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造翼者資料「依心而活」
現在我們來到了,幾乎是我們努力去達成每件事的背後的三種微妙的慾望:立即的滿足、控制、接下來。這三種微妙的欲望也影響了我們在靈性的發展和成長領域裡的期待,因為這個原因,我把聚光燈照向它們。
William Gibson有一句話“未來已經發生了,只是還沒有完全散佈開來。
"這樣的心情,在一個`捷徑受到在每一個領域奮鬥的專家所讚揚'的世界裡似乎是恰當的。`加速'是這個時代的代號。而這種加速的目標就是在更少的時間裡,把每件事做得更快;成為更有生產力的;成為一個更好的員工;成為一個更好的學生,成為一個更好的一切事物,並且更快和更容易地做好或獲得它。
在這種作法中所失落掉的就是目的地,或用另一種說法,“這種加速要帶你到哪裡?"。一部更昂貴的汽車、更大的房子、更有教化、用之不竭的銀行帳戶、在生活中更有名望的地位、更佳的健康狀況或只是相對輕鬆的一種生活方式?
不管目的是什麼,立即滿足的想法赫然成為達到這個目的地之催化劑。但如果目的地是情感的自我精熟呢?在這種情況下,加速的指標是什麼呢?什麼是捷徑,而我們又如何知道我們是在加速,減速,或是在水中踏步而完全沒有更快呢?
立即的滿足有一個基本的假設:對於每一個人類的奮鬥來說,都有一個電梯或樓梯,而最好還是選擇電梯。
快速地到達你的目的地或達成你的目標,比去評估哪個目的或目標才是最好的還更重要。正是這種加速目標達成的需求,導致一個人在評估什麼目的地和目標對於他們目的實現是最重要的,常常估計錯誤而繞圈子。
現在你可以問你自己,如果情感的自我精熟是你靈性目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目標,要達成這個目標所選擇最好的途徑是什麼?
我的答案會是,透過以誠摯和藝術修養來表達心之六美德、依心而活,但把你到達精熟的旅程之速度視為無足輕重
。這或許是一個古怪的警告,但是對速度的需求是它自己的一個掌控者,會像少數事物般地燃起那自我。
第二個常會拖著我們偏離方向的微妙欲望,就是我們永不滿足的控制慾。
去控制一個人的生活的欲望,是在年幼時期被放進我們裡面,並且在我們社會化的過程中被培植起來的。我們被教導要去控制我們的情感,特別是男孩子。而一旦我們過渡到成年期,我們又被教導說,對我們環境的控制等同於在我們稱為自由市場經濟的賺錢機器裡,成功地成為一個社會貢獻者。
許多人認為控制是在任何生活領域的成功 ─ 包括在靈性領域的開悟 ─ 的終極的方法。然而,控制是不會有終極滿足的,因為你永遠會被拴在與那些也想要控制的反對者的鬥爭中
。它是一種無止境的競爭。它是要有優勝者和失敗者的三次元概念下所自然發展的結果,而最好要成為一個優勝者。
好吧,是的,在金錢的世界裡很難跟那樣的邏輯爭辯。然而,控制的野心是一個永不厭倦的主人,它會要求你要努力工作,持續專注你在社會秩序裡的責任,並確定在你運作的那個世界,沒有脫離控制。在接下來的7年裡,控制將會變得越來越短暫,因為那正在進行中的次元性轉變將會使得我們社會秩序中那些堅固的制度改變,而在某些例子裡,崩潰。
這意謂著,那些追求要去控制和細心經營他們的生活的人,將會發現要保持他們的情緒平衡會更為困難
。當他們情緒平衡的轉變在混亂中反覆地來回,他們將會感覺世界的脈動被加快了,而壓力會傾瀉到他們身上,就好像他們直接就在壓力的瀑布之下一樣。
那固執地控制的解藥就是,向你自己展示,當你覺得不安全時,你知道如何轉變成有自我安全感;當你撞上一個生活的挑戰時,你知道要如何轉變成心之美德的表達;以及當感覺到你的自我(ego)在坐大時,如何轉變成臣服於你更高的自己。
說比做更容易 ─ 這是肯定的。但如果這樣的話,那情感的自我精熟就會是一個目標,而不是一個可及的目的地。記住這點,沒有人從某個無法探測的高度向下看著你,並批判你不完美地表達心之六美德。當你在批判自己時,常會有一種`如此才適當'的感覺在那批判裡。這實際上是一種控制的反應。如果你能夠好好控制你的情緒就好了,如果你能更快轉換到心之六美德就好了,如果你能夠更輕易地寬恕並且不要怨懟一個朋友或家人就好了。
你必須要有這樣的打算,當你踏上這條旅途,會有許多時候你會失足、不符期待和犯“錯"。甚至有些時候你會覺得整個台子都被拆了,而你是無助的、無解的,並陷入自我嫌惡的泥坑裡。就是在這些時刻,你將會需要去把從你的旅途得來的智慧,應用成“情感的自我精熟”,而雖然它也許會是不完美的,或未經試煉的,但它將會比任何其他替代的忠告對你更為有用,因為,就如古人所觀察到的 ─ 心是靈魂的所在地。
召喚這種智慧,而不是抽象的上帝或那些“更高的力量"。當那些生命的挑戰來敲門時,召喚你自己“心之六美德”的智慧,並且學習如何去轉變成它們的表達。在如此做的當中,你將會透過他的表達和意圖,來教導你周圍的其他人。在如此做時,你將會改變那圍繞著你的電磁場 - 你能量場的光比率。進而,他將會吸引來一些相似的情況,也會提供你改進的情感健康、明晰的心智和物質的幸福。
第三種微妙的欲望就是,對於“接下來"的需求。
“接下來"通常被認為是比當下的事物有著更多的潛力的。
個體常常在他們對於內在狀態還沒有達到一種基本的了解之前,就想要轉移到下一個想法、靈性途徑或療程。他們沒有遵從存在於他們內在那些更深的價值與意義,而在那些表面的層面上做實驗。
以”情感的自我精熟”為例。不管就它的那些心理學的或性靈上的成分來說它是如何被定義,很少人對於“這是一種必需擁有的重要技巧"這一點會有所爭辯。然而,要去精熟一個人的情感或甚至是要去對它們那些微妙的本質獲得一種適當的了解,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情感是非常多重次元的,並且是從一些微妙的能量層面向下運作到人際關係、工作表現和個人幸福的那些地球層面。因為這樣,所以那些情感是一種不管是親自或實質上透過郵件、電話、傳真、網路聊天或email與那些和我們相遇的人之能量互換的複雜網絡,而在我們的實踐中需要一種持續不懈的心態和警覺性,偶爾才涉足一下是不夠的。
對於“接下來"的需求,是一種在一個人的信念系統裡去按下“重來鍵"的欲望。有時候去更新你的觀點和信念是一種好的天性,但有時候它會在生命的目的之表層分散你的注意力,因為你一直在移動到接下來的事物上──新的療程、新的教導、新的生活方式。
你的情感生活的內在狀態、以心為中心的價值標準和你能量之心的直覺智慧,是智能的一種無限資源。當你移動到接下來的事物,如果那接下來的事物沒有包含“依心而活”來作為它的核心原則,你可能就無法發展到去接取 在你內在等著你的智能之無限源頭 ─ 不是在書籍、網路、一個聚會所、學校、研習班或大師裡,而是在你內在。
儘管“接下來"可能被行銷成能觸動人性最強而有力的真理,但與你自己的心之智慧相較起來,它很有可能會相形見絀 ─ 如果你懂得如何去啟動,接取和表達你自己的心之智慧的話。
有上千個承諾開悟的系統存在著,它們當中有許多是有價值的,但是對於”接下來”的需求,常有不是有意引發的副作用,把你引離 你最需要去接合的那個指導者:你的“心之智能”以及在其中的那些情感的、能量的潛力。
在生活中升高和加速的複雜性,也已經引起了一個人靈性生活中的複雜性。
有許多所謂的靈性練習要求你要以一些非常特定的方法和節奏來呼吸。其他有些則要求你要吃特定食物和飲料的組合。有些指定了許多非常精細的冥想和姿勢。有的還規定了特定顏色和聲音頻率是對你的靈魂有活化作用的。
依心而活,並非集中在對於肉體、心智或情感控制的複雜練習或技術的一種精確上。它純粹只是在你的日常事務中對於心之美德之不時的練習。隨著時間的過去,這種練習會在一種精準和控制的精湛技巧中達到頂點,但這是那些簡單練習的自然成果,並非在一開始就是嚴格訓練的計劃,這是很重要的區別。
這三種微妙的欲望,每一個都是一種建立於自我的野心要超越過心之智慧的表達的一種過期信念系統上,普遍的社會性功能障礙的構成要素。
這就是那長久來被預言所真正論及的,即將到來的意識轉變。
心之智慧將會勝出,而它將會成為人類的基準搬運者,接引進一種一致的新秩序,並且與我們神聖本質和來源的那些更高的頻率對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