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想出門去家附近的相館拍個證件照辦護照用,再順便去郵局寄發票給廠商。兩個地方都在我家附近。話是這麼說,但是相館是我透過網路查尋後選了一家離家較近的,實際上我根本不知道正確地點在哪裡。一開始我想靠著一己之力找出方向,小心翼翼點開地圖用食指和中指放大再放大,試圖從圖上尋找一些我認識的地標,再判斷前往的路線。我看到了常去慢跑的國小運動場,這讓我大為振奮,再往旁邊搜尋又看到了我常走的那條路,信心更是大增,按下開始導航鍵後,我先前所有的自信又全數崩毀。我看著地圖上的路線九拐八彎,儘管有些地點我好像有印象,但當它們成為地圖上的地標後,我又全數都看不懂。那情況像是動畫裡要表現一個角色想不透一件事時,繪圖者在他頭上畫了一團纏繞打結的黑線是一模一樣。
手機導航的路線圖總在我腦袋形成一團打結的黑線。研究這團黑線十分鐘後,我果斷選擇放棄。認路這件事靠路痴是萬萬不行的,把手機上的地圖截圖傳給我的行動導航--某人。
「可以幫我看看這家照相館要怎麼去嗎?」我把這句話連同地圖一起傳給他。
很快地他打了line語音給我。問了我會從哪裡出發,他再確認我該怎麼走。
「我會先去郵局,寄完信後再轉去拍照。」
某人在另一端看了看地圖,我聽見他飛快敲打鍵盤確認兩地方向的聲音。
「地點上顯示相館離我們家較近,你可以先去拍照再去郵局寄信會比較順路。」
方向感好又會看地圖的人一定不懂路痴的路線決策。路痴一定會先去自己熟門熟路的地方,之後再轉去自己不知道要怎麼去的地方。知道路的地點不用花費路痴太多腦袋和心神找路,輕鬆愉快就能抵達,這會增加我們在大夏天出門的意願。把不知道路線的地點排在後面,是希望有更多時間和精力用在找路這件事情上,要是一開始就找路找得滿頭大汗、一肚子氣,會直接影響路痴後面的行程,氣急敗壞會讓我們的方向感更差,所以路線安排必須先穩定身心。這些是方向感好的人不需要了解的心理作用。
某人長年遠端為我指路,已經很有人肉導航的經驗。他不會像沒有感情的google地圖一樣,一開口就說:「往南(或往東、西、北)。」為路痴指路必須精準:「走出家門後向左轉走到底會看到XX路後右轉,直走看到XX國小運動場,它前面是XXXX站的公車站牌,站牌旁邊有斑馬線,你在那裡過馬路到對面的全家便利商店,然後全家便利商店旁邊的那條路就是XX路,你往前走150公尺就會看到XX相館了。」這才是對路痴有用的導航方式,望周知。
經過某人這麼指導,我的腦袋就成功畫出了一幅路痴看得懂的地圖,那團打結的黑線展開成為一條路線,我終於可以稍為胸有成竹地出門去了。但即使腦中路線已如此清晰,作為一個資深路痴內心還是有點忐忑,一路確認某人說的每個地標都有出現,完全沒有走錯方向,不用在大熱天裡東轉西轉,就直達想要的陌生地點,對我來說簡直夢幻得不可思議。
拍照完畢走出相館後,路痴又開始苦腦,張望著要走哪個方向才能到郵局。站在熟悉又陌生十字路口想著是否要先往回走到自己認識的路上再前往郵局?還是要冒險相信一次自己自己的判斷朝沒走過但方向可能、也許正確的路線走?正苦惱時,往回走到熟悉的路線的交通號誌已經由綠燈轉為紅燈。大概天意要我走另一條路,於是我「勇敢地」選了平常沒走過的路。我必須再次強調,對路痴而言,選擇一條平常沒走過的路真的很需要勇氣,那意味著有99%以上的機率我們都在迷路,尤其正值大夏天中午,迷路等於熱死。
一路走一路擔心自己會不會根本錯判了方向?會不會又繞了遠路然後又找不到原路去郵局?要是一般人可能就會拿出手機來確認了吧,但我是路痴,拿出手機看地圖只會增加我原地轉圈圈的時間,我只能硬著頭皮往前走,邊走邊看看有沒有我熟悉的地標。終於我看到不遠處是燦坤,藉此判斷不能直走,因為燦坤跟郵局有點距離,那唯一的選擇就是當下右轉了。這種判斷自己該怎麼抵達目的地的方式真的是上個世紀的落後行為吧?但對我一個路痴來說是落後但有用的方法。
右轉後一開始的街景依然陌生,我翹首努力往遠處望,企圖找到一個我熟悉的地標或商店來確認方向。我踩著小心翼翼的步伐緩慢前進,打算若是越走街景越陌生就立刻打原路回頭。然後,那個我經常走的另一條路線在遠處冒出頭來,為了確定我沒認錯,我壓抑著開心的心情往遠處的左邊看,我今天的第二個目的地「郵局」果然就在那裡。
此時一開始的迷惘和擔心害怕都一掃而空,我終於可以抬頭挺胸、踏著堅定的步伐往前走。前往郵局的這期間,我只有一路確認方向,沒有滿頭大汗狼狽地看著手機導航上的箭頭轉來轉去,人也在街頭轉來轉去、走過來又走過去,把東西南北四個方向都走遍才能確定哪個方向是正確的。僅僅是靠著命運的幫助和自己路痴式的認路方向,一路無誤地抵達目的地,我簡直開心到想放煙火、想唱歌、想跟郵局協助我的志工人員分享我今天神奇的沒有迷路的經歷。
最後,我還是冷靜地把這份快樂放在心底,只有在等候換到我號碼的時間裡,透過line和某人分享我作為一個路痴但準確抵達兩個目的地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