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從模仿開始,從不經意的發現開始。引導孩子發現生活中處處是資源,將「不經意」好好處理,便是一份「創意」。
生活在每天和孩子「過招」的過程中,有時候聽到他們連嘗試都不願意就直接判斷「我不會」的時候,真的會不小心一把火上來。
孩子們不懂為什麼不能表達自己不會,而家長則是無奈孩子不願意多去嘗試
這天上課的時候,老師請同學們帶了很多「廢棄物」或是生活用品來
讓每個孩子透過不同的材料來感受繪製的感受,有的物品要使用點的方式,有的則用貼著拓印的方式,也有的物品要使用滾動的方式才能將顏料塗繪在畫紙上
孩子們一陣亂玩後,老師才請他們說說剛剛使用了什麼方式,並且即時投影讓孩子們觀摩不同方式所製作出來的創作軌跡
老師最後舉了好幾個藝術家、文人的例子,告訴孩子很多好的作品都是不小心從生活中創作出來的。
一開始便想創造曠世巨作也好,抱持著「玩玩看」的心態也未嘗不可,最壞的情況不也是和一開始的「無作為」一樣嗎?然而關鍵是有了一次機會讓自己去感受「原來可以這樣做」的不同。
孩子們開始隨意亂畫了起來,從一開始的探索,到後來老師引導他們從「亂做」中構圖,孩子們漸漸穩定下來,投入在創作中。
給他們時間從激發到冷卻,過程雖然發散,但也能慢慢聚焦成專注而投入的樣子。一味的求快、求結果,也只是讓孩子忽略了生活中原來有這麼多值得好好嘗試的特別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