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厭世,但還是想活的理由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佛洛伊德說,人有生之本能與死之慾求。

再怎麼努力,再怎麼才華洋溢,再怎麼一無是處的我們,終究都只是人。想好好活下去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可是光是想活下去,是不夠的。

圖片來源:Pexels

圖片來源:Pexels

前陣子與學生時期的朋友L小姐見面。前陣子她換了工作,在目前任職的公司工作剛滿兩個月,我本身懂一點占卜,還記得求職期間,她因為求職的事情拜託我占卜好多次,但是找到工作之後,她好像沒有因此變得比較快樂。

職場的人際關係和適應問題依舊讓她鬱鬱寡歡。趁著研究所放暑假,我到她居住的城市找她玩,很悠閒自在的一段時光,但只要提到工作上的事,她的情緒明顯變得低落。

「要是不用工作,也有錢賺就好了。」這句話快變成L小姐的口頭禪。

雖然暫時回歸學生身分,我還是忍不住點頭附和。

S小姐是我在網路上認識很久的筆友,剛認識的時候,我們都是學生,話題無不圍繞在課業和興趣上面,後來我們前後步入社會之後,學生時期單純的煩惱被職場複雜的煩惱取代,如今,S小姐最常和我聊的話題就是何時要辭了現在的工作。

L小姐和S小姐的狀態讓我想起了我第一份工作,我在大學四年級下學期剛好碰到疫情大爆發,原本要赴中國江蘇實習被迫取消,礙於當時系上規定,四年級下學期所有學生都必須要校外實習,由於疫情大爆發時逢年假,原定年假結束,我就要到中國實習,系上又規定我在年假結束前找到新的實習。

最終,我在家人的幫助下到家人任職的公司實習,後來結束實習後,我通過內部轉正考試,繼續留在原單位工作。

那一年的實習和工作時間,我陷入很嚴重的自我懷疑和職業倦怠,每天醒來都覺得自己活著只是為了打卡上班下班,然後領著不算差也不算好的薪水,剛好身旁的大人觀念比較傳統,那時期儘管無數動過辭職的念頭。

但得到的總是「你還年輕,這份工作都還沒摸熟,多做個幾年上手就會比較順了。」、「現在工作那麼難找,妳在這裡待遇不差,幹嘛辭職?」等回應,尤其當時正是疫情嚴峻的時期,市場景氣委靡更是成了長輩勸我打消念頭的理由。

現在回頭去看我當時每天寫的工作日誌,還能看到我反覆自問要不要離職,還有自我鼓勵的字句。

也是在那個時候,我開始意識到「舒適圈」這個詞的威力和可怕。

當時,我深深體驗到當一個人待在一個所有人都與自己想法不同的圈子,要堅持自己的初衷與想法,需要多麼大的毅力和勇氣。尤其那些反對的聲音是出自對自己很重要的人口中之時

後來我還是離職了,至今,我還記得接手我的工作的同事,一個年紀只大我兩三歲的女生,聽到我要離職一事,她的反應很大。

「為什麼要離職?外面工作又不好找。」她用一種古怪的眼神看著我。

我的第一份工作壓力並不大,職場人際關係單純,工作內容也不複雜。但要我說的話,大概就是缺乏了意義感

回想當時,我最大的恐懼就是想到我未來的人生就在這樣子度過

佛洛伊德說,人有生之本能與死之慾求。

再怎麼努力,再怎麼才華洋溢,再怎麼一無是處的我們,終究都只是人。想好好活下去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可是光是想活下去,是不夠的。

生之本能包含的是活下去,還有創造新的生命力,新的可能性。

清楚為何努力是不夠的,還需要清楚努力之後呢?我的人生會有何不同、對我未來的求職有什麼幫助、還是他人對我的看法會因此變好?

興許當時時因為有了這層次的思考,我才真正跳脫厭世又無助的迴圈。

幾個禮拜前,S小姐在訊息上說道。

「我真的好不想工作,但我需要薪水養活自己,每天都覺得好煩。人家不是很怕意外或是天災嗎?我倒是希望我明天早上一出門就遇到意外,這樣我就不用上班了,下輩子我也不想當人了。生而為人是對上輩子的懲罰吧。」

她的訊息讓我想到,我曾在工作日誌上寫下這麼一句話:「如果可以,我希望明天就是世界末日。」

偶爾又對人生感到厭倦時,我的內心時不時會浮起那段話。

「不過,我的卡債還沒繳完。之前代購的漫畫還沒看,還有我去年購買的線上課程到現在都還沒上完,我要找時間來上。」

在我打這篇文章的時候,S小姐又傳來了新的訊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日鞠的沙龍
19會員
18內容數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開始接觸人群,為了生活耕耘。我們努力不是為了被這個社會改變,而是為了讓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為保護當事人的個資,內容提及的人物均已做適度修改與匿名處理。)
日鞠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8/08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瞭如何破除限制性信念,以提升顯化成功的機會。透過反推練習、自我肯定以及接納不安等方法,讀者將學會如何辨認和改變負面信念,從而擺脫舊有的觀念限制。無論是從原生家庭的影響,還是對成功的自我懷疑,這些方法提供了具體的實踐步驟來促進自我的成長與自由。
Thumbnail
2024/08/08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瞭如何破除限制性信念,以提升顯化成功的機會。透過反推練習、自我肯定以及接納不安等方法,讀者將學會如何辨認和改變負面信念,從而擺脫舊有的觀念限制。無論是從原生家庭的影響,還是對成功的自我懷疑,這些方法提供了具體的實踐步驟來促進自我的成長與自由。
Thumbnail
2024/08/08
本文探討顯化的概念,結合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其背後的運作原理,包括自證預言、鏡像神經元及量子能量等理論。我們也討論了為何顯化可能失敗的原因,如限制性信念與習得無助,並提供提升顯化成功率的實用建議,幫助讀者理解如何有效實現自己的願望。
Thumbnail
2024/08/08
本文探討顯化的概念,結合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其背後的運作原理,包括自證預言、鏡像神經元及量子能量等理論。我們也討論了為何顯化可能失敗的原因,如限制性信念與習得無助,並提供提升顯化成功率的實用建議,幫助讀者理解如何有效實現自己的願望。
Thumbnail
2023/11/05
兒童會為了生存,會選擇壓抑對雙親的敵意。
Thumbnail
2023/11/05
兒童會為了生存,會選擇壓抑對雙親的敵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早已在下班後腦袋裡裝的只有糨糊,甚麼事情就隨便吧!感覺出錯也無妨,公司的事跟我無關。
Thumbnail
早已在下班後腦袋裡裝的只有糨糊,甚麼事情就隨便吧!感覺出錯也無妨,公司的事跟我無關。
Thumbnail
再怎麼努力,再怎麼才華洋溢,再怎麼一無是處的我們,終究都只是人。想好好活下去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可是光是想活下去,是不夠的。
Thumbnail
再怎麼努力,再怎麼才華洋溢,再怎麼一無是處的我們,終究都只是人。想好好活下去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可是光是想活下去,是不夠的。
Thumbnail
其實我也不曉得,讓我可以持續活下去的動力是什麼,或許是銀行裡的存款、或許是每周固定更新的動漫,可以坐在床上舒舒服服地觀看、或許是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每一口都細嚼慢嚥,但不會是「上班」讓我續命。
Thumbnail
其實我也不曉得,讓我可以持續活下去的動力是什麼,或許是銀行裡的存款、或許是每周固定更新的動漫,可以坐在床上舒舒服服地觀看、或許是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每一口都細嚼慢嚥,但不會是「上班」讓我續命。
Thumbnail
希望還在職海漂浮的你,能夠好好思考自己的處境,盡可能地,做出對你最有利的決定。
Thumbnail
希望還在職海漂浮的你,能夠好好思考自己的處境,盡可能地,做出對你最有利的決定。
Thumbnail
Question:一開始兩位順著社會的主流價值,用功念書,進入薪水還不錯的金融業。後來是什麼原因,離開了職場?然後又用了七年的時間,慢慢走到了現在的生活,這中間經歷過什麼?我特別想知道的是,從離職到現在,在健康方面發生了什麼變化?(洪仲清老師) 其實我們離職的原因一點也不特別,應該和許多人離職的原因
Thumbnail
Question:一開始兩位順著社會的主流價值,用功念書,進入薪水還不錯的金融業。後來是什麼原因,離開了職場?然後又用了七年的時間,慢慢走到了現在的生活,這中間經歷過什麼?我特別想知道的是,從離職到現在,在健康方面發生了什麼變化?(洪仲清老師) 其實我們離職的原因一點也不特別,應該和許多人離職的原因
Thumbnail
她遞交辭呈,這份工作做了八個月。這份工作她準備了將近一年,讀書、考試、面試,闖關成功後拿到的工作,就這樣放手,她非常不甘心。身為她的朋友,我看過她的美好,理解她的個性,就是因為朋友,我能夠欣賞跟包容。在職場上,同事就沒有這麼多情感,有的是職場上的利害關係。有了這層利害關係,她的美好可能就是別人的毒藥
Thumbnail
她遞交辭呈,這份工作做了八個月。這份工作她準備了將近一年,讀書、考試、面試,闖關成功後拿到的工作,就這樣放手,她非常不甘心。身為她的朋友,我看過她的美好,理解她的個性,就是因為朋友,我能夠欣賞跟包容。在職場上,同事就沒有這麼多情感,有的是職場上的利害關係。有了這層利害關係,她的美好可能就是別人的毒藥
Thumbnail
真的好痛苦好想辭職,但我又想待滿兩年,才不會被質問, 之前的公司面試過的公司就問過我。 上禮拜剛過完中秋連假,和好久不見的老友相聚,不意外的總是會稍微聊到工作上的事情,我很幸運也很努力的前陣子終於找到適合自己的職場,所以目前算是一切都在軌道中;但當初分享職缺訊息的好友就沒這麼舒心了,她依然處在不適合
Thumbnail
真的好痛苦好想辭職,但我又想待滿兩年,才不會被質問, 之前的公司面試過的公司就問過我。 上禮拜剛過完中秋連假,和好久不見的老友相聚,不意外的總是會稍微聊到工作上的事情,我很幸運也很努力的前陣子終於找到適合自己的職場,所以目前算是一切都在軌道中;但當初分享職缺訊息的好友就沒這麼舒心了,她依然處在不適合
Thumbnail
大家都在「成為自己」,與「他人的期許」間拉扯。 這樣的拉扯大概一輩子都不會結束。
Thumbnail
大家都在「成為自己」,與「他人的期許」間拉扯。 這樣的拉扯大概一輩子都不會結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