裏物語工廠東京組:我的社群營造冒險記(動機篇)

東京裏物語-avatar-img
發佈於真說東京裏物語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東京的中生代台灣人,需要一個更好的社群。」

辦這個工作坊前,我跟東京某個社群創辦人這麼說過,當時他不以為意,反問「東京很多社群辦得很不錯,什麼叫“更好”?」我一時說不上來,因為當時本意倒也不是想說別人辦得不好,而是想建立一個超越目的、地緣、血緣等傳統社群要素,能共享價值觀的社群。

「我想建立一個以東京中生代台灣人們為主,透過價值觀相互連結的社群。」

這樣說也許比較貼切吧?經歷了五次工作坊,第一屆成員們總算迎來了最終發表會。發表會報名人數其實已經超乎預期,結束後看參加者的回饋單,一張張感想意見,更讓人看了覺得感動,要謝的人太多,工作人員、學員、評委、參與者們,還有途中給我們幫助鼓勵的人們。

raw-image

從一個小小的想法開始的故事

曾經我在東京是個追求社會連結的異鄉人,參與過的社群,見過的網友,應該高於平均值,當初的自己血氣方剛、好惡分明,不一定跟人吵翻天,但一言不合就退群是家常便飯,也因此在東京大概不爽我的人很多;相對於此,留下來的朋友們,也一直在我人生各階段給予各方面幫助跟建議,讓低能到生活不能自理的肥宅,能勉強在東京這個殘酷舞台繼續苟活。

「能不能有一個台灣社群,大家都能互相幫助,然後不要有些怪咖?」

就如開頭所說,台灣人圈那些檯面上的社群,一直以來或多或少都有些不好傳聞。並不是指這些社群本質不好,社群創立初期那群人一定是帶著良善的初衷,希望利己與利他兼顧,但久了,規模大了,自然就會有些不懷好意的人加入,加上大家都是從興趣最後義務性質經營,久了也會疲乏,來日本超過十年以上的台灣人們,大家生活上了軌道,自然越來越不愛參加大規模的台灣人活動,而是選擇建立起小圈圈。

而檯面下,依然還是存在很多優質小眾,門檻很高的社群。

「如果有一個中生代在日台灣人的社群,大家是不是能透過這個連結來做更多自己想做,或是更厲害的事?能不能再度找回我們對人群的熱情?能不能在享受幫助人與被幫助的同時,再度創造屬於台灣人社群的驕傲?」

帶著這個想法的我,從各個社群的參與者,到後來也組過幾個賴群,最後還是帶著自己的社群夢回歸了一般生活。

但理想的社群這件事,一直是我內心未完的目標。

東京裏物語與裏物語工廠-社群與我

在2018年,我因為接下社會新創組織Next Commons Lab中台日交流專案而來到距離東京車程超過500公里的石川縣加賀市。成了專案負責人的我,從一開始日本全國跟台灣到處跑,到後來專注在加賀市跟台灣,當中遇到很多人,也看了很多案例,伴隨著一個個社群參與、協辦、政府民間舉辦的研修,我多了經歷、多了頭銜、也多了很多夥伴跟支持我的人。

參加過後,我內心不變的認知是:成就大事一定需要連結堅定的一群人。

而更大的發現是:想要促成這樣一群人的連結,是有方法的,而且這種方法早就已經廣為人知。

一般人都知道大家去EMBA是交朋友的,也知道有錢人會去獅子會、扶輪社交朋友,同樣都是交朋友,同樣都是社群連結,這些人群本質上有什麼不同?我一邊參加各種社群一邊學習,同時也同時思考自己跟人的關係、自己跟社群的關係、以及社群中複數人產生的關係。

在過程中我從想參加社群,從社群裡撿資源的參加者,一直到協辦、主辦,為了做這些事,除了學習以外,鱉也沒少吃。

「等我學成這套社群經營的方式,我一定要把這些東西帶回台灣,帶到東京台灣人的社群!」這就是裏物語工廠的起點。我要建立一個可以量產「裏物語」(不為人道的故事)的工廠。

而會有這個想法,也是因為在經營專頁「東京裏物語」時,我發現:與其擁有一百個讚,一萬個追蹤,不如有20個在現實中會互挺的朋友;於是就把專頁的能量都用來辦實體聚會跟社群。

這場講座現在對我來說絕對是個里程碑,東京裏物語一個小小專頁的講座,沒有其他單位幫忙集客宣傳,全靠朋友互挺,來場者包括各單位現役公務員、政務官、大學教授等等

這場講座現在對我來說絕對是個里程碑,東京裏物語一個小小專頁的講座,沒有其他單位幫忙集客宣傳,全靠朋友互挺,來場者包括各單位現役公務員、政務官、大學教授等等

裏物語工廠的第一次完整的工作坊是在台灣,以東京裏物語粉專為號招,沒有單位贊助,參加者自費舉辦。十名學員,為期六次,是透過自我深掘發現內心願望,再把這些願望寫成企劃的工作坊。上課地點在台北各處,所以我只能挑自己回台灣出差時辦。雖然當時主持工作坊經驗還不太夠,但靠著朋友們幫忙,也還是撐到第五次,後來遇到疫情無法群聚,我飛一趟台灣成本也異常的高,發表會就被迫停辦了。

在疫情期間,我也依舊在各個領域推廣著社群經營這套,雖然沒有很大進展,卻也是慢慢累積聲量跟各種演講與課程經驗。完整舉辦兩次為期六次的社群結成工作坊,是跟某個政府案子的執行單位合作,我以顧問跟引導師的方式,在日本連線參加。

我跟台灣的鄉親父老們

我跟台灣的鄉親父老們

我的經驗累積到一個程度,在日本地方政府的任期也結束,卸下了日本公務員的頭銜,這類型社群結成工作坊也完整操作過幾次,我覺得差不多該把當初的想法付諸行動了-就回東京看看吧!

回歸東京,重新踏上尋找夥伴之旅

在社會創新、地方創生還有政策圈外,我這兩年也參與了NFT社群、自己也組了CLUBHOUSE社群,台灣日本都辦了網聚,身邊也多了些新夥伴,帶著這些資源我又開始思考「如果想回東京辦,需要怎樣的夥伴?我想要的是怎樣的社群?」

幾經思考後,我找上了探員M的東京宵夜文事件簿 的主編大獸主辦,集客方面則是鎖定目黑會還有東京裏物語的原生讀者。

(待續)






avatar-img
26.5K會員
223內容數
喜歡閱讀裏物語長文的大家,本專題將帶大家最完整的內容。看膩了那些不是捧日本就是貶日本的文章嗎?除了景點、美食、宅文化跟AV以外,日本還有些什麼呢?別人寫的裏物語不一定會寫,但是別人不寫的,裏物語一定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東京裏物語 的其他內容
最近接觸很多教育相關的東西,才發現人一輩子脫不了學習。從義務教育、高等教育、出社會後的進修、以興趣為主的課程等等,統統算是教育的範圍。最近文科就業艱難的問題才剛出現在我思考範圍內,加入了文科理科分類後,讓我心中的台灣思想又添了一筆,只能說以前自己太無知。
三十歲以後平凡的文組人都去了哪?又該往哪去? 世界上不是只有天才跟精英,而是由我們這些多數凡人構成的,但凡人的路又有誰會關心呢? 寫寫文章,整理抒發一些最近的感想。
將近一個月的海外工作坊,一個工作人員對五個大學生的長期奮戰開始了。在台灣的準備可以追溯到2019年底...為了看到這五個人,不知道多少人付出了多少時間...所以我在某種程度上神經也繃的很緊。 就這樣,文組女大生的自我實踐之路第一課開始了。
2019年開始的台日交流計畫經過疫情的折騰,總算迎接第一批台灣大學生來到加賀,中年肥宅與女大生們的香豔奇幻(誤)大冒險正式開始。本篇從大學生們第一天落地開始,順著當初的工作日誌寫一寫發現內容還是逃不出社區營造的思考...請大家斟酌服用。
一切要從2019年開始說起,當時我在加賀市役所負責台日交流專案,任期適逢中期,講座、工作坊都順風順水,台灣還推起了地方創生政策,來參訪過的台灣老師,前輩們,與日本方合作過的大咖,都正好在同一時期找我合作。日本兩位老師把他們經營的模式交給我代理,我也寫出了一份企劃把大家的東西整理在一起;另外台灣這邊第
一切要從2019年開始說起,當時我在加賀市役所負責台日交流專案,任期適逢中期,講座、工作坊都順風順水,台灣還推起了地方創生政策,來參訪過的台灣老師,前輩們,與日本方合作過的大咖,都正好在同一時期找我合作。
最近接觸很多教育相關的東西,才發現人一輩子脫不了學習。從義務教育、高等教育、出社會後的進修、以興趣為主的課程等等,統統算是教育的範圍。最近文科就業艱難的問題才剛出現在我思考範圍內,加入了文科理科分類後,讓我心中的台灣思想又添了一筆,只能說以前自己太無知。
三十歲以後平凡的文組人都去了哪?又該往哪去? 世界上不是只有天才跟精英,而是由我們這些多數凡人構成的,但凡人的路又有誰會關心呢? 寫寫文章,整理抒發一些最近的感想。
將近一個月的海外工作坊,一個工作人員對五個大學生的長期奮戰開始了。在台灣的準備可以追溯到2019年底...為了看到這五個人,不知道多少人付出了多少時間...所以我在某種程度上神經也繃的很緊。 就這樣,文組女大生的自我實踐之路第一課開始了。
2019年開始的台日交流計畫經過疫情的折騰,總算迎接第一批台灣大學生來到加賀,中年肥宅與女大生們的香豔奇幻(誤)大冒險正式開始。本篇從大學生們第一天落地開始,順著當初的工作日誌寫一寫發現內容還是逃不出社區營造的思考...請大家斟酌服用。
一切要從2019年開始說起,當時我在加賀市役所負責台日交流專案,任期適逢中期,講座、工作坊都順風順水,台灣還推起了地方創生政策,來參訪過的台灣老師,前輩們,與日本方合作過的大咖,都正好在同一時期找我合作。日本兩位老師把他們經營的模式交給我代理,我也寫出了一份企劃把大家的東西整理在一起;另外台灣這邊第
一切要從2019年開始說起,當時我在加賀市役所負責台日交流專案,任期適逢中期,講座、工作坊都順風順水,台灣還推起了地方創生政策,來參訪過的台灣老師,前輩們,與日本方合作過的大咖,都正好在同一時期找我合作。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今天值飛TR898航班的是2015年出廠,編號9V-OJA的波音787-9,每一架酷航787都有名字,這架是酷航第一架787-9,她的名字就叫Dream Start囉。酷航一天三班從新加坡飛往成田,其中兩班從台北延遠至成田。一班為787-9值飛的TR898,另一班為A321neo值飛的TR874。
出發吧!鎌倉!沒有手機的日本獨旅— 我在「海街」寫「日記 」! 時間回到2022年末,對於日本文化相當憧憬的我,總算有機會安排一趟屬於自己的獨旅,除了旅行外,更想給自己的25歲後留下點足跡,目的地理所當然就是日本,這也是人生首度踏上日本,回想正式愛上日本,是因為電影《海街日記》與日劇《喜劇開場》,
今天值飛JL37航班的是2003年離廠的 B777-300ER,註冊編號為 JA732J,8個頭等艙,49個商務艙,40個豪華經濟艙,147個經濟艙,共244個座位。這架JA732J別看已經22歲,她可是波音777-300ER首架試飛機,對波音與最早決定引進777-300ER的日航來說都別具意義。
日本航空羽田國際線頭等貴賓室提供豐富的美食體驗,現點現做的壽司與多種菜色,份量精緻,適合多樣品嚐。還有高雅的RED Suite以及貼心擦鞋服務,滿滿尊榮感受。搭乘早班機時,建議直接左轉前鮨鶴亭與JAL's Salon,享受無與倫比的體驗。午後,氛圍靜謐奢華的Salon更是威士忌與咖啡愛好者必訪之處。
今天值飛TR898航班的是2015年出廠,編號9V-OJA的波音787-9,每一架酷航787都有名字,這架是酷航第一架787-9,她的名字就叫Dream Start囉。酷航一天三班從新加坡飛往成田,其中兩班從台北延遠至成田。一班為787-9值飛的TR898,另一班為A321neo值飛的TR874。
出發吧!鎌倉!沒有手機的日本獨旅— 我在「海街」寫「日記 」! 時間回到2022年末,對於日本文化相當憧憬的我,總算有機會安排一趟屬於自己的獨旅,除了旅行外,更想給自己的25歲後留下點足跡,目的地理所當然就是日本,這也是人生首度踏上日本,回想正式愛上日本,是因為電影《海街日記》與日劇《喜劇開場》,
今天值飛JL37航班的是2003年離廠的 B777-300ER,註冊編號為 JA732J,8個頭等艙,49個商務艙,40個豪華經濟艙,147個經濟艙,共244個座位。這架JA732J別看已經22歲,她可是波音777-300ER首架試飛機,對波音與最早決定引進777-300ER的日航來說都別具意義。
日本航空羽田國際線頭等貴賓室提供豐富的美食體驗,現點現做的壽司與多種菜色,份量精緻,適合多樣品嚐。還有高雅的RED Suite以及貼心擦鞋服務,滿滿尊榮感受。搭乘早班機時,建議直接左轉前鮨鶴亭與JAL's Salon,享受無與倫比的體驗。午後,氛圍靜謐奢華的Salon更是威士忌與咖啡愛好者必訪之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擁有某個特定社群的背景,意味著你可以獲得圈外人無法輕易接觸的寶貴知識。這些知識來自於日積月累的參與與互動,使你在相關領域中獲得優勢。以下是幾個實例,展示如何利用這些社群知識來提升個人能力。 ▋文化與社群知識 作為一名台灣人,我對台灣文化的理解使我在很多方面具有優勢。這些文化知識不僅來自於
Thumbnail
到底要為什麼要經營社群,又怎麼會從社群變成色群啦!
在開始陳述時,我知道很多人會有自己的意見 故這邊也只是一些待在日商時所碰之真人真事,給予看法 小弟先前在某間日商,分A、B、C三大部門, 小弟入職恰巧在C部門,其他部門基本都由台灣人自行管理 只有這C部門有最初是由日本部長帶領的,但那都是舊話了 在2023年時全面改組成台灣人自行管理,
Thumbnail
講述一位過去在日本從事地方創生工作的人的真實紀錄,以及他對資本主義社會、中產階級脆弱性、社群連結等議題的思考。同時,也提出了對現行社會狀況的反思,經由共同行動來構建一個共同願景的新型共同體。
Thumbnail
感謝大家一起同行,一起把這樣的模式打造出來~無比感恩!💖🤗 我一直相信,新的世界是先由一群敢玩、玩得起的人(意識頻率高、跳脫生存壓迫),意識揚升+生活落地,先玩出模式,然後再擴展讓更多人有路可走(翻轉機會),邁向共好生活的未來!
Thumbnail
中日隨行口譯工作記錄。隨行口譯並不稀奇,但這場隨行的參觀地點、見到的人物卻是很了不起。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新竹科學園區行政大樓、工業研究院、唐鳳部長懇談會,精彩行程讓我滿載而歸。
Thumbnail
充滿愛的能量的話語在群組流動著,謝謝你們讓我看到愛的流動 一如這句話:生命的目的,是以所有一切的形式去展現愛! 大家關係越來越緊密,一個共好的‘’社群‘’已經形成~由每個人的靈魂一起塑造出社群的靈魂,一起提升閃閃發光以及生活落地,未來我們持續付出愛來允許各種不同及運轉各種可能,奇蹟和豐盛也會源源不絕
你喜歡你現在所處的社群嗎? 如果喜歡,何不參與其中,貢獻自己的力量,幫助這社群變得更棒,因為這也幫助到你自己; 如果不喜歡,那就主動去創造你心目中的社群吧!
Thumbnail
會知道這個概念,是來自一場講座的偶然際遇,也是那時聽著長年在國發會審理地方創生案的林承毅老師分享而知。地方創生在台灣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從日本的社區總體營造展開,以建立社區文化、凝聚社區共識到社區生命共同體為目標,是一段公民賦權的啟蒙運動,而台灣在政策制定總喜歡從鄰近的日本開始模仿...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擁有某個特定社群的背景,意味著你可以獲得圈外人無法輕易接觸的寶貴知識。這些知識來自於日積月累的參與與互動,使你在相關領域中獲得優勢。以下是幾個實例,展示如何利用這些社群知識來提升個人能力。 ▋文化與社群知識 作為一名台灣人,我對台灣文化的理解使我在很多方面具有優勢。這些文化知識不僅來自於
Thumbnail
到底要為什麼要經營社群,又怎麼會從社群變成色群啦!
在開始陳述時,我知道很多人會有自己的意見 故這邊也只是一些待在日商時所碰之真人真事,給予看法 小弟先前在某間日商,分A、B、C三大部門, 小弟入職恰巧在C部門,其他部門基本都由台灣人自行管理 只有這C部門有最初是由日本部長帶領的,但那都是舊話了 在2023年時全面改組成台灣人自行管理,
Thumbnail
講述一位過去在日本從事地方創生工作的人的真實紀錄,以及他對資本主義社會、中產階級脆弱性、社群連結等議題的思考。同時,也提出了對現行社會狀況的反思,經由共同行動來構建一個共同願景的新型共同體。
Thumbnail
感謝大家一起同行,一起把這樣的模式打造出來~無比感恩!💖🤗 我一直相信,新的世界是先由一群敢玩、玩得起的人(意識頻率高、跳脫生存壓迫),意識揚升+生活落地,先玩出模式,然後再擴展讓更多人有路可走(翻轉機會),邁向共好生活的未來!
Thumbnail
中日隨行口譯工作記錄。隨行口譯並不稀奇,但這場隨行的參觀地點、見到的人物卻是很了不起。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新竹科學園區行政大樓、工業研究院、唐鳳部長懇談會,精彩行程讓我滿載而歸。
Thumbnail
充滿愛的能量的話語在群組流動著,謝謝你們讓我看到愛的流動 一如這句話:生命的目的,是以所有一切的形式去展現愛! 大家關係越來越緊密,一個共好的‘’社群‘’已經形成~由每個人的靈魂一起塑造出社群的靈魂,一起提升閃閃發光以及生活落地,未來我們持續付出愛來允許各種不同及運轉各種可能,奇蹟和豐盛也會源源不絕
你喜歡你現在所處的社群嗎? 如果喜歡,何不參與其中,貢獻自己的力量,幫助這社群變得更棒,因為這也幫助到你自己; 如果不喜歡,那就主動去創造你心目中的社群吧!
Thumbnail
會知道這個概念,是來自一場講座的偶然際遇,也是那時聽著長年在國發會審理地方創生案的林承毅老師分享而知。地方創生在台灣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從日本的社區總體營造展開,以建立社區文化、凝聚社區共識到社區生命共同體為目標,是一段公民賦權的啟蒙運動,而台灣在政策制定總喜歡從鄰近的日本開始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