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好好地痛哭一場是很療癒的】

【能好好地痛哭一場是很療癒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比起只能看到一堵磚牆的病人,能從床邊窗戶看見綠樹的病人,平均康復時間快上一天,止痛藥的需求量明顯更少、且較少發生術後併發症」環境心理學家Dr. Robert Ulrich在針對進行膽囊手術的患者研究中證實道。

 「鹹水---汗水、淚水、或海水,可以療癒百病」───Isak Dinesen。

 光是自然景觀窗、或只是靠近水域,就能帶來深刻的心理及情緒效益,那麼實際走進大自然裡、或浸泡在水中,效果一定更驚人。

 .

土地、樹木的芬多精、高海拔的稀薄氧氣、及鹹水,都是大自然的療癒力量。

 下回你心情不好的時候,讓自己痛哭一場、或是去山上、海邊走一走吧。

.

如果你覺得沒有人愛你,別忘了,只要你轉身,大地之母,一直都在。

 #閱讀筆記

#超癒力

avatar-img
高小露學堂的沙龍
39會員
267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高小露學堂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媽咪,我今天想要”不包尿布”睡覺!』 5.5Y的妞前陣子主動提出想戒尿布 在戒尿布期間的某一個晚上 當時已是晚上11點左右 妞醒來,並從臥室走出來一直murmuring哀嚎著 『我好想喝水哦…』 『我好想喝水啊…』 『我好渴,好想喝水啊…』   我建議她要不喝一小口? 她說不
別人家孩子要怎麼哭鬧我不管,但我的孩子不能丟臉 別人家孩子功課好不好我管不著,但我的孩子不能落後 別人家的孩子學不學才藝是他們的決定,我的孩子必須有一定的水平 別人的孩子可以,我的孩子不行 這代表甚麼? 當我的孩子“表現良好”,代表: 我有在教? 我是一個好媽媽? 我的孩子是懂事的好
#十日內觀 #心感篇 2023/7月份去參加了Vipassana內觀十日,有許多學習與收獲。接下來我會慢慢地將這些日子的經驗整理並記錄下來,再與大家分享。   先聊一聊我進到觀因寺後,上繳手機不能與外界連繫、禁語不能與他人溝通,整個人「慢」下來後的第一個體驗。   我沒有帶足10日份的衣褲
#書僮小露的閱讀筆記分享 去年讀了《解鎖創傷療癒地圖》才知道,原來我們被笛卡兒誤導了好久。 這幾天更發現,除了「我思故我在」,還有300年前牛頓的物理學定律、以及160年前達爾文的演化生物學,都大大地誤導了我們! 達爾文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分離與競爭概念是如此根深柢固在我們心中。但這些觀念..
當孩子情緒高漲、無法溝通時,仍雲淡風輕地當一個高情商父母,是有方法的。 「我討厭媽咪!!!」 1. 明白 #孩子的惡劣態度和言行並非真心想傷害我們,而是因為 #他正陷在情緒的痛楚中。 第一次不在孩子身邊10天這麼久 再見面時 我和孩子們像無尾熊母子般緊緊抱黏在一起。 然而1小時後 我和
今天在商周何飛鵬老師的專欄讀到一個出自《管理者的養成》的概念: 組織文化有4種情境,當組織文化還沒到位時,推動立意良善的制度,都不可能有成果。這4種情境分別是: 1.自我約束:不做不應該做的事 2.自我管理:做應該做的事 3.自我激勵:面對員工或同事做不到的事,相信能做到,並幫助隊友去完成 4.自我
『媽咪,我今天想要”不包尿布”睡覺!』 5.5Y的妞前陣子主動提出想戒尿布 在戒尿布期間的某一個晚上 當時已是晚上11點左右 妞醒來,並從臥室走出來一直murmuring哀嚎著 『我好想喝水哦…』 『我好想喝水啊…』 『我好渴,好想喝水啊…』   我建議她要不喝一小口? 她說不
別人家孩子要怎麼哭鬧我不管,但我的孩子不能丟臉 別人家孩子功課好不好我管不著,但我的孩子不能落後 別人家的孩子學不學才藝是他們的決定,我的孩子必須有一定的水平 別人的孩子可以,我的孩子不行 這代表甚麼? 當我的孩子“表現良好”,代表: 我有在教? 我是一個好媽媽? 我的孩子是懂事的好
#十日內觀 #心感篇 2023/7月份去參加了Vipassana內觀十日,有許多學習與收獲。接下來我會慢慢地將這些日子的經驗整理並記錄下來,再與大家分享。   先聊一聊我進到觀因寺後,上繳手機不能與外界連繫、禁語不能與他人溝通,整個人「慢」下來後的第一個體驗。   我沒有帶足10日份的衣褲
#書僮小露的閱讀筆記分享 去年讀了《解鎖創傷療癒地圖》才知道,原來我們被笛卡兒誤導了好久。 這幾天更發現,除了「我思故我在」,還有300年前牛頓的物理學定律、以及160年前達爾文的演化生物學,都大大地誤導了我們! 達爾文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分離與競爭概念是如此根深柢固在我們心中。但這些觀念..
當孩子情緒高漲、無法溝通時,仍雲淡風輕地當一個高情商父母,是有方法的。 「我討厭媽咪!!!」 1. 明白 #孩子的惡劣態度和言行並非真心想傷害我們,而是因為 #他正陷在情緒的痛楚中。 第一次不在孩子身邊10天這麼久 再見面時 我和孩子們像無尾熊母子般緊緊抱黏在一起。 然而1小時後 我和
今天在商周何飛鵬老師的專欄讀到一個出自《管理者的養成》的概念: 組織文化有4種情境,當組織文化還沒到位時,推動立意良善的制度,都不可能有成果。這4種情境分別是: 1.自我約束:不做不應該做的事 2.自我管理:做應該做的事 3.自我激勵:面對員工或同事做不到的事,相信能做到,並幫助隊友去完成 4.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