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調適觀」的反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23/07/25

課程發展與設計這堂課有很多理論,我唯獨對具有「轉化」功能的「課程調適觀」印象深刻。

我剛剛思考了一下,才知道這兩年來我在課業上一直都在做這件事——不斷將我在台灣師範體系所學「轉化」成可以讓我思考馬來西亞教育體制的東西。

台灣和馬來西亞面對的問題不同,整個文化背景和歷史事件不同之處大於相同之處。在課堂上老師不會跟我討論馬來西亞的問題,我要自己做這件事情,不然我就只是在一直吸納別人的知識,台灣師範體系的教授、老師和未來的老師們不會回到馬來西亞,會回去的,就只有我們這些人。

一直以來,馬來西亞的獨中教材都需要中國和台灣這兩個華人為主的國家的老師來幫我們一起設計教材。我很感恩兩國老師的相助,但我覺得獨中真的缺少了關懷本土的能力。林連玉先生曾說的“共存共榮”這個精神好像不在了。我覺得我們不是因為迎合政府的口味或為了要被納入體制內才去做這件事,真正的動機應該是為了培養出能夠走出世界、在世界發光又能夠關懷家鄉、愛惜國家的、真正的公民,因為無論如何,馬來西亞都是我們的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芊芊的沙龍
22會員
52內容數
芊芊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18
<Our thoughts are our stories, challenging our beliefs while balancing with standing firmly what align with one's authentic self> We often tend to be
2024/12/18
<Our thoughts are our stories, challenging our beliefs while balancing with standing firmly what align with one's authentic self> We often tend to be
2024/11/08
剛溫習自己在花蓮用的筆記本。看到之前參加台灣猛禽協會舉辦的辨識猛禽工作坊的時候做的筆記。我記得為了這個為期三天的工作坊,我翹掉一堂政治學的課(其實也不算翹課,那時候我有請假,我還把參加的證明上傳去請假系統)。 現在回想起來,幸好我當時有請假去參加這個工作坊。雖然我還蠻喜歡政治學,但每次都坐在教
Thumbnail
2024/11/08
剛溫習自己在花蓮用的筆記本。看到之前參加台灣猛禽協會舉辦的辨識猛禽工作坊的時候做的筆記。我記得為了這個為期三天的工作坊,我翹掉一堂政治學的課(其實也不算翹課,那時候我有請假,我還把參加的證明上傳去請假系統)。 現在回想起來,幸好我當時有請假去參加這個工作坊。雖然我還蠻喜歡政治學,但每次都坐在教
Thumbnail
2024/06/06
我的體會與感悟 第一次看著鳥類在我手中死去的時候,很難過。當時祂滿嘴都是螞蟻,身體從有溫度到冰冷。 後來看多了,數量一多,就漸漸麻木了,因爲不可能看到一隻就哭一次,這樣很快就會沒有力氣,還是把那些力氣花在可以做出更多改變的地方可能比較有希望。 對人類中心主義的反思 很多人可能會説人都吃不飽了
Thumbnail
2024/06/06
我的體會與感悟 第一次看著鳥類在我手中死去的時候,很難過。當時祂滿嘴都是螞蟻,身體從有溫度到冰冷。 後來看多了,數量一多,就漸漸麻木了,因爲不可能看到一隻就哭一次,這樣很快就會沒有力氣,還是把那些力氣花在可以做出更多改變的地方可能比較有希望。 對人類中心主義的反思 很多人可能會説人都吃不飽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2023/07/27 勞陣秘書長孫友聯老師說:「在台灣土地上的啟蒙與反抗,讓我學會了關心馬來西亞」。我好像也是有很多事情、很多的思考都是從台灣開始的。 跟很多馬來西亞的留學生一樣,我從台灣這片土地得到啟發,才學會回過頭來思考自己的國家。再加上參加異議性社團,有好幾個學長會直接走上街頭,對我造
Thumbnail
2023/07/27 勞陣秘書長孫友聯老師說:「在台灣土地上的啟蒙與反抗,讓我學會了關心馬來西亞」。我好像也是有很多事情、很多的思考都是從台灣開始的。 跟很多馬來西亞的留學生一樣,我從台灣這片土地得到啟發,才學會回過頭來思考自己的國家。再加上參加異議性社團,有好幾個學長會直接走上街頭,對我造
Thumbnail
最近台灣歧視言論頻傳,從台中一中的「烯環鈉」到台大言論月、經濟系學會候選人的政見,皆有對不同族群的偏見。非單一事件意味著並非特例,開始有人反省高中端出了什麼問題——畢竟,我們不是才實行號稱多元的新課綱嗎?難道真的一代不如一代嗎? 不,其實理解他人情境等情意連結,在新課綱前就是令人感到頭痛的一部分。
Thumbnail
最近台灣歧視言論頻傳,從台中一中的「烯環鈉」到台大言論月、經濟系學會候選人的政見,皆有對不同族群的偏見。非單一事件意味著並非特例,開始有人反省高中端出了什麼問題——畢竟,我們不是才實行號稱多元的新課綱嗎?難道真的一代不如一代嗎? 不,其實理解他人情境等情意連結,在新課綱前就是令人感到頭痛的一部分。
Thumbnail
回到台灣約莫一個月了,想好好的整理關於在交換期間的課程心得與感想,這部分也是我選擇出國交換的動機之一,體驗不同的教學體制,而這篇文章主要會以我在捷克修的三堂語言課程與自我經驗去提出觀點與分析。
Thumbnail
回到台灣約莫一個月了,想好好的整理關於在交換期間的課程心得與感想,這部分也是我選擇出國交換的動機之一,體驗不同的教學體制,而這篇文章主要會以我在捷克修的三堂語言課程與自我經驗去提出觀點與分析。
Thumbnail
教育部的大綱領明擺著四個字「適性揚才」,究竟有多少從事教育者能夠很清楚的了解,當教育者無法明瞭時,又如何讓學子們創造自己的技能生存下來。 教育很重要,教育很重要,教育比社會事更重要。 在前一篇文章裡提到:「教育理念違背人性,終究毀在人性!」現在繼續來談談教育怎麼毀在人性!
Thumbnail
教育部的大綱領明擺著四個字「適性揚才」,究竟有多少從事教育者能夠很清楚的了解,當教育者無法明瞭時,又如何讓學子們創造自己的技能生存下來。 教育很重要,教育很重要,教育比社會事更重要。 在前一篇文章裡提到:「教育理念違背人性,終究毀在人性!」現在繼續來談談教育怎麼毀在人性!
Thumbnail
咱有時陣會使佇課本頂面看tio̍h台灣各族群ê分布圖,為tio̍h考試才kā伊背起來,毋koh你敢有思考過,是按怎族群會按呢分布?各族群ê語言kah伊ê方言別有啥物款ê差異,koh為啥物會有按呢ê無kāng?
Thumbnail
咱有時陣會使佇課本頂面看tio̍h台灣各族群ê分布圖,為tio̍h考試才kā伊背起來,毋koh你敢有思考過,是按怎族群會按呢分布?各族群ê語言kah伊ê方言別有啥物款ê差異,koh為啥物會有按呢ê無kāng?
Thumbnail
你對於你曾接受過的教育滿意嗎?又或者,有沒有一點點的期許?
Thumbnail
你對於你曾接受過的教育滿意嗎?又或者,有沒有一點點的期許?
Thumbnail
馬來西亞永遠呈現著多元“平衡”,但很多時候只是不同群體在各種限制底下啟動的一套自我保護機制,並且互相牽制,以致這些“平衡”在一些人眼裡看起來像“妥協”,政治上則廣泛稱之為“協商的結果”。實際上,大家都在各自的安全區裡發展各自的,沒有踩過底線的話彼此便不會開戰。
Thumbnail
馬來西亞永遠呈現著多元“平衡”,但很多時候只是不同群體在各種限制底下啟動的一套自我保護機制,並且互相牽制,以致這些“平衡”在一些人眼裡看起來像“妥協”,政治上則廣泛稱之為“協商的結果”。實際上,大家都在各自的安全區裡發展各自的,沒有踩過底線的話彼此便不會開戰。
Thumbnail
回想十五年前,因為到了新加坡,為了能找個事做,開始在新加坡教起了華語。
Thumbnail
回想十五年前,因為到了新加坡,為了能找個事做,開始在新加坡教起了華語。
Thumbnail
領域教學 母語提倡
Thumbnail
領域教學 母語提倡
Thumbnail
因緣際會去多倫多大學上了一期學術英文班,班上多數學生都是20歲左右的年輕孩子,八成來自東亞國家,也因此讓我見識了東亞的精英教育有多讓人失落。
Thumbnail
因緣際會去多倫多大學上了一期學術英文班,班上多數學生都是20歲左右的年輕孩子,八成來自東亞國家,也因此讓我見識了東亞的精英教育有多讓人失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