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書之前,先介紹一個人。
布萊恩 利托博士(Dr. Brian Little),前哈佛心理學教授,曾連續三年被學生評選為「最受歡迎的教授」,他的課堂常常爆滿,在台上表現絕對是我們認為的外向者。然而,大家不知道他常常「落跑」躲在洗手間,享受自己的「個人避風港」,同時具備內向者的特質。
事實上,大多數人是像博士一樣,擁有複雜性格,很難用二分法清楚界定。影片四分五十秒開始,博士帶著他一貫幽默的口吻介紹自己在書裡的形象。
作者
蘇珊.坎恩(Susan Cain)是一位內向者,她曾經是華爾街的律師,常常需要開口說話,交涉談判,雖然每次都緊張地想吐,但是她明白在各種場合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自小深受性格的困擾,蘇珊深入研究探討內向型格,不只是喊口號或膚淺安慰,而是透過一個又一個學術研究和實際案例,幫助內向者深入理解並接納自我,且能發揮積極的力量。
這本書對我的幫助?
這本書對我最有幫助的地方是,從研究和經驗釐清性格迷思,建立自己和外界共處的舒適狀態,停止責怪自己「太安靜」。
以下分享最有感觸的三個觀點改變。
原來性格也趕流行
主流性格隨著趨勢演變,不過流行不代表是優秀的保證
文化歷史學巨擘華倫蘇思曼認為,美國社會從強調品德的文化轉變成重視個性的文化
20世紀初,戴爾·卡內基從農村男孩蛻變為業務高手的故事,正是文化演進的代表。從農業社會進入工業社會,大量製造產品待銷售,也帶來新的工作人才需求——銷售業務人員,因此擁有流利的口條,極富感染力的外向者顯得格外吃香。雖然不想承認,但是我們的確處在崇尚外向的社會。普遍認為外向更優秀,適合當領導者。
的確,外向者有更高的機率成為領導著,因為他們比內向者更勇於發表意見,而一般人容易跟隨說話最有力的人。但是太過重視表達能力,反而忽視了其他像是,謹慎思考等重要的特質。
美國陸軍有一個專有名詞「開往阿比林的巴士」反應了這個現象。故事大意是在某個夏天,有一家人坐在前廊,突然其中一人提議去阿比林走走,當他們去了阿比林回來,才有人說其實他不想去,看大家興高采烈才同意,結果其他人紛紛表示,他們也不想去,而是以為大家都想去,不想掃大家的興致才沒有表達反對意見。
「開往阿比林的巴士」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要有人提出行動方案,不管是任何行動方案,大家都會乖乖跟從,因為我們傾向於把權力賦予說話最有力的人。
Photo by 愚木混株 cdd20 on Unsplash
熱情自信、充滿活力、樂觀積極,能言善道…等,這些是我們常見的領導者特質,然而擁有這些就等於是優秀的領導者嗎?
反過來說,不具備這些外向特質,就不是一位優秀的領袖嗎?
很顯然,優秀的領導有很多類型。除了健談富有能量,安靜卻充滿力量也不在少數,例如,愛因斯坦、巴菲特、甘地等都是受到內向的助力而成功。
值得慶幸的是,現在是網路時代,自媒體興盛,可以透過文字、聲音或是影片的方式表達自我,不像過去幾乎是外向者的主場,如今善用各種工具,有更多的緩衝時間深思和準備,內向者有更多的舞台,可以展現自己的魅力。
性格好像橡皮筋
性格不是固定不變,可以隨著自由意志發展,但有其限制
你覺得自己是內向還是外向的人呢?如果還不是很確定,書裡第23頁有個小測驗,可以輔助參考。
記得國小的時候,期末評量除了各學科成績,還會有一欄導師評語,當時得到「文靜內向」四個字。在收到教師評語之前,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內向」或「外向」,依稀記得還跟媽媽說:「我這麼頑皮吵鬧,哪裡內向啊!」
現在想想,到底是被貼上標籤之前就是這個性格,或是貼上以後才開始越往這個人格靠近呢?
發展心理學家,傑羅姆·凱根 (Jerome Kagan)表示,我們這整個人,其實是由先天基因與後天環境兩者錯綜複雜的交互作用造就而成。
凱根博士的研究實驗中,找來五百位嬰兒給予同樣的刺激,發現有的嬰兒對外界刺激高度反應,有的幾乎沒甚麼反應。而高度反應組長大多為內向者,低度反應組則發展為外向者。
研究發現,內向和外向是對外在刺激的接受程度。
由於低度反應組對於外來刺激反應不高,他們會一直往外尋求刺激,交互循環之下,他們變得越發活潑外向,因此性格受基因及環境影響是相輔相成的。
即便如此,也不用替自己貼上標籤。如果你做了第23頁測驗,可能也會跟我一樣有同樣的困惑,覺得自己是介於內向和外向之間的綜合型,在不同的情景切換間,扮演不同的角色。
事實上,這也是大部分人 的寫照。透過自由意志,我們可以在先天基因限制之內,發展性格特質。
「橡皮筋理論」:我們就像一條有彈性的橡皮筋,可以往外伸展、擴延,不過總有個界限。
Photo by Kenny Eliason on Unsplash
別管性格了,要緊的是目標
內向者為了個人核心目標,會適度調整自我,協助自己改善和外界的關係
記得以前有位講者來談關於如何上台發言,到了演講尾聲,他大力邀請同學上台簡短發表,還鼓勵大家突破舒適圈,勇敢跨出一步,表示只要敢主動,就已經變得比坐在台下的自己更好。當下的確有種腎上腺素被激發,很想證明自己的衝動,看著同學一個一個上去,心臟砰砰一直跳,但我還是釘在原地,心裡不停怪自己沒有用,一輩子可能就這麼膽小吧。
後來經驗多了,漸漸懂得自己的強項和弱項。也發現試圖把自己變得「外向」的過程,更像技能習得。諸如報告事項,發表作品,上台簡報,主持會議等需要公開說話且與人交際的活動,都是求學和求職的一種技能。
內向者要是有強大的目標導向,例如想得到好成績或賺錢升職,表現和積極度並不會遜色。沒有背後的核心目標,的確很難克服基因寫下的恐懼。
根據利托博士的「自由性格理論」:我們天生及文化的環境,會造就一些特定的人格特質,如內向與否,但我們可以為了達成「個人核心志業」,而改變或演出不同的性格。
還記得開頭介紹的利托博士嗎?台上教學和私底下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人,但是秉持教學的熱誠,他幫自己建立心理避風港,讓自己在授課之餘放鬆充電,才能再精力充沛完成下一場「表演」。
讀到這裡,覺得自己不孤單,不禁讓人鬆了一口氣。內向者不需要把自己變成外向者,在該表現的時候好好表現,達成目的最重要。
一個人若有堅定的信念,從而產生勇氣,挺身直言,那麼這樣的人就是世界上最勇敢的人。
Photo by David Iskander on Unsplash
後記
生活要過得好,祕訣就是把自己放在正確的舞台上。
我自己也是內向者,沒事喜歡一個人獨處勝過和人群相處,常常被身邊的人說,太安靜,不夠積極。記得高中選填志願的時候,老師建議選擇適合自己個性的學科,當時對於外界懵懂,對自己也是一知半解。與其說選擇想要的,不如說是遵從外向文化的規則選了以為自己要的。
要是能在青少年時期讀到這本書就好了。透過作者親身體驗和詳細引導,也許能少一點徬徨無助和懵懂探索,不用一心羨慕外向者的特質,想把自己變得和他們一樣,儘早接受自己的內向性格,發展屬於自己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