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菲文字:重新審視「我是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0 分鐘

價值觀的建立

從小時候開始,我們在父母和長輩的教導下認識到自己的名字,並透過他們和身邊人對我們的反應來建立對這個世界的認知。這些反應可以是理性的,例如他們給予的指導和教育,也可以是非理性的,例如他們的情感回應和行為反應。作為孩子,我們傾聽並接受了這些反應,逐漸將它們內化為自己的價值觀和自我認知。

父母和長輩的教導對我們來說是極為重要的,他們是我們的第一位導師,引導我們了解自己的身份和價值。他們的教導可能包括道德觀念、行為準則、社交技巧和其他生活智慧。我們通過接受他們的教導,開始建立起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此外,身邊人對我們的反應也是我們認識自己的重要依據。他們的回應可以是對我們行為的評價、情感的回應以及對我們表現的肯定或批評。這些反應不僅影響我們對自己的認知,還對我們的價值觀和自信心產生重要影響。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逐漸將這些反應內化為自己的價值觀和自我認知。我們開始形成一種外在的自我形象,相信這個形象就是真正的自己。這個外在的自我形象是我們在社會中塑造的,基於他人的期望和評價。我們可能追求符合社會規範和期望的行為和外在形象,忽略了內心真實的聲音。

然而,這種外在的自我形象並不完全代表我們的內在本質。它是在外在壓力和期望下形成的,可能忽略了我們真正的渴望和價值觀。因此,當我們成長並面對更多的挑戰時,我們需要重新檢視這個外在的自我形象,回歸到內心深處,以更真實的眼光看待自己和世界。

這種內省和重新檢視的過程是為了找回真正的自我,超越表面的形象和他人的期望。透過自我探索和思考,我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內在需求、價值觀和真實渴望。我們可以開始思考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而不僅僅是迎合他人的期望。這樣的內省過程可以幫助我們建立更真實和一致的自我,並在行動和選擇中更貼近內心的真實。

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回歸到內心的價值觀,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它需要我們不斷地反省和探索自己,並作出符合內在價值觀的選擇。這樣的選擇和行動可以幫助我們建立更有意義和充實的生活,並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道路和目標。

因此,我們應該意識到外在的反應和形象並不完全代表我們的真實自我,而是一個持續發展和成長的過程。透過內省和重新檢視,我們可以更深刻地了解自己,建立起與內心的連結,並以更真實和有意義的方式生活。

價值觀的發展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進入了幼稚園,這是我們第一次與同齡人相處並開始學習與他們交流和互動。這段經歷對我們的成長和認知有著重要的影響。

進入幼稚園後,我們開始與其他孩子一起參與各種活動,如遊戲、學習和社交互動。這擴大了我們的視野,讓我們開始意識到自己與他人之間的相似性和不同之處。我們發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興趣和能力,並開始學習尊重和理解這些差異。

這段時間對於我們的社交技巧和互動方式的發展非常關鍵。我們學會了與他人分享、合作和溝通,學習如何與人建立友誼和共同遊戲。透過與同齡人的互動,我們開始學習社交規則、情感表達和解決衝突的方法。

這段經歷也讓我們更深入地理解自己。通過觀察和與他人的比較,我們開始認識到自己的獨特之處和與他人的異同。這種自我認識的擴展有助於我們建立自信心,並體驗到與他人建立聯繫和關係的重要性。

與同齡人的相處也促使我們開始發展自己的價值觀和個人觀點。我們在與他人互動和分享經驗的過程中,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喜好、興趣和價值觀。這有助於塑造我們的身份,並開始建立自己獨特的價值觀和信念。

總的來說,進入幼稚園是我們與同齡人相處和互動的重要階段,這段經驗擴大了我們的視野,讓我們開始意識到自己與他人之間的相似性和不同之處。這段經歷也促使我們發展社交技巧、增強自我認識和建立個人價值觀。這些學習和成長對我們未來的人際關係和自我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然而,進入幼稚園後,我們也可能遭遇一些負面的經歷和挑戰。以下是其中一些可能出現的情況:

  1. 社交問題:與同齡人相處可能帶來一些困難,例如適應新環境、建立友誼和解決衝突。有些孩子可能遭遇排斥、欺凌或社交壓力,這可能對他們的情感和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2. 自我價值觀的困惑:在與同齡人互動的過程中,我們可能開始比較自己與他人之間的差異,這可能導致自我價值觀的不確定性和困惑。我們可能試圖符合同儕的期望,而忽視自己內心的聲音和價值觀。
  3. 溝通和表達困難:與同齡人的交流可能存在溝通和表達上的困難。有些孩子可能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這可能導致交流上的障礙,影響到與他人的互動和理解。
  4. 情感壓力:進入幼稚園後,我們可能面臨更多的情感壓力,例如分離焦慮和情緒調節困難。與家人分開、適應新環境和面對學業壓力等因素可能對我們的情緒狀態產生影響。

這些負面經歷可能對我們的成長和自我認知產生負面影響。然而,這也是我們在發展社交技巧、建立自信和處理情感困難方面的學習機會。重要的是提供支持和指導,讓孩子們學會應對這些挑戰,培養積極的心態和健康的人際關係。

更多的學習挑戰和責任

進入小學後,我們面臨了更多的學習挑戰和責任。在教室裡,我們需要長時間專心地聆聽老師的講解,學習各種學科知識。同時,我們也必須面對各種考試和成績壓力,評估自己在學業上的表現。

這個階段的學習環境與幼稚園有著明顯的不同。我們逐漸進入了更正式和結構化的學習模式,需要更多的自我約束和專注力。學習態度的培養和學習方法的建立成為了我們的重要任務。我們開始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對未來的影響,並努力追求學術成就。

同時,我們也開始面臨與同儕之間的互動和競爭。在學校裡,我們與同班同學們建立了密切的關係,彼此之間互相學習和交流。我們意識到自己在學業、運動、藝術和其他領域中的表現與同儕之間的比較,這促使我們發展出一種競爭意識。

這個競爭意識對我們的成長和發展有著雙重影響。一方面,它激發了我們的進取心和努力,推動我們追求更好的成績和表現。我們學會了設定目標、制定計劃和努力實現這些目標。這種努力和成就的追求塑造了我們的學習態度和自我價值觀。

另一方面,這種競爭也帶來了壓力和焦慮。我們可能感到壓力來自於與同儕的比較和社會期望,害怕自己的表現不如他人。這種壓力可能對我們的學習和自信心造成負面影響,甚至可能使我們迷失自己的價值觀。

這段時間的經歷和挑戰有助於我們建立對學習的正確態度和價值觀。我們開始理解到學習不僅僅是為了追求好成績,更是為了增長知識、培養技能和發展自我。我們學會瞭如何有效地學習,培養好奇心和創造力,並在學業上追求全面的發展。

同時,這段時間的經歷也教會了我們如何與同儕建立良好的關係和合作。我們學會了分享、尊重他人和解決衝突,這些社交技巧對我們日後的人際關係和合作能力有著深遠的影響。

總的來說,進入小學後,我們面臨著更多的學習挑戰和責任。在教室裡,我們學習專注、自律和學術成就的追求。與同儕的互動和競爭則促使我們發展出競爭意識和合作能力。這段時間的經歷對我們的學習態度、自我價值觀和人際關係的建立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然而,長時間坐在教室裡聆聽老師的講解,專心學習,對孩子來說可能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這種單調的學習環境和教學方式可能導致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產生壓力和焦慮。他們可能無法保持專注,學習效果受到影響,並感到自己在學業上的表現不如預期。

同時,面對考試和成績壓力也可能對孩子造成負面影響。追求好成績成為他們的主要目標,他們可能為了得到好成績而背負過重的學習負擔。這種過度的競爭和壓力可能導致焦慮和壓力症狀的出現,甚至影響到他們的身心健康。

此外,同儕之間的互動和競爭也可能對孩子的自尊心和人際關係產生負面影響。在追求優越感和被接受的同時,他們可能遇到排斥、欺凌或人際壓力。這些負面的社交經歷可能對孩子的自信心和社交技巧造成傷害,使他們感到自卑和孤立。

在這個階段,我們也容易受到外界期望和社會價值觀的影響。學校和家庭對於孩子的期望和價值觀可能會給他們帶來壓力,使他們感到自己需要符合這些期望才能被接受和認可。這種外在壓力可能使孩子迷失自己的內心聲音,無法真正發掘和追求自己的興趣和熱情。

總的來說,進入小學後,我們面臨了更多的學習挑戰和責任,但這些困難也可能對我們的成長和發展產生負面的影響。長時間的教室學習、考試壓力、同儕競爭和外界期望可能導致孩子失去學習興趣,產生壓力和焦慮,影響到他們的自尊心和人際關係。因此,我們需要關注和支持孩子在這個階段的身心健康,並鼓勵他們發展自己的興趣和價值觀。

重新檢視自己的生活並不保證帶來更深刻的自我認識和更有意義的生活方式

隨著學習的深入和面臨越來越激烈的競爭,我們可能將更多的時間和努力投入到學習上。我們開始學習模仿和創造,逐漸形成了一個外在的自我形象。這個自我形象是建立在我們所取得的外在標誌和成就上的,我們將這些標誌視為真正的自己。

我們渴望追求成功和成就,這使得我們常常受到利益和外在期望的影響。我們可能努力迎合他人的期待,追求他人認可和社會地位,而忽略了內心的聲音和真實的需求。我們可能過度關注外在的表現和外界的評價,而忽略了內心的自我價值和真正的渴望。

這種情況下,我們可能感到內心的不安和不滿。我們可能發現自己在行動和選擇中失去了真實的自我,無法真正表達內心的想法和價值觀。這可能導致內心的空虛和對於自我的迷失感。

為了重新連結內心的聲音,我們需要停下來,反思自己的價值觀和內心的真實需求。這需要我們超越外在的期望和表面的形象,進行自我反省和深入的內省。我們需要重新檢視自己追求的目標和行動是否與我們的內心價值相符合。

重要的是,我們要學會聆聽自己的內心聲音,並將其納入我們的選擇和行動中。我們需要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而不是僅僅追求外在的成功和成就。這意味著要尋找內在的動機和目的,並將其與外在的期望和利益進行平衡。

透過重新連結內心,我們可以更加真實地生活,以符合自己的價值觀和內在的需求。這不僅能帶來內心的平靜和滿足,還能讓我們找到更有意義和真實的方向。重新聆聽內心的聲音,讓它成為我們行動和選擇的指南,將幫助我們建立一種更真實和自主的自我形象。

可是,在追求成功和成就的過程中,我們往往被利益和外在期望所驅使。我們可能過度關注他人的評價和社會的肯定,並為了獲得這些外在的回報而努力工作。我們可能犧牲自己的內心聲音和真實需求,只為了符合他人的期望和社會的標準。

這樣的追求可能導致我們失去自己的真實自我,迷失在外在形象和表象之中。我們可能感到內心的空虛和不滿,因為我們無法真正表達自己的內在價值觀和真正的渴望。我們可能感到自己被困在一個假象的角色中,無法找到真正的自我。

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可能感到迷茫和失去方向。我們可能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只是在追求外在的成功和成就。我們可能感到壓力和焦慮,因為我們必須不斷迎合他人的期望,而忽略了自己內心的聲音和需要。

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我們需要重新連結內心並尋找真正的自我。我們需要停下來,深入反省自己的價值觀和內心的渴望。我們需要勇敢地面對自己的真實感受和需求,並將其納入我們的選擇和行動中。

重要的是,我們要學會獨立思考和建立自己的價值觀。我們需要回歸內心,探索自己真正的渴望和目標,而不是只追求外在的肯定和利益。我們需要重新評估自己的行動和選擇,並尋找符合自己內心聲音的方向。

透過重新連結內心,我們可以找回自己真正的價值和真實的自我。我們可以建立一種更具內在一致性和真實性的自我形象,並在追求個人成長和充實的過程中找到更有意義的方向。重新尋找內心的聲音,讓它成為我們行動和選擇的指南,將幫助我們重建與自己的連結,並達到更真實和充實的生活。

建立一個與自己價值觀一致的職業生涯

我們在面臨職業選擇時也可能受到外在利益和期望的影響。社會和家庭對特定職業的價值觀和期望可能會對我們的選擇產生壓力和影響。我們可能受到周圍人的意見和期待所左右,而忽略了自己內心真正的興趣和價值觀。

這種迎合外界期望的做法可能會導致職業不匹配和內心的不滿。我們可能選擇了一個工作,只是因為它被視為社會上的成功和地位,而忽略了自己對該職業的興趣和內在動機。這樣的選擇可能讓我們感到空虛和不滿足,因為它無法真正滿足我們內心的需求和價值觀。

要克服這種情況,我們需要更加關注自己的內心聲音和真正的興趣。價值觀是指導我們職業選擇的重要依據,因此我們應該探索自己的價值觀並確定自己真正想要從事的工作領域。我們應該問自己什麼是對我來說真正重要的事情,我們希望通過工作實現什麼目標和價值。

這需要勇氣和自信,去追尋符合自己內心價值觀的職業道路。這可能意味著我們要面對外界的壓力和評判,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找到與自己內心相契合的職業。透過堅守自己的價值觀和尋求自我實現,我們才能在職業生涯中獲得真正的充實和滿足。

最重要的是,職業選擇應該是一個充滿自我探索和成長的過程。我們應該不斷地反思自己的職業選擇,確保它與我們的興趣、能力和價值觀保持一致。我們應該追求內外一致,將自己的價值觀融入到工作中,並在職場上保持真實和誠實。

透過尊重自己的價值觀和內心的聲音,我們可以建立一個有意義且充實的職業生涯。這將使我們在工作中感到滿足和投入,並實現個人和職業上的成功。同時,我們也能更好地維護自己的幸福和內心平衡,實現個人全面發展的目標。

相反地,如果我們在職業選擇時只注重自己的利益和外在期望,而忽略了內心的聲音和價值觀,我們可能會面臨許多負面後果。選擇一份工作只是為了金錢、地位或他人的認可,而不是出於真正的興趣和內在動機,可能會導致我們感到不滿足、失去動力和目標。

迎合外界的期望和追求表面的成功可能會讓我們失去自己的真實性和自我實現。我們可能陷入一種追逐虛榮的循環,不斷追求更高的薪水、更好的職位或社會地位,而忽略了自己真正的興趣和內心的需求。這樣的選擇可能使我們感到空虛、沮喪和失去方向感。

另外,選擇不符合自己價值觀的職業可能會引發道德困境和內心的衝突。當我們在工作中遇到與自己的價值觀不一致的情況時,我們可能會感到壓力和內心的不安。這種不一致可能使我們感到道德上的困惑,甚至導致我們與工作環境產生衝突或道德折磨。

因此,忽略內心的聲音和價值觀的職業選擇可能會導致不滿足、失去動力、道德困境和內心的衝突。為了達到真正的個人和職業成功,我們應該更多地關注自己的興趣、能力和內心的需求,並將價值觀納入職業選擇的考量中。這樣的選擇將使我們能夠在工作中感到充實、有意義和滿足,並建立一個與自己價值觀一致的職業生涯。

raw-image



一個持續的旅程

依據價值觀做決策有助於保持一致性和道德規範。當我們對自己的價值觀有清晰的認識時,我們能夠避免做出與自己價值觀相悖的選擇。這有助於保持內心的和諧和自尊心,避免後悔和內疚的情緒產生。

同時,依據價值觀做決策也有助於在挑戰中保持自我。當我們面臨困難、壓力或外界的期望時,回顧自己的價值觀可以幫助我們保持對自己真實的忠誠。這意味著我們不會輕易妥協自己的價值觀,而是堅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則,並做出對自己和他人都負責任的選擇。

然而,運用價值觀做決策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完全避免困難和矛盾。有時候,不同的價值觀可能會產生衝突,並讓我們面臨更加艱難的選擇。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更深入地思考和評估,權衡不同價值觀之間的重要性和優先順序。這需要我們在面對抉擇時保持開放和靈活,同時也保持對他人觀點的尊重。

如果我們能夠排除所有的利益和外界干擾,回歸到自己內心,尋找更純真和真實的自我,我們或許能夠重新評估這個觀點。這意味著超越外在的期望和表相,去尋找真正深層的自我認識和價值觀。透過內省和自我探索,我們可以重新檢視自己對世界的看法和生活的方式。這樣的內省過程有助於我們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內在需求、價值觀和真實渴望,並讓我們更貼近內心的真相。

如果我們能夠超越外在的期望和表相,並專注於尋找真正深層的自我認識和價值觀,那將是一個有益的內省過程。這意味著我們需要將注意力轉向內心,探索自己的內在需求、價值觀和真實渴望。

透過內省和自我探索,我們可以重新檢視自己對世界的看法和生活的方式。這意味著要檢視自己在過去形成的觀念和信念,並質問它們是否真正代表了我們內心深處的真實。這個過程可能需要時間和耐心,但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自己、連結內心的真相,並與真正的價值觀對話。

這種內省過程有助於我們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內在需求、價值觀和真實渴望。通過問自己深層的問題,例如「我真正渴望什麼?」「什麼對我來說是重要的?」等等,我們可以更清楚地認識自己的真實需求和價值觀。這樣的內省和自我探索有助於我們建立更真實和有意義的生活方式,並與自己內在的真相連結。

這樣的內省過程並不是拋棄式的,而是一個持續的旅程。我們可以通過冥想、寫作、與他人的對話和自我反思等方式進行內省和自我探索。這個過程需要我們投入時間和精力,並保持開放和接納的態度。透過這樣的內省,我們能夠更貼近內心的真實,與自己的真正價值觀對話,並在生活中做出更有意義的選擇和行動。

因此,超越外在的期望和表相,回歸到自己內心,尋找真正深層的自我認識和價值觀是一個有益的探索。這種內省過程有助於我們更好地了解自己,連結內心的真相,並在生活中追求更真實和有意義的道路。

面對日常生活的種種挑戰和需求,我們往往被迫做出妥協和取捨,無法完全按照內心的聲音來做決定。有時候,我們可能會因為追求外在的成功、社會地位或金錢而偏離自己的真實價值觀。這種情況下,我們可能會忽略內心的聲音,導致內心的不滿和失去對生活的真實連結。

此外,每個人的價值觀和內心需求也可能因時間和經驗而改變。隨著我們的成長和經歷,我們可能會發現自己對事物有不同的看法和價值觀,這可能會帶來迷茫和矛盾。在這種情況下,重新評估價值觀和尋找真實自我的過程可能會變得複雜而困難。


人際關係和外界環境也會對我們的價值觀產生影響

社會的期望和價值觀常常會在我們的思想和行為中發揮作用,使我們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而不是堅守自己內心的價值觀。這種情況下,我們可能會面臨著取捨和妥協的困境,而無法完全依據內心的聲音來做出決定。

因此,雖然回歸內心並尋找真正的自我是重要的,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很難完全排除外界的干擾和利益的考慮。我們必須面對各種挑戰和取捨,並找到平衡點來保持自我和價值觀的連結。這需要我們不斷的反思和努力,以在現實生活中保持對自己的真實連結。

這樣的旅程是一個持續的成長和發展過程,並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目標。通過不斷地反思、內省和自我探索,我們可以逐漸認識到自己的內在需求、價值觀和真實渴望。這種自我認識的深化有助於我們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目標和意義,並在生活中找到更大的充實感和滿足感。

重新檢視生活和價值觀也意味著超越外在的期望和表相。這意味著我們不再只是追求社會對成功和成就的定義,而是專注於探索內心真實的聲音和真實的需求。透過這樣的轉變,我們可以更自由地做出選擇,並以更真實和有意義的方式生活。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能會遇到困難和挑戰,並需要不斷地努力和堅持。但這樣的努力是值得的,因為它可以讓我們更貼近內心的真實和充實。通過重新檢視生活和價值觀,我們可以建立更深刻的自我連結,找到生活的真正意義,並發現我們獨特的價值和使命。

這種重新檢視和內省可能讓我們感到困惑和不安,因為它可能涉及挑戰我們一直以來的信念和價值觀。我們可能會發現自己面臨著許多不確定性和矛盾,無法確定何為真實的自我和生活的意義。這可能導致我們在追求真實與充實的過程中感到迷茫和失落。

此外,尋找內心的真相並不容易。我們的內心可能充滿了複雜的情感、慾望和衝突。我們可能會遇到自我否定和焦慮,不知道如何面對這些內在的挑戰。這可能導致我們陷入困境,無法真正理解自己的內在需求和真實渴望。

此外,將最簡單、純真的眼光應用於現實生活可能過於理想化。現實世界往往複雜而充滿挑戰。我們必須考慮到現實的限制和外界的影響。只依據純真的眼光和價值觀做出決策可能忽略了現實中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並可能導致不切實際的結果。

因此,重新檢視自己的生活並不保證帶來更深刻的自我認識和更有意義的生活方式。這可能是一個困惑和艱難的過程,並可能讓我們感到迷失和不安。我們需要謹慎平衡純真的眼光和現實的考量,並持續努力尋找自己的真實和充實。

avatar-img
39會員
431內容數
真實世界比想像的世界更難以想像,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世界觀,微觀或宏觀?將一切串聯起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月菲的沙發 的其他內容
引言: 人生中的成功是需要努力、決心和行動的,而並非僅僅依賴於運氣。當我們看到他人在人生道路上取得成功時,往往會心生嫉妒和自卑,想不明白為何別人能夠有出色的點子和機會。然而,成功背後的關鍵因素是那些在人生中積極主動、勇於追求目標的人所付出的努力。 成功的關鍵是努力、決心和行動 成功的人往往是那些在人
心在那裡,人就在那裡,可是心雲遊在天外,人就在天外嗎? 曾經好多年了,心總是沒有著落,人也沒有著落,時間失去了意義,人在天外迷路了,是找不到回地球的路,還是不願意回來,我不知道。 在那些年裡,無論在工作上做了什麼努力,總是覺得人很茫然,似乎這一切都不是我想要的。 回到自己的小世界裡,也覺得這樣不是我
為什麼會有時間?時間是什麼?他為什麼一直往前,而永不後退?整個宇宙是不是都被時間包覆了,所以時間是不是像個包裝紙一樣?包覆著整個所有的存在? 時間的本質就是破壞與生長, 就像種子一樣,從芽中生長,不停地打破原來的狀態,只為了愈長愈高,如果是這樣,宇宙成長的目的在那裡? 是不是在未來的
漫漫人生的旅程中,我們總是按著社會的規範和期望一步一步地往前走。然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往往忽略了一門重要的課程 ─ 認識自己。有些人終其一生都在為了生活而苦苦掙扎,卻對自己的內心世界了解不足,而隨著歲月的流逝,他們在現實生活與夢想之間徘徊不定,最終懊悔不已,直到白髮蒼蒼的最後一刻。 也許是害怕追求
眼底星光,世界就是美好的 眼底黑暗,世界就是黑暗的
融入人群莫遮藏, 勇敢展現真實光芒。 追求內心所渴求, 生命旋律由我奏鳴。 從容面對每一天, 尋覓彼此心靈連繫。 不再勉強與他人合, 真正幸福將照耀前程。
引言: 人生中的成功是需要努力、決心和行動的,而並非僅僅依賴於運氣。當我們看到他人在人生道路上取得成功時,往往會心生嫉妒和自卑,想不明白為何別人能夠有出色的點子和機會。然而,成功背後的關鍵因素是那些在人生中積極主動、勇於追求目標的人所付出的努力。 成功的關鍵是努力、決心和行動 成功的人往往是那些在人
心在那裡,人就在那裡,可是心雲遊在天外,人就在天外嗎? 曾經好多年了,心總是沒有著落,人也沒有著落,時間失去了意義,人在天外迷路了,是找不到回地球的路,還是不願意回來,我不知道。 在那些年裡,無論在工作上做了什麼努力,總是覺得人很茫然,似乎這一切都不是我想要的。 回到自己的小世界裡,也覺得這樣不是我
為什麼會有時間?時間是什麼?他為什麼一直往前,而永不後退?整個宇宙是不是都被時間包覆了,所以時間是不是像個包裝紙一樣?包覆著整個所有的存在? 時間的本質就是破壞與生長, 就像種子一樣,從芽中生長,不停地打破原來的狀態,只為了愈長愈高,如果是這樣,宇宙成長的目的在那裡? 是不是在未來的
漫漫人生的旅程中,我們總是按著社會的規範和期望一步一步地往前走。然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往往忽略了一門重要的課程 ─ 認識自己。有些人終其一生都在為了生活而苦苦掙扎,卻對自己的內心世界了解不足,而隨著歲月的流逝,他們在現實生活與夢想之間徘徊不定,最終懊悔不已,直到白髮蒼蒼的最後一刻。 也許是害怕追求
眼底星光,世界就是美好的 眼底黑暗,世界就是黑暗的
融入人群莫遮藏, 勇敢展現真實光芒。 追求內心所渴求, 生命旋律由我奏鳴。 從容面對每一天, 尋覓彼此心靈連繫。 不再勉強與他人合, 真正幸福將照耀前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成長過程中,個人的價值觀如何受到家庭背景、生活環境及周遭人事物的影響。隨著年齡增長,理想和信仰可能會隨著經驗與媒體訊息而改變。當家庭發生衝突時,如何以開放的心態去處理,珍惜與家人之間的關係,並在生活中尋求平衡與理解,是本文所要強調的重要性。
Thumbnail
❦ 這裡的『人』,可能是個孩子,也可能是個大人。 有許多人,對自己很沒自信,不管他(她)現在幾歲了。 我不喜歡自己,也沒有自信。請問我該怎麼辦? 親愛的,你真的可以對自己有自信! ∣菜b導日記∣倒數898天 ❦ 『自己』是跟自己相處最久的人。 所以,與其這麼做↓↓↓ 如何引導孩子對自
慧根與「會跟」一樣重要﹗這裡的會跟,以跟到「實力者/非指權力者」解釋。 《孟母三遷》(希望是耳熟能詳的故事)裡,孟子的母親為了他,到處搬家—或許就是今日「文教區」是熱門的房地產熱點的起源?﹗目的就是希望他有優質健康的成長環境。剛開始這個故事只是讓我心存懷疑,真是如此嗎?畢竟我是個從小就和「問題
Thumbnail
今天想來聊聊什麼是夠好、更好的自己 ? 如何定義及影響我們 ? 從小我們從家庭到學校,出社會乃至整個人生,我們都深受著一個集體意識的影響,那就是:「我必須要更努力才有用!要夠好!好還要更好!不能讓別人失望!或讓別人看不起!」 當我們探討夠好和更好的自己時,我們可以深入思考3個常見的迷思和誤解,進一
Thumbnail
自我身份認同,是指個人對自己在社會和個人生活中的角色、特徵和價值的理解和認可。這種認同感不僅包括我們的外在身份,如職業、家庭角色、民族和文化背景,還包括我們內心對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一、認同自己的身份=認同自己的價值 在這個充滿批評和期望的世界裡,我們常常迷失在他人的聲音中,忘記了自我價
Thumbnail
我覺得我小時候非常希望討爸媽歡心,但是不論怎麼嘗試,總是被笑,被批評,被貶低,被侮辱。後來長大了以後,就很不喜歡爸媽了。看他們表面上成功,細看其實問題也一大堆。就算告訴自己不要學他們的缺點,但是實際上,很多他們的一些做人處事的態度跟方法還是會被我內化了。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我們所謂的「認識自己」,都是透過和另外一個人互動相處,才能真正看清自己的樣子。某些時候,我們對那個人所做的行為,其實是讓我們能看見自己在某些特定的情境裡面,原來還存在不同的樣貌。 童年時期,我們從照顧者中感受到的愛是什麼樣子,我們模仿學習到的愛就是什麼樣子,這是記憶的複製,也會銘印在我們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認同感的重要性,作者分享了從靈性圈子到家庭的經歷,以及尋求認同感的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文章裡描述了作者曾經感到無力受支持的情境,以及如何漸漸意識到為了自己的幸福而做出選擇。同時闡述了放下過去的重要性,並帶出了幸福和人生互動的關聯性。
Thumbnail
「鍛鍊孩子的自我肯定感方式只有一個,就是由父母對小孩所說的話語培育而出,並不是與生俱來的。」 在理解如何鍛鍊孩子的「自我肯定感」之前,我們必須先理解它的本質,自我肯定感是一種內在的信念,它源自於個體對自己的認同和價值感。 在孩童時期,這種感覺主要來自於外界的回饋,尤其是來自最親密的家庭成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成長過程中,個人的價值觀如何受到家庭背景、生活環境及周遭人事物的影響。隨著年齡增長,理想和信仰可能會隨著經驗與媒體訊息而改變。當家庭發生衝突時,如何以開放的心態去處理,珍惜與家人之間的關係,並在生活中尋求平衡與理解,是本文所要強調的重要性。
Thumbnail
❦ 這裡的『人』,可能是個孩子,也可能是個大人。 有許多人,對自己很沒自信,不管他(她)現在幾歲了。 我不喜歡自己,也沒有自信。請問我該怎麼辦? 親愛的,你真的可以對自己有自信! ∣菜b導日記∣倒數898天 ❦ 『自己』是跟自己相處最久的人。 所以,與其這麼做↓↓↓ 如何引導孩子對自
慧根與「會跟」一樣重要﹗這裡的會跟,以跟到「實力者/非指權力者」解釋。 《孟母三遷》(希望是耳熟能詳的故事)裡,孟子的母親為了他,到處搬家—或許就是今日「文教區」是熱門的房地產熱點的起源?﹗目的就是希望他有優質健康的成長環境。剛開始這個故事只是讓我心存懷疑,真是如此嗎?畢竟我是個從小就和「問題
Thumbnail
今天想來聊聊什麼是夠好、更好的自己 ? 如何定義及影響我們 ? 從小我們從家庭到學校,出社會乃至整個人生,我們都深受著一個集體意識的影響,那就是:「我必須要更努力才有用!要夠好!好還要更好!不能讓別人失望!或讓別人看不起!」 當我們探討夠好和更好的自己時,我們可以深入思考3個常見的迷思和誤解,進一
Thumbnail
自我身份認同,是指個人對自己在社會和個人生活中的角色、特徵和價值的理解和認可。這種認同感不僅包括我們的外在身份,如職業、家庭角色、民族和文化背景,還包括我們內心對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一、認同自己的身份=認同自己的價值 在這個充滿批評和期望的世界裡,我們常常迷失在他人的聲音中,忘記了自我價
Thumbnail
我覺得我小時候非常希望討爸媽歡心,但是不論怎麼嘗試,總是被笑,被批評,被貶低,被侮辱。後來長大了以後,就很不喜歡爸媽了。看他們表面上成功,細看其實問題也一大堆。就算告訴自己不要學他們的缺點,但是實際上,很多他們的一些做人處事的態度跟方法還是會被我內化了。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我們所謂的「認識自己」,都是透過和另外一個人互動相處,才能真正看清自己的樣子。某些時候,我們對那個人所做的行為,其實是讓我們能看見自己在某些特定的情境裡面,原來還存在不同的樣貌。 童年時期,我們從照顧者中感受到的愛是什麼樣子,我們模仿學習到的愛就是什麼樣子,這是記憶的複製,也會銘印在我們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認同感的重要性,作者分享了從靈性圈子到家庭的經歷,以及尋求認同感的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文章裡描述了作者曾經感到無力受支持的情境,以及如何漸漸意識到為了自己的幸福而做出選擇。同時闡述了放下過去的重要性,並帶出了幸福和人生互動的關聯性。
Thumbnail
「鍛鍊孩子的自我肯定感方式只有一個,就是由父母對小孩所說的話語培育而出,並不是與生俱來的。」 在理解如何鍛鍊孩子的「自我肯定感」之前,我們必須先理解它的本質,自我肯定感是一種內在的信念,它源自於個體對自己的認同和價值感。 在孩童時期,這種感覺主要來自於外界的回饋,尤其是來自最親密的家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