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導大師<歸去來.讚>今詮(節本)
此讚出於善導大師(613-618)《觀經四帖疏》第二(水)觀[1]之間,前
二讚描述「極樂之莊嚴與殊勝」之後,發起願生心,而接入第三讚:
歸去來,魔鄉不可停!曠劫來流轉,六道盡皆經;到處無餘樂,唯聞愁歎聲。畢此生平後,入彼涅槃城。
此讚雖精簡,含意頗深廣,「歸去來」點出主旨,從此界與彼土的比較觀察、深入體會之後,發起了身口意的決定與動作;「魔鄉不可停」對無始劫來顛倒夢想、生死輪迴的惑業苦,做一個總結與捨離,「曠劫來流轉,……唯聞愁歎聲」說明了過去世無窮盡輪迴受苦的實況,這部分是具體可訴的感觸,所以用了四句;「畢此生平後,入彼涅槃城」,既然如此,此生應是最後一期的三界業報,今生的壽算結束之後,就要往生極樂國,永受涅槃樂。
1.歸去來
從語法分析「去來」一詞,或乃「去」實「來」虛--「來」是表述「第一人稱」的主觀意願;或以「來」邀請,將對方納入我的意向,而成了「咱們」。情態(modality)上,「來」所述乃未發生的 (irrealis)情況,是說話者提出了一個構想、建議,可能被實踐,也可能沒成眞[2]。因此,「歸去來」就是「歸去」,且是「咱們一起歸去」。
也有人說,「歸去來」是一種套語,以「歌唱」宏法[3];是佛教常用的語彙,「歸」字是梵文「南無」的譯語,在佛法上乃「歸命,歸依」之義;「去來」,與「如來如去」「不來不去」同義,可等於「空」、「佛」。
在上述的解說之上,還可開展並深入其義,分幾層詳說:
1-1.歸鄉:主觀上以極樂淨土(無為涅槃界)為眾生本居(佛性如來藏)的故鄉,我們因無明而多造善惡業,遍於「六道」流浪,受報無量劫,久迷而忘失本來面目(本地風光);今日有幸聞信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呼喚之聲,即時相應而知返,一心稱名,乘佛願力,厭捨娑婆身而欣歸極樂鄉[5]。彌陀淨土是最終極、最親切的常然歸宿[6]。所謂「人生忽如寄,樂邦歸去來;從本不曾離,權說來與去。」
1-2.歸結:多劫以來,或曾修學各種宗教,乃至佛教各宗的法門,卻沒什麼成就,故至今不能出三界,也未得不退轉;此生既聞此「勝異方便,速疾解脫」之彌陀淨土教,乃知其為萬法之歸宗,從此一門專修,不再多歧雜行。
1-3.歸命:就是「南無阿彌陀佛」,一心歸命無量光/壽如來;如善導大師《觀經疏》:「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回向之義;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淨土宗釋云:歸順(釋迦、彌陀)二佛之敕命,如二河白道之喻:就是順應阿彌陀佛「呼喚我們回極樂」的命令。將我們無常、污穢的生命,歸入阿彌陀佛的永恆、清淨,而與佛同體光明。所謂「家親眷屬永團聚,光壽如同大願王。」這「二尊、二邊、二信」,因「歸命」而總結為「一佛一法一淨土」[8]。
綜合以上論述,以三個表說明「歸去來」的多層內涵:
以極樂世界為座標,眾生是(聞彼敕命)往生歸去,彌陀是(在此呼喚)接引歸來。眾生是信機而厭穢,信法而欣淨;彌陀乃應機而施教,說法而勸請,各有去來,終歸於淨土團聚。
/眾生—歸去:機、厭穢—離娑婆
1-4.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
\彌陀—歸來:法、欣淨—生淨土
眾生雖發願往生,也須知阿彌陀佛的因地願行及極樂淨土的由來,也就是因行果報的內容,於「如來如去,不來不去」之中,成就報身與淨土的莊嚴,為眾生指方立相,光號攝取;所謂的如來,「如」是實相、第一義,「來」是示現於娑婆(或極樂);乘真如之道,從因來果,而成正覺,是「真身」;由果垂化,廣度眾生,是「應身」。又名「如去」,過去諸佛,超三界,了生死,乘真如之道而去涅槃,成佛果。「如去」是上成佛果(自利),「如來」是下化眾生(他利),諸佛不離亦不住於涅槃,從如而來,又歸於如[10]。
/如去←往相:因地而修成正覺,乘如而去
1-5.阿彌陀佛:來無所來,去無所去;酬願度生,現在西方
\如來→還相:成佛而悲願垂化,乘如而來
有了法藏比丘發願修行而成就「阿彌陀佛」,並建立「極樂淨土」,以「光明/名號」之無量功德而攝受眾生;以此之故,乃有凡夫的往生成佛及還來度眾,一往一還、一去一來,皆須仰憑阿彌陀佛的大悲弘誓之力。
←凡夫歸去(往相):生彼淨土(誓到彌陀安養界/到彼自然成正覺)
1-6.皆緣阿彌陀如來本願力(凝聚一切功德於六字名號,迴施眾生)
→聖眾還來(還相):所起諸行(還來穢國度人天/還來苦海作津梁)
對五濁末法的娑婆眾生而言,其歸去來而得救的因緣,全在於「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的前提,極樂世界在西方,阿彌陀佛今說法,這對於「住心取境,著相求佛」的眾生,其方位與時態是極其具體、明確而可欣向、可感應的,也就是以「事」挾「理」[11]而順眾生之性,令其身心有所依憑而落實於「信、願、稱名」,平生業成而安心,命終佛迎而往生。
以上之「西方」與「現在」,是依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於今十劫」而說的,由於時空較接近,有親切感,易令眾生「成立信心」;而究其實,所謂「無量壽」,或不從法藏比丘的因行果覺為始,而有「久遠實成」之說[12],可圓滿顯示阿彌陀佛報身與淨土的勝妙[13]。
2.魔鄉不可停
娑婆,被魔王控制,是魔的家鄉;是共業眾生的償業受報之土,苦多(三苦八苦無量苦)而樂少(苦中作樂或以苦為樂);又因環境(五欲六塵)的汙濁,易令人染著而造業墮落。因此,各大宗教都勸人捨此穢土另尋樂地(或另謀出路)。就佛教,唯證涅槃,或生淨土,乃得出離三界(六道)之輪迴。所謂魔鄉,有內外四魔:五陰魔--煩惱魔--老病死魔--天魔[14];此四魔能令人起惑、造業、受苦,壞人慧命、斷人善根,乃至淪為邪魔外道、謗法闡提,長劫淪墮於三惡道,不聞「三寶」,不修「善法」;就淨土宗,更嚴重的魔中之魔是:對彌陀救度的「疑」。
五陰(蘊):色(四大-內/外)受(領納-境界/情感)想(想像-認知/取相)行(造作-三業)識(了別-前六)—
煩惱(欲):根本(貪.瞋.慢.癡.疑.不正見);隨(忿.恨.惱.覆.誑.諂.憍.害.嫉.慳.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放逸.惛沈.掉舉.失念.不正知.散亂)[15]
死(苦):無常之極(三隨/重.習.念),四大分散,夭喪殞沒(臨終-正死-中有-投胎) ;命終三愛(執著):第六識(明了/善惡無記心) ,境界愛;第七識(有覆無記心),自體愛。第八識(不明了/異熟無記心),當生愛[16]。
天:欲界第六天[17](他化自在/波旬),無須自找樂子,常下世間遊戲,以他人之樂事而自在。為了讓世人沉溺於欲樂,心生「退轉」,而變現各種畏怖之異形,或上妙之五欲,令人恐懼、貪著;或侵辱、打罵、遭厄,令人起瞋、生憂。天魔以其雜福德業之因緣,有大勢力;並以邪見,奪人慧命,破壞佛教。
魔就是欺騙、魅惑,控制、主宰,害人性命、障人修道、妨人行善;《法華經·譬喻品》:「我墮疑網故,謂是魔所為。」讓人迷執於世間、疑惑於正法。故悉達多太子八相示現,於「出家、降魔[18]」之後成道,也就是降伏內魔、外魔[19]的過程。四魔或與五濁[20]配對,《觀經疏》云:劫濁「劫減時,諸惡加增」,是末法之世的總稱,餘四濁如下:
五陰魔—眾生濁(十惡彌盛)
煩惱魔—煩惱濁(隨對六根,貪瞋競起)
死魔—命濁(由前二濁,多行殺害)
天魔—見濁(己惡變善,他善成非)
今生既已得人身、遇佛法,則應及時修行,超越三途惡報及人天善果,速求佛菩提而不退轉,不可於娑婆幻境有任何的迷惑、妄執、流連;以涅槃淨土為嚮往而「歸去來」,載欣載奔而「不可停」。相對而言,阿彌陀佛比我們深知娑婆(魔鄉)之苦惡,且急於救拔我們出此業牢,《觀經疏》:「立撮即行,不及端坐以赴機也。」
3.曠劫來流轉,六道盡皆經
每個人從無始劫來,直到今世,上天堂、下地獄,來去不知多少次,(潛意識中六道種子,有時顯現於定中、夢中)[21]曾出家為僧,也曾平凡百姓、五逆謗法,天堂去過,地獄墮過,苦不堪言--每個人第八識中潛藏了80億人類的種性,乃至卵胎濕化一切眾生的業力。故菩薩祖師多發願:(自他)心中無邊眾生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眾生則隨業而輪迴,雖偶有感觸云:「未生之前誰是我?出生之後我是誰?」然而,凡夫覆於無明而只能胡思亂想,永不得其解答。
眾生之所以長劫流轉(常沒)於三途六道,簡而言之,就因「無明.煩惱」而貪求「五欲」,被「業愛」之繩所縛而相續造(十)惡,溺沒[22]於無邊生死海中,而不得(求)出離;縱然於夜半、獨處、病苦之際,偶發一念自覺向上之心[23],隨即又被五欲所淹沒了。
4.到處無餘樂,唯聞愁歎聲
六道中一切處都沒有真實的快樂(多是苦中作樂或以苦為樂),只聽到憂愁哀嘆的聲音。為什麼 ? 若仔細的觀察、體會,就能親自證實《佛說八大人覺經》所云:
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生死熾然,苦惱無量。
這是娑婆(世間)之為「魔鄉」的直接說明;一般而言,三界、六道、世間、娑婆、火宅、苦海,就是業報凡夫的常駐、輪迴之所,其性質是虛假(偽).汙染.顛倒.破壞.輪(流)轉.無窮(際).黑暗.有漏.無常.危脆.生滅.……這麼多的形容詞,各別映現了眾生之環境(器界/依報)與生活(根身/正報) 的現實;然而,眾生困於(無始)無明而難以自覺此「五濁」之無量濁、「堪忍」之不可忍,學人在此,須用心尋覓、依止於真善知識,依其教示,乃能如實認知六道魔鄉的虛妄、迷倒,及因而造業、受苦的真相,速球出哩,不再自欺並互騙。
依佛教說,娑婆多苦、唯苦;但世人執迷,每以苦為樂,或苦中作樂,雖苦多樂少,而似可忍受(堪忍);或雖知五欲之患而生厭離[25],卻不知何去何從? 依四聖諦,「苦」有三苦、八苦、無量苦,整理如下:
苦苦:生--老.病.死(依色身之存在而有之老、病、死,眾緣生之諸境的逼迫)
壞苦: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可愛順意之人事,若變壞、遭謗而起憂惱);
行苦:五陰熾盛(身心變化,無常不住,為了存活而不停的動作、勞累;乃至往來六道中,輪迴無休止);「生老病死」是肉身業報的過程,只能順養而難以控制;「五陰熾盛」乃總括前七事的微細變化,雖有活動(行)而難以察知。從心理上,最讓人在意而難過的是「壞」苦三項,而「愛、憎」又因「求」而患得患失,是相對相纏的執取之苦。
愛別而怨會,乃世間的常態,是宿業的恩怨,也是人心的無常,但由於求(分別.執著.渴欲)而愛而求長聚,憎而求遠離,內心焦慮而不安,又涉及他人(事物),非我能獨斷,故苦上加苦。
5.畢此生平後,入彼涅槃城
如前所說,若深知「娑婆不可居、魔鄉不可停」,則應發起「厭苦欣樂」之心,而有「畢此,入彼」的決定與行為。四魔之對治,略如下:
陰:見苦—如幻不實
欲:知集—空無自性
死:向滅—不生不滅
天:修道—去憍除慢
這其中,又須內自力與外佛力相配合,乃得成就,眾生如來藏雖具足「無漏功德」的內熏之力,能生「厭苦求樂」之心;但也因「無始無明」的熏習,而有妄念,取著於種種妄境界,多造生死業,廣受輪迴苦。長劫以來,無明惑的影響,遠大於清淨心,只憑自力本覺的修行,難以抉擇正法並堅持正行,且易被外緣的干擾而退轉;因此,更須依靠善知識 (佛菩薩)之智慧與功德的加持、攝受,才能於長遠的成佛之道上直進不退。可以說,自力發心只是個微弱的起點,後續的聞思修證之內容與過程,幾乎全憑(善知識)他力的四攝法,前導後推無間斷的陪伴、提攜[27],乃能保其有始有終的成就。淨土門以阿彌陀佛之「本願」功德力為的「強緣」,而一心稱名,生前就能「不斷煩惱,得涅槃分」,命終又蒙佛接引,往生極樂,於彼「無為涅槃界」的外緣而熏發「本來性清淨」的內因,而有不可思議之利益與成就。
然而,娑婆眾生雖聞此淨土往生門,其反應可有兩極,前者念佛往生,應無疑難。後者表面上於佛所說法不信受(疑)、不奉行(謗),實乃長劫以來無明所覆,貪愛所縛,而墮於魔網,自障其覺性與道心;此正是諸佛菩薩所悲憫而拔濟者,尤其阿彌陀佛的弘誓大願,特為了普救逆惡、謗法之下品人,接往淨土,受樂成佛。阿彌陀佛既有如是的悲願大行,娑婆眾生豈可再三的擦身錯過[30]? 或許該重新觀察、審細思考「娑婆與淨土」、「輪迴與涅槃」、「永苦與常樂」的兩極,然後,為己為人而明智的抉擇、痛快的取捨,回轉其業習與性向,直奔西方極樂。趁今生既知娑婆穢濁之苦,應求出離;又得聞淨土清淨之樂,切願往生;捨此取彼、轉凡成聖,既不辜負己靈,也是隨順佛願,何況,三界六道是業報流轉的客旅,西方安樂才是本覺常住的故鄉;我輩凡夫,雖曠劫以來,迷失其本地風光,淪落於他鄉,如失憶的流浪漢,幸而彌陀慈父不捨,引頸呼喚;釋尊本師大悲,苦口宣說,又得十方諸佛護念,出舌勸導;縱是鐵石心腸、冥頑心性,也應聞而感動,化柔、生信,而浪子回頭,起程歸鄉!如善導師《全集》中常見的唱讚:「願往生 無量樂!難思議 往生樂!」
此消(厭穢)彼長(欣淨):人生忽如寄,樂邦歸去來
此滅(娑婆)彼生(極樂):娑婆假名我,淨土法性身
涅槃城就是安樂國:涅槃是人生真實、永恆、安樂的歸宿,是我們的本來面目。稱念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就能回歸涅槃故鄉;與阿彌陀佛及諸上善人,聚會一處,供佛聞法,永不退轉,畢竟成佛[32]。
畢此生平後:畢業—平生業成,業報流轉的終結
厭穢欣淨--捨此取彼
入彼涅槃城:入學—一生補處,成佛度眾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