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破框思考力:學會思考,一同共好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raw-image

前言

說實話,在還沒看過本書之前,我不知道作者是何許人也,在父親的推薦下,有幸閱讀唐鳳的新著作《破框思考力》,上網Google後才發現不得了,作者是大家公認的天才兒童,不僅在5歲就能閱讀世界經典著作,8歲就學會寫程式,14歲後就開始在家自學,那時的網路時代還未成熟,作者就已經開始運用社群及大平台的力量接觸到世界各地更多的資訊,因為擁有與眾不同的特質和經歷,使她在許多事情上有別於一般人的想法,《破框思考力》一書,讓我藉由作者的角度看見這個世界更多元的樣貌,以及未來發展的可能性。

我對學習的想法

本書談論四個主軸,分別是思考、學習、工作、未來,我尤其喜歡談論學習的章節,書中提到一個很重要的觀念,作者認為,在現今的網路時代,很多人開始談論未來將會有許多工作被AI機器人所取代,當人們被物化時,我們很容易被侷限住,並且在這項產業、技能被取代或淘汰後,更容易產生挫折感。因此學習真正的目的,是要找到自己的熱愛與興趣,才能學得更好,如果只是因為別人告訴你學那個東西有用才去學,效果就會很糟,因為那不一定是你喜歡的事。這也開始讓我反思,我之所以開始養成閱讀並寫下心得的習慣,是為了能讓自己的思路清晰、拓展視野,並非是為了要把閱讀和寫心得這件事,刻意去當成未來賺錢的工具,所以我也樂在其中,因為這是發自內心,「由內而外的」學習。

尤其現在很多人都高呼著要「數位轉型」,然而真正該轉型的其實是我們的心態還有思考模式,不是使用高科技產品就算是真正的轉型,好比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科技是能輔助我們的工具,而非我們要迎合科技去做改變。

圖片來源:istockphoto

圖片來源:istockphoto


「教育應該是接納,不是比輸贏」,一提到比輸贏,馬上就讓我想起不久前也有談到的【書】長勝心態:成功是可持續的終身行動這本書,我們該如何定義「贏」?長勝思維重新定義「贏」,不再是表現超越對手,而是與更多人合作,一起追求共同目標,透過溝通,才能找出共好的價值。

舉一個我身活周遭裡最簡單的例子和大家分享,大學好比一個小型社會,因為每位學生都已是成年人,要開始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不像國高中有老師無時無刻盯著大家的課業和行為舉止,時常有同學和我提到他認為某些事很不公平,內容通常是教授打分數不公平,或是有同學靠著旁門左道的方式來考取高分,但我相信,學習永無止境,因此無需利用分數來比較「輸贏」,反倒該捫心自問,透過學習這項知識讓自己成長了嗎?是否擁有更多的可能性?「學會思考,一同共好。」才是我們應當落實的觀念。

 結語

我發現隨著時代變遷,各種價值觀、立場錯綜交織,總是會發生雙標甚至多標的狀況,畢竟這個社會本來就無法講求公平,讀完此書,讓我深刻感受作者所帶給我的大智慧,如同書名《破框思考力》擺脫陳舊的思維框架,就能更好找尋自己的人生方向,最後,想送給每個人書中的一句話當成結語,「這世界上沒有誰才是標準答案,任何人都可以製作自己的標準答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九日的沙龍
96會員
32內容數
好書分享,一起成長。
九日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3/22
五個人生提問,那些比正確答案更關鍵的事。
Thumbnail
2024/03/22
五個人生提問,那些比正確答案更關鍵的事。
Thumbnail
2023/12/09
2023/12/09
2023/10/22
每天細微的選擇,才會造就我們最後成為什麼樣的人
Thumbnail
2023/10/22
每天細微的選擇,才會造就我們最後成為什麼樣的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世界上沒有誰才是標準答案,任何人都可以製作自己的標準答案。
Thumbnail
這世界上沒有誰才是標準答案,任何人都可以製作自己的標準答案。
Thumbnail
世界瞬息萬變,我們得先問問自己的慣性思維模式是否依然適用?在不同時代的趨勢面前,我們面對問題勢必要彈性思考,並隨時更新觀點。然而放下舊有觀念與思維並非易事,長期以來大眾習慣接受專家、學者或是高影響力大人物提出的答案和論點主張,壓根沒有質疑的念頭,營造出一種虛假的和平社會,同時,也是失去進化的社會。
Thumbnail
世界瞬息萬變,我們得先問問自己的慣性思維模式是否依然適用?在不同時代的趨勢面前,我們面對問題勢必要彈性思考,並隨時更新觀點。然而放下舊有觀念與思維並非易事,長期以來大眾習慣接受專家、學者或是高影響力大人物提出的答案和論點主張,壓根沒有質疑的念頭,營造出一種虛假的和平社會,同時,也是失去進化的社會。
Thumbnail
人類內建的學習系統,是一種接受進步資訊的「下載器」⋯⋯只是大家不知道如何高效地使用,抑或是被安裝了錯誤的設定。
Thumbnail
人類內建的學習系統,是一種接受進步資訊的「下載器」⋯⋯只是大家不知道如何高效地使用,抑或是被安裝了錯誤的設定。
Thumbnail
我很喜歡這本《去書店買個好人生》的設計。收到今周刊寄來的書,從書封、書名到內頁的編排,都傳達出一種「慢活」的感覺。雖然這類書我通常看的很快,但它一直告訴我「慢一點,沒關係!」​作者千田卓哉用了各種方式告訴你:讀書真好!
Thumbnail
我很喜歡這本《去書店買個好人生》的設計。收到今周刊寄來的書,從書封、書名到內頁的編排,都傳達出一種「慢活」的感覺。雖然這類書我通常看的很快,但它一直告訴我「慢一點,沒關係!」​作者千田卓哉用了各種方式告訴你:讀書真好!
Thumbnail
在AI盛行的時代,很多工作都有可能被機器取代...... 而「培養良好的邏輯思維」正是讓自己保有競爭力的方法!
Thumbnail
在AI盛行的時代,很多工作都有可能被機器取代...... 而「培養良好的邏輯思維」正是讓自己保有競爭力的方法!
Thumbnail
AI讓科技加速發展,生活發生質變,但或許更多的不一定是期待,而是被淘汰的恐慌。當我們能做的事情,AI都能做的時候,我們該何去何從?我們還會被就業市場需要嗎?這本比爾蓋茲推薦的書或許可以看到一些曙光。
Thumbnail
AI讓科技加速發展,生活發生質變,但或許更多的不一定是期待,而是被淘汰的恐慌。當我們能做的事情,AI都能做的時候,我們該何去何從?我們還會被就業市場需要嗎?這本比爾蓋茲推薦的書或許可以看到一些曙光。
Thumbnail
我們總以為,在這個變動的世代,應當鼓勵人們勇於跨出舒適圈,進行跨領域的嘗試。於是,我們開始焦急的茫茫的資訊海中,找到讀得懂、用得上的知識、技能,深怕自己哪一天就不再與時俱進,甚至是在職場中失去了競爭力。就像未來學家Alvin Toffler的預言...
Thumbnail
我們總以為,在這個變動的世代,應當鼓勵人們勇於跨出舒適圈,進行跨領域的嘗試。於是,我們開始焦急的茫茫的資訊海中,找到讀得懂、用得上的知識、技能,深怕自己哪一天就不再與時俱進,甚至是在職場中失去了競爭力。就像未來學家Alvin Toffler的預言...
Thumbnail
21世紀的文盲,不是不會閱讀、寫字的人,而是不懂得學習、不懂得揚棄所學,以及不懂得重新學習的人。 這是摘自艾文‧托佛勒的名言,看到當下有些刺眼,當重新審思這個世代變遷的速度,和取得文憑期間所受的教育學習竟有大程度的斷層,就不得不省思一番了。
Thumbnail
21世紀的文盲,不是不會閱讀、寫字的人,而是不懂得學習、不懂得揚棄所學,以及不懂得重新學習的人。 這是摘自艾文‧托佛勒的名言,看到當下有些刺眼,當重新審思這個世代變遷的速度,和取得文憑期間所受的教育學習竟有大程度的斷層,就不得不省思一番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