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對於數位筆記和時間管理有興趣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經驗:在面對種類繁多的軟體時,經常迷失在功能介面更多更強大的誘惑,難以找到一以貫之的核心心法。
Ali Abdaal 在嘗試各種軟體與方法後,放棄了華麗的技巧,以一套從繁複到極簡的方式,採用三個時間單位來管理生活:
如果沒有年度視角的規劃,日復一日的生活與工作容易進入「過一天算一天」的狀態,短期的勞動難以凝聚為長期價值,意義感也相對容易流失。
因此,將視野拉寬,我們更能從老鷹的視野檢視地平線,在長時間的跨度之中,如何合理安排工作、生活、休閒、興趣、人際等各種事件比例,也可以從鳥瞰事件之中,觀察自己安排的事件是如何構成我們的真實生活。
把年度視角寫下來,我們也進一步有了調整生活的基礎視野。
扣掉每天 8 小時的睡眠時間,我們每週總共有 112 個小時可以運用。如何運用這寶貴的時間資源,合理分配深度工作、充分玩耍、與人連結的時間呢?
在 Google 日曆上製作一個理想周的模板,轉換為具體的周計畫表。這樣不僅可以節省每週重複規劃的時間,也可以讓我更主動地掌控時間,而不是被生活牽著走。
例如,如果你發現自己的集中力最好的時段是早上,就可以安排重要且需要高度專注的工作任務。除了工作,如果你有其他「每週固定行程」,例如運動或散步、社交或聚會等個人生活事項,也可以納入每週循環的計畫中。
理想周計畫最有用的一點,是它可以清楚告訴我們還剩下多少自由時間。如此一來,就可以知道目前是否有時間再加入其他活動,避免時間被過度占用。
提摩西.費里斯(Timothy Ferriss)曾經說過,如果對方常常說自己「很忙,沒時間」,這並不會提升「喔!這傢伙的時間很有價值」這種形象,反而會感覺這個人無法妥善安排自己的時間,同時也意味不想為彼此的關係排出時間。
透過周視角安排計畫,以後不再說「我沒有時間」,而是主動有意識地了解「我選擇不為這件事安排時間」。理想周計畫的好處,是它迫使我們思考生活中的優先事項。 這表示,我們不能再以「沒時間」來推諉自己的選擇,而是要正視「我選擇不抽出時間來做某件事」這個事實。
每日任務是Ali Abdaal 玩魔獸世界裡得到的說法,一般台灣人在時間安排上經常以工作為優先,但健康和人際關係卻也同等重要。因此每日在「工作」、「健康」、「人際」三個面向上都至少完成一件事,是重要的行動指標。
不管有多好的周計劃和年計劃,還需要真實落實到每一天。日計劃是時間管理的最後一步,直接關乎到任務能否完成。
如何安排日計劃?
日計劃的具體益處
Ali Abdaa另外有內容更進一步講解每週循環的安排要點,有空再寫一篇如何安排與執行每週事項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