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斷捨離,跟物品斷捨離一樣重要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從事到府整理收納的體會

我在從事到府整理服務的過程中,經常看到個案家中的「慘況」,無論是雜物堆積、原先的容器已經看不出該有的功能、甚至積了厚厚的灰塵,雖說會有這樣的結果,會有很多面向的原因,但從這些雜物的種類看來,我猜很多都是贈品或是「買了但後悔又沒繼續用」的物品。如果你問委託人或是對方的家人,蠻常會聽到到一個答案:

這些(東西)還要留,以後還會用的到…

但是當你進一步問他為什麼要留?或是以後什麼時候用的到?卻又說不出一個所以然。這個時候可以引導對方慢慢進行斷捨離。

現在是個物資充裕的年代

事實上,因為現在我們生活在一個物資充裕的年代,不像以前物資匱乏時候,很多物品都必須保留,可以修就修,非到最後關頭絕對不會輕易丟棄,但是時至今日,物品的取得相對容易許多,尤其是電商平台當道的年頭,我們在「物品取得」上變得更快更簡單。想想我們在手機上滑著滑著,從看到商品的第一眼到結帳,僅需短短幾個步驟,而結帳完物品竟然一兩天就到我們的手上。正是如此,所以我們不知不覺就會累積過多的物品,而這些物品,不管品質好或不好,也不一定適合我們,如果我們還保有傳統的舊思維,那們物品量就會容易失控。

我們平均一天接收到的資訊量,相當於古人一年的資訊總和

同樣拜網路傳播飛速成長,再加上自媒體的蓬勃發展,我們現在每天打開手機電腦,撲天而來的都是各式各樣的資訊,有朋友的動態、有產品的EDM跟廣告、當然也有我們追蹤的新聞來源、跟提升知識含量的電子報內容。之前我分享過我的信箱爆炸了怎麼辦!如何有效做好信箱整理,對炸裂的信件不再焦慮,當我們面對信箱的「慘況」,我們是否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你會覺得每封訂閱的信件、每個新知識對自己來說都好重要,這個時候你的內心會出現一種聲音:

這些(東西)還要留,以後還會用的到…

沒錯,這句話是否似曾相似,但是當你仔細想想,為什麼要留?或是以後什麼時候用的到?回過頭來,當我們認為長輩的觀念食古不化、冥頑不靈的同時,殊不知,我們也同樣深陷其中而不自覺。「我們不能對所有的資訊照單全收,即便這些資訊對我有幫助!」我們一天只有24小時,看一篇文章或短影音需要多少時間?看完之後等我們吸收又要花多少時間,所以我們要學會針對數位資訊,進行斷捨離。

數位斷捨離的重要性

如果你想要在數位斷捨離上看到顯著的效果,那請一定要記得我們的時間精力有限的這個原則,我也明白,很多含金量很高的知識,對我來說很有幫助,但是一旦沒有時間去消化,這些營養成分高的食物終究會過期,無法進到我們的體內被我們吸收,在整理電子郵件信箱的同時,也必須有這樣的體悟,至於有沒有辦法改善資訊爆炸的情形,也許這也是值得大家思考的議題,我也提供自己的看法:

  1. 訓練自己的資訊處理和吸收能力:可以透過刻意練習、來提昇自己的吸收速度,不管用什麼理論跟方法。
  2. 用 AI 幫我們快速整理摘要:像是 ChatGPT 等等的 AI 工具,可以快速整理摘要和重點,讓我們更方便理解。
  3. 找出更多的時間:回頭檢視自己每天的時間,哪些被偷走?哪些被自己浪費掉,讓這些「消失」的時間重新歸位,生出更多的時間來處理資訊。

認清事實,培養數位斷捨離技巧

如果當我們認清上述的事實,瞭解我們的處境,我們就可以進一步去想,應該如何改善現況,可以從小處著手,開始整理我們的物品,開始整理信箱、筆記、文件、照片、錢包…等等,接著就可以整理自己的想法,讓自己更進步,變得更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簡單生活哲學院
27會員
50內容數
每個人的大腦對於收納認知和結構都有所不同,如何把抽象的內容在大腦中進行整理收納,在這個專題會深入探討。
簡單生活哲學院的其他內容
2024/08/23
最近,由於奧運選手性別事件引發的熱議,讓我注意到自己近期接觸的工作內容也與這些議題有些相關。今天,我想與大家分享三個資料統計的公式,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吧!
Thumbnail
2024/08/23
最近,由於奧運選手性別事件引發的熱議,讓我注意到自己近期接觸的工作內容也與這些議題有些相關。今天,我想與大家分享三個資料統計的公式,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吧!
Thumbnail
2024/05/31
我之前曾經提過社交斷捨離的概念,由於社交網路的快速和便利性,進而導致建立社交變得像吃速食一樣簡單,相反地,摧毀一段友誼,也僅需要點擊一個按鈕,雖然社交變得方便,但我們更應該定期檢視我們的社交情況,人類是群居的生物,沒有群體生活,對人類來說會是災難,但無效的社交,也對我們沒有太多幫助。
Thumbnail
2024/05/31
我之前曾經提過社交斷捨離的概念,由於社交網路的快速和便利性,進而導致建立社交變得像吃速食一樣簡單,相反地,摧毀一段友誼,也僅需要點擊一個按鈕,雖然社交變得方便,但我們更應該定期檢視我們的社交情況,人類是群居的生物,沒有群體生活,對人類來說會是災難,但無效的社交,也對我們沒有太多幫助。
Thumbnail
2024/05/27
我在之前提到過「朋」跟「友」的概念略有不同,我自己是以 Notion 資料庫的方式來管理跟我有關聯的「人物」,同時也是系統中的一小部分,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這個資料庫的使用方法,也順便介紹我的設置方法。
Thumbnail
2024/05/27
我在之前提到過「朋」跟「友」的概念略有不同,我自己是以 Notion 資料庫的方式來管理跟我有關聯的「人物」,同時也是系統中的一小部分,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這個資料庫的使用方法,也順便介紹我的設置方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上次我分享了「整理信箱的技巧」,我們生長在物資充裕跟資訊爆炸的年代,更應該要學會斷捨離的真諦。
Thumbnail
上次我分享了「整理信箱的技巧」,我們生長在物資充裕跟資訊爆炸的年代,更應該要學會斷捨離的真諦。
Thumbnail
你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 「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 「捨」=捨去多餘的廢物 「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有進,就要有出 有出,才能再進 然後,再次清出 良好的新陳代謝
Thumbnail
你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 「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 「捨」=捨去多餘的廢物 「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有進,就要有出 有出,才能再進 然後,再次清出 良好的新陳代謝
Thumbnail
其實我想不起來到底申請過多少電子信箱,除了學生時代,學校要求要設定的之外,還有自己私人用的信箱,從小到大就算常用的也至少有5個左右。 因為有這麼多信箱所以還要很多花時間、心力處理
Thumbnail
其實我想不起來到底申請過多少電子信箱,除了學生時代,學校要求要設定的之外,還有自己私人用的信箱,從小到大就算常用的也至少有5個左右。 因為有這麼多信箱所以還要很多花時間、心力處理
Thumbnail
前幾天有讀者詢問我是怎麼管理數位檔案的,她的困擾是雖然實體空間已經很精簡,但身為自由工作者資料存放在電腦、手機、雲端等各種載體,怎麼整理都覺得很亂、不好取用,因此想知道可以如何改善,希望可以分享我自己的方法給大家。
Thumbnail
前幾天有讀者詢問我是怎麼管理數位檔案的,她的困擾是雖然實體空間已經很精簡,但身為自由工作者資料存放在電腦、手機、雲端等各種載體,怎麼整理都覺得很亂、不好取用,因此想知道可以如何改善,希望可以分享我自己的方法給大家。
Thumbnail
【生活隨筆 #2】 適合我自己的斷捨離做法 自從意識到極簡生活哲學後,常常看著物品思考:「這個東西我還會再需要它嗎?」 很多時候會認爲現在不需要卻又覺得未來某個時機點會用到它,或是捨不得放棄多年來的收藏品,所以現在對我來說是很兩難的選擇。 因此針對物品性質我決定分兩個做法: 1、將能數位化的
Thumbnail
【生活隨筆 #2】 適合我自己的斷捨離做法 自從意識到極簡生活哲學後,常常看著物品思考:「這個東西我還會再需要它嗎?」 很多時候會認爲現在不需要卻又覺得未來某個時機點會用到它,或是捨不得放棄多年來的收藏品,所以現在對我來說是很兩難的選擇。 因此針對物品性質我決定分兩個做法: 1、將能數位化的
Thumbnail
雖然我們沒有要像名人這樣擁有許多棟房子,然後重新整理房子內的物品,但也可以透過整理雜物,把雜物寄到別處存放的方式來達到類似的效果。東西都還在,只不過被存放到別處而已。
Thumbnail
雖然我們沒有要像名人這樣擁有許多棟房子,然後重新整理房子內的物品,但也可以透過整理雜物,把雜物寄到別處存放的方式來達到類似的效果。東西都還在,只不過被存放到別處而已。
Thumbnail
3個箱子,于之琳(2019)的用法是:第一個箱子是常用的,放在最顯眼的地方;第二個箱子是需用的,放在方便拿到的地方;第三個箱子是不常用的,放在知道的地方就可以了;但是有人的用法是針對要捨棄的物品,第一個捐贈,第二個丟棄,第三個網拍。所以說沒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合適的方法。  
Thumbnail
3個箱子,于之琳(2019)的用法是:第一個箱子是常用的,放在最顯眼的地方;第二個箱子是需用的,放在方便拿到的地方;第三個箱子是不常用的,放在知道的地方就可以了;但是有人的用法是針對要捨棄的物品,第一個捐贈,第二個丟棄,第三個網拍。所以說沒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合適的方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