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出發

再出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以前看著孩子換著花樣給芭比娃娃換衣服

不論是手帕還是一塊布,只要有橡皮筋、彩帶、布,他總能變出花招來

後來發現他開始將舊衣服改造成其他樣式

「如果剪錯了,我也不心疼」

開始對舊衣服剪剪、縫縫、補補

偶爾也看到他買了顏料在舊衣服上塗塗抹抹

只是怕羞的他,從沒把這些改造穿出門

「我覺得⋯⋯還沒成功。」

什麼才叫做成功呢?他也說不出來,只是害羞的將修改後的衣服藏起來

一直覺得孩子對手工藝很有想法

便帶著孩子拜師學藝,有系統性的學習手作與設計

這才發現原來網路資源很多,但有老師的帶領能更一步步的建構系統

完成的方式也不只一種,但有人能馬上回饋給予意見支持更是更加事半功倍

看著孩子不斷提出想法,追問老師問題

「這樣做可不可以呢?」「我想要將把手縫在裡面要放在哪一層呢?」「如果打洞失誤,我可以往內縮後再來一次嗎?」「起針在這一面,線的樣子就會變成菱形線呢!」

當孩子因為興趣而開始試著提出新想法、思考另類的解決方式

這一刻,他的學習胃口也被打開了

不同於以往的懶散、輕言放棄,他回家後畫了很多版型,撿了很多碎布

「我想先模仿市面上的成品看看,等我上手了再來設計自己的。」

從模仿開始奠基工法

開始搜集網路影片還有哪些作法

這幾天的忙碌讓我們都忙碌不已

感謝有小學伴們的共同努力與討論,讓孩子更有毅力的堅持完成他的作品

下一次,他說他要來分享他的「偉大成果」

我拭目以待


raw-image


avatar-img
C.T Yichi的沙龍
1會員
63內容數
實驗教育課程-議題思辨:用多元角度解讀社會現象,讓孩子涵養包容與尊重,透過溝通與表達展現孩子的獨特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C.T Yich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作品不外乎是傳達想法的媒介,當自己在乎,別人才會重視作者的在乎。如果只是隨便對待,別人也會感覺到這樣的作品只是追求讚數,而不是真的想分享些什麼。粉絲團的初衷也只是紀錄他的學習與成長、矛盾與理解、掙扎與抉擇,讓往後的自己能回顧一路上走來的痕跡。
「怎麼都沒有人來按讚或給我回應?」 我先問他為什麼想要看到有人按讚 「沒人看到那我畫畫就沒意義了呀」 我反過來問孩子:你當初為什麼想畫畫?是因為想要引起很多人注意?還是一開始你只是想抒發你的興趣?
終於和孩子討論好,一起來經營粉絲專頁www.facebook.com/yichi117 看著孩子從原本的拒學、提不起勁,到現在願意提筆畫畫,為粉專提供大頭貼⋯⋯ 這段時間的陪伴與鼓勵,真的是值得了 當開始討論成立粉專的時候,孩子有許許多多的害怕與不確定 「不去試試看怎麼會知道呢?」 終於,
作品不外乎是傳達想法的媒介,當自己在乎,別人才會重視作者的在乎。如果只是隨便對待,別人也會感覺到這樣的作品只是追求讚數,而不是真的想分享些什麼。粉絲團的初衷也只是紀錄他的學習與成長、矛盾與理解、掙扎與抉擇,讓往後的自己能回顧一路上走來的痕跡。
「怎麼都沒有人來按讚或給我回應?」 我先問他為什麼想要看到有人按讚 「沒人看到那我畫畫就沒意義了呀」 我反過來問孩子:你當初為什麼想畫畫?是因為想要引起很多人注意?還是一開始你只是想抒發你的興趣?
終於和孩子討論好,一起來經營粉絲專頁www.facebook.com/yichi117 看著孩子從原本的拒學、提不起勁,到現在願意提筆畫畫,為粉專提供大頭貼⋯⋯ 這段時間的陪伴與鼓勵,真的是值得了 當開始討論成立粉專的時候,孩子有許許多多的害怕與不確定 「不去試試看怎麼會知道呢?」 終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