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義」是門好生意?

渡狼/DL-avatar-img
發佈於Reading & Studies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幾年是不是越來越常聽到「女性主義」這四個字?尤其#MeToo事件接連不斷地爆發,也讓越來越多人關注這方面的議題。「女性主義」乍聽之下是一個政治正確、擁護人權的正面字眼,近幾年從教科書、新聞媒體到電商網站也都能看到這樣口號式的標語,這是不是真的代表這樣的概念已經普及了,我們也已經越來越接近性別平權的願景了呢?

簡史概述

這裡我們先快速了解一下女性主義的歷史,主要是從wiki上整理,快速談一下。最初的女性主義運動可以追溯到西方大約16到17世紀啟蒙時代的思想家們,如同字面上或大部分的人直覺所想的,倡議當時代的女性也應該享有受教育權及其他平等權利。1792年瑪莉吳爾史東克拉芙特發表《女權的辯護》一書,可以算是最早明確表達「女性主義」倡議意圖的作品。

奠基於這些前輩們的開疆闢土,隨著時代的演進越來越多相關的社會運動者和學術研究者加入倡議與改革的行列,並且因為兩次世界大戰造成男性勞動力缺乏、女性已經因為前人的成果開始獲得受教權和參政權等因素,「女性主義」作為社會運動在世界各地持續都有推動與進展。

「女性」群體也存在內部差異

這樣的關懷因為地方風土文化、宗教、還有既得利益者社會結構等等眾多原因,似乎還沒有取得一個普世性的共識,也因為社會議題的結構性本質難以只抽離二元性別這一個維度來討論,對內女性仍有「白人女性」、「握有資本及話語權的女性」、「其他女性」等群體,對外性別運動的關懷也逐漸擴張到同志平權甚至弱勢男性等範疇。雖然短時間看會覺得分散了運動策略目標,但這些問題被意識到並且加入討論,對於「追求平等」的「女性主義」本質來說也是必須且重要的養分。

圖源:Pexels

圖源:Pexels

從媒體與廣告看見性別形象的再現 

隨著女性主義運動的風氣盛行,性別研究在學術圈也開始風行,各領域都能看到結合性別關懷的議題討論。其中大眾傳播研究中對於「媒體」和「廣告」的討論,就從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觸到的各式各類圖文及影像廣告切入,提供了很多證據和觀察。

從早期的報紙、雜誌開始,到電視、網頁和線上影音串流,為了訊息被快速接收和理解、又要生動吸引人、甚至讓觀眾感同身受,這時候性別角色和性別刻板印象就發揮了很重要的效果。

例如如果廣告需要營造一個家庭的氛圍,最快速的方式就是配置一個忙著家務、照顧小孩的母職角色,男性則通常等待著被服務,或是負責費力的工作。

圖源:Pexels

圖源:Pexels

又比如一個醫院的場景,護士通常由女性扮演,而「專業」的醫生則是由男性來擔任。這樣的刻板印象和偏見在媒體的播送過程中持續的「再現」(represent),反覆提醒大眾這樣的分配是「正常的」、「通常如此的」、「大部份時候是這樣的」,也就一再地加深了普羅大眾對性別的想像。

而廣告又更進一步,我們可以想像投放廣告的人花錢買了廣告版位和時段,就期待要有觸發消費的效果。最常被討論的批判內容就是廣告中「性感」甚至裸露來吸引凝視目光的女性、暗示透過購買這樣產品能讓(通常是)男人更有吸引力,而「獎品」就是能夠受到如畫面中或消費者日常生活中的「女人」青睞。

倒轉、顛覆、還是加深?

時至今日,越來越多觀眾開始意識到前面提到的這些性別偏見和刻板印象,雖然也是有持續這種操作的廠商,但也因此有越來越多廣告和影視作品做了所謂「政治正確」的調整。這時候就出現了微妙有趣的諷刺現象。

這些經過政治正確觀點調整的呈現,雖然概念上確實沒有過去那麼加深刻板,但本質上大部分的廣告和影視作品廠商其實還是以「被更多消費者所接受」為製作核心,並不是以「倡議性別平權」為初衷而加入這些性別平等的元素,甚至越來越多廣告和影像反而被批評迎合政治正確的鑿痕太深。

圖源:Pexels

圖源:Pexels

「女性主義商品」?

而近幾年,我們可以看到對於「女性主義」的操作又更進一步,出現了主打「女性主義價值」的商品。正如同前述的發展脈絡,「女性主義」或「性別平權」的口號在媒體長時間的操作下已經廣為人知,也被普遍認知為一種具有進步性的、「正確」的價值,但其歷史發展的演進、社會運動的主張與訴求平等的意涵卻不見得廣為人知。這些店家或企業甚至個人,便能夠透過如片段式地擷取其中和自家商品相關的概念,透過標籤和包裝增加商品本身的價值和售價。最常見也最容易連結的例如「女性自決」、「女力崛起」、「愛自己」、「做自己」等等的口號,逐漸被塑造成一種「女性主義」作為生活方式的商業價值鏈,無論是運動課程、精品咖啡、香水指甲油、或是影音圖文的下標都有機會看到。

圖源:Pexels

圖源:Pexels

不同脈絡下的詮釋差異

現今包括「女性主義」在內,很多詞彙在這個資本主義的世界、流量跟商品化能夠換算成收益的時代,成為了附加意識形態價值的元素。這些單詞在學術圈、社會運動圈、或是新聞媒體和商品廣告等等不同場域出現的時候,已經代表了不同的意義。

這樣說起來這好像也不是「女性主義」本身的問題,甚至因為「女性主義商品化」而大量出現在普羅大眾視野中,也能夠讓更多人稍微了解這項議題,吸引其中一部份的人深入去瞭解,對於社會運動與學術研究領域的影響其實難以斷言利弊權重,也確實有些擁抱女性主義和性別平權價值的企業真的期望藉由這些商品推廣理念或以捐贈收益的方式推動社會正義。

媒體識讀:試著去猜、去想、去求證,為什麼這段影像選擇這些元素、這樣呈現?

或許是因為這個議題正好近幾年在風頭上,也已經被清楚意識到並且指認出來,同時還相對容易高舉政治正確的旗幟,套用到很多種類的商品之上,因此變得常見且讓人逐漸習以為常。

身為閱聽眾的我們,首要能做的應該是提升媒體識讀的能力,在看到可能是以口號或抽象概念包裝的行銷時,或許可以保留一點點疑問或探索欲,在更進一步了解商品和廠商的理念之後,再來問問自己這是不是自己真的想要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渡狼/DL
106會員
263內容數
聊聊音樂、ACG、文化、ESG、閱讀,還有無法歸類的靈光乍現。
渡狼/DL的其他內容
2024/11/27
隨著ESG浪潮的興起,企業正積極推動永續城鄉的發展,並採取多元策略以實現低碳與資源再利用的目標。本文分享企業如何運用綠色科技、ESG導向策略、智慧化建設、循環經濟,以及社區共生等方式及機會,來平衡經濟發展、環境保護及社會福祉,進而促進城鄉的永續發展。
Thumbnail
2024/11/27
隨著ESG浪潮的興起,企業正積極推動永續城鄉的發展,並採取多元策略以實現低碳與資源再利用的目標。本文分享企業如何運用綠色科技、ESG導向策略、智慧化建設、循環經濟,以及社區共生等方式及機會,來平衡經濟發展、環境保護及社會福祉,進而促進城鄉的永續發展。
Thumbnail
2024/11/26
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抵抗力下降,容易出現各種健康問題。本文列舉老年人常見的幾種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骨質疏鬆、關節炎等,並提供健康管理建議,透過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和定期檢查等,可有效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質並延緩疾病發生風險。如果中和一帶的朋友有任何銀髮照護相關需求,歡迎洽詢「欣亞長期照顧事業」
Thumbnail
2024/11/26
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抵抗力下降,容易出現各種健康問題。本文列舉老年人常見的幾種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骨質疏鬆、關節炎等,並提供健康管理建議,透過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和定期檢查等,可有效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質並延緩疾病發生風險。如果中和一帶的朋友有任何銀髮照護相關需求,歡迎洽詢「欣亞長期照顧事業」
Thumbnail
2024/11/06
隨著高齡化進程加速,許多年輕人開始思考晚年生活的安排,如何讓銀髮族的晚年生活更加充實、有意義、並且能夠獲得社交和體能的維持。適合銀髮族的生活規劃及活動,包括老人活動中心、公園健身步道和運動團體、社區大學課程等,幫助長輩們在社區中融入並享受豐富的學習及社交機會,同時提升生活的多樣性
Thumbnail
2024/11/06
隨著高齡化進程加速,許多年輕人開始思考晚年生活的安排,如何讓銀髮族的晚年生活更加充實、有意義、並且能夠獲得社交和體能的維持。適合銀髮族的生活規劃及活動,包括老人活動中心、公園健身步道和運動團體、社區大學課程等,幫助長輩們在社區中融入並享受豐富的學習及社交機會,同時提升生活的多樣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婦女節旨在紀念百年前婦女們為反抗男性霸凌與歧視所作出的抗爭和犧牲。當今女權運動被扭曲到以情慾解放為首要的方向,例如各大媒體常見到描述女體新聞標題,用詞包括如事業線、胸器、車頭燈、UU奶、馬甲線、屁股蛋等,極盡吸睛煽情之能事。本文從資本主義、消費主義及媒體宣傳等角度檢視「女性解放」陷入的情色誤區。
Thumbnail
婦女節旨在紀念百年前婦女們為反抗男性霸凌與歧視所作出的抗爭和犧牲。當今女權運動被扭曲到以情慾解放為首要的方向,例如各大媒體常見到描述女體新聞標題,用詞包括如事業線、胸器、車頭燈、UU奶、馬甲線、屁股蛋等,極盡吸睛煽情之能事。本文從資本主義、消費主義及媒體宣傳等角度檢視「女性解放」陷入的情色誤區。
Thumbnail
[藝起講講畫]本文想和各位聊聊個人在進入研究所後,對於女性主義的一些看法。
Thumbnail
[藝起講講畫]本文想和各位聊聊個人在進入研究所後,對於女性主義的一些看法。
Thumbnail
這幾年是不是越來越常聽到「女性主義」這四個字?尤其#MeToo事件接連不斷地爆發,也讓越來越多人關注這方面的議題。「女性主義」乍聽之下是一個政治正確、擁護人權的正面字眼,近幾年從教科書、新聞媒體到電商網站都能看到這樣口號式的標語,但是不是真的代表這樣的概念已經普及了?
Thumbnail
這幾年是不是越來越常聽到「女性主義」這四個字?尤其#MeToo事件接連不斷地爆發,也讓越來越多人關注這方面的議題。「女性主義」乍聽之下是一個政治正確、擁護人權的正面字眼,近幾年從教科書、新聞媒體到電商網站都能看到這樣口號式的標語,但是不是真的代表這樣的概念已經普及了?
Thumbnail
2023年6月,台灣吹起了 #Metoo 浪潮,且越演越烈。 男性在這浪潮中為如何自處與自保?在本文中你能找到答案。
Thumbnail
2023年6月,台灣吹起了 #Metoo 浪潮,且越演越烈。 男性在這浪潮中為如何自處與自保?在本文中你能找到答案。
Thumbnail
台灣大約從2018年開始吹起仇女的風氣,隨著媒體不斷的報導男性台灣人所遭遇的感情詐欺,體型被歧視,收入被歧視,台灣女性的擇偶與社交模式,令台男受到許多挫折與傷害,於是女人的問題,被追究在女權主義的發展上,但這是事實嗎? 真正的女權主義,更提倡女強人,男女平等,女人比男人的地位高也很自然 ㄖ
Thumbnail
台灣大約從2018年開始吹起仇女的風氣,隨著媒體不斷的報導男性台灣人所遭遇的感情詐欺,體型被歧視,收入被歧視,台灣女性的擇偶與社交模式,令台男受到許多挫折與傷害,於是女人的問題,被追究在女權主義的發展上,但這是事實嗎? 真正的女權主義,更提倡女強人,男女平等,女人比男人的地位高也很自然 ㄖ
Thumbnail
5月19日德州州長簽署美國至今最嚴格的墮胎法案:胎兒被偵測出心跳(通常是6週後)即禁止墮胎,開放民眾、甚至德州以外居民皆可控告,而執行墮胎手術的醫生、協助墮胎過程者都可能成為被吿。如今子宮在多方殖民者角逐後,又倒退回墮胎權元年,成為街坊鄰居也能置喙的公領域。
Thumbnail
5月19日德州州長簽署美國至今最嚴格的墮胎法案:胎兒被偵測出心跳(通常是6週後)即禁止墮胎,開放民眾、甚至德州以外居民皆可控告,而執行墮胎手術的醫生、協助墮胎過程者都可能成為被吿。如今子宮在多方殖民者角逐後,又倒退回墮胎權元年,成為街坊鄰居也能置喙的公領域。
Thumbnail
關於性騷擾新聞的討論。從不同角度切入,均可延伸多元豐富的論點。
Thumbnail
關於性騷擾新聞的討論。從不同角度切入,均可延伸多元豐富的論點。
Thumbnail
這篇只是資料整理,沒有個人評論。
Thumbnail
這篇只是資料整理,沒有個人評論。
Thumbnail
最近代理孕母法案一讀同過,引起很多自由派的支持,特別是引起一些不孕異性戀夫婦;男同志伴侶;跨性別伴侣的歡迎,因此代理孕母法案一讀通過,可以說是引起很多自由派以及同志運動的狂歡,然而當我們提到性少數以及不孕症異性戀夫婦的權利時,我們還是要回歸到關於人權最基本的問題。
Thumbnail
最近代理孕母法案一讀同過,引起很多自由派的支持,特別是引起一些不孕異性戀夫婦;男同志伴侶;跨性別伴侣的歡迎,因此代理孕母法案一讀通過,可以說是引起很多自由派以及同志運動的狂歡,然而當我們提到性少數以及不孕症異性戀夫婦的權利時,我們還是要回歸到關於人權最基本的問題。
Thumbnail
最近的新聞事件中除了肺炎,前幾天又殺出一則駭人聽聞的N號房事件,各大社群媒體掀起各種關於性別的論戰。同一則新聞可觀察出許多種類的人群: 第一種......
Thumbnail
最近的新聞事件中除了肺炎,前幾天又殺出一則駭人聽聞的N號房事件,各大社群媒體掀起各種關於性別的論戰。同一則新聞可觀察出許多種類的人群: 第一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