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像思考》閱讀心得,思考的3種方式&不同思考對我的影響

2023/08/03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想事情的時候,你的腦中是自言自語,還是閃過一幕幕的畫面?組裝物品是喜歡看文字說明,還是看類似IKEA的圖解步驟?

作者天寶・葛蘭汀 (Temple Grandin),自小被診斷為自閉症,一直到四歲才學會說話,後來成為一位畜牧學專家。《星星的孩子》(Thinking in Pictures)是以她的自傳改編的電影。

她直到快三十歲,才發現自己是使用圖像思考 (Visual thinking),而不是語言(Verbal)為主。意識到自己的思考方式和別人不同之後,作者開始研究每種思考之間的差異。每一種方式各有優缺,而這個世界需要不同腦力互相合作。

什麼是圖像思考?

透過書中的案例和說明,可以大致判斷自己落在哪一區塊,摘自《圖像思考》

透過書中的案例和說明,可以大致判斷自己落在哪一區塊,摘自《圖像思考》

人們的思考方式約略分成兩大面向:用語文和圖像來思考。沒有清楚的分界,比較像是光譜,每個人落在不同位置,兩種特質都有,只是比重不同。

圖像激發的是聯想,句子則必須要有順序。

語文思考者,以文字為基礎的思考,線性而且喜歡按照順序。通常他桌面的檔案夾井然有序。他們喜歡講話,善於社交。常見的職業是老師、律師、政治人物或行政人員。

圖像思考者又可以細分為物體圖像思考者和空間圖像思考者。

物體圖像思考者,以實際的畫面來看這個世界。他們通常喜歡做小東西、拼圖或是修理東西,但是不擅長代數。常見的職業是技師、發明家或設計師。

空間圖像思考者透過模式和抽象概念來看世界,從物體之間的關係歸納出公式。他們多是科學家、工程師或音樂家。

舉例來說,物體圖像思考者做出一台電腦,而空間圖像思考者會寫程式。

物體圖像者做出火車,空間圖像者讓火車動起來,摘自《圖像思考》

物體圖像者做出火車,空間圖像者讓火車動起來,摘自《圖像思考》

圖像思考如何運作?

物體圖像思考者的思考方式是用圖像聯想圖像

因為需要先連結腦內資料庫,需要多一點時間處理資訊,反應較慢但是得出的結果較精確。以google引擎為例,圖像思考者不是搜尋文字網頁,而是以圖片搜尋圖片。

圖像思考的順序和語文思考相反,語文思考是由上而下,由一個關鍵字搜尋出很多想法,而圖像思考則是由下而上。因此後者只能從已知事實產生想法

速度快的思考方式有利於面對社交情境,但比較慢、比較仔細的思維有助於藝術創作或是製作機械裝置。
思考順序,摘自《圖像思考》

思考順序,摘自《圖像思考》

這本書對我的啟發?

#1 我們活在語言思考為主流的世界

認知革命後,人類有了語言,快速的溝通是一大優勢,也難怪能成為主流思考方式。普遍認為,人類仰賴語言來思考、表達想法和感覺。教育課程也是基於語言思考設計。由上而下,分章節有秩序的推進。

別人可以直接文字輸入,文字輸出,但是物體圖像思考者看到文字要轉譯成圖像,連結腦中的圖像資料庫,再轉成文字表達出來。沒有意識到還有語言以外的思考方式之前,物體圖像思考者很容易先責怪自己腦子笨,反應慢。

作者在第二章談到,校園裡的篩選機制,對圖像思考者很不友善,現有機制忽略了潛在的設計師,工匠及技師,校園裡的課程結構把圖像思考者提早篩除,對於美國製造的技術和人才外流十分擔憂。而這又何嘗不是台灣的現況?

#2 思考方式不是二方法,而是連續性的分布

圖像和語文思考並不是二分法、二擇一的情況,而是光譜的兩端,我們每個人都落在兩者之間,有些人比較靠近這一端、有些人比較接近那一端。

在思考光譜中,我自己是偏向物體圖像思考者多一點。

小時候很喜歡手做東西,會去臨摹漫畫裡喜歡的角色,愛在課本的邊角塗塗畫畫,我也發現自己只能思考想像得出來的圖像,看不見、抽象的東西超出能夠理解的範圍。

記得國中時,開始學習代數,求未知數X,剛從具體進入抽象,老師先教我們把X當作蘋果,但是隨著題目越來越難,方程式越來越複雜,蘋果已經不夠用了,完全無法和現實世界做連結,對我來說,的確是「未知」的世界。

每次要考數學就緊張的肚子痛,數學是我最大的恐懼。直到進入幾何,推算角度,計算面積,對於看得見、想像得到的「圖像」,腦子突然打通了,好像沒有以前那麼難。我以為我數學變好,其實只是比較能掌握看得見的圖像。

作者就自己從當學生到後來當教授的觀察,當學生無法理解某個概念時,人們通常認為是學生的問題,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用相同的方式學習

當時根本不知道思考還有分成,語文、圖像,和模式,只覺得非具象的思考讓人摸不著頭緒。現在想想只能慶幸,當時堅持到進入幾何章節,而不是在代數就自我否定。

#3 貼標籤又怎樣,這只是其中一個特色,不代表全部

作者自己身陷自閉症患者之苦。幸好她的母親一直相信她只是和別人不一樣,而不是較差。因此對她的要求和一般孩子一樣,堅持要求該有的禮貌、規矩和自我表達等基礎能力,並不會因為特殊而放任。也一直鼓勵她:把工作放在自閉症之前,而這也成為她重要的基本心態。

費雪(Karla Fisher),Intel的資深專案經理,她的事業成功,因父親過世接受哀傷諮詢,在成年後被診斷出自閉症譜系障礙,那一刻她感覺自己成了社會邊緣人。她也表示,要是她是更早之前被診斷出來,也許不會獲得今天的成就,而是畫地自限。這也讓我想起《安靜,就是力量》談到的,專注目標,自己的人格特質擺在第二,內向者依然可以獲得成功。

標籤就只是標籤而已,認知到這一點非常重要。標籤不代表一個人的全部,不論一個人的狀況是出在身體、精神或心理層面,標籤常常會擴大到非常大範圍的特質與行為,以致變得沒有意義。

後記

Photo by Mo on Unsplash

Photo by Mo on Unsplash

了解圖像思考最大的障礙是,不知道圖像思考的存在。

寫這篇心得感觸特別深,當年學習代數和物理真的讓我深深受挫,也體會到某些領域,不是努力就能跟上擅長的人。看似理解字面上的解釋,但是無法和現實世界產生連結,我的腦子就空空的,根本沒有辦法理解。

要了解一件事之前,要先知道它的存在。這也是我喜歡閱讀的原因之一,大部分的問題煩惱,幾乎都有過來人把經驗寫出來,努力找找能找到參考答案。

以前不知道每個人學習和思考的方式不同,透過閱讀看到這個世界有很多機會和選擇,如果學習的方式能更彈性,更多元,也許能出現更多有趣的大腦吧。

36會員
16內容數
嗨,我是艾利森,沉迷於閱讀和寫作的上班族。 我覺得每一本書都是一個故事,即使是工具書也是作者在說故事。 想知道持續寫作能帶我走向哪裡,在此和大家分享我的觀察、紀錄和體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