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自己能力的錯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不要對自己評價過高,超過所應有的評價,倒要...中肯地評價自己。 (羅12:3)

人不僅會對他人做出錯誤的判斷而不自知,同時也會對自己有錯誤的認知而不知,就是人不認識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不認識自己。換句話說,如果人錯以為很瞭解自己,也是活在錯覺中。

人會對自己的能力有錯覺。根據研究,美國94%的大學教授認為自己的教學水準在平均線之上,只有2%的高中生承認自己的領導水準在平均線之下。 這種對自身素質和能力的過高估計被稱為積極錯覺(Positive Illusions),而且被認為是正常人類思想的特徵。這說明所謂“正常的”人生活在對自己、他人和世界的錯覺中,倒是一些有抑鬱症的人對現實的感知比“正常的”人更加準確——這些人被稱為“抑鬱症現實主義者”(Depressive Realism)。

再來看那個吊詭的童話“皇帝的新裝”中的皇帝。首先,他愚蠢、不配作皇帝,因為他的愛好是穿好看的衣服而非治理國家;然而,他對此缺乏自知、不知道自己的不稱職。其次,他愚蠢到竟然相信那騙子編造的謊言,認為世界上真有那種漂亮並能分辨人是否愚蠢和不稱職的布料。第三,當他看不到自己相信存在的衣服時,突然意識到自己的愚蠢和不稱職;但他並不知道自己的愚蠢是因為相信了騙子的謊言,而不是因為看不到那本來就不存在的衣服。第四,為了掩飾自己的愚蠢和不稱職,他成了那謊言的奴隸、主觀上參與了謊言的傳播,謊稱自己也看到了那虛無的衣服,以圖給自己帶來面子和安慰。

作為讀者,我們看到那皇帝因相信了他人編造的謊言而黑白顛倒,將外界的現實當作錯覺、將錯覺當作現實,而且恰恰是那謊言使他對自己的能力和智力也產生了懷疑——這種懷疑在表面上看是他的錯覺,但卻揭示了他的確愚蠢、不配作皇帝的現實。他完全活在自己對現實的錯覺中而不自知。

在現實生活中,會有人因為聽信了生命中某個重要人物對自己的評價而改變了對自己的看法。那個重要的人物可能是自己的父母、老師或者老闆,也可能是自己的朋友、配偶。人會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完全接受他人的觀點或態度,使其成為自己的觀點或態度,這種心理被稱為攝入(Introjection)。人如果攝入了他人對自己的負面評價,儘管這種評價可能是完全不符合現實的,他也會因此受到嚴重的影響,從而成為一個低自尊心的人;相反,如果人攝入了他人對自己的正面、積極的評價,自尊心和自信心就會得到提升。

當然,他人的評價可能是真實的、符合現實的,也可能是不全面的或者根本不符合現實的。人攝入的如果是後者,那他對自己的認知就是建立在錯覺之上,並不真正認識自己。不少人過分自卑或者過度驕傲,其實都是不認識自己的表現。

基督徒也會在屬靈上對自己有錯覺而不自知。哥林多教會是個有眾多恩賜的群體(林前1:4-5),因此他們很驕傲、根本不知道自己還只是在基督裡的嬰孩、是屬肉體的(林前3:1-3);撒狄教會雖然名聲在外、卻不知道自己在主眼中是死的(啟3:1);老底嘉教會更是自以為富足、卻不知道在主眼中是“困苦、可憐、貧窮、瞎眼、赤身的”(啟3:17)。所以,保羅要基督徒中肯地評價自己(羅12:3)。由此可見:認識自己、瞭解自己的真實境況,對基督徒來說極為重要。 

思考:我過去有過哪些高估自己能力的經歷?我從這些經歷中學到了些什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ames Yu的沙龍
4會員
14內容數
當亞當和夏娃聽信了蛇的謊言之後,他們對現實的感知陷入了錯覺,不僅他們在理性上對上帝、自己、他人和世界的看法被扭曲,導致思想的虛妄和虛假自我的產生,而且陷入了羞恥、恐懼和憤怒這些前所未有的情緒之中。他們陷入自欺而不自知。但上帝向人顯明自己的信實與慈愛,也讓人看清上帝國度這一現實,呼召人改變想法、進入這現實。
James Y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8/15
上帝看出該隱內心的憤怒和錯誤的想法,明明白白地指出:這是“你”的問題,不是別人的(創4:6-7)。如果你改正錯誤,必然會蒙悅納,那時你就會揚眉吐氣了。然而,你如果不想改正錯誤,繼續沿著你的錯誤思路走下去,罪就離你很近了。上帝的這番話表明:該隱不僅有責任而且有能力管理自己的情緒、制伏那想要犯罪的衝動
Thumbnail
2023/08/15
上帝看出該隱內心的憤怒和錯誤的想法,明明白白地指出:這是“你”的問題,不是別人的(創4:6-7)。如果你改正錯誤,必然會蒙悅納,那時你就會揚眉吐氣了。然而,你如果不想改正錯誤,繼續沿著你的錯誤思路走下去,罪就離你很近了。上帝的這番話表明:該隱不僅有責任而且有能力管理自己的情緒、制伏那想要犯罪的衝動
Thumbnail
2023/08/13
《呂氏春秋》中有些寓言指出了人陷入錯覺的三個原因:偏信他人的意見、懷疑他人的動機和隨從自己的欲求,而夏娃被騙、違背上帝的命令也是受這三個因素影響。
Thumbnail
2023/08/13
《呂氏春秋》中有些寓言指出了人陷入錯覺的三個原因:偏信他人的意見、懷疑他人的動機和隨從自己的欲求,而夏娃被騙、違背上帝的命令也是受這三個因素影響。
Thumbnail
2023/08/12
如果有人到你家裡做客,問你的孩子:“你爸爸是不是從來不讓你看電視(或者玩電子遊戲)?”你會不會覺得他別有用心?又或者你在一家公司任職,你的朋友問你:“你的老闆是不是給你很多限制?”你會想到什麼:老闆對你的種種好處,還是種種壞處?
Thumbnail
2023/08/12
如果有人到你家裡做客,問你的孩子:“你爸爸是不是從來不讓你看電視(或者玩電子遊戲)?”你會不會覺得他別有用心?又或者你在一家公司任職,你的朋友問你:“你的老闆是不是給你很多限制?”你會想到什麼:老闆對你的種種好處,還是種種壞處?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