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義」是門好生意?

渡狼/DL-avatar-img
發佈於Reading & Studies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幾年是不是越來越常聽到「女性主義」這四個字?尤其#MeToo事件接連不斷地爆發,也讓越來越多人關注這方面的議題。「女性主義」乍聽之下是一個政治正確、擁護人權的正面字眼,近幾年從教科書、新聞媒體到電商網站也都能看到這樣口號式的標語,這是不是真的代表這樣的概念已經普及了,我們也已經越來越接近性別平權的願景了呢?

簡史概述

這裡我們先快速了解一下女性主義的歷史,主要是從wiki上整理,快速談一下。最初的女性主義運動可以追溯到西方大約16到17世紀啟蒙時代的思想家們,如同字面上或大部分的人直覺所想的,倡議當時代的女性也應該享有受教育權及其他平等權利。1792年瑪莉吳爾史東克拉芙特發表《女權的辯護》一書,可以算是最早明確表達「女性主義」倡議意圖的作品。

奠基於這些前輩們的開疆闢土,隨著時代的演進越來越多相關的社會運動者和學術研究者加入倡議與改革的行列,並且因為兩次世界大戰造成男性勞動力缺乏、女性已經因為前人的成果開始獲得受教權和參政權等因素,「女性主義」作為社會運動在世界各地持續都有推動與進展。

「女性」群體也存在內部差異

這樣的關懷因為地方風土文化、宗教、還有既得利益者社會結構等等眾多原因,似乎還沒有取得一個普世性的共識,也因為社會議題的結構性本質難以只抽離二元性別這一個維度來討論,對內女性仍有「白人女性」、「握有資本及話語權的女性」、「其他女性」等群體,對外性別運動的關懷也逐漸擴張到同志平權甚至弱勢男性等範疇。雖然短時間看會覺得分散了運動策略目標,但這些問題被意識到並且加入討論,對於「追求平等」的「女性主義」本質來說也是必須且重要的養分。

圖源:Pexels

圖源:Pexels

從媒體與廣告看見性別形象的再現 

隨著女性主義運動的風氣盛行,性別研究在學術圈也開始風行,各領域都能看到結合性別關懷的議題討論。其中大眾傳播研究中對於「媒體」和「廣告」的討論,就從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觸到的各式各類圖文及影像廣告切入,提供了很多證據和觀察。

從早期的報紙、雜誌開始,到電視、網頁和線上影音串流,為了訊息被快速接收和理解、又要生動吸引人、甚至讓觀眾感同身受,這時候性別角色和性別刻板印象就發揮了很重要的效果。

例如如果廣告需要營造一個家庭的氛圍,最快速的方式就是配置一個忙著家務、照顧小孩的母職角色,男性則通常等待著被服務,或是負責費力的工作。

圖源:Pexels

圖源:Pexels

又比如一個醫院的場景,護士通常由女性扮演,而「專業」的醫生則是由男性來擔任。這樣的刻板印象和偏見在媒體的播送過程中持續的「再現」(represent),反覆提醒大眾這樣的分配是「正常的」、「通常如此的」、「大部份時候是這樣的」,也就一再地加深了普羅大眾對性別的想像。

而廣告又更進一步,我們可以想像投放廣告的人花錢買了廣告版位和時段,就期待要有觸發消費的效果。最常被討論的批判內容就是廣告中「性感」甚至裸露來吸引凝視目光的女性、暗示透過購買這樣產品能讓(通常是)男人更有吸引力,而「獎品」就是能夠受到如畫面中或消費者日常生活中的「女人」青睞。

倒轉、顛覆、還是加深?

時至今日,越來越多觀眾開始意識到前面提到的這些性別偏見和刻板印象,雖然也是有持續這種操作的廠商,但也因此有越來越多廣告和影視作品做了所謂「政治正確」的調整。這時候就出現了微妙有趣的諷刺現象。

這些經過政治正確觀點調整的呈現,雖然概念上確實沒有過去那麼加深刻板,但本質上大部分的廣告和影視作品廠商其實還是以「被更多消費者所接受」為製作核心,並不是以「倡議性別平權」為初衷而加入這些性別平等的元素,甚至越來越多廣告和影像反而被批評迎合政治正確的鑿痕太深。

圖源:Pexels

圖源:Pexels

「女性主義商品」?

而近幾年,我們可以看到對於「女性主義」的操作又更進一步,出現了主打「女性主義價值」的商品。正如同前述的發展脈絡,「女性主義」或「性別平權」的口號在媒體長時間的操作下已經廣為人知,也被普遍認知為一種具有進步性的、「正確」的價值,但其歷史發展的演進、社會運動的主張與訴求平等的意涵卻不見得廣為人知。這些店家或企業甚至個人,便能夠透過如片段式地擷取其中和自家商品相關的概念,透過標籤和包裝增加商品本身的價值和售價。最常見也最容易連結的例如「女性自決」、「女力崛起」、「愛自己」、「做自己」等等的口號,逐漸被塑造成一種「女性主義」作為生活方式的商業價值鏈,無論是運動課程、精品咖啡、香水指甲油、或是影音圖文的下標都有機會看到。

圖源:Pexels

圖源:Pexels

不同脈絡下的詮釋差異

現今包括「女性主義」在內,很多詞彙在這個資本主義的世界、流量跟商品化能夠換算成收益的時代,成為了附加意識形態價值的元素。這些單詞在學術圈、社會運動圈、或是新聞媒體和商品廣告等等不同場域出現的時候,已經代表了不同的意義。

這樣說起來這好像也不是「女性主義」本身的問題,甚至因為「女性主義商品化」而大量出現在普羅大眾視野中,也能夠讓更多人稍微了解這項議題,吸引其中一部份的人深入去瞭解,對於社會運動與學術研究領域的影響其實難以斷言利弊權重,也確實有些擁抱女性主義和性別平權價值的企業真的期望藉由這些商品推廣理念或以捐贈收益的方式推動社會正義。

媒體識讀:試著去猜、去想、去求證,為什麼這段影像選擇這些元素、這樣呈現?

或許是因為這個議題正好近幾年在風頭上,也已經被清楚意識到並且指認出來,同時還相對容易高舉政治正確的旗幟,套用到很多種類的商品之上,因此變得常見且讓人逐漸習以為常。

身為閱聽眾的我們,首要能做的應該是提升媒體識讀的能力,在看到可能是以口號或抽象概念包裝的行銷時,或許可以保留一點點疑問或探索欲,在更進一步了解商品和廠商的理念之後,再來問問自己這是不是自己真的想要的。

avatar-img
99會員
236內容數
聊聊音樂、ACG、文化、ESG、閱讀,還有無法歸類的靈光乍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渡狼/DL 的其他內容
在台灣的音樂圈裡,流行音樂一直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不僅見證著時代的變遷,更將台灣的音樂才華傳遞至世界各地。從早期的金曲歌王到現代的跨界音樂製作,台灣的流行音樂始終不斷創新與演進。本文將深入探討台灣流行音樂的歷史、特色,並透過精心挑選的關鍵字,將這一豐富多彩的音樂世界展現給讀者。
當文字和語言的使用原本就涉及符號與象徵, 沒有答案,或許就是答案。
無論是陰錯陽差或是冥冥之中,都深深感謝命運的牽引,讓我們出現在彼此的生命之中。 是你聽懂了我不知道該如何和其他人分享的一切,也謝謝你願意釋出善意的陪伴。多希望我對你而言,也存在著相仿的意義。是愛情的友情的都可以。
從決定參加「不務正業」的徵文、開始規劃文章架構後,就很清楚自己會從求學時期開始說起。畢竟很多的決定和心理建設都是受在學期間的經歷和自己的學歷所影響。沒想到洋洋灑灑幾千字,只得把談求學的部分當作前言另起一篇來分享,也是希望能幫助到正面臨科系抉擇或任何未來決定而迷惘著的人們。
學習沒有終點,起步無分早晚、也不怕快慢。光是願意站起身跨出第一步的自己,就已經值得一份掌聲。即使現在的工作和大學的選擇看起來是「學非所用」,那就再學、再學,總有一天能「學以致用」。人生不就是不停的嘗試?有些風景是不轉彎看不到的,不管現在看來是好是壞。
發明「叛逆期」的人,毀了一個世代的壯年自我成長,更毀了一個世代的青年背負罵名。 不知道這個詞從何而生,但真誠希望這個詞彙從此而死。
在台灣的音樂圈裡,流行音樂一直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不僅見證著時代的變遷,更將台灣的音樂才華傳遞至世界各地。從早期的金曲歌王到現代的跨界音樂製作,台灣的流行音樂始終不斷創新與演進。本文將深入探討台灣流行音樂的歷史、特色,並透過精心挑選的關鍵字,將這一豐富多彩的音樂世界展現給讀者。
當文字和語言的使用原本就涉及符號與象徵, 沒有答案,或許就是答案。
無論是陰錯陽差或是冥冥之中,都深深感謝命運的牽引,讓我們出現在彼此的生命之中。 是你聽懂了我不知道該如何和其他人分享的一切,也謝謝你願意釋出善意的陪伴。多希望我對你而言,也存在著相仿的意義。是愛情的友情的都可以。
從決定參加「不務正業」的徵文、開始規劃文章架構後,就很清楚自己會從求學時期開始說起。畢竟很多的決定和心理建設都是受在學期間的經歷和自己的學歷所影響。沒想到洋洋灑灑幾千字,只得把談求學的部分當作前言另起一篇來分享,也是希望能幫助到正面臨科系抉擇或任何未來決定而迷惘著的人們。
學習沒有終點,起步無分早晚、也不怕快慢。光是願意站起身跨出第一步的自己,就已經值得一份掌聲。即使現在的工作和大學的選擇看起來是「學非所用」,那就再學、再學,總有一天能「學以致用」。人生不就是不停的嘗試?有些風景是不轉彎看不到的,不管現在看來是好是壞。
發明「叛逆期」的人,毀了一個世代的壯年自我成長,更毀了一個世代的青年背負罵名。 不知道這個詞從何而生,但真誠希望這個詞彙從此而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代性自由運動宣揚積極性實踐才能獲得性自主,但這樣的概念是否不適用於所有人?我以無性取向的視角,反思社會對女性性別角色的期待,並展望我對性解放的理想,期盼在世界上能夠適當地被尊重。
Thumbnail
本文以及我接下來的文章都不打算詳談與介紹什麼是「女性主義」(feminism),對,我才不會自曝其短,花時間跟你們各位詳細介紹那繁複龐雜、盤根錯節的婦運史!而且,本系列專欄的目的就是想要推廣一個概念:「人人都可以是女性主義探險家!冒險者!勇敢的航海王!」
Thumbnail
現代社會多主張性別平權、兩性對等,卻難以徹底擺脫父權主義根深蒂固的觀念。女性要不斷努力反叛傳統觀念,男性則需意識到自身的傳統思想與行為。本篇文章探討了由傳統家庭觀念至當代家庭處處可見的「父權主義」思考。
Thumbnail
#你認為「女性主義」是什麼? 身為一個女性,我從小到大一直很疑惑,為什麼有些事情只有男生可以做?像是:祭祖、傳宗接代。為什麼有些事情女生不能做?像是:月經來時不能拜拜。在成長的過程中,即使遭受因男女差異造成的雙重標準對待,但我未曾因自己是一個女性而感到低人一等,然而並非所有女性都是如此。
Thumbnail
婦女節旨在紀念百年前婦女們為反抗男性霸凌與歧視所作出的抗爭和犧牲。當今女權運動被扭曲到以情慾解放為首要的方向,例如各大媒體常見到描述女體新聞標題,用詞包括如事業線、胸器、車頭燈、UU奶、馬甲線、屁股蛋等,極盡吸睛煽情之能事。本文從資本主義、消費主義及媒體宣傳等角度檢視「女性解放」陷入的情色誤區。
Thumbnail
性解放和女性主義的內心糾結。「性解放」應該被看作是一個個體化的選擇和可能的道路,而不是一個唯一的正確答案。本文探討了現代女性的內心糾結,探索女性主義、性解放、約砲以及性解放的培力經驗。香水百合提出了思考方向與執行之間的矛盾,希望女性能夠有自己的態度,並且分享了關於愛與性之間的感情故事。
Thumbnail
正向思考成為主流,打破框架亦是各位現代獨立女性之必需。蛤?你不同意《芭比》?蛤?你說Metoo運動已白熱化至女人使用「有毒的」陽剛氣質?!你是不是為父權說話? 女性主義崛起,健身網紅變成「正能量」的化身 :我們要愛自己,認識自己,相信自己本來就值得,相信自己是最美好的存在。
Thumbnail
[藝起講講畫]本文想和各位聊聊個人在進入研究所後,對於女性主義的一些看法。
Thumbnail
倘若提到「女性主義」四個字,大家會在腦海中浮現什麼印象與想法呢? 日本的女性主義代表人物上野千鶴子教授說許多人誤解女性主義者是「厭男」或「想變成男人的女人」,其實女性主義者並非想要成為強權者,只是單純想要追求並主張自己的權利,但卻很難被既得利益者的男性所理解,甚至認為女性威脅到他們的地位而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代性自由運動宣揚積極性實踐才能獲得性自主,但這樣的概念是否不適用於所有人?我以無性取向的視角,反思社會對女性性別角色的期待,並展望我對性解放的理想,期盼在世界上能夠適當地被尊重。
Thumbnail
本文以及我接下來的文章都不打算詳談與介紹什麼是「女性主義」(feminism),對,我才不會自曝其短,花時間跟你們各位詳細介紹那繁複龐雜、盤根錯節的婦運史!而且,本系列專欄的目的就是想要推廣一個概念:「人人都可以是女性主義探險家!冒險者!勇敢的航海王!」
Thumbnail
現代社會多主張性別平權、兩性對等,卻難以徹底擺脫父權主義根深蒂固的觀念。女性要不斷努力反叛傳統觀念,男性則需意識到自身的傳統思想與行為。本篇文章探討了由傳統家庭觀念至當代家庭處處可見的「父權主義」思考。
Thumbnail
#你認為「女性主義」是什麼? 身為一個女性,我從小到大一直很疑惑,為什麼有些事情只有男生可以做?像是:祭祖、傳宗接代。為什麼有些事情女生不能做?像是:月經來時不能拜拜。在成長的過程中,即使遭受因男女差異造成的雙重標準對待,但我未曾因自己是一個女性而感到低人一等,然而並非所有女性都是如此。
Thumbnail
婦女節旨在紀念百年前婦女們為反抗男性霸凌與歧視所作出的抗爭和犧牲。當今女權運動被扭曲到以情慾解放為首要的方向,例如各大媒體常見到描述女體新聞標題,用詞包括如事業線、胸器、車頭燈、UU奶、馬甲線、屁股蛋等,極盡吸睛煽情之能事。本文從資本主義、消費主義及媒體宣傳等角度檢視「女性解放」陷入的情色誤區。
Thumbnail
性解放和女性主義的內心糾結。「性解放」應該被看作是一個個體化的選擇和可能的道路,而不是一個唯一的正確答案。本文探討了現代女性的內心糾結,探索女性主義、性解放、約砲以及性解放的培力經驗。香水百合提出了思考方向與執行之間的矛盾,希望女性能夠有自己的態度,並且分享了關於愛與性之間的感情故事。
Thumbnail
正向思考成為主流,打破框架亦是各位現代獨立女性之必需。蛤?你不同意《芭比》?蛤?你說Metoo運動已白熱化至女人使用「有毒的」陽剛氣質?!你是不是為父權說話? 女性主義崛起,健身網紅變成「正能量」的化身 :我們要愛自己,認識自己,相信自己本來就值得,相信自己是最美好的存在。
Thumbnail
[藝起講講畫]本文想和各位聊聊個人在進入研究所後,對於女性主義的一些看法。
Thumbnail
倘若提到「女性主義」四個字,大家會在腦海中浮現什麼印象與想法呢? 日本的女性主義代表人物上野千鶴子教授說許多人誤解女性主義者是「厭男」或「想變成男人的女人」,其實女性主義者並非想要成為強權者,只是單純想要追求並主張自己的權利,但卻很難被既得利益者的男性所理解,甚至認為女性威脅到他們的地位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