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本海默》:普羅米修斯之火

《奧本海默》:普羅米修斯之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高中在課堂上看完《黑暗騎士》後,就開始宣稱自己是諾蘭的腦粉。所謂腦粉,就是常覺得自己沒看懂的好多,卻深知有些美感是不必解,也不可解的,只能放空自己,任由他龐雜的敘事技巧充填,包括天文物理知識、史實資訊、鏡頭隱喻、交響配樂、人性社會......所有他想說的,我都願意一併接受。

又身為一個從國中起,就開始假設自己理化分數為0,其餘成績該維持多少,才能不落後排名的文組腦。我很難以理解《星際效應》的蟲洞、黑洞、動力波,《天能》裡的時間鉗形,更何況《奧本海默》的量子力學。

不過幸好,這世界上大概還沒有人真的懂量子力學。就連波耳都說:「如果你沒有被量子力學所困惑,那就代表你根本沒有徹底了解它。」而電影中波耳也說:「它就像是樂譜,重點不是讀懂音樂,而是你能聽到它。你能聽到音樂嗎?」無論詩或者樂,都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者,而我只是將電影純然歸還於藝術,欣賞它的美足矣。

《奧本海默》根據《美國普羅米修斯》改編「普羅米修斯從眾神那裡偷來了火種,並將其帶給人們」。

諾蘭在影評間常被譽為「時間的魔法師」,而我愛著他的原因,大概也是我總為「時間」的議題著迷,時間的分秒時日年,是為人們所定義,但時間的流卻無法被人類觸碰與理解,每個人卻仍能深刻感受到所謂時間進展與流逝,

常以為諾蘭運用大螢幕玩弄「時間」這個概念,無論《全面啟動》的時間延展入夢、《星際效應》時間被黑洞所壓縮、《敦克爾克大行動》三段時間線的不等值,和《天能》時間的循環反覆。而在《奧本海默》裡的時間,應當是靜止的。沒有盡頭的重複彷若靜止。

普羅米修斯被鎖鏈束縛,永久鎖在山頂,每天早上都有一隻老鷹飛來啄食他的肝臟,而到了夜裡他的肝臟會重新生長。而奧本海默在核彈引爆的瞬間,全世界就像靜止,先是磨菇雲朵的光芒,全面的死寂過後才是震耳欲聾的爆破聲響。這個剎那,就是這部電影在玩弄的時間,內疚懊悔終其一生糾纏與重複,於是他的內在時間就像是停了。

過後的人生,他都同時身為所謂的「原子彈之父」,卻也是死神,世界的毀滅者。

走出電影院時還在沉澱,只來得及和同行友人說了:「好好看喔!諾蘭每次都呈現那種人性的難解。」以前讀歷史,只看見日本的傷痛,批判施暴者的無情。也深信「在高大堅硬的牆和雞蛋之間,我永遠站在雞蛋那方。無論高牆是多麼正確,雞蛋是多麼地錯誤,我永遠站在雞蛋這邊。」的論述。

三位一體試爆後,科學家們歡欣鼓舞的當下,我突然被複雜的情緒充填,是啊,人性並非二元對立。生命中遇見的總不只是雞蛋與高牆,還有高牆的建築工人,《奧本海默》以宏觀的角度呈現科學家面臨困境,貢獻與罪狀、驕傲和內疚,都同時背負著普羅米修斯之火。

────────────────────────────────
如果這篇文章有泛起你心中什麼樣的漣漪,歡迎不吝給予愛心並留言。
更可以追蹤我的IG:yihan__writing ,會看見不一樣的創作內容!

avatar-img
Yihan的沙龍
50會員
111內容數
名字念起來是易寒,唱起來像遺憾。 於是就這樣其實符名的活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Yiha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開始吸引我的點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幾年對這個詞深感興趣,總以為「非物質」是如此縹緲並難以傳承,一不小心就再也沒有人記著;而殯儀文化更是另一個感興趣的點,因為它帶點神祕、帶點恐怖、帶點禁忌,有人談了傷感、有人談了忌諱,而大多數的人是根本不理解。
4/5破地獄
很多時候,心之所嚮的事無法好好抑制,但至少我們通常能夠掌控腦袋,封存身體裡的動物,離開叢林、表現得社會。可是有時候,腦袋的、社會的病沒辦法控制,一點辦法也沒有,只好記得要笑,連哭的時候都要笑,誰叫這個世界連一點點愛都給不起。
2/5小丑:雙重瘋狂
從小到大,我們接受的教育方針通常都是努力、成功、不要甘於平凡。直到出了社會,大家開始認知經濟能力的重要,所以開始比社會貢獻、比薪資水平,都贏不過的話,至少也要比工時假期。誰的工作符合「錢多事少離家近」,誰就那麼值得稱羨一點。
4/5鬼才之道
最開始吸引我的點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幾年對這個詞深感興趣,總以為「非物質」是如此縹緲並難以傳承,一不小心就再也沒有人記著;而殯儀文化更是另一個感興趣的點,因為它帶點神祕、帶點恐怖、帶點禁忌,有人談了傷感、有人談了忌諱,而大多數的人是根本不理解。
4/5破地獄
很多時候,心之所嚮的事無法好好抑制,但至少我們通常能夠掌控腦袋,封存身體裡的動物,離開叢林、表現得社會。可是有時候,腦袋的、社會的病沒辦法控制,一點辦法也沒有,只好記得要笑,連哭的時候都要笑,誰叫這個世界連一點點愛都給不起。
2/5小丑:雙重瘋狂
從小到大,我們接受的教育方針通常都是努力、成功、不要甘於平凡。直到出了社會,大家開始認知經濟能力的重要,所以開始比社會貢獻、比薪資水平,都贏不過的話,至少也要比工時假期。誰的工作符合「錢多事少離家近」,誰就那麼值得稱羨一點。
4/5鬼才之道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對我來說這部片對我最深的影響除專業影評提到的之外,更是奧本海默內心的糾結,身為原子彈之父的名聲太重,重到不可承受,歷史上留名的人從來不會是一帆風順,反而是因為他們身負許多糾結,並且因此做成了很多決定,當弱點可以一覽無遺時,人們更會傾向去接受他們的成就。
在台灣,【芭比】是7/20上映,【奧本海默】是7/21日上映,但是在美國,這兩部片是同一天,也就是7/21上映。因為很久沒有兩部大片廠的重點電影一起聯映,網路上也出現了一個叫作「芭比海默 (Barbenheimer)」的新詞,產生了許多迷因梗圖。
《奧本海默》是根據2006年卡伊柏德(Kai Bird)和馬丁J.舒爾文(Martin J. Sherwin)所著作的傳記小說改編;這本書獲得普立茲獎,主要是馬丁J.舒爾文花費25年時間收集奧本海默的相關史料,以及訪談素材所匯集而成的著作。
對我來說這部片對我最深的影響除專業影評提到的之外,更是奧本海默內心的糾結,身為原子彈之父的名聲太重,重到不可承受,歷史上留名的人從來不會是一帆風順,反而是因為他們身負許多糾結,並且因此做成了很多決定,當弱點可以一覽無遺時,人們更會傾向去接受他們的成就。
在台灣,【芭比】是7/20上映,【奧本海默】是7/21日上映,但是在美國,這兩部片是同一天,也就是7/21上映。因為很久沒有兩部大片廠的重點電影一起聯映,網路上也出現了一個叫作「芭比海默 (Barbenheimer)」的新詞,產生了許多迷因梗圖。
《奧本海默》是根據2006年卡伊柏德(Kai Bird)和馬丁J.舒爾文(Martin J. Sherwin)所著作的傳記小說改編;這本書獲得普立茲獎,主要是馬丁J.舒爾文花費25年時間收集奧本海默的相關史料,以及訪談素材所匯集而成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