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調適觀」的反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23/07/25

課程發展與設計這堂課有很多理論,我唯獨對具有「轉化」功能的「課程調適觀」印象深刻。

我剛剛思考了一下,才知道這兩年來我在課業上一直都在做這件事——不斷將我在台灣師範體系所學「轉化」成可以讓我思考馬來西亞教育體制的東西。

台灣和馬來西亞面對的問題不同,整個文化背景和歷史事件不同之處大於相同之處。在課堂上老師不會跟我討論馬來西亞的問題,我要自己做這件事情,不然我就只是在一直吸納別人的知識,台灣師範體系的教授、老師和未來的老師們不會回到馬來西亞,會回去的,就只有我們這些人。

一直以來,馬來西亞的獨中教材都需要中國和台灣這兩個華人為主的國家的老師來幫我們一起設計教材。我很感恩兩國老師的相助,但我覺得獨中真的缺少了關懷本土的能力。林連玉先生曾說的“共存共榮”這個精神好像不在了。我覺得我們不是因為迎合政府的口味或為了要被納入體制內才去做這件事,真正的動機應該是為了培養出能夠走出世界、在世界發光又能夠關懷家鄉、愛惜國家的、真正的公民,因為無論如何,馬來西亞都是我們的家。

avatar-img
22會員
5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芊芊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23/07/23「国际化和在地化不冲突而是需兼顾 • 课程调适观——因地制宜的良策」 以前会觉得独中是国家的弃婴,但现在思考一下,正是因为在国家体制外,所拥有的自由度似乎相对政府学校来得高。 感​独中缺少的不是自由,而是善用、转化资源的能力。会说「转化」是因为课本很中国化,之前我有写过,透过
2023/07/20 「教育可不可以“鄭(政)智(治)化” • 批判教育學 • 轉化型知識份子」 世界就是壓迫與被壓迫,讀了批判教育學、存在主義、現象學和詮釋學相關的內容,知道公民課的重要性,也知道就算沒有公民課,老師也應該帶著批判意識來 一、「對抗文本」 -多元批判的方式來解讀文本符碼才能不斷
2023/07/15「為什麼看書要看作者的背景?——知人論世」 我以前看書或讀課文,有時候會先看作者的身份,只是因為好奇,或者是考試要考XD ​現在看書發現,知道作者的背景還蠻重要的,可以讓我們知道對方的用語源自何處及其含義。 比如我正在看的《被討厭的教育》作者是蘇鈺楠老師。他大學讀法律系
2023/07/07 以前在馬來西亞無論是狂風暴雨還是艷陽高照,都是由老媽用車載送。 每次在路上,老媽就會說:“你們看那些外勞,幾曬都要騎腳車。” 有時,還會看到有些外勞會提著好幾袋重重的物品從百貨商場走出來,一邊曝曬一邊走回工廠宿舍。 從學校回家的路上,老媽如果有空就會載一些要自己走路回家
「黑暗中的,其中一盏明灯——郭史光宏老师」 光宏老师在12年前当上正式老师前夕, 以一篇文章自许。最后一段提到: “初出茅庐,前路崎岖是意料中事,该做好心理准备。近日,常会想起鲁迅先生“反抗绝望”的精神:不反抗即成帮凶。 不在绝望中反抗,就在绝望中死亡。 看得远,站得稳,于洪流中坚持理想;
很多人说:去学校好好读书,把成绩考好,以后上好的大学、出社会找到好工作。当老师要办一些额外的活动,有些家长就会呱呱叫:这个跟考试有什么关系? 结果,那些孩子在还没成为家长眼中那颗耀眼的星星,就已经陨落,不然就是在事业达到顶峰时,选择用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难题,重要的不是遇到
2023/07/23「国际化和在地化不冲突而是需兼顾 • 课程调适观——因地制宜的良策」 以前会觉得独中是国家的弃婴,但现在思考一下,正是因为在国家体制外,所拥有的自由度似乎相对政府学校来得高。 感​独中缺少的不是自由,而是善用、转化资源的能力。会说「转化」是因为课本很中国化,之前我有写过,透过
2023/07/20 「教育可不可以“鄭(政)智(治)化” • 批判教育學 • 轉化型知識份子」 世界就是壓迫與被壓迫,讀了批判教育學、存在主義、現象學和詮釋學相關的內容,知道公民課的重要性,也知道就算沒有公民課,老師也應該帶著批判意識來 一、「對抗文本」 -多元批判的方式來解讀文本符碼才能不斷
2023/07/15「為什麼看書要看作者的背景?——知人論世」 我以前看書或讀課文,有時候會先看作者的身份,只是因為好奇,或者是考試要考XD ​現在看書發現,知道作者的背景還蠻重要的,可以讓我們知道對方的用語源自何處及其含義。 比如我正在看的《被討厭的教育》作者是蘇鈺楠老師。他大學讀法律系
2023/07/07 以前在馬來西亞無論是狂風暴雨還是艷陽高照,都是由老媽用車載送。 每次在路上,老媽就會說:“你們看那些外勞,幾曬都要騎腳車。” 有時,還會看到有些外勞會提著好幾袋重重的物品從百貨商場走出來,一邊曝曬一邊走回工廠宿舍。 從學校回家的路上,老媽如果有空就會載一些要自己走路回家
「黑暗中的,其中一盏明灯——郭史光宏老师」 光宏老师在12年前当上正式老师前夕, 以一篇文章自许。最后一段提到: “初出茅庐,前路崎岖是意料中事,该做好心理准备。近日,常会想起鲁迅先生“反抗绝望”的精神:不反抗即成帮凶。 不在绝望中反抗,就在绝望中死亡。 看得远,站得稳,于洪流中坚持理想;
很多人说:去学校好好读书,把成绩考好,以后上好的大学、出社会找到好工作。当老师要办一些额外的活动,有些家长就会呱呱叫:这个跟考试有什么关系? 结果,那些孩子在还没成为家长眼中那颗耀眼的星星,就已经陨落,不然就是在事业达到顶峰时,选择用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难题,重要的不是遇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為什麼台灣人要講台語?這裡用小學數學和英文解釋給你聽!筆者身為海外留學生,最常面對的現實:講中語,就是被當成中國人;講台語,則是否認前者的最好、最快的方式。以語言區隔來強調台灣和中國兩岸衝突的本質,對於許多曾經的民族國家會更好同理:那不只是政治體制的差異,還是一個民族對另一個民族的無理霸凌。
Thumbnail
台灣高中生現在最討厭的制度大概就是學習歷程吧~每個老師講的都不一樣,也不知道誰講的才是對的?聽了一大堆講座,但真正要動手的時候又不知該從何做起? 你碰到的很多問題我也經歷過,希望能透過這篇說明一些問題和寫學習歷程的方法,希望大家可以藉此走的更順利一些。祝 學弟妹順利學測就上~
Thumbnail
在臺灣的大專院校中設計 EMI 課程是一大挑戰。本文分享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EMI 教學資源中心副執行長的經驗。透過認知分類法重新排序課程目標,讓教師能夠漸進式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並與專業學科知識理解相結合,更透過有效教學策略降低學生的焦慮感。期望透過這次分享,鼓勵更多教師在雙語教學中創新與探索。
Thumbnail
最近幾年台灣已有不少熱情的老師,或者更明確的講,是還懷有理想的不死心老師,主動積極的推動「學習共同體」的教學模式,這也是日本佐藤教授努力了十多年所提出的學習變革,希望能重新找回逃避學習的孩子,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 在台灣擾擾攘攘了十多年的教育改革,不管怎麼改,幾乎所有的人都不滿意,因為不僅沒有達到
今後,想以此為基礎,針對自己所處的菲律賓華語教學現場,做一個通盤的檢討,但我不打算以一個教師的角度去探究這個理論在中文教學時的應用,而是轉由學生學習的方向來切入
Thumbnail
國文老師批評臺灣108課綱刪減文言文的比重,本集許律師將從課綱爭議檢視教育與法律的關係,並從歷史的角度談臺灣課綱的沿革。討論課綱調整是純粹政治問題還是涉及法律問題,並探討課程綱要的發展及對教育問題的全面性考察。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臺灣雙語教育挑戰和機遇的研討會回顧,並試著提出更深入的討論和思考。 透過分享《國際雙語教育研討會》的內容,希望提出思考和討論。 簡言之,這篇文章呼籲更多關於雙語教育的持續討論和思考。
Thumbnail
 在漫長人生裡,我們無數的選擇中,影響我們情緒起伏最大的,應該就是伴侶的選擇。但是我們花了很多時間陪孩子做功課學才藝,卻沒有花任何時間教導孩子學習愛情。假如「愛」是一種能力,就應該是可以學習,可以討論的。如果父母與師長不跟孩子談,他們只能自己去碰撞。
Thumbnail
  這天我的工作場所辦了一場講座,這個講座的內容是向外籍教育者介紹以台灣文化為基底的教材。有些台灣老師反映應該要國際化議題多一點,像是女權議題、穆斯林議題或是人權議題,這些問題是台灣老師比較不知道的,如果有外國老師可以在這些議題上表達的更生動。   我是比較長大後,才發現自己身為台灣人,卻不是很理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為什麼台灣人要講台語?這裡用小學數學和英文解釋給你聽!筆者身為海外留學生,最常面對的現實:講中語,就是被當成中國人;講台語,則是否認前者的最好、最快的方式。以語言區隔來強調台灣和中國兩岸衝突的本質,對於許多曾經的民族國家會更好同理:那不只是政治體制的差異,還是一個民族對另一個民族的無理霸凌。
Thumbnail
台灣高中生現在最討厭的制度大概就是學習歷程吧~每個老師講的都不一樣,也不知道誰講的才是對的?聽了一大堆講座,但真正要動手的時候又不知該從何做起? 你碰到的很多問題我也經歷過,希望能透過這篇說明一些問題和寫學習歷程的方法,希望大家可以藉此走的更順利一些。祝 學弟妹順利學測就上~
Thumbnail
在臺灣的大專院校中設計 EMI 課程是一大挑戰。本文分享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EMI 教學資源中心副執行長的經驗。透過認知分類法重新排序課程目標,讓教師能夠漸進式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並與專業學科知識理解相結合,更透過有效教學策略降低學生的焦慮感。期望透過這次分享,鼓勵更多教師在雙語教學中創新與探索。
Thumbnail
最近幾年台灣已有不少熱情的老師,或者更明確的講,是還懷有理想的不死心老師,主動積極的推動「學習共同體」的教學模式,這也是日本佐藤教授努力了十多年所提出的學習變革,希望能重新找回逃避學習的孩子,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 在台灣擾擾攘攘了十多年的教育改革,不管怎麼改,幾乎所有的人都不滿意,因為不僅沒有達到
今後,想以此為基礎,針對自己所處的菲律賓華語教學現場,做一個通盤的檢討,但我不打算以一個教師的角度去探究這個理論在中文教學時的應用,而是轉由學生學習的方向來切入
Thumbnail
國文老師批評臺灣108課綱刪減文言文的比重,本集許律師將從課綱爭議檢視教育與法律的關係,並從歷史的角度談臺灣課綱的沿革。討論課綱調整是純粹政治問題還是涉及法律問題,並探討課程綱要的發展及對教育問題的全面性考察。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臺灣雙語教育挑戰和機遇的研討會回顧,並試著提出更深入的討論和思考。 透過分享《國際雙語教育研討會》的內容,希望提出思考和討論。 簡言之,這篇文章呼籲更多關於雙語教育的持續討論和思考。
Thumbnail
 在漫長人生裡,我們無數的選擇中,影響我們情緒起伏最大的,應該就是伴侶的選擇。但是我們花了很多時間陪孩子做功課學才藝,卻沒有花任何時間教導孩子學習愛情。假如「愛」是一種能力,就應該是可以學習,可以討論的。如果父母與師長不跟孩子談,他們只能自己去碰撞。
Thumbnail
  這天我的工作場所辦了一場講座,這個講座的內容是向外籍教育者介紹以台灣文化為基底的教材。有些台灣老師反映應該要國際化議題多一點,像是女權議題、穆斯林議題或是人權議題,這些問題是台灣老師比較不知道的,如果有外國老師可以在這些議題上表達的更生動。   我是比較長大後,才發現自己身為台灣人,卻不是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