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率筆記法是什麼?!

高效率筆記法是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高效率筆記法的正道

不論是CODE、PARA、ACCESS、「九宮格筆記法」、「麥肯錫筆記法」、「康乃爾筆記法」與「卡片盒筆記法」等方法,眾多網紅大神的推薦,目不暇及,不勝枚舉,都是強調高效率的筆記法,然而,每人的喜好、養成背景不同,關注的焦點議題也截然不同,因此對於筆記的評估效益,仍是「隨波逐流,人云亦云」,儘管如此,一窩蜂追捧高效率筆記法遠勝於「望而却步,原地踏步」,因為只要是對的方向,「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也就無所謂對與錯問題,借鏡此方法,持之以恆,的確可以激發創意寫作與累積知識學習,但就算是學霸,終究還是要回到實務的現實面:「如何巧妙使用筆記或產出實質的效益」,回歸根本:「Instant快速使用、Focus聚焦專業、Minimalist極簡工具」,才是使用高效率筆記法的正道。

Chat GPT就是高效率筆記法

或許未來有一天,Chat GPT將成為詩詞歌賦文章創作的大家(或已成為不爭的事實),可以直接幫你寫作(真實上演,吳克群創作專輯的歌詞,為你寫詩.....為你做不可能的事),比較精準的說法,應該說是它把相關資料收集並條列成大綱內容提供給寫作的人,簡而言之,Chat GPT就是高效率筆記法,資料蒐集與歸納能力,直接KO完勝所謂的大神還直接結束比賽,再次印證科技創新是變革/改變的加速器(Booster),而從事創作寫作的人,真正可以聚焦(Focus)創意寫作(Writing)、洞見發現(Discovery)與鋪陳故事(Story)等,真的是非常的便利;但寫作也不是件輕鬆容易的事,除文筆洗鍊外還要文思泉湧,認知心理學家與科普作家,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對於寫作的描述,表達的十分貼切,「寫作之難,在於把網狀的思考,用樹狀的語法結構,轉換成線性字串。("The Web, the Tree, and the String")。」, 說時遲,那時快,目前好像已經就有Chat GPT產生的文章、詞曲、簡報(PPT)、產業報告等等。

Chat GPT就是高效率筆記法

Chat GPT就是高效率筆記法

成為Chat GPT的實質受益者

Chat GPT的出現,讓生成式AI大放異彩超乎預期想像,甚至於挑戰全球軍事戰略布局,是選擇Chat GPT的優勢(甚至於危及人類存續的發展),還是取得我們的主宰/主導價值,正面臨抉擇的十字路口上;然而,對於創意寫作而言,則是喜憂參半,我們不僅要理解高效率筆記法的核心思維(此點非常重要,如同瞭解如何與Chat GPT的溝通對話),更要內化成為自我思維體系的一部分(「第二大腦」、「持續改善專注與精實(Lean)大腦的思維」),那麼AI/GPT就是一個架構的工具,為你所驅使(取得主宰/主導價值),由你賦予洞見發現與精彩豐富的情境,成為站在風口上引領風潮的受益者。

avatar-img
馬曉雲的沙龍
19會員
13內容數
好的筆記是具有脈絡完整的內容(From Content to Context),其內容是交互聯結的,這樣的密集結構絕非階層推疊而成,而是以網絡的形式相互交叉關聯,形成交織密集的數位神經網路(Digital Nervous Network),而企業筆記就是在建構數位神經網路成為企業組織的第二大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馬曉雲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若是沒有與提亞戈·福瑞迪Tiago Forte類似的「慣性情境」,很難有效率的聰明複製;因為疾病的因素,促使必須(Must)或是沒有其他的選項,成為困境中唯一的期待,如同救命稻草般,所以慣性的思考、極端與專注使用數位化工具;筆記軟體Obsidian正是零碎片段文字紀錄與整合內外部資訊的解決方案。
筆記軟體就要能直接解決個人與組織使用數位化工具的基本問題----「有效連結資訊孤島與強化透明度」,方能多元「綜觀全局」的思考,找出關鍵問題的系統解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徵狀解,如此才能透過「第二大腦」的建構「持續改善專注與精實(Lean)大腦的思維」。
對身外之物且非大腦所屬特定機能的「第二大腦」(2nd Brain)來說,或許每個人的認知或用途不同,就有不同的定義;總而言之,「就是快速養成大腦學習或是運用數位化科技來解決生活或工作上對知識/經驗/資訊/實務或智慧的累積與運用的需求」,其目的在於「持續改善專注與精實(Lean)大腦的思維」。
若是沒有與提亞戈·福瑞迪Tiago Forte類似的「慣性情境」,很難有效率的聰明複製;因為疾病的因素,促使必須(Must)或是沒有其他的選項,成為困境中唯一的期待,如同救命稻草般,所以慣性的思考、極端與專注使用數位化工具;筆記軟體Obsidian正是零碎片段文字紀錄與整合內外部資訊的解決方案。
筆記軟體就要能直接解決個人與組織使用數位化工具的基本問題----「有效連結資訊孤島與強化透明度」,方能多元「綜觀全局」的思考,找出關鍵問題的系統解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徵狀解,如此才能透過「第二大腦」的建構「持續改善專注與精實(Lean)大腦的思維」。
對身外之物且非大腦所屬特定機能的「第二大腦」(2nd Brain)來說,或許每個人的認知或用途不同,就有不同的定義;總而言之,「就是快速養成大腦學習或是運用數位化科技來解決生活或工作上對知識/經驗/資訊/實務或智慧的累積與運用的需求」,其目的在於「持續改善專注與精實(Lean)大腦的思維」。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讀者提問:我覺得自己最大的問題是,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事、做什麼會開心。 以前以為自己找到了,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又覺得自己沒那麼喜歡,所以我一直很羨慕其他人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也發現我從小時候欣賞的人們都是因為他們很專注在某個領域(我覺得這樣的人自帶光芒,就算不是超厲害)。 長大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讀者提問:我覺得自己最大的問題是,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事、做什麼會開心。 以前以為自己找到了,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又覺得自己沒那麼喜歡,所以我一直很羨慕其他人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也發現我從小時候欣賞的人們都是因為他們很專注在某個領域(我覺得這樣的人自帶光芒,就算不是超厲害)。 長大
avatar-avatar
Moonrogu
發佈於
src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