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唸師專時,第一堂課-教育概論,由陳道南老師教導,他以學長的身份告訴對教育有無限憧憬的15歲少女,未來在這個學校的《三動》精神,現在如果你上網查三動 是指多動腦、多從事休閒活動、多做運動,在我們唸書的那個時代,師專的教育是指運動、活動與勞動,的確當年受過師專教育的每一位學子,都要學會如何拿起鋤頭在學校給的一片荒蕪之地種蔬菜。
師專二年級陳老師還教我們視聽教育,他會利用很多器材展現輔助教學的方法,當我與外子談到這件事的時候,他也想起往事。
民1965年外子考上屏東中正中學時 (未入學) 於大中補習班上了二個月的英文,從認識ABC, 及發音, 也是在 陳老師指導下,奠下了基礎。
外子仍記得,彼時陳老師還自買了2-3萬元的轉盤古式錄音機,同學一個個,錄、放 矯正發音,舌頭置放以及L、R 音如何發音無不仔細教導, 外子感謝他,那時予他的鼓勵,鋪成了外子在外商26年職涯,猶記於心,終身難忘。
今日09:00 於屏東天津街-迦南教會送他,並致謝予我倆的教誨。
我們在火車上分享陳老師的事蹟,上網查了一些有關陳老師的生平,得知陳老師一生當中對於屏東市勝利路,伯大尼教養院的貢獻,尤其是外子得知陳老師也是網球高手,他感覺冥冥之中,他與陳老師早就已經有了聯結。
屏東大學校友月刊上,經常出現陳老師怎樣熱心為校友之家出錢出力,上網得知他也曾經為屏東市教師合唱團、財團法人教育基金會奉獻時間、金錢並擔任僑委會海外華人教育志工,在泰北、緬甸、菲律賓等華人僑校,教授師資培訓教學,為社會奉獻其心力。
在往日的報章雜誌獲知,老師獲總統及行政院長頒發「第14屆教育奉獻獎」,值得一提的是,當年蘇院長是屏東中學的校友,也是陳老師於民國51~54年在屏東中學服務時的學生,當天除了承辦單位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鄭淵全司長(屏師70級校友),還有許多出席領獎的老師,都是陳老師的學生。
這也是陳老師畢生奉獻教育,作育英才,桃李滿天下的最佳明證,今天的追思會第一首歌也是陳老師作曲,由他的女兒彈唱,老師是多才多藝的,在最後結束之前,陳老師的兒子上臺說話,泣不成聲,他說了一句:父親在照顧學生的時間上,比照顧他兩姐弟還要多,幾乎所有的人為之動容。
陳老師的女兒也提及老師晚年常從睡夢中驚醒,直呼:「我要去學校!我要去學校!」,追悼會中司琴,回顧臨終時老師聽到《千風之歌》,眼角淌淚,他告訴我們他一直都在,不要我們牽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