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時,你可以選擇:
當個觀光客,盡情享樂,
或者做一名旅人,改變你的一生。
●本書是寫給那些想要深入了解旅行提供的各種機會,以及如何善加運用的人;那些想要充實自身人格,開拓心靈,帶回一個和出發時不一樣的自己的人;還有那些想要從旅行中學習的人。
●旅遊有很大成分是逃離,而真實的旅行則是到來;旅遊主要是消遣性的,而旅行基本上是教育性的;遊客被當地人載著到處跑、接受他們服侍,旅人則想要認識他們;遊客想要放鬆,旅人則想接受刺激;旅遊的目的是到處觀光,旅行的目的則是增加理解。
在招牌老頑固模式的保羅.索魯(Paul Theroux)觀察到,「旅人不知道該往哪裡去[因為那不重要],而遊客不知道自己去過哪裡」(斯威克)。
羅賓.漢伯里.特尼森在他的《探險的牛津書》(Robin Hanbury-Tenison, The Oxford Book of Exploration)中指出兩者的鮮明差異:「世上有遊客也有旅人。
前者出國去放鬆他們的身體和腦袋,沒別的。後者則是去看、去理解。」
●許多響亮、強有力的字眼便浮現我們腦海:《出埃及記》和《奧德賽》,史詩和北歐英雄傳奇,遠征和朝聖。
這些字彙各有不同的意義,但全都傳達了旅行的一個原始含意─它是一種嚴酷考驗,一種挑戰,一種煎熬。
旅行和磨難是不可分的。
所以說,旅行在石器、銅器和鐵器時代主要是指試煉、阻礙和冒險。
當時的旅人與其說是英雄,還不如說是可憐人,因此旅行敘事的軌跡總是朝著歸鄉的方向。
旅行不是離家到外地去,而是結束旅程返鄉。
●風景
在北非,大地變成風景中較不重要的部分,因為你會發現自己不斷抬眼望著天空。
在乾旱荒涼的景致中,天空是最後的裁判。
當你了解到這點,不是智性上,而是情感上的,就會明白為什麼將神力來源從地球轉移到外太空的一神教-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偉大的三位一體論是在沙漠地區發展出來。
--保羅·鮑爾斯《他們的頭是綠的手是藍的》
(Paul Bowles, Their Heads Are Green and Their Hands Are Blue)
●要不是旅人內心堅信那些當地人基本上和他是相似的,那麼我們所認知的旅行將變成不可能的事。
為什麼?
因為,倘若某個異國地區的一切事物都完完全全迥異於我們的一切事物,倘若我們不知道他們對我們有什麼反應或行動,旅行將是一種極為可疑的命題。
例如,如果你沒有把握當地人不會傷害你,把你煮了、把你當寵物,或者在其他方面找你麻煩,你還會那麼渴望出國嗎?
換句話說,如果當地人是外星人,而不只是外國人,你還會不會安心地置身他們之中?
事實上,科幻小說和電影中的緊張氣氛,不正是基於沒人敢確定外星人會有什麼行動的這個事實?
你真的會不帶武器上火星?
●如果你從小相信你的國家或者你所住的城鎮、村莊包含了世上所有優點,無論是在道德卓越性、心智發展或機械技術方面,你得準備好早日拔除這信念......對一個觀察 敏銳、思慮縝密的個人來說,旅行的一個恆久的功效就是教導他對於別人的意見、信念或做事方式的尊重,讓他明瞭,有別於他自身文化的其他文化是值得尊敬的。
--湯瑪斯·W·諾克斯《如何旅行》
(Thomas W. Knox, How to Travel)
●當我們旅行,和我們不了解的人邂逅,接著我們和這些人接觸,開始探測他們的心態。
從他們的觀點看世界的經驗是極大的解放。
和你此刻一樣知道人有可能去了解怪異難解的事物,因為你剛辦到了,意謂著你再也不需要害怕你不了解的東西。
當你不再害怕差異,你便可以自在地生活在和你截然不同的人們當中。
●旅行如何改變旅人?
1.你領悟到地方、實體環境對人們思想言行的衝擊,於是開始了解到你自己的家鄉形塑了你。
2.你接受有各式各樣的「正常」存在,不同事物不必然會帶來威脅。
3.你體會到誤會別人實在太容易了,在了解前就妄加評斷,尤其對行為的評斷,是多麼愚蠢的事。
4.你明白去了解那些看似全然陌生的事物是可能的。只是不同罷了,根本不需要恐懼。
5.透過學習其他文化和世界觀,你看待本國文化和你自己的方式也不一樣了。
6.你的種族優越感遭到摧毀性的攻擊而且逐漸崩解;你獲得成長的力量。
無疑,豐富到讓人驚喜,但事實是,如果方法得當,旅行確實可以實現這些奢侈的承諾。
當然,你必須讓所有感官保持警覺,用心地觀察。
●皮科·艾爾(Pico Iyer) 《懷疑論的小說家》導讀
偉大旅人的條件為何?
也許理想的旅人應該對每個人或者途中邂逅的人保持開放態度,但也不 能太急著被他們接納。
她應該要世故、精明,站穩立場,然而她也該隨時準備臣服於—哪怕只是片刻,在家鄉絕無僅見的事物的魔力和刺激。
他應該充滿好奇、精於觀察、詼諧幽默而仁慈… [偉大旅人總是]穩固得足以迎接任何可能性。
他們不該有固定時程或嚴重偏見,而且他們應該像對待旅伴那樣關注異地住民的心情。
~克雷格.史托迪(Craig Storti)/美國跨文化溝通及跨文化適應領域的知名專家,一生有將近四分之一時間旅居國外。他著有《跨文化藝術》(The Art of Crossing Cultures)等多種權威著作,擁有三十年協助個人、組織與多種文化及背景的人士有效進行交流的豐富經歷。克雷格是一位見識廣博、閱歷豐富的旅人,曾落腳五十餘國,通法語、阿拉伯語和尼泊爾語。
~《旅行的意義:帶回一個和出發時不一樣的自己》
~《Why Travel Matters: A Guide to the Life-Changing Effects of Travel》
#旅行的意義 #旅行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閱讀筆記 #Reading
【博客來購買《旅行的意義》】↓↓
https://shoppingfun.co/30d0i
【金石堂購買《旅行的意義》】↓↓
https://easyfun.biz/2wd16
【偶希都理】
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閱讀筆記/日文教學/電影筆記/環遊世界旅遊,
歡迎訂閱分享,一起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Matters】
https://auth.matters.news/@scart1020
【偶希都理~痞客邦】
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偶希都理 閱讀筆記~方格子】
https://vocus.cc/ohitori_book/home
【作者~廖慧淑(Su)】
譯者/作家/旅人,
日文翻譯、口譯及寫作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總計造訪過40國n座城市。
#偶希都理 #廖慧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