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好不好?看老師流動率就知道!叡媽筆記ruimatalk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之前統整自己當初幫孩子挑選幼兒園的六大重點後,這篇會繼續以「用心度」做細項的說明,其他則會繼續寫在下一篇,歡迎持續關注我並訂閱支持喔~

raw-image


學校用不用心?實際參觀最清楚!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教學理念包含:蒙特梭利、華德福、瑞吉歐、單元教學、角落教學、主題教學、方案教學、雙語全美等,每種方式都有喜好的人,就不在這篇說明,端看家長們喜歡什麼風格或是覺得孩子適合什麼。

但事先做好功課也是需要的喔~才不會孩子已經上課一段時間後,家長才覺得:怎麼跟自己想的不一樣?或者學校明明主打蒙特梭利教學,但實際上卻沒有那麼「蒙」?或是明明是主打雙語全美語學校,但師資卻參疵不齊?收了很高的費用,但是提供的軟硬體設備、或是課程安排卻沒有如收費那麼要求?講的時候很好聽,但是根本沒落實在學校中。

如果對教育理念很重視的父母,參觀時就得多了解學校的教育方針,因為學費的高低跟學校風格還是有一定程度的關係喔!我自己在挑選幼兒園時,只要課程安排多元:有音樂、有律動、有勞作的、有戶外活動的空間,老師對孩子是溫柔有愛就好!至於哪一種教法對我來說不太重要,因為對於一個3歲就去幼兒園上課的孩子來說,我認為學校跟老師是否能讓他內心保有安全感很重要!孩子有沒有因為上課學到很多東西是其次,願意開心的去上學比較重要~

那要如何讓孩子開心的上學呢?其實這個問題就跟你遇到的老師有關!所以我會特別詢問班級的師生比,也會私下調查老師的流動率,了解學校是否能讓老師開心的上班,就像有快樂的媽媽才有快樂的孩子一樣!老師也是如此喔~

師生比能顯示教室管理的難度

幼兒園班級的師生比,目前法規是1:15,就是一位老師(有執照的)可以帶15個學生。如果一個班收20個學生,也是必須配2個老師才可以!通常公立幼兒園一班都是滿招30人,並搭配2個老師。私立幼兒園就不太一定,要看每個幼兒園的招生狀況跟學校安排。

關於師生比我會觀察這些:

有的私立幼兒園會一直招生到把師生比補滿,這種幼兒園有可能會出現:過了招生月份,還可接受插班入校,畢竟大部分的私立幼兒園都是3-6月招生,7-8月都已經是預備開學的準備期,但如果你在學期中後的月份打電話問說:

「請問現在還有招生嗎?」校方沒過多詢問就都回答:「可以!」

就可能是學生數太少,校方認為要再補滿,也許是少子化太嚴重了,為了經營下去必須繼續招生!但校方的這個做法可能就會讓實際授課的老師,在班級管理上有滿大的困擾

有的私幼會讓一個班級的師生比抓在1:12-1:13之間,畢竟對於老師跟家長來說,師生比當然是越少越好!一個老師帶15個孩子跟一個老師帶12個孩子,難度上是不是差很多?

幼兒園老師的流動率怎麼查?

因為我喜歡小班到大班都是同一位老師帶,所以我會很在乎學校老師的流動率。但是參觀幼兒園的時候,「老師流動率」是問不出來的,我是透過104或是1111人力銀行,看學校有沒有職缺釋出,就大概知道幼兒園缺不缺老師。如果老師流動率過高,也許有這兩點訊號:

學校沒有給老師好的職場環境或待遇。
老師常常遇到恐龍家長或學生,所以待不住?

不管是什麼原因,只要留不住老師的學校,表示學校管理真的很糟!畢竟老師都留不住的學校,孩子就需要常常適應新老師,新的帶班風格!更怕老師情緒管理不佳,把職場上的氣出到孩子身上,所以私幼的流動率3-6月都是滿好觀察的時機點喔!

查看人力銀行的時候也有一個好處是,能知道私立幼兒園老師的薪資大約落在多少?然後自己可以試想:這個薪資讓你帶15個小孩8小時,你願意嗎?多看幾間幼兒園就能知道哪一家老師會待得比較開心(誤)

觀察流動率的另外一個小撇步是:

參觀幼兒園時,我會詢問之後帶班的老師是哪一位?如果回答:

「還不確定哪位老師,要看到時候的安排」
「我們都是每學期末才會安排~」

如果有類似這樣的回答,可能是老師流動率大不好安排,所以才會這樣說。至於為什麼老師待不住?當然原因很多,可能是自己的生涯規劃或是其他官方說法,但老師來來去去的學校,就讀後的問題也會比較多,我也有遇過學校給我的說法是:

「我們學校都是分年級任教,小班就都教小班,中班就教中班.....」

這種說法,我不確定是否真實!只是我自己是不太相信這種說法,畢竟如果我是小班老師,好不容易跟孩子建立感情了,才又交給其他老師帶?這理由會不會太不合理了?

園長或老師對孩子是否有耐心?

參觀幼兒園時,最重要的一個觀察重點就是:裡面的教職員看起來好不好相處?有沒有耐心?溝通對話是不是和善?除了接待你參觀的老師之外,如果有經過班級,可以仔細聽看看老師跟學生的對話,其實也可以聽得出一些端倪。

「你再哭就叫媽媽不要來接你下課!」
「你再哭就沒有東西吃!」

一個不在乎員工對孩子說出「恐嚇」言語的學校,這個學校是否重視孩子的心理發展,這部分我覺得值得家長思考一下~另外若家長參觀時,校園裡如果過分安靜,也很值得留意!畢竟參觀的可是幼兒園,不是國、高中生的校園,幼兒園上課氣氛過分嚴肅,不利於孩子身心發展喔!

另外非常建議家長在參觀時可以帶一些自備問題,透過這些對答的互動中,就能察覺學校職員有沒有耐心,如果參觀時職員就很不友善或是一副很想打發你走的態度,相信就算入學後孩子也不會太開心喔!


以上就是參考學校辦學是否用心的部分,若想知道參觀幼兒園我會準備哪些自備問題?歡迎持續關注我喔!行動支持按讚、分享都能讓我更有動力持續創作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當媽後才了解的世界
9會員
26內容數
我是一個十歲的媽媽,希望在忙碌的生活中慢慢記錄,從媽媽眼裡看出去的世界是什麼樣子,以及當媽十年的心得感想。
2024/06/17
進幼兒園前,家長們會精心幫孩子準備各式上學用品,像是寢具、餐具、文具等,就姓名貼紙來說,坊間有各式各樣的選擇,叡芮媽最推薦幼兒園的孩子印製「客製化姓名貼」了!除了可以幫孩子設計專屬貼紙外,還可以印上孩子可愛的照片,也是每個幼兒園新生媽媽們很喜歡的商品喔!到底為什麼「客製化貼紙」要怎麼挑選呢?
Thumbnail
2024/06/17
進幼兒園前,家長們會精心幫孩子準備各式上學用品,像是寢具、餐具、文具等,就姓名貼紙來說,坊間有各式各樣的選擇,叡芮媽最推薦幼兒園的孩子印製「客製化姓名貼」了!除了可以幫孩子設計專屬貼紙外,還可以印上孩子可愛的照片,也是每個幼兒園新生媽媽們很喜歡的商品喔!到底為什麼「客製化貼紙」要怎麼挑選呢?
Thumbnail
2024/06/08
台中北屯爸媽們關心的焦點來了!本文整理了台中幼兒園招生攻略,包括入學年齡表、收費與報名方式,以及挑選適合幼兒園的方法。不僅如此,也提供幼兒園生活相關資訊,讓初次當爸媽的您可以安心為孩子提前做準備。
Thumbnail
2024/06/08
台中北屯爸媽們關心的焦點來了!本文整理了台中幼兒園招生攻略,包括入學年齡表、收費與報名方式,以及挑選適合幼兒園的方法。不僅如此,也提供幼兒園生活相關資訊,讓初次當爸媽的您可以安心為孩子提前做準備。
Thumbnail
2023/09/05
已經開學一個月了!你的孩子還在哭嗎?當孩子離開爸媽開始進入幼兒園的時候,通常會有幾種現象。一種是還沒進校門就開始失控大哭、另一種是忍到回到家才開始哭,但不管是「先哭還是後哭」,面對孩子剛進幼兒園的焦慮與不安,身為爸媽應該如何見招拆招呢?
Thumbnail
2023/09/05
已經開學一個月了!你的孩子還在哭嗎?當孩子離開爸媽開始進入幼兒園的時候,通常會有幾種現象。一種是還沒進校門就開始失控大哭、另一種是忍到回到家才開始哭,但不管是「先哭還是後哭」,面對孩子剛進幼兒園的焦慮與不安,身為爸媽應該如何見招拆招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最近的幼兒園事件鬧得沸沸揚揚,讓送託嬰的家長們相當焦慮不安。在選擇托嬰和幼兒園時,評估環境、安全、教育理念等方面是很重要的。除了政府提供的資訊外,也可利用社群和林明宗先生所創立的地圖來查詢相關資料。有多方面的資料及觀察,可幫助家長們做出更佳的決定。
Thumbnail
最近的幼兒園事件鬧得沸沸揚揚,讓送託嬰的家長們相當焦慮不安。在選擇托嬰和幼兒園時,評估環境、安全、教育理念等方面是很重要的。除了政府提供的資訊外,也可利用社群和林明宗先生所創立的地圖來查詢相關資料。有多方面的資料及觀察,可幫助家長們做出更佳的決定。
Thumbnail
幼兒園是寶貝踏入校園生活的第一個階段,與分離焦慮主題不同,上學繪本書單希望能幫助孩子了解上學的原因、認識學校的作息與學習內容、如何與朋友相處,以及可能遇到的緊張、不安情緒,最後終將適應,並且欣然邁向上學之路。藉此建立孩子對校園生活的期待感,對學校有正向認識。
Thumbnail
幼兒園是寶貝踏入校園生活的第一個階段,與分離焦慮主題不同,上學繪本書單希望能幫助孩子了解上學的原因、認識學校的作息與學習內容、如何與朋友相處,以及可能遇到的緊張、不安情緒,最後終將適應,並且欣然邁向上學之路。藉此建立孩子對校園生活的期待感,對學校有正向認識。
Thumbnail
在談今天的主題前我要來分享 在我身邊最常聽到的話 也最想分享給每一個愛孩子的你 「教養、教學從來沒有對錯, 珍貴的是你那顆愛孩子的心」 每個老師、家長都有自己背後所支持的信念 成長背景 社會期待等等  這樣成長的我們都會有屬於我們的價值觀 無論什麼價值觀 相信持續為孩子學習努力的你
Thumbnail
在談今天的主題前我要來分享 在我身邊最常聽到的話 也最想分享給每一個愛孩子的你 「教養、教學從來沒有對錯, 珍貴的是你那顆愛孩子的心」 每個老師、家長都有自己背後所支持的信念 成長背景 社會期待等等  這樣成長的我們都會有屬於我們的價值觀 無論什麼價值觀 相信持續為孩子學習努力的你
Thumbnail
早上參加弘毓社會福利基金會的家長聯誼會 看見孩子的優點 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成長課程> 感謝社工們用心安排 🙏 感謝老師用心的分享 ❣️ 過程也有收到老師準備的講義和小卡 💌 而在彼此交流的時候也有慢慢收穫 可以感受到每位家長 都是很盡心盡力的維持親子關係 包含在
Thumbnail
早上參加弘毓社會福利基金會的家長聯誼會 看見孩子的優點 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成長課程> 感謝社工們用心安排 🙏 感謝老師用心的分享 ❣️ 過程也有收到老師準備的講義和小卡 💌 而在彼此交流的時候也有慢慢收穫 可以感受到每位家長 都是很盡心盡力的維持親子關係 包含在
Thumbnail
很多人都說幼兒園要提早好幾個月去卡位,才不會到時候沒學校唸!想想生育率這麼低的現在,幼兒園真的有傳說中的那麼難排嗎?心中充滿許多疑惑,不如就直接預約聽聽幼兒園怎麼說吧! ◎蒙式教育的私立幼兒園◎ 回想第一次參觀幼兒園是去年小兒一歲多的時候,當時帶著寶寶一起前往一間以蒙特梭利教學為主的私立幼兒園參
Thumbnail
很多人都說幼兒園要提早好幾個月去卡位,才不會到時候沒學校唸!想想生育率這麼低的現在,幼兒園真的有傳說中的那麼難排嗎?心中充滿許多疑惑,不如就直接預約聽聽幼兒園怎麼說吧! ◎蒙式教育的私立幼兒園◎ 回想第一次參觀幼兒園是去年小兒一歲多的時候,當時帶著寶寶一起前往一間以蒙特梭利教學為主的私立幼兒園參
Thumbnail
參加高中生學校家代會,家長們為了自己的小孩都願意盡心付出,但對小孩是否真的有益?家長組織陪唸團隊並提供點心,但這樣的照顧可能反而影響孩子的獨立性訓練。教育上,最重要的是品德,而學業則可能受到遺傳影響。大家對於小孩教養有什麼想法呢?
Thumbnail
參加高中生學校家代會,家長們為了自己的小孩都願意盡心付出,但對小孩是否真的有益?家長組織陪唸團隊並提供點心,但這樣的照顧可能反而影響孩子的獨立性訓練。教育上,最重要的是品德,而學業則可能受到遺傳影響。大家對於小孩教養有什麼想法呢?
Thumbnail
給孩子上英語課程時,有幾個方向是需要評估和考慮的: 教學質量和教師素質:確保課程提供的教學質量高,教師具有專業的教學背景和豐富的教學經驗。你可以詢問課程提供者關於教師的資格和背景,或是試聽一些課程來評估教學質量。 教學方法和課程設計:確保課程的教學方法和課程設計能夠吸引孩子的興趣,讓他們
Thumbnail
給孩子上英語課程時,有幾個方向是需要評估和考慮的: 教學質量和教師素質:確保課程提供的教學質量高,教師具有專業的教學背景和豐富的教學經驗。你可以詢問課程提供者關於教師的資格和背景,或是試聽一些課程來評估教學質量。 教學方法和課程設計:確保課程的教學方法和課程設計能夠吸引孩子的興趣,讓他們
Thumbnail
陪孩子以正面的心態去適應任何大小事,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Thumbnail
陪孩子以正面的心態去適應任何大小事,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Thumbnail
幼兒開學了,家長要怎麼做呢?讓我們一起迎接上學吧!
Thumbnail
幼兒開學了,家長要怎麼做呢?讓我們一起迎接上學吧!
Thumbnail
在孩子進入公幼小班之後,我們每週開始有兩天,是有回家作業的。
Thumbnail
在孩子進入公幼小班之後,我們每週開始有兩天,是有回家作業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