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0 捨身法見地之後

更新於 2023/07/20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20230720 捨身法見地之後


關於課後的提問,我想做個補充。


心如明鏡後,如何做決定?


捨身法是「無我」法,是「利他」法,您可以:


對別人有幫助,對自己有幫助的優先;

對別人有幫助,對自己沒有幫助的第二;

對別人沒幫助,對自己有幫助的第三;

對別人跟自己都沒有幫助的,勿為。


接著以「必要」為先、「需要」次之、「想要」避免。


心如何如明鏡?


離開你的感受,不要被感受帶著走。


試想:別人的事,我們可以分析的很清楚。


自己的事卻不能。


為何?因為有我、因為有受、所以就擾亂的平靜的水面。


把自己當成「他」,把第一人稱看成第三人稱。


就是:童子觀畫。


( 重點是「童子」、「觀」、「畫」)


好啦!該講都講了,剩下的靠您自己了。


臨時參加的,記得補看/補聽前行內容。


前行熟悉了,正行自然容易理解。


記住:捨此身,方現清淨身。深思、深思。


願對大家有幫助。


阿彌陀佛,


善守護敬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孩子,昨天下午聽了你的苦,與家人的情況。 我有幾句話想跟你說。 你是有靈覺的,我清楚,你自己很清楚。 有靈覺不代表好或壞,就像有的人,有遠視,有的人,是近視。 有靈覺,反而要更注意如果去控制與分辨,而不是一昧的接受與沉溺。 追求更強烈的靈覺與感應,反而有極大的風險。
    昨天到宜蘭配送物資,曬得剩下半條命。 回到台北後,本想躺下休息,祂:去看看電視。 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要我去看電視,這個「指示」,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打開電視,開始一台、一台看,不是殺鬥、就是動漫,到底要我看什麼? 然後,我看到了:艾迪墨菲。 右上角寫著:千字遺言。 Bingo!應該就是了。 本來累得
    什麼是「地方大神」? 就是「有影響範圍」的「大」靈鬼,我稱為:地方大神。 神,是尊稱。 並非如道教尊崇的神明,是被賜受的稱謂與寶誥。 我的印象中,有幾件很特別。 一晚,問事者求救。 遠在越南的小親人,八歲,突然從家裡往外衝,發生了車禍,外傷少少,卻久久昏迷不醒。 經禪觀,我看見:一片森林、一個大黑影
    這次的體力負擔,真是不得了了。 一來,大量的保久乳、茶品與白米,每一箱都超過七公斤。 連續兩天,搬進再搬出,腰背真的很吃力。 二來,這次有很多第一次參與的亡逝者,祂們的現況都不太好,需要花很多的心力來引導、淨化、教授、增上。 有幾位脾氣不太好,又暴躁又熱惱,配合度還不好,只能透過「楊枝淨水讚」來清涼
    本週日0702的供養迴向,是以「五色」大力金剛及一切眷屬為對象。 參與的同學,請在本週日的下午兩點前,自行安靜默思: 若沒有 根本上師蓮生活佛,我們根本無法聽聞佛、法、僧的名號,更沒有如此簡明扼要的真佛儀軌可以練習。 若沒有 根本上師蓮生活佛,我們根本無法聽聞完整的佛法見地,得到完整的顯
    #請參與0720課程的同學務必看過 #下周會提供此次課程必要先閱讀的前行清單 #想要建立解脫見地切勿錯過 ----------- 20211121 寫給瑄 一位金剛兄弟,熱衷修行練習,一直與我有聯繫。 幾年來持續提出問題,彼此的討論非常熱烈。 幾本建議閱讀的書籍,他也都反覆看了幾遍。 最近他問:將
    孩子,昨天下午聽了你的苦,與家人的情況。 我有幾句話想跟你說。 你是有靈覺的,我清楚,你自己很清楚。 有靈覺不代表好或壞,就像有的人,有遠視,有的人,是近視。 有靈覺,反而要更注意如果去控制與分辨,而不是一昧的接受與沉溺。 追求更強烈的靈覺與感應,反而有極大的風險。
    昨天到宜蘭配送物資,曬得剩下半條命。 回到台北後,本想躺下休息,祂:去看看電視。 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要我去看電視,這個「指示」,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打開電視,開始一台、一台看,不是殺鬥、就是動漫,到底要我看什麼? 然後,我看到了:艾迪墨菲。 右上角寫著:千字遺言。 Bingo!應該就是了。 本來累得
    什麼是「地方大神」? 就是「有影響範圍」的「大」靈鬼,我稱為:地方大神。 神,是尊稱。 並非如道教尊崇的神明,是被賜受的稱謂與寶誥。 我的印象中,有幾件很特別。 一晚,問事者求救。 遠在越南的小親人,八歲,突然從家裡往外衝,發生了車禍,外傷少少,卻久久昏迷不醒。 經禪觀,我看見:一片森林、一個大黑影
    這次的體力負擔,真是不得了了。 一來,大量的保久乳、茶品與白米,每一箱都超過七公斤。 連續兩天,搬進再搬出,腰背真的很吃力。 二來,這次有很多第一次參與的亡逝者,祂們的現況都不太好,需要花很多的心力來引導、淨化、教授、增上。 有幾位脾氣不太好,又暴躁又熱惱,配合度還不好,只能透過「楊枝淨水讚」來清涼
    本週日0702的供養迴向,是以「五色」大力金剛及一切眷屬為對象。 參與的同學,請在本週日的下午兩點前,自行安靜默思: 若沒有 根本上師蓮生活佛,我們根本無法聽聞佛、法、僧的名號,更沒有如此簡明扼要的真佛儀軌可以練習。 若沒有 根本上師蓮生活佛,我們根本無法聽聞完整的佛法見地,得到完整的顯
    #請參與0720課程的同學務必看過 #下周會提供此次課程必要先閱讀的前行清單 #想要建立解脫見地切勿錯過 ----------- 20211121 寫給瑄 一位金剛兄弟,熱衷修行練習,一直與我有聯繫。 幾年來持續提出問題,彼此的討論非常熱烈。 幾本建議閱讀的書籍,他也都反覆看了幾遍。 最近他問: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好樂修學正道,不放逸,時常守護自心,才能夠拔除身的苦(要拔除身的苦,其實是從心下手的),就如同大象能夠脫離陷阱、泥沼一樣。
    在修禪過程當中,要依空性的智慧,一方面修無我觀,另一方面破除對境界的執著,不管好的境界、壞的境界,都不要執著。
    所以無論是慈、悲、喜,最重要的就是捨。我們若能捨,眾生平等,做我們的本分事,沒有什麼我做了多少?沒有什麼好貢高自大的!都沒有,所以若是這樣,我們的心天天都沒有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自然就遠離顛倒煩惱,這就是我們學佛要學的。 捨心無求 則無掛礙無煩惱 心無染方得清淨
    Thumbnail
    常聽人說,從此案到彼岸,想要回歸到純真的赤子之心,是我們的彼岸,而學習認識我們的情緒與思維,則是我們的起步。簡單說,啟示告訴我們這過程就是從**了解自己**、**改變自己**、**要求自己**到**回歸自己**的過程。但這過程應該要怎麼前進,須要什麼要素呢。嘗試來聊聊看。
    Thumbnail
    一月份的《豐盛早鳥讀書會 》輪到我導讀《刻意放鬆 》這本書中其中一章「放下我執」 佛教中指對一切有形和無形事物的執著,也就是"執著自我",即以自我爲中心,一切以我爲前提,對任何事都堅持自己的想法才是對的。 我們的主觀意識,尤其是自己認同的內容。 那麼你的”我執”是什麼呢?
    Thumbnail
    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一切行門。以淨心為要。然則明心之要。無如念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復次淨心之要。亦無如念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如此。念佛非淨心之要乎。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好樂修學正道,不放逸,時常守護自心,才能夠拔除身的苦(要拔除身的苦,其實是從心下手的),就如同大象能夠脫離陷阱、泥沼一樣。
    在修禪過程當中,要依空性的智慧,一方面修無我觀,另一方面破除對境界的執著,不管好的境界、壞的境界,都不要執著。
    所以無論是慈、悲、喜,最重要的就是捨。我們若能捨,眾生平等,做我們的本分事,沒有什麼我做了多少?沒有什麼好貢高自大的!都沒有,所以若是這樣,我們的心天天都沒有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自然就遠離顛倒煩惱,這就是我們學佛要學的。 捨心無求 則無掛礙無煩惱 心無染方得清淨
    Thumbnail
    常聽人說,從此案到彼岸,想要回歸到純真的赤子之心,是我們的彼岸,而學習認識我們的情緒與思維,則是我們的起步。簡單說,啟示告訴我們這過程就是從**了解自己**、**改變自己**、**要求自己**到**回歸自己**的過程。但這過程應該要怎麼前進,須要什麼要素呢。嘗試來聊聊看。
    Thumbnail
    一月份的《豐盛早鳥讀書會 》輪到我導讀《刻意放鬆 》這本書中其中一章「放下我執」 佛教中指對一切有形和無形事物的執著,也就是"執著自我",即以自我爲中心,一切以我爲前提,對任何事都堅持自己的想法才是對的。 我們的主觀意識,尤其是自己認同的內容。 那麼你的”我執”是什麼呢?
    Thumbnail
    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一切行門。以淨心為要。然則明心之要。無如念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復次淨心之要。亦無如念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如此。念佛非淨心之要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