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糾結使用筆記的分類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多數人在使用筆記時,都會直接聯想到要如何分類,我覺得其難度並不下於標籤(#Tag),分門別類似乎是理所當然,但又不知其所以然,風靡歐美的「卡片盒筆記法」所提到的筆記形式有四種,分別為Fleeting note (靈感筆記)、Permanent note (永久筆記)、Literature note (文獻筆記)與Project-related note (專案筆記),從字面上的敘述好像理解但又不知道該如何使用,相信許多的筆記使用者與卡片盒筆記法的熱愛者,應該是霧裡看花,摸不著頭緒吧!

有句說得透徹,「盡信書還不如無書」,特別要強調,不是閱讀/讀書或卡片盒筆記法不重要,而是不要過於拘泥於形式的分類框架,除非「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否則你會發現無所適從,原地踏步,大師所望(期望),變成大失所望(失望)。還不如直接玩玩卡片,體驗當下的樂趣。

企業KM的三大主軸,制度管理、團隊運作與商業智慧

既然企業的KM可以運用OBS筆記,我們還是要定義企業KM的實務活動(Activities)是什麼樣的結構與特性,方能有效快速建構企業筆記,先前曾表達,知識管理工具思維的三個使用原則,Instant、Focus、Minimalist,KM的實務活動(Activities),若用以一句話來陳述表達這三個原則分別是:

  • 在當下完成紀錄筆記的過程紀錄。
  • 將一個故事脈絡完成的歷程紀錄(Story)。
  • 從文字內容Content到機制脈絡Context的歷程紀錄。

而在這三個原則與陳述表達下,我們將企業KM的實務活動(Activities),區分為制度管理、團隊運作與商業智慧​三大主軸;

  • 制度管理,在強調為什要做?做什麼?如何做?誰做?何時做?在哪裡做?做多少?,也就是5W2H,例如管理制度、企業流程、SOP等。
  • 團隊運作,在制度管理的基礎上,進行更有彈性的團隊互動,例如領導、訊息溝通、跨職能部門會議、產銷會議等。
  • 商業智慧,結合制度管理與團隊運作,進行營運分析與決策,並採取有效的行動,持續監督組織運作效能與永續發展。企業的智商高低取決於此。
企業KM的筆記,行動筆記、機制筆記、分享筆記、專案筆記

我們就以企業KM實務活動(Activities)的三大主軸、三個原則與陳述表達來定義四種形式的筆記,茲說明如下:

  • Fleeting note(行動筆記):係指是接受訊息當下(Moment),所觸發的想法或採取行動的紀錄。例如一則新聞媒體的報導、競爭對手發佈新產品、不如預期的銷售業績、機台稼動偏低、客訴居高不下、人員流動偏高等等。此形式的筆記是KM實務中最為關鍵的一環,因為行動的效能就組織的績效,與商業智慧的主軸互為因果關係,也就是具備靈敏度(Agility)的知行合一組織。
  • Permanent note(機制筆記):係指組織架構機制內或結構化的組織訊息紀錄。例如文件管理、採購週報、原物料價格、例行性的會議與表報等。組織既是一群知識工作者的組合,總有所屬職能部門的歸屬、角色與任務,而不是一群沒有目標方向的人。
  • Literature note(分享筆記):係指已出版的書籍、文獻、雜誌、論壇、影視影片YouTube、抖音或已公告發佈的訊息紀錄,此紀錄可能與工作完全無關,它就是一個參考附件(Reference),套句筆記的說法,先記錄就對了;但若是與工作高度相關或情境上許可,是可以直接連其他形式的筆記,當然日後想起或搜尋到再聯結也是可以的。例如版本更新、新技術通報、參訪展覽報告、案例報告、讀書會等。
  • Project-related note(專案筆記):係指非該職能部門當責的工作任務,但限定在某一期限內完成。該工作任務展開,需跨部門協作或整合外部供應鏈方能完成。例如成本降低方案、管理才能發展專案、碳盤查(減碳)、ESG與公司治理專案等。

其實不論任何一種的分類法,都是有可能改變的,百年內不太會變的分類(因為百年之後我們也不知道),例如迄今154年的化學元素週期表。其實分類也是載體的另一個別名,本來就可以隨需改變,因應不同情境而改變也是趨勢所致。

最後,請各位想像一下,未來很有可能,生成式人工AI/GPT會提出一個超越人類大腦思考的分類,跌破數千副專家的眼鏡,也不足為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馬曉雲的沙龍
19會員
13內容數
好的筆記是具有脈絡完整的內容(From Content to Context),其內容是交互聯結的,這樣的密集結構絕非階層推疊而成,而是以網絡的形式相互交叉關聯,形成交織密集的數位神經網路(Digital Nervous Network),而企業筆記就是在建構數位神經網路成為企業組織的第二大腦。
馬曉雲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1/06
若是沒有與提亞戈·福瑞迪Tiago Forte類似的「慣性情境」,很難有效率的聰明複製;因為疾病的因素,促使必須(Must)或是沒有其他的選項,成為困境中唯一的期待,如同救命稻草般,所以慣性的思考、極端與專注使用數位化工具;筆記軟體Obsidian正是零碎片段文字紀錄與整合內外部資訊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2023/11/06
若是沒有與提亞戈·福瑞迪Tiago Forte類似的「慣性情境」,很難有效率的聰明複製;因為疾病的因素,促使必須(Must)或是沒有其他的選項,成為困境中唯一的期待,如同救命稻草般,所以慣性的思考、極端與專注使用數位化工具;筆記軟體Obsidian正是零碎片段文字紀錄與整合內外部資訊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2023/10/31
回歸根本:「Instant快速使用、Focus聚焦專業、Minimalist極簡工具」,才是使用高效率筆記法的正道。 Chat GPT就是高效率筆記法,資料蒐集與歸納能力,直接KO完勝所謂的大神還直接結束比賽,再次印證科技創新是變革/改變的加速器(Booster)。
Thumbnail
2023/10/31
回歸根本:「Instant快速使用、Focus聚焦專業、Minimalist極簡工具」,才是使用高效率筆記法的正道。 Chat GPT就是高效率筆記法,資料蒐集與歸納能力,直接KO完勝所謂的大神還直接結束比賽,再次印證科技創新是變革/改變的加速器(Booster)。
Thumbnail
2023/10/12
筆記軟體就要能直接解決個人與組織使用數位化工具的基本問題----「有效連結資訊孤島與強化透明度」,方能多元「綜觀全局」的思考,找出關鍵問題的系統解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徵狀解,如此才能透過「第二大腦」的建構「持續改善專注與精實(Lean)大腦的思維」。
Thumbnail
2023/10/12
筆記軟體就要能直接解決個人與組織使用數位化工具的基本問題----「有效連結資訊孤島與強化透明度」,方能多元「綜觀全局」的思考,找出關鍵問題的系統解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徵狀解,如此才能透過「第二大腦」的建構「持續改善專注與精實(Lean)大腦的思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大綱 比較傳統筆記與卡片盒筆記的做法 使用卡片盒筆記法進行書寫與學習 利用多角度思考建立不同觀點的知識卡片 利用多種思考模型建立卡片知識 比較傳統筆記與卡片盒筆記的做法 在這堂課開始,我們先比較及說明使用一般筆記做法與卡片盒筆記法的差異,我們知道一般人們在使用一般筆記的做法,通常會依
Thumbnail
大綱 比較傳統筆記與卡片盒筆記的做法 使用卡片盒筆記法進行書寫與學習 利用多角度思考建立不同觀點的知識卡片 利用多種思考模型建立卡片知識 比較傳統筆記與卡片盒筆記的做法 在這堂課開始,我們先比較及說明使用一般筆記做法與卡片盒筆記法的差異,我們知道一般人們在使用一般筆記的做法,通常會依
Thumbnail
卡片盒筆記法完整線上課程(2) 筆記類型及執行步驟簡介 靈感筆記 文獻筆記 永久筆記 專案筆記 索引筆記 永久筆記的重點 卡片盒筆記間的連結 主題及發佈文章 草稿轉變為文章 筆記類型及執行步驟簡介 大家好,我是Morgan,這堂課我們來說明卡片盒筆記法寫作的筆記類型及執行
Thumbnail
卡片盒筆記法完整線上課程(2) 筆記類型及執行步驟簡介 靈感筆記 文獻筆記 永久筆記 專案筆記 索引筆記 永久筆記的重點 卡片盒筆記間的連結 主題及發佈文章 草稿轉變為文章 筆記類型及執行步驟簡介 大家好,我是Morgan,這堂課我們來說明卡片盒筆記法寫作的筆記類型及執行
Thumbnail
/1 《卡片盒筆記法》在台灣也許並不是那麼流行,有一點最直白的是,他本身的實作技巧並不複雜,但要使得這套筆記系統的內容累積到可用程度卻很困難,也就是說,這套筆記系統的設計之用,在於解決長期寫作任務的動力來源,而較少用在於維持專注力等等的短時間任務。 書的章節分為三大項,包含積累型寫作的基
Thumbnail
/1 《卡片盒筆記法》在台灣也許並不是那麼流行,有一點最直白的是,他本身的實作技巧並不複雜,但要使得這套筆記系統的內容累積到可用程度卻很困難,也就是說,這套筆記系統的設計之用,在於解決長期寫作任務的動力來源,而較少用在於維持專注力等等的短時間任務。 書的章節分為三大項,包含積累型寫作的基
Thumbnail
還在糾結使用筆記的分類嗎? 企業KM的四種形式筆記 •Fleeting note(行動筆記) •Permanent note(機制筆記) •Literature note(分享筆記) •Project-related note(專案筆記)
Thumbnail
還在糾結使用筆記的分類嗎? 企業KM的四種形式筆記 •Fleeting note(行動筆記) •Permanent note(機制筆記) •Literature note(分享筆記) •Project-related note(專案筆記)
Thumbnail
筆記軟體的聖經 卡片盒筆記法幾乎是許多知識創作筆記軟體的聖經,但在企業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以下簡稱KM)的應用上與卡片盒筆記法原則是有本質上的差異,再者,同樣是累積創作的過程,知識管理在運用筆記的情境上也大相逕庭,我們以卡片盒筆記法的12項關鍵法則,來逐一對照兩者間
Thumbnail
筆記軟體的聖經 卡片盒筆記法幾乎是許多知識創作筆記軟體的聖經,但在企業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以下簡稱KM)的應用上與卡片盒筆記法原則是有本質上的差異,再者,同樣是累積創作的過程,知識管理在運用筆記的情境上也大相逕庭,我們以卡片盒筆記法的12項關鍵法則,來逐一對照兩者間
Thumbnail
你有在做工作筆記嗎? 不知道大家都習慣怎麼做工作筆記呢? 做筆記如同剿麻匪,不做不行,但怎麼做比較好呢? 沒有好的筆記分類系統?不知道要寫下什麼內容? 來看看“打造第二大腦”這本書怎麼說的,以及我試著修改哪些筆記方式。
Thumbnail
你有在做工作筆記嗎? 不知道大家都習慣怎麼做工作筆記呢? 做筆記如同剿麻匪,不做不行,但怎麼做比較好呢? 沒有好的筆記分類系統?不知道要寫下什麼內容? 來看看“打造第二大腦”這本書怎麼說的,以及我試著修改哪些筆記方式。
Thumbnail
<卡片盒筆記>一書,是由德國社會學家魯曼所發明,透過這套系統式地學習方式,他成功撰寫出70本以上專書、400篇以上論文,因此本書便是以此為出發,向讀者介紹「卡片盒筆記」究竟有甚麼魔力可以幫助我們思考,產生源源不絕的洞見!
Thumbnail
<卡片盒筆記>一書,是由德國社會學家魯曼所發明,透過這套系統式地學習方式,他成功撰寫出70本以上專書、400篇以上論文,因此本書便是以此為出發,向讀者介紹「卡片盒筆記」究竟有甚麼魔力可以幫助我們思考,產生源源不絕的洞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