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臺灣社會中流傳許多關於族群的說法,然而想釐清這些說法的真相,卻不是簡單的事情。 說到台灣的四大族群,每個生長在台灣的人大概都不陌生,但在基本的架構之下,包含客家、閩南、外省與原住民等,不論族群本身或彼此之間,或許都藏著一些我們可能不曾思考過的謎題。甚至是在過去的教育過程當中,這些從未被解答的謎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祖國論述對臺灣人的影響,透過歷史脈絡分析「祖國」的定義,指出臺灣的歷史連結與多元文化。從中華民國的建國時間與中共國的成立來看,文章強調祖國的概念不應該侷限於當前的中共國,而是要思考其根源與歷史的交錯。通過剖析歷史背景,點出對於祖國的理解,藉此拉近個人與國家之間的連結。
Thumbnail
台灣是多元族群文化--常被台派拿來當作否定自身為華人的擋箭牌。他們會開始切香腸:台灣文化中有中華、南島、日本文化等等,所以台灣文化都外來的?真正中立理性的論述方式,應該是將兩者視為對等:『台灣文化和中華文化有相似相異的地方』,只有從這個視角出發,才有可能看出台灣文化更廣更深的發展性。
臺灣國語與臺語之間的差異,包括國語運動對臺灣本土語言的影響,以及臺灣國語的發音特色。
Thumbnail
地方創生雖然是2014年才出現的新名詞,不過更早之前台灣就已經種下了地方創生的根。自1990年代起,台灣經歷了不同階段的地方創生(在台又可稱社區總體營造),究竟台灣的本土脈絡為何,就讓我們一起看下去吧
Thumbnail
臺灣人,是指在臺灣由多個移民族群與原住民族群所構成的族群,首先是最先居住在臺灣的原住民、接著於17世紀左右遷徙的漢族的閩南與客家移民、最後於1945年以後遷徙的外省移民,另外還有在往後不同年代的新住民。
Thumbnail
聊天GPT ·機器人 台灣民進黨歷來主張台灣獨立,或至少維持事實上的獨立。 民進黨支持獨立的原因各不相同,但一些共同因素包括: 民族認同:​​民進黨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台灣已經形成了獨特的民族認同,擁有自己的文化、歷史和民主價值。 他們認為台灣應該被承認為一個獨立的國家,以體現其獨特的特徵。
標題正確的全文應該是要叫「中華民國為中共國人的祖國」。   台灣一直過去都被小粉紅們說中國是台灣的祖國?可是中華民國的前身為大清帝國。 在國民黨撤軍來台之前,台灣這塊土地是很複雜的,有大清帝國的人民來台、有大元帝國的人民來台、有大明帝國的人民來台,甚至還有大日帝國,跟原住民族共16族。 換言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臺灣社會中流傳許多關於族群的說法,然而想釐清這些說法的真相,卻不是簡單的事情。 說到台灣的四大族群,每個生長在台灣的人大概都不陌生,但在基本的架構之下,包含客家、閩南、外省與原住民等,不論族群本身或彼此之間,或許都藏著一些我們可能不曾思考過的謎題。甚至是在過去的教育過程當中,這些從未被解答的謎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祖國論述對臺灣人的影響,透過歷史脈絡分析「祖國」的定義,指出臺灣的歷史連結與多元文化。從中華民國的建國時間與中共國的成立來看,文章強調祖國的概念不應該侷限於當前的中共國,而是要思考其根源與歷史的交錯。通過剖析歷史背景,點出對於祖國的理解,藉此拉近個人與國家之間的連結。
Thumbnail
台灣是多元族群文化--常被台派拿來當作否定自身為華人的擋箭牌。他們會開始切香腸:台灣文化中有中華、南島、日本文化等等,所以台灣文化都外來的?真正中立理性的論述方式,應該是將兩者視為對等:『台灣文化和中華文化有相似相異的地方』,只有從這個視角出發,才有可能看出台灣文化更廣更深的發展性。
臺灣國語與臺語之間的差異,包括國語運動對臺灣本土語言的影響,以及臺灣國語的發音特色。
Thumbnail
地方創生雖然是2014年才出現的新名詞,不過更早之前台灣就已經種下了地方創生的根。自1990年代起,台灣經歷了不同階段的地方創生(在台又可稱社區總體營造),究竟台灣的本土脈絡為何,就讓我們一起看下去吧
Thumbnail
臺灣人,是指在臺灣由多個移民族群與原住民族群所構成的族群,首先是最先居住在臺灣的原住民、接著於17世紀左右遷徙的漢族的閩南與客家移民、最後於1945年以後遷徙的外省移民,另外還有在往後不同年代的新住民。
Thumbnail
聊天GPT ·機器人 台灣民進黨歷來主張台灣獨立,或至少維持事實上的獨立。 民進黨支持獨立的原因各不相同,但一些共同因素包括: 民族認同:​​民進黨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台灣已經形成了獨特的民族認同,擁有自己的文化、歷史和民主價值。 他們認為台灣應該被承認為一個獨立的國家,以體現其獨特的特徵。
標題正確的全文應該是要叫「中華民國為中共國人的祖國」。   台灣一直過去都被小粉紅們說中國是台灣的祖國?可是中華民國的前身為大清帝國。 在國民黨撤軍來台之前,台灣這塊土地是很複雜的,有大清帝國的人民來台、有大元帝國的人民來台、有大明帝國的人民來台,甚至還有大日帝國,跟原住民族共16族。 換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