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果 下清 律師 法音宣流 2017/07/15
今天的講題就是「當生成就的法門」。為了解釋這個題目,我們就引證印光大師的開示,來解釋這個題目。對印光大師的開示,我們不妨請諸位跟著念:
「無論在家出家,必須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成人之美。靜坐常思已過,閒談不論人非。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唸,或默唸。除念佛外,不起別念。若或妄唸一起,當下就要教他消滅。常生慚愧心及懺悔心。縱有修持,總覺我功夫很淺。不自矜誇。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果能依我所說修行,決定可生極樂世界。」
好,到這我們就來解釋,解釋要快,詳細解釋起來,也可以解釋到一個鐘頭。那我們時間少就簡略的解釋。
「無論在家出家」就是不論我們是在家眾或者是出家眾,「必須上敬下和」,必須要對我們上位的人要恭敬。就好比我們在家居士們,我們在上有父母,有我們的伯伯、叔叔、嬸嬸、嫂嫂,這些都是我們上位的人;也有我們的哥哥、姐姐這些都是上位的,我們就是要尊重恭敬。還有在家的居士們對三寶的境界,一律都是尊重恭敬。還有我們出家的師父們,有我們的剃度恩師,有我們的受具足戒的三師七證,有我們的依止師父,有戒臘比我們高位的人,我們都對他要尊重恭敬,這個叫做上敬。
而講到下和,譬如在家眾,對我們的弟弟、妹妹、我們的子女,凡是年紀比我們小的,我們對他都很和氣的。他有錯我們就是好言的相勸,使令他不走錯路,能夠改過從善,能夠作個正人君子,乃至能成聖成賢更好,所以我們要上敬下和。我們出家師父們,對我們下位的人,我們的弟子輩、戒臘比我們低的,也是很和氣的,有錯也是糾正、勸導,這個叫做必須上敬下和。
「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要忍辱人家所不能夠忍辱的。就好比有時候我們遇到逆境,不合乎我們心意的境界就是逆境,我們往往就會發脾氣。那麼,現在不如此,我們學了這個之後不如此了,要忍辱人家所不能夠忍辱的,我們就跟佛陀在因地修行的時候來看齊。佛陀因地作忍辱仙人的時候,歌利王率著宮女出來遊玩,歌利王就是太困了,然後他就休息了。宮女就到處去參觀,就看到忍辱仙人在樹下打坐,然後就圍過去聽法。等歌利王醒來之後,怎麼宮女到哪邊去了?後來就找到了,找到就責問忍辱仙人,最後就是用劍割截身體。忍辱仙人被割截身體沒有一塊好的,但是歌利王就問他說:「你有瞋恚心嗎?」他——忍辱仙人就說:「我連一念瞋恚心也沒有,然而我也發願將來我成佛之後,首先度的就是你。」所以歌利王後來就是鹿野苑的五比丘——憍陳如比丘,佛成道之後,最先得度的就是憍陳如比丘,所以就滿佛過去的宿願。
你看佛都被人家割截身體,連一念瞋恚心都沒有。我們平素遇到一點逆境就睡也睡不著了,吃飯也吃不下了,又發脾氣,那怎麼行?所以我們作佛弟子,就跟佛學習,學習忍辱對治我們瞋恚的煩惱,所以叫做忍人所不能忍,忍辱人家所不能夠忍辱的。也要行人所不能行,做人家所做不到的,人家不要做的,我們就趕快做。
就講個公案給諸位聽,虛雲老和尚有一位高徒叫做具行,法號叫做具行,然後他的字號叫做日辯,所以叫做具行日辯大師。他是雲南省會理這個地方的人。幼年的時候就喪失了父母,家裡是很貧窮的,所以沒有能力娶太太,等於贅給女家,給這個曾家,贅給一個曾氏,那就生了兩個兒子,家庭很貧窮,就到雞足山,虛雲老和尚的雞足山祝聖寺,在他年紀二十一歲的時候,率領他的家人還有他的親戚一共八人出家。
然後他也受了具足戒,虛雲老和尚看到他的根性,就教導他念佛求生淨土的法門。他平常難行能行,凡是人家不喜歡做的,他就趕快做,一邊工作一邊念佛,佛號都不離於心口之間,一得空也就拜佛、念佛。逐漸密行了有十幾年的功夫,到最後他就自己撿了稻草,數捆的稻草,然後就跏趺而坐,披著袈裟,左手拿個引磬,右手敲木魚就念佛,然後就點火燃燒,就自己火化了。
火化了之後,因為他是不給人知道的,後來村外的人怎麼看到「誒!寺裡怎麼有火光發起?」所以過來看才知道。那有人就通報了老和尚,老和尚最後也有請了一個唐繼堯,他是雲南省的省長,而且做統帥,他也帶了家人來看「哦!坐得還好好的。」然後,特別留了,木魚什麼都被燒掉了,引磬聲音特別的清脆,非常好。看到他的這個情況都非常讚歎。虛雲老和尚也讚歎他成就非凡。人家密行,平素不跟人家計較,人家不喜歡做的事,他就趕快做,所以行人所不能行。
請點閱:https://youtu.be/PyGMYnU2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