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自我身份的錯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外表是猶太人的不是真猶太人,外表肉身的割禮也不是真割禮。(羅2:28)

很多人都讀過安徒生的童話《醜小鴨的故事》。一只天鵝被鴨媽媽孵出之後,由於與眾鴨子長相不同而受到歧視,也因為攝入了其它鴨子和動物對它的評價而認為自己很醜、甚至醜得連獵狗都不要咬它。這說明它對自己身份的錯誤認知來自於其它動物的偏見:它們根本不知道被它們視為醜小鴨的實際上是一只天鵝。於是,這醜小鴨一直生活在對自己的錯覺之中,這種錯覺使它感到自卑。直到後來,它離開了原來的環境,終於看到真相——自己是一只美麗的天鵝,併因此獲得其它天鵝與人類的喜愛。

還有另一個寓言,講的是被雞養大併且與雞生活在一起的鷹,雖然也曾羨慕過鷹的生命,但由於攝入了小雞的話,錯誤地認為自己也是雞,一輩子活在對自己身份的錯覺之中、過著雞一樣的生活。

這兩個故事顯明:人會對自己身份產生錯覺,而正確地認識自己的身份極為重要。

在現代社會,每個成年人都有能證明自己身份的證件,如身份證、駕照或護照等。然而,這些證件上的信息只錶明一個人的顯著特徵、他與眾不同之處,人的身份(identity)其實比這更為豐富。下面來看關於身份的兩個定義。

A. 身份的客觀性

根據美國心理學協會心理學辭典,身份的定義有兩個部分:1)與他人不完全共享的身體、心理和人際特徵,2)一繫列從屬關繫和社會角色。 這個定義所包含的都是客觀性的因素。這第一部分的客觀性比較容易理解,而第二部分的客觀性則需要解釋一下。

人出生後就自動地與原生家庭和延伸家庭的成員形成了特定的關繫;他在某間公司任職時,也與該公司的成員建立了某種關繫。盡管這兩種關繫有所不同:前者是緊密的血緣關繫,後者是較為鬆散的合約關繫,但它們都是客觀的、由關繫的雙方共同承認的。

B. 身份的主觀性

根據美國韋氏大辭典,身份的定義也有兩個部分:1)人的顯著特徵或個性,錶達人的獨立性、與眾不同之處;2)是由心理認同所建立的關繫,錶達人的關繫性、與他人的關繫。 這顯明“身份”這個概念也有主觀的一面。這裏需要解釋一個概念:心理認同。

簡單地說,心理認同(或:認同,identification)是一個無意識地把自己與其他個體及其特徵或觀點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心理過程, 而自我身份認同(self-identification)是:

用特定的術語解釋自己身份的行為,通常作為一個特定群體或類別的成員(例如,“我是西班牙裔”,“我是女同性戀”,“我是一個父親”)或作為一個具有特定特徵或屬性的人(例如,“我很聰明”,“我很不幸”,“我很胖”)。

從這個定義來看,“我”既可以描述自己的特徵,也可以說明與特定群體的關繫,這說明我的“身份”是由我來確定的,這就是身份的主觀性。人通過自我身份認同而建立的身份被稱為自我身份(self identity)。

C. 身份的社會性

既然“身份”有主觀性的一面,那麼除了個人的自我身份之外,還有他人對其身份的認知。所以,他人或者社會賦予某個人的特徵也被稱為那人的社會身份(social identity)。換句話說,人的自我身份是“我說我是誰”,而人的社會身份是“他們說我是誰”。

例如,要描述王女士的身份,除了她身份證件上的信息之外,別人可以說:她是王某某的女兒,是某公司的人事部經理,這是王女士的社會身份。但王女士自我介紹的時候,可能會說自己是所在城市女子柔道協會的主席,錶明這是她更加認同的自我身份。

D. 自我身份錯覺

既然身份具有主觀性的一面,而人對現實會產生錯覺,那人對自己的身份也會有錯覺。例如有的中國人移居海外併且獲得了居住國的國籍,客觀上已經不再是中國人了,可是他們仍然以為自己是中國人。其實,“華裔”才是他們真實身份的一部分。

同時,由於人的身份具有社會性,他人或者社會對一個人身份的認知也會出現錯誤。例如出生在海外的華裔,雖然他們認為自己的身份是所在國的公民,但有時會因自己的相貌而被認為是中國人,可當他們到中國旅遊時卻因為不會說中文而被認為是外國人。這種社會身份的混亂可能會影響到他們對自己身份的認知,讓他們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麼人。

另外,由於人的身份有一部分是建立在某種特定的關繫上的,一旦那關繫破裂,那身份也會隨之喪失。當人失業、離婚、離開原來居住的城市或者被開除出某個群體,都意味著某種關繫的結束,也導致身份的失落。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通常會清醒地意識到自己已經失去的那個身份。

然而,也會有人併不知道自己以為擁有的身份或者從來就沒有,或者已經不存在了。有人說:“我從小就唱‘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到現在了40多年來也沒接上班;今天俺閨女又開始唱了,不知道她過多少年能接上班。”當然這是自嘲,因為他發現自己以為擁有的身份併不存在。

也有人說:“小時候看新聞聯播,每當聽到‘中方不惜一切代價’,就誤以為自己是‘中方’,長大了才徹底弄明白,原來自己只是那個‘代價’。”說這話的人好像如夢方醒,終於意識到自己的身份認同是個錯誤。

還有些人錯以為自己是國家的主人,直到發覺自己原來是主人的人礦、被榨幹了的礦渣才如夢方醒,這實在是個悲劇。當然嘍,痛苦地醒來比甜蜜地昏睡哪個更好,這就見仁見智了。

新約時代的猶太人也對自己的身份存在錯覺。基督來到世上,一方面與上帝的子民更新盟約,另一方面歡迎所有外族人進入與上帝的盟約。進入這新盟約的條件是相信福音、歸順基督,也就是心受割禮,但當時很多猶太人仍然固執地認為自己的身上有割禮,就是與上帝立約的記號,所以只有他們才是上帝的盟約子民。其實,很多“自稱為猶太人的,其實他們不是猶太人,而是說謊的人”(啟3:9)。這些人以為自己還是上帝的約民,但實際上這身份早已不復存在,而他們卻不知道、一直活在錯覺之中。

每個人都應該認真對待自己所認同的身份。

思考:我自我認同的身份是什麼?為什麼?這身份是建立在現實上的還是在錯覺上的?我怎麼知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ames Yu的沙龍
4會員
14內容數
當亞當和夏娃聽信了蛇的謊言之後,他們對現實的感知陷入了錯覺,不僅他們在理性上對上帝、自己、他人和世界的看法被扭曲,導致思想的虛妄和虛假自我的產生,而且陷入了羞恥、恐懼和憤怒這些前所未有的情緒之中。他們陷入自欺而不自知。但上帝向人顯明自己的信實與慈愛,也讓人看清上帝國度這一現實,呼召人改變想法、進入這現實。
James Y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8/15
上帝看出該隱內心的憤怒和錯誤的想法,明明白白地指出:這是“你”的問題,不是別人的(創4:6-7)。如果你改正錯誤,必然會蒙悅納,那時你就會揚眉吐氣了。然而,你如果不想改正錯誤,繼續沿著你的錯誤思路走下去,罪就離你很近了。上帝的這番話表明:該隱不僅有責任而且有能力管理自己的情緒、制伏那想要犯罪的衝動
Thumbnail
2023/08/15
上帝看出該隱內心的憤怒和錯誤的想法,明明白白地指出:這是“你”的問題,不是別人的(創4:6-7)。如果你改正錯誤,必然會蒙悅納,那時你就會揚眉吐氣了。然而,你如果不想改正錯誤,繼續沿著你的錯誤思路走下去,罪就離你很近了。上帝的這番話表明:該隱不僅有責任而且有能力管理自己的情緒、制伏那想要犯罪的衝動
Thumbnail
2023/08/13
《呂氏春秋》中有些寓言指出了人陷入錯覺的三個原因:偏信他人的意見、懷疑他人的動機和隨從自己的欲求,而夏娃被騙、違背上帝的命令也是受這三個因素影響。
Thumbnail
2023/08/13
《呂氏春秋》中有些寓言指出了人陷入錯覺的三個原因:偏信他人的意見、懷疑他人的動機和隨從自己的欲求,而夏娃被騙、違背上帝的命令也是受這三個因素影響。
Thumbnail
2023/08/12
如果有人到你家裡做客,問你的孩子:“你爸爸是不是從來不讓你看電視(或者玩電子遊戲)?”你會不會覺得他別有用心?又或者你在一家公司任職,你的朋友問你:“你的老闆是不是給你很多限制?”你會想到什麼:老闆對你的種種好處,還是種種壞處?
Thumbnail
2023/08/12
如果有人到你家裡做客,問你的孩子:“你爸爸是不是從來不讓你看電視(或者玩電子遊戲)?”你會不會覺得他別有用心?又或者你在一家公司任職,你的朋友問你:“你的老闆是不是給你很多限制?”你會想到什麼:老闆對你的種種好處,還是種種壞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自我認同 身分認同(英語:self-identity),又稱為自我認同,是心理學和社會學的一個概念,指一個人對於自我特性的表現,以及與某一群體之間所共有觀念(國籍或者文化)的表現。一個人的種族身分被定義為一個人的建構自我整體的一部分,由一個人祖先的血統和一個人的未來期望中與他種族之間的關係構成。
Thumbnail
自我認同 身分認同(英語:self-identity),又稱為自我認同,是心理學和社會學的一個概念,指一個人對於自我特性的表現,以及與某一群體之間所共有觀念(國籍或者文化)的表現。一個人的種族身分被定義為一個人的建構自我整體的一部分,由一個人祖先的血統和一個人的未來期望中與他種族之間的關係構成。
Thumbnail
  出生多久,就和自己相處有多久,難道會不夠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嗎?直到今日,還是會在日常生活中、與他人的互動之中認識到不同面向的自己,而因此感到驚喜或是驚嚇。有的時候是發現到自己的改變,也可能是覺察到長久以來對自己的誤解,每當又有了新的發現,不免訝異,也有可能陷入自我懷疑之中,久久不能自己。
Thumbnail
  出生多久,就和自己相處有多久,難道會不夠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嗎?直到今日,還是會在日常生活中、與他人的互動之中認識到不同面向的自己,而因此感到驚喜或是驚嚇。有的時候是發現到自己的改變,也可能是覺察到長久以來對自己的誤解,每當又有了新的發現,不免訝異,也有可能陷入自我懷疑之中,久久不能自己。
Thumbnail
男人困境 : 08 長期賽道上的阻礙 – 身份認同   身份認同很複雜,但我用三個問題讓你開始認識「身份認同」一詞。   來自「僧人心態」一書作者 Jay Shetty 講的三段話:    我不是我想像的我自己  I am not what think I am.    我不是你想
Thumbnail
男人困境 : 08 長期賽道上的阻礙 – 身份認同   身份認同很複雜,但我用三個問題讓你開始認識「身份認同」一詞。   來自「僧人心態」一書作者 Jay Shetty 講的三段話:    我不是我想像的我自己  I am not what think I am.    我不是你想
Thumbnail
“自我”一直是個複雜的個體,在多重與衝突的社會體制內,我們學會在不同角色裡快速切換,故而在不同稱謂的心中,有著不同的身份與形象的總合。 在這當今充滿愛恨嗔癡的紅塵俗世裡,小心翼翼的扮演不同角色,可能是隨性恣意或是充滿意義,又或者短暫的沉淪墮落,拿下好人的面具,當個魑魅魍魎或是衣冠禽獸。 尤其是功
Thumbnail
“自我”一直是個複雜的個體,在多重與衝突的社會體制內,我們學會在不同角色裡快速切換,故而在不同稱謂的心中,有著不同的身份與形象的總合。 在這當今充滿愛恨嗔癡的紅塵俗世裡,小心翼翼的扮演不同角色,可能是隨性恣意或是充滿意義,又或者短暫的沉淪墮落,拿下好人的面具,當個魑魅魍魎或是衣冠禽獸。 尤其是功
Thumbnail
【會不會,這是我這一世成為人的原因?】 大概只有跟我很靠近很靠近的人才知道,我其實很討厭人。 討厭人群,討厭這個物種;當然,身而為人的我,也討厭自己。 以前我常在想,如果有下一世,我想投胎成鳥、投胎成樹、投胎成其他物種,就是不要再當人了。
Thumbnail
【會不會,這是我這一世成為人的原因?】 大概只有跟我很靠近很靠近的人才知道,我其實很討厭人。 討厭人群,討厭這個物種;當然,身而為人的我,也討厭自己。 以前我常在想,如果有下一世,我想投胎成鳥、投胎成樹、投胎成其他物種,就是不要再當人了。
Thumbnail
在成長過程中,對自我的認識很常是來自於身邊親友、師長的評價。例如,我們在還不清楚如何「不得罪別人」的年紀,說了某些話,聽到父母的評價是「你經常講話不經大腦」、「這個小孩子口無遮攔」。久而久之,我們從經驗中逐漸了解何謂「得罪人」,並且為自己貼上了「我就是講話不經大腦」的標籤。
Thumbnail
在成長過程中,對自我的認識很常是來自於身邊親友、師長的評價。例如,我們在還不清楚如何「不得罪別人」的年紀,說了某些話,聽到父母的評價是「你經常講話不經大腦」、「這個小孩子口無遮攔」。久而久之,我們從經驗中逐漸了解何謂「得罪人」,並且為自己貼上了「我就是講話不經大腦」的標籤。
Thumbnail
很多人都讀過安徒生的童話《醜小鴨的故事》。一只天鵝被鴨媽媽孵出之後,由於與眾鴨子長相不同而受到歧視,也因為攝入了其它鴨子和動物對它的評價而認為自己很醜、甚至醜得連獵狗都不要咬它。這說明它對自己身份的錯誤認知來自於其它動物的偏見...
Thumbnail
很多人都讀過安徒生的童話《醜小鴨的故事》。一只天鵝被鴨媽媽孵出之後,由於與眾鴨子長相不同而受到歧視,也因為攝入了其它鴨子和動物對它的評價而認為自己很醜、甚至醜得連獵狗都不要咬它。這說明它對自己身份的錯誤認知來自於其它動物的偏見...
Thumbnail
我們的身上各自帶有不同的身份,因為我們擁有與其他人不同的關係。 大部分的人都在意他們的身份,希望在社群裡有一份歸屬感,冀望能在關係裡得到安全感。我想大部分的人對於農曆過年,那種大家族聚在一起過年的畫面應該不陌生。如果你們家不是這種所謂的大家庭,也應該曾經從電視劇或電影中看過這些大場面。大家庭裡面從
Thumbnail
我們的身上各自帶有不同的身份,因為我們擁有與其他人不同的關係。 大部分的人都在意他們的身份,希望在社群裡有一份歸屬感,冀望能在關係裡得到安全感。我想大部分的人對於農曆過年,那種大家族聚在一起過年的畫面應該不陌生。如果你們家不是這種所謂的大家庭,也應該曾經從電視劇或電影中看過這些大場面。大家庭裡面從
Thumbnail
人和動物有什麼區別? 人有回憶,人會思考。很棒棒嗎?猩猩也可以的。 人跟動物的區別是「自我意識」,就是我,我,我。 自我意識會爬升到自我價值的認定,這就是自尊。 人有高自尊,低自尊,還有恰如其分的自尊。
Thumbnail
人和動物有什麼區別? 人有回憶,人會思考。很棒棒嗎?猩猩也可以的。 人跟動物的區別是「自我意識」,就是我,我,我。 自我意識會爬升到自我價值的認定,這就是自尊。 人有高自尊,低自尊,還有恰如其分的自尊。
Thumbnail
你有沒有曾經因為什麼而感動,如果有請把它當成你的信仰,比如:聽一首歌、看一本書、喜歡一個歌手、喜歡某一位聖人.....
Thumbnail
你有沒有曾經因為什麼而感動,如果有請把它當成你的信仰,比如:聽一首歌、看一本書、喜歡一個歌手、喜歡某一位聖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