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隨筆】灌頂就是「心心相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灌頂」這個詞在顯教中並不常見,但在藏傳佛教中卻相當重要!


藏傳佛教非常重視法脈傳承,舉例來說,接受密法時必須獲得金剛上師的灌頂,修持儀軌時也需要請求金剛上師的加持。許多人對其中的原因感到疑惑不解⋯⋯


藏傳佛教又稱密教,密教是心法,與顯教通過文字傳授不同,密教必須經由上師與弟子之間的秘密授受。


師徒在敞開心的情境下相會,不透過語言,以心傳心,法自然流入弟子的心中,這是灌頂真正的意思!


真正的灌頂即是「心心相印」。這種狀態無法強求,而是自然而然發生的。當弟子的意識與時機皆成熟時,老師自然會出現~


師徒之間彼此認識到,開放的心是世界上最微不足道、最平凡的事。在密法中,將這種對待事物的態度稱為「平常心」。


平常心是最普通、平凡、完全開放的心,沒有任何收集、隱藏或評價。當我們能夠以這種態度來看待自己和周圍的世界時,法的傳承便開始了。因此,我們需要放棄想要「非凡」的企圖


只要我們如實地面對現狀,敞開自己,與老師坦誠相待,灌頂便發生了,而「神聖的」儀式就不是必要的了!



#如實面對

#平常心

#開放的心

#心心相印

#灌頂

#藏傳佛教

#耶謝智光

#原力覺醒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生命的終點不是死亡, 而是覺醒。 生命的最高目的不是追求快樂,而是實現自我覺醒與提升! 我們來到世間是為了學習、成長和逐漸覺醒最終回歸精神的本源。 生命是廣袤無垠的,而我們的內在精神是永恆存在的。我們真正的本質是無形的靈魂,擁有永生不滅的本質。 在這個宏大的宇宙中,我們通過將
當一個你不想要的現象一直持續出現時,就表示你必須要做出改變。 外在的事件只是個提醒,這是宇宙的工作原理。 做什麼改變?看個人。越大的挫折通常表示需要的改變越大。 已結構化的能量太牢固,所以需要花費更大的力氣去瓦解⋯⋯ 所以為什麼要修行?修行就是瓦解已固定成型的能量! 所
當你重複經驗或教訓時,實際上並沒有重複。 每一個人都在ㄧ種螺旋上升的模式裡前進,但因為速度很緩慢,所以會有「一樣」的錯覺。 因此,別把它看成一個重複。 每個經驗或教訓都在教會你一些事情,通常那是你的人生功課。 每經歷一次,其實你已放下一些了。直到你看穿它們!
你是生命本身,是愛與和平的存在,以二元性的人類形式來表現。 你在這裡的目的,是要學會超越所有看似束縛你的限制,從而享受故事的樂趣。
有人問:「修行既然是一場夢,那到底還需不需要修?」 答:要!當你還在夢中之時,你需要刻意的保持覺知,除非你已完全清醒。 修行的目的就是讓自己保持清醒,做什麼事都在有意識的狀態下,直到時刻都有清楚的覺知。 那時,修與不修沒兩樣! 修行的方法很多,只要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這些方
生命的終點不是死亡, 而是覺醒。 生命的最高目的不是追求快樂,而是實現自我覺醒與提升! 我們來到世間是為了學習、成長和逐漸覺醒最終回歸精神的本源。 生命是廣袤無垠的,而我們的內在精神是永恆存在的。我們真正的本質是無形的靈魂,擁有永生不滅的本質。 在這個宏大的宇宙中,我們通過將
當一個你不想要的現象一直持續出現時,就表示你必須要做出改變。 外在的事件只是個提醒,這是宇宙的工作原理。 做什麼改變?看個人。越大的挫折通常表示需要的改變越大。 已結構化的能量太牢固,所以需要花費更大的力氣去瓦解⋯⋯ 所以為什麼要修行?修行就是瓦解已固定成型的能量! 所
當你重複經驗或教訓時,實際上並沒有重複。 每一個人都在ㄧ種螺旋上升的模式裡前進,但因為速度很緩慢,所以會有「一樣」的錯覺。 因此,別把它看成一個重複。 每個經驗或教訓都在教會你一些事情,通常那是你的人生功課。 每經歷一次,其實你已放下一些了。直到你看穿它們!
你是生命本身,是愛與和平的存在,以二元性的人類形式來表現。 你在這裡的目的,是要學會超越所有看似束縛你的限制,從而享受故事的樂趣。
有人問:「修行既然是一場夢,那到底還需不需要修?」 答:要!當你還在夢中之時,你需要刻意的保持覺知,除非你已完全清醒。 修行的目的就是讓自己保持清醒,做什麼事都在有意識的狀態下,直到時刻都有清楚的覺知。 那時,修與不修沒兩樣! 修行的方法很多,只要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這些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灌頂的意義是什麼?欲為佛弟子,首先皈依三寶;欲為大乘行者,首須發菩提心;欲如法修持金剛乘教法,必須接受灌頂。金剛乘首重上師傳承,欲修持密法,應先向傳承上師求灌頂、口傳、教授,方可如法修學;否則即使勤於修法、持咒,所修密法也無法獲得成就。領受灌頂的殊勝加持,可以淨化我們身語意的各種惡業,凡夫的心透過灌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灌頂的定義、意義及其功德,包括為何受灌弟子需具備信心與清淨心。文章將詳述灌頂對於修行者的內在轉化,及其在金剛乘教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性。此外,也提供參加灌頂法會的資訊與流程,期望讀者能正確理解並獲得佛法的殊勝加持。本文旨在提升讀者對於灌頂的認識,並鼓勵有心者參與修學。
Thumbnail
什麼是灌頂?灌頂是什麼意思? 灌頂,是指將佛菩薩的身語意、功德智慧總集的種子,灌注到我們的心相續當中,使我們能領悟清淨的佛性。在《勝樂輪第一品》中云:「灌頂獲得聖權力,清淨身口意業障,聖灌頂授權得降伏,願得甚勝之吉祥。」 本文摘要... 什麼是灌頂?灌頂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要灌頂?接受灌頂的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在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一週一次的佛學課來到了上士道 要發菩提心才能真正進入上士道 要發菩提心才是真正的佛子 要有圓滿的菩提心才能進一步學習密乘? 要有圓滿的菩提心才能成就佛道 顯教與密教的共道都是「發菩提心」 什麼是菩提心? 以前把菩提心想的很簡單 不就是慈悲心嗎? 每個人都有 為什麼還要特別策發?
Thumbnail
「禪」在古印度翻譯過來叫「靜思惟」,當靜思惟到相當寂靜,會有定境。一念不生的時候,不起妄念,它就入定。當然後面還有它的次第和領域。在密宗呢?它也稱「禪修」。但是禪修以後所證悟的境界給它的名稱就不大一樣,有的叫做「證得空正見」證悟空性,或者是講「證大手印」,或者「證大圓滿」。
Thumbnail
智諭法師:【什麼是念佛中的聞而不聞】  念佛的人,心要注意到「平」。所謂心平,就是心清淨,心清淨,就是心無所住,樂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苦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大家要注意到。  樂的時候,要不忘一個「捨」字;苦的時候,要不忘記一個「忍」字。苦樂是平常的事,凡聖都要遭受到的。不要說是凡夫,
Thumbnail
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一切行門。以淨心為要。然則明心之要。無如念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復次淨心之要。亦無如念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如此。念佛非淨心之要乎。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灌頂的意義是什麼?欲為佛弟子,首先皈依三寶;欲為大乘行者,首須發菩提心;欲如法修持金剛乘教法,必須接受灌頂。金剛乘首重上師傳承,欲修持密法,應先向傳承上師求灌頂、口傳、教授,方可如法修學;否則即使勤於修法、持咒,所修密法也無法獲得成就。領受灌頂的殊勝加持,可以淨化我們身語意的各種惡業,凡夫的心透過灌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灌頂的定義、意義及其功德,包括為何受灌弟子需具備信心與清淨心。文章將詳述灌頂對於修行者的內在轉化,及其在金剛乘教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性。此外,也提供參加灌頂法會的資訊與流程,期望讀者能正確理解並獲得佛法的殊勝加持。本文旨在提升讀者對於灌頂的認識,並鼓勵有心者參與修學。
Thumbnail
什麼是灌頂?灌頂是什麼意思? 灌頂,是指將佛菩薩的身語意、功德智慧總集的種子,灌注到我們的心相續當中,使我們能領悟清淨的佛性。在《勝樂輪第一品》中云:「灌頂獲得聖權力,清淨身口意業障,聖灌頂授權得降伏,願得甚勝之吉祥。」 本文摘要... 什麼是灌頂?灌頂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要灌頂?接受灌頂的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在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一週一次的佛學課來到了上士道 要發菩提心才能真正進入上士道 要發菩提心才是真正的佛子 要有圓滿的菩提心才能進一步學習密乘? 要有圓滿的菩提心才能成就佛道 顯教與密教的共道都是「發菩提心」 什麼是菩提心? 以前把菩提心想的很簡單 不就是慈悲心嗎? 每個人都有 為什麼還要特別策發?
Thumbnail
「禪」在古印度翻譯過來叫「靜思惟」,當靜思惟到相當寂靜,會有定境。一念不生的時候,不起妄念,它就入定。當然後面還有它的次第和領域。在密宗呢?它也稱「禪修」。但是禪修以後所證悟的境界給它的名稱就不大一樣,有的叫做「證得空正見」證悟空性,或者是講「證大手印」,或者「證大圓滿」。
Thumbnail
智諭法師:【什麼是念佛中的聞而不聞】  念佛的人,心要注意到「平」。所謂心平,就是心清淨,心清淨,就是心無所住,樂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苦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大家要注意到。  樂的時候,要不忘一個「捨」字;苦的時候,要不忘記一個「忍」字。苦樂是平常的事,凡聖都要遭受到的。不要說是凡夫,
Thumbnail
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一切行門。以淨心為要。然則明心之要。無如念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復次淨心之要。亦無如念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如此。念佛非淨心之要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