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語日常#41-循路,抑或是尋路?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8月下旬上台北找朋友的第二天,臨時起意去劍南路捷運站旁的 ATT e Life,便從北門站出發,到南京東路站換搭文湖線。撇開印象裡只搭過一次的中和新蘆線,文湖線大概是台北捷運路網裡最少搭到的一條。

當下很難不聯想到,自己有親戚自8月中起,開始在警察專科學校——文湖線上萬芳醫院站旁的學校就讀,並經歷著如兵役新訓般的教育訓練。

文湖線的南京東路與忠孝復興之間

文湖線的南京東路與忠孝復興之間

坐上很久沒搭的文湖線列車

坐上很久沒搭的文湖線列車

其實「警專」這個中繼站,他是花相對比較長的時間才決定走到這裡。他曾重考一次大學並考進國立科大,但大二下學期到來時,全心全意果斷準備警專考試,最後順利考上入學。

有時候會想,如果我是他的話,會怎麼選擇?

若我是那位親戚,可能就會先把大學讀完再考慮後續的事。說白了就是認為進到某個體制,就要盡力走完那個體制的流程。

我一直自認是跟隨機緣的人,講好聽是「隨遇而安」、講難聽是「隨波逐流」。大學考進以往從沒想過的科系,就好好念完;研究所時失去寫論文的動力,也在期限前推著自己拚完。然而出社會多年後,頭一次遇到工作表現不佳,因而失去位置的情況,代表「路」暫時走沒了。

要說他花了不少額外時間「尋路」,或許沒錯,但我也花六年時間才完成研究所的畢業,這「循路」花的時間似乎也是有點過多了,即使中間夾了服替代役。

抱著逆來順受的心態「循路」,終究會有碰壁的一天,接著就完全不知該如何去「尋路」。說白了,就是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或適合什麼,或者就算自認有,也不知道外人是不是認同你的想法。

照理來說,「尋路」是人出生後一輩子進行的事,可我直到第一次真正的待業,才開始對這狀態有感覺,然後,8月底我就跑去上只有高雄有開的職訓課程了。不諱言的我想把那張「離職證明」效益最大化,同時去學習自己有興趣,但以往眾多考量下始終沒碰的領域。

高雄五福路與文化中心的日常

高雄五福路與文化中心的日常

這是不是又落到「循路」的窠臼呢?要開始回到體制內上課。

其實講到最後,我發現自己在意的,其實並非「循路」得多、「尋路」得少,且這兩種做法並沒有優劣之分或太大差異,就是往不同道路前進的「選擇」而已。我真正執著的,可能是花了大半時間「循路」,過程中遭遇挫折時優柔寡斷,也沒有得到想像中的收穫,進而失去持續「尋路」的動力。

到頭來抗壓性變得超低,能這麼解釋吧。

現在能做的,大概只有調整心態跟自己說,既然當下有餘裕能夠嘗試「尋路」,那就多走走看看,去不熟的環境、領域學習都好,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

身而為人,這個世界還有很多的路,能看、能走、能感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乘零|獨旅漫行式
42會員
155內容數
關於那些獨旅,或有幸三五好友同行時走過的旅途。如果某些過往畫面始終記憶猶新,就代表你無意間把一些靈魂碎片留在那裡,無論開心或難過,都是生命永恆的印記。
2025/02/24
想不到上次發文已經快一年前了,可盡力做好自己日常工作的同時,我沒有忘記「方格子」的存在喔!
Thumbnail
2025/02/24
想不到上次發文已經快一年前了,可盡力做好自己日常工作的同時,我沒有忘記「方格子」的存在喔!
Thumbnail
2024/03/29
不知不覺進入工作單位的"淡季",看著同事陸續安排出國旅行,或是聽已回來的朋友分享心得,不禁思考快5年沒去日本,且經常身陷焦慮情緒的自己,到何時才會有下一趟出國。
Thumbnail
2024/03/29
不知不覺進入工作單位的"淡季",看著同事陸續安排出國旅行,或是聽已回來的朋友分享心得,不禁思考快5年沒去日本,且經常身陷焦慮情緒的自己,到何時才會有下一趟出國。
Thumbnail
2023/07/30
關於2023年7月跑去某個單位面試後,從那段經驗裡得來的小小總結,用以提點自己。
Thumbnail
2023/07/30
關於2023年7月跑去某個單位面試後,從那段經驗裡得來的小小總結,用以提點自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有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去定義這個決定。 十幾年的職場洗禮,不確定這件事的確切必要性,但卻總擺著擱著,曾經的念頭卻從未真正付諸行動。 一些對於專業領域的人生與職涯安排,從2022年年底開始慢慢計畫著,慢慢發酵卻也不算突然萌生的想法,只是覺得也差不多了? 不然再回去當學生吧?! 小學時期,在校成績自認還算
Thumbnail
有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去定義這個決定。 十幾年的職場洗禮,不確定這件事的確切必要性,但卻總擺著擱著,曾經的念頭卻從未真正付諸行動。 一些對於專業領域的人生與職涯安排,從2022年年底開始慢慢計畫著,慢慢發酵卻也不算突然萌生的想法,只是覺得也差不多了? 不然再回去當學生吧?! 小學時期,在校成績自認還算
Thumbnail
或許我臉上一副隨時要去出國的樣子,三不五時會有人問我有沒有要出去,也會問我能不能跟去關西。而我總是一強調自己大概都是機票住宿訂完就當準備好了,要走哪、想走哪,都是到了當地再看著辦,一走會走個一兩個小時不太休息,不想走就買了喝的在河邊或公園坐著,什麼也不做,或是讓自己處在接下來不知道要去哪的狀態。
Thumbnail
或許我臉上一副隨時要去出國的樣子,三不五時會有人問我有沒有要出去,也會問我能不能跟去關西。而我總是一強調自己大概都是機票住宿訂完就當準備好了,要走哪、想走哪,都是到了當地再看著辦,一走會走個一兩個小時不太休息,不想走就買了喝的在河邊或公園坐著,什麼也不做,或是讓自己處在接下來不知道要去哪的狀態。
Thumbnail
見識過他人人生「尋路」的果斷後,會覺得自己只是在「循路」的機制裡,一板一眼的盡力走完全程,從沒有真正「尋路」過,也不知自己喜歡或適合什麼。實際上,那不過是不同取捨後的選擇而已,最重要的,是不要放棄「尋路」的勇氣。
Thumbnail
見識過他人人生「尋路」的果斷後,會覺得自己只是在「循路」的機制裡,一板一眼的盡力走完全程,從沒有真正「尋路」過,也不知自己喜歡或適合什麼。實際上,那不過是不同取捨後的選擇而已,最重要的,是不要放棄「尋路」的勇氣。
Thumbnail
尋找生涯的路上,能探索,接觸自己的喜好、心跳,已經擁有了第一步: 「開拓」,同時,當開創過於發散時,人自然容易失去力量。每個人的力氣、生命的能量有限,要能著地、更深刻地投入,常常更需要的是「聚斂」。安靜的,為自己停留,把這些經驗連回自己。
Thumbnail
尋找生涯的路上,能探索,接觸自己的喜好、心跳,已經擁有了第一步: 「開拓」,同時,當開創過於發散時,人自然容易失去力量。每個人的力氣、生命的能量有限,要能著地、更深刻地投入,常常更需要的是「聚斂」。安靜的,為自己停留,把這些經驗連回自己。
Thumbnail
「職涯探索就像是迷霧中開車,大霧茫茫、我們真的看不清楚遠方,只能看見腳前五公尺的路途,唯一的好消息是只要我們前進,就會看到下一個五公尺」—陳韋丞《主人思維》 迷惘成了常態,因為我們沒有學過怎麼度過自己的人生,離開學校後,社會長什麼樣子,有什麼規則,我們就像迷途的羔羊,聽著一些不切實際的規則。
Thumbnail
「職涯探索就像是迷霧中開車,大霧茫茫、我們真的看不清楚遠方,只能看見腳前五公尺的路途,唯一的好消息是只要我們前進,就會看到下一個五公尺」—陳韋丞《主人思維》 迷惘成了常態,因為我們沒有學過怎麼度過自己的人生,離開學校後,社會長什麼樣子,有什麼規則,我們就像迷途的羔羊,聽著一些不切實際的規則。
Thumbnail
曾經我因為要省錢,我從屏東騎回嘉義,騎了至少五次,印象是更多,後來為了省中間機車載上去後自己沒車的時間差,我從嘉義騎到桃園,最近兩次則騎到內湖。 一方面是我的個性,不太擅長,也不太喜歡麻煩別人,另方面我也想騎騎看。 大家大概都覺得我瘋了,覺得我很辛苦,但我個人覺得還好,比起做捷運和
Thumbnail
曾經我因為要省錢,我從屏東騎回嘉義,騎了至少五次,印象是更多,後來為了省中間機車載上去後自己沒車的時間差,我從嘉義騎到桃園,最近兩次則騎到內湖。 一方面是我的個性,不太擅長,也不太喜歡麻煩別人,另方面我也想騎騎看。 大家大概都覺得我瘋了,覺得我很辛苦,但我個人覺得還好,比起做捷運和
Thumbnail
又有誰會知道呢,要去哪為什麼怎麼去
Thumbnail
又有誰會知道呢,要去哪為什麼怎麼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