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 房價好貴/一次到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raw-image


團隊中的小朋友們近來陸陸續續地都在看房與買房,也引起了其他尚未購屋同仁的注意及討論。今天有個工程師憤慨不平的在抱怨著房價飆漲、居住不正義以及買房無望的言論,在團隊中掀起了一些波瀾。

剛好趁著個機會與同仁進一步的詢問他為何有這樣的想法? 他理想中的房子是新成屋、交通方便、電梯透天、並且要在市中心,隨便查詢一下符合條件的物件幾乎為零,即便有些稍微不太符合所有條件的房子,總價也高到令人乍舌。

其實這是很典型的受害者思維,一旦找到了各式各樣不利於達成目標的原因,便可以安慰自己錯不在我,而是這個大環境"害"我無法達成目標。這在專案推進上其實也是常見的陷阱與狀況。

有多少能力做多大的事,有遠大的目標或夢想是一件好事,但須先將通往夢想的旅途拆解成一段段可達成的目標,否則夢想中的目標便只是一場空談。換個角度想,今天如果在市中心的獨棟別墅售價僅一百萬,真的輪的到你買嗎?在自由市場中這個價格有可能存在嗎? 如果真的僅賣一百萬,你真的敢買嗎? XD

套句對岸的順口溜"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先專注於拆解後的短期目標為先。今天跟同仁分享以我自己為例,近十年前我購入的第一間房子總價約四百萬,是一間高齡且位在非常郊區的老房子。會購入的原因

1.想當然是阮囊羞澀-所以在設定好目標總價後便開始搜尋可能購入的區域與房型,挑選了一間相對喜歡的入手。

2.強迫儲蓄-入手低總價的房子讓我扣除租房成本後,每月其實僅需要貼補幾千塊便能負擔貸款。差異是租房20年後房子還是房東的,但這間會變成我的資產。

3.心裡踏實感-當每天忙完一天下班後回到沒幾坪大的租屋處與自己的房子,中間的差異在心理上是巨大的。自己的房子裡可以任由我隨意地安排裝潢,也更願意購入自己喜愛的家電、家具、擺設打造自己開心的角落。

4.累積經驗或騎驢找馬。買過房後無論是對於裝潢、鄰居的相處、居住區域的熟悉度、大樓的運作模式與優缺點,都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也幫我在搜尋下一間房時可以憑藉這些新的經驗更容易也更精確地知道自己對房子及居住地點的需求。

以我自身為例,因為上述的優點不但讓我在工作上因為安定感而能更輕鬆地交出好的成果,也幫我在了解自身需求後找到了目前居住的夢想小屋,入住的這五年多來每天回家都是開心的。而這間房的頭期款及裝潢費用有一大部分是由交易前一間房子所取得的。

買房與否各有利弊,端看個人選擇。但對於面對問題的處理心態則會直接影響後續採取的對應行為與成果。期望藉由今天的分享能幫助小朋友們多想想,盡量避免落入被害者思維。也希望他可以早日購入他夢想中的理想住所。

raw-image



住在鄉下但是卻住的很開心的小主管生活雜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工作好難、賺錢好累、客戶無法溝通、工廠不講理、供應商不配合、報告不會寫、、、、 老闆,我只是來賺點生活費而已,有必要做到這麼痛苦跟委屈嗎? 這是我今天從一位年輕工程師口中聽到的反饋,而這些感覺或是心情,在我剛入社會時的確也都擁有過,而且還經歷了一段不短的時間我才學會改變心態來面對。
昨晚的Line群組,我們家雷秋又爆炸了! 一個可愛卻又充滿戰鬥力的小女孩,在公司群組中發洩著白天與羅馬人吵架的情緒。這種事情已經發生不少次了,群組內的同仁依舊保持著一貫的冷處理態度。
老闆,您別跟我談工作的理想是什麼? 我的理想就是不工作呀! XD 我忘了這句話是幾年前我在跟工程師聊天時聽到的玩笑話,最近剛好接近年中小紅包發放的期間,最近在藉此議題告知同仁今年的數字以及表達感謝時,有些同仁的反應讓我想起了這句話。
K,是一個認識超過十年的好朋友,過往是供應商的業務,因為相互幫助建立起了不錯的私交,即便他後來換了工作也一直有保持著聯繫,他趁著今天颱風假特地驅車從台北來找我聚聚,花了點時間聊了快兩個小時。但談到某個點時,我忽然腦中像是有個開關被碰到了,整個房間亮了一下!
看到墨榮的一篇關於描述善於交際的文章,讓我聯想到昨天下午與小主管K & 羅馬人發生的實際案例。 昨天下午Y領著下面的團隊K、羅馬人以及模具工程師A跑來找我,於是找了一間會議室,經過了十來分鐘聽著各種片段的資訊,總結來說就是:
印象中我開始記錄每天觀察、留意、或是特別事件的細節與觀點的習慣,應該是從我在義大利求學時養成的。相較於美國,從小在台灣的生長環境中多少可以從影集、書報、電影等資訊知道一些關於文化、建築、生活習慣,歐洲對我來說相對異常的陌生與新奇,也讓我養成當時在無名小站上撰寫部落格集儲存相簿的習慣
工作好難、賺錢好累、客戶無法溝通、工廠不講理、供應商不配合、報告不會寫、、、、 老闆,我只是來賺點生活費而已,有必要做到這麼痛苦跟委屈嗎? 這是我今天從一位年輕工程師口中聽到的反饋,而這些感覺或是心情,在我剛入社會時的確也都擁有過,而且還經歷了一段不短的時間我才學會改變心態來面對。
昨晚的Line群組,我們家雷秋又爆炸了! 一個可愛卻又充滿戰鬥力的小女孩,在公司群組中發洩著白天與羅馬人吵架的情緒。這種事情已經發生不少次了,群組內的同仁依舊保持著一貫的冷處理態度。
老闆,您別跟我談工作的理想是什麼? 我的理想就是不工作呀! XD 我忘了這句話是幾年前我在跟工程師聊天時聽到的玩笑話,最近剛好接近年中小紅包發放的期間,最近在藉此議題告知同仁今年的數字以及表達感謝時,有些同仁的反應讓我想起了這句話。
K,是一個認識超過十年的好朋友,過往是供應商的業務,因為相互幫助建立起了不錯的私交,即便他後來換了工作也一直有保持著聯繫,他趁著今天颱風假特地驅車從台北來找我聚聚,花了點時間聊了快兩個小時。但談到某個點時,我忽然腦中像是有個開關被碰到了,整個房間亮了一下!
看到墨榮的一篇關於描述善於交際的文章,讓我聯想到昨天下午與小主管K & 羅馬人發生的實際案例。 昨天下午Y領著下面的團隊K、羅馬人以及模具工程師A跑來找我,於是找了一間會議室,經過了十來分鐘聽著各種片段的資訊,總結來說就是:
印象中我開始記錄每天觀察、留意、或是特別事件的細節與觀點的習慣,應該是從我在義大利求學時養成的。相較於美國,從小在台灣的生長環境中多少可以從影集、書報、電影等資訊知道一些關於文化、建築、生活習慣,歐洲對我來說相對異常的陌生與新奇,也讓我養成當時在無名小站上撰寫部落格集儲存相簿的習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人第一間買的房子 通常都是最有價值,因為會隨著通膨成長 也不會因為任何短期災難去賣房子 除非是其他投資失利最後才選擇賣房子 開始有了錢,買第二間房子開始 最多人賠錢或是瞎忙 因為第二間開始就叫"投資"不是自住 開始去注意周遭建設,任何能影響房價的資訊 最後就是看報紙跟看新聞或聽消息去投
Thumbnail
我人生中的第一間房子,在二十四歲買入,五年後因為生涯規劃的因素,我買掉房子的時候,看到存摺裡的數字是三百萬,那年我二十九歲 人生的第一桶金,就是靠著存錢還房貸和買屋的差價累積而來。這是因為對於房地產,我的概念是,它就是一種資產,而且政府願意用很低的利率借款,沒有理由要自住好幾年的房子不能自己負擔。
Thumbnail
辛苦努力工作,許多人為了就是一圓心中那個最符合自己「家」的嚮往。 在房價居高不下的年代,大多的房子想要入手,需要一定的門檻,並還有許多複雜的貸款流程要進行;這時,付款相對輕鬆的「預售屋」,就成為了許多人的購屋首選。 預售屋本身具有付款方式輕鬆、可依照自己想要的格局彈性客變,並且又是全新一手屋。
Thumbnail
在臺灣社會中,買房是許多人的夢想。這篇文章討論年薪百萬可以買多少錢的房子,並提供了多項因素,例如工作性質、父母支持程度、有無生小孩的打算等等,來幫助讀者計算自己能負擔多少房貸。同時,也提供了一個根據年薪計算房屋預算的表格,讓讀者迅速找到合適自己的房子預算。
Thumbnail
年輕人因高房價而想買房,卻發現找房之路充滿挫折。仲介不斷帶著看房,但一旦看到的房屋都不符合期待,令人不想以此買房。
Thumbnail
北漂一族在房價高漲薪資不漲的時代,買房成為不小的挑戰。本文分享北漂族買預售屋的理由與注意事項,並提供挑選預售屋的三大重點。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在26歲買房的經歷。作者分享了購房的動機和困難,以及搬遷的原因和房屋的現況。文章中透露了與家人和朋友之間的不同聲音和看法,以及對生活的期待和價值觀。
Thumbnail
買房難,買房真正難。但大家都好想要買房,好想要有一個自己的家。如果你很努力很努力地存到了200萬頭期款,要選擇買怎樣的房子呢? 200萬頭期可以買什麼? 以我自己看的地區為例,200萬的頭期款剛好可以買一間650萬的電梯大樓套房或850萬的公寓兩房一廳,並且換算出來的還款負擔是差不多的。 計算
Thumbnail
二十四歲那年,我買了人生的第一間房。當時好像只付了十萬訂金,有時候傻人有傻福。大家覺得不可思議,怎麼會那麼小就買方子。因爲我記得巴菲特說房子要越早買越好。我不是投資客,但我會勸身邊的朋友,買房要趁早,如果是自己要住的,它不但會強迫你儲蓄,更重要的是抗通膨。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人第一間買的房子 通常都是最有價值,因為會隨著通膨成長 也不會因為任何短期災難去賣房子 除非是其他投資失利最後才選擇賣房子 開始有了錢,買第二間房子開始 最多人賠錢或是瞎忙 因為第二間開始就叫"投資"不是自住 開始去注意周遭建設,任何能影響房價的資訊 最後就是看報紙跟看新聞或聽消息去投
Thumbnail
我人生中的第一間房子,在二十四歲買入,五年後因為生涯規劃的因素,我買掉房子的時候,看到存摺裡的數字是三百萬,那年我二十九歲 人生的第一桶金,就是靠著存錢還房貸和買屋的差價累積而來。這是因為對於房地產,我的概念是,它就是一種資產,而且政府願意用很低的利率借款,沒有理由要自住好幾年的房子不能自己負擔。
Thumbnail
辛苦努力工作,許多人為了就是一圓心中那個最符合自己「家」的嚮往。 在房價居高不下的年代,大多的房子想要入手,需要一定的門檻,並還有許多複雜的貸款流程要進行;這時,付款相對輕鬆的「預售屋」,就成為了許多人的購屋首選。 預售屋本身具有付款方式輕鬆、可依照自己想要的格局彈性客變,並且又是全新一手屋。
Thumbnail
在臺灣社會中,買房是許多人的夢想。這篇文章討論年薪百萬可以買多少錢的房子,並提供了多項因素,例如工作性質、父母支持程度、有無生小孩的打算等等,來幫助讀者計算自己能負擔多少房貸。同時,也提供了一個根據年薪計算房屋預算的表格,讓讀者迅速找到合適自己的房子預算。
Thumbnail
年輕人因高房價而想買房,卻發現找房之路充滿挫折。仲介不斷帶著看房,但一旦看到的房屋都不符合期待,令人不想以此買房。
Thumbnail
北漂一族在房價高漲薪資不漲的時代,買房成為不小的挑戰。本文分享北漂族買預售屋的理由與注意事項,並提供挑選預售屋的三大重點。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在26歲買房的經歷。作者分享了購房的動機和困難,以及搬遷的原因和房屋的現況。文章中透露了與家人和朋友之間的不同聲音和看法,以及對生活的期待和價值觀。
Thumbnail
買房難,買房真正難。但大家都好想要買房,好想要有一個自己的家。如果你很努力很努力地存到了200萬頭期款,要選擇買怎樣的房子呢? 200萬頭期可以買什麼? 以我自己看的地區為例,200萬的頭期款剛好可以買一間650萬的電梯大樓套房或850萬的公寓兩房一廳,並且換算出來的還款負擔是差不多的。 計算
Thumbnail
二十四歲那年,我買了人生的第一間房。當時好像只付了十萬訂金,有時候傻人有傻福。大家覺得不可思議,怎麼會那麼小就買方子。因爲我記得巴菲特說房子要越早買越好。我不是投資客,但我會勸身邊的朋友,買房要趁早,如果是自己要住的,它不但會強迫你儲蓄,更重要的是抗通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