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畢業典禮上,我獲得奬,站上舞台,全校師生為我喝采,這是我生命中的「高光時刻」。在這個時刻中,我受到他人矚目及讚賞,我被推到社會所期待的好位置上,只可惜,時間不能停止流動,這個「高光時刻」總會悄悄地溜走,然後被人遺忘。
我們人生會有一些「高光時刻」,比如金榜題名時,也會有一些「糟糕時刻」,比如高分落榜之時。「高光時刻」讓我們那時感到成功,心情上揚,自我有所價值;而「糟糕時刻」讓我們感到氣餒,心情低下,自我價值感低落。但是我們仔細想一想,所謂的「高光時刻」與「糟糕時刻」,它們有很大一部份是我們的社會建構而來的,換言之,是這個我們所處社會的人為建構出的價值取向。
我曾到過教養院訪問過,裏面的工作人員告訴我,這些不良於行的患者們,如果是先天性如此,如腦性痲痺,比較不會有憂鬱心情;反之,如果是出車禍而身體受傷進來的話,容易患有憂鬱症,推論是他們曾經是常態一般人,但後來車禍使得身體行動障礙。
既然是人為建構出來的,對心理的影響並非一定絕對自然,有很多是我們成長過程中,不知不覺地認同這些說法所致。比如說,失業一定代表自己的失敗嗎?然後因為失敗的認定,連帶導致自己心情上的憂鬱而想自殺,這整個過程被簡化描述成:因失業而自殺。好像失業這個因,必然導致自殺這個果。但由上面的分析知道,這個因果關係是人為不知不覺地學習而來的,實際上並不是科學的因果關係,而是存在於個人心中的論述。
所以心理師在聽案主說話時,很重要的一個面向是,聽出個人的「私有邏輯」,並對這些私有邏輯怎麼來的感興趣?又進而找出這些邏輯怎麼對他本身產生影響。當我們在敍述一件事情時,都常會使用「因為⋯所以⋯」句型,好像有一個邏輯,但仔細想想,這些邏輯並非科學邏輯,而是個人自己拼接起來的,比如說我們看看這兩句話,第一句話:「因為我喜歡他,所以我不敢靠近他。」;第二句話:「因為我喜歡他,所以我想靠近他」,這兩句話雖然邏輯相反,但均可以被理解。
不少人有這樣的私有邏輯,有一部分是來自於這個社會的傳統認知,它是用諺語來呈現,比如說:「小孩有耳沒嘴」明示著孩子不該對大人討論的事去詢問,但仔細去思考,小孩在聽大人說話時,有時會想發問解惑。但當習得此諺語時,小孩往往壓抑自己好奇心的提問。諺語呈現的,似乎變成在社會中走跳的一種無上命令,而我們也因此主動地限縮自己的言行自由,這些存在我們心中的「無上命令」也可說是個人私有邏輯的一種形式。
剛說過,個人的私有邏輯並不是科學上的邏輯,而是代表心理上的一種主張。所以聽別人說話時,重點不在於挑他語言內容上的邏輯毛病,而是聽他所要表達的語意內容,這樣就可以較精準理解此人的主張。再者,如果我們越清楚地察覺到自己的私有邏輯,就可能發現自己的盲點而能跨越它,使自己的思考更為寬廣。
(相似文章發表在「芝心文摘」)
追蹤「穗波心理師談情說愛」FB粉絲專頁,可不定時收到「今日文章」及podcast預告
收聽「穗波心理師談情說愛」podcast(專門談愛的podcast )
點擊有劃底線的字即可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