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大師的幽靈在青年男女旁行走《一一重構:楊德昌》遊記

Lizard
發佈於Lizard的文字試片室VIP 個房間
2023/08/28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招魂


raw-image


2021年視與聽(Sight and Sound)雜誌,楊德昌的作品仍然在必看偉大電影的行列,並且在電影導演們的另一份名單中仍然存在(前一份名單有學者,影評,文化人的參與投票)可見其對電影工作者的影響力多麼久遠,這位至今有國際能見度的電影思想家1947年出生,2007年去世,比起另一位台灣國際導演,他的好友侯孝賢,楊德昌電影作品僅有七部又四分之一(因為其中一部是與其他三位導演的短片合輯),然而卻部部經典,令人深思不止。

今年,撞上開拓動漫祭還有週六小農市集,台北捷運圓山站一出站,我就看到了那高懸於人潮的廣告牌,彷彿笑看下方的年輕男女那樣,台北美術館的展覽廣告裡的楊德昌充滿活力。

他們是楊德昌作品裡最常出現的角色,因為年輕人才能感受到世界變化的脈動,在時代血液的流動中思考他們未成形的生命。

raw-image

而實際上一路進入北美館後,我們也可以發現裡面年輕男女仍然不少,在那宛如曲折迷宮的開口,我們首先看到的是那與歷史大事兩排並陳的生平年表,走道盡頭則是楊德昌的照片投影片,與此正對的另一端,則是幼小楊德昌與其家人的全家福,這是由楊德昌最後一任妻子彭鎧立提供,事實上彭鎧立女士也在這次展覽裡擔任要角,儘管陷入與楊德昌一同創建的的鎧甲娛樂的公司財務糾紛,長期遠離台灣,這次她卻相當熱情的參與了此次規模盛大的楊德昌展覽規劃,因為許多楊德昌的私人物品還有相關文獻,都是由她提供給國家電影藝術中心(簡稱國影中心),而歷時三年,才促成了這次兩地(國影中與心籌劃2023/7/22(六)—10/22(日)的長期影展,而北美館也在同樣的時間範圍展出楊德昌的回顧展,雙方主視覺色彩一白一黑,可謂相互輝映)的大展覽,這在台灣展覽史上是很少見的規模,特別是這個展不是國外大導演,而是台灣導演的前提。

畢竟是楊德昌的歸國補辦大慶典,總得辦得熱鬧一點。


結構



raw-image

此次楊德昌聯合大展基本上可以看做2017年楊德昌逝世十周年那一波回顧的後韻,當時《一一》這部電影首度在台上映,相關媒體也做了一系列報導,桃園電影節更有「十年再見楊德昌」的影展單元,並配合相關作品在台放映,因為楊德昌的作品生前在台灣票房大多不好(除了《海灘的一天》)稍微好些)這也讓他最後一部作品成了世界都看到,台灣看不到的獨特窘境。

一如往常歡迎世界各地朋友前來附上了英文,當然楊德昌自己也是在美國生活,並死於美國的人

一如往常歡迎世界各地朋友前來附上了英文,當然楊德昌自己也是在美國生活,並死於美國的人

或許這也是為什麼這次由其妻彭鎧立擔任顧問的《一一重構:楊德昌》,試圖用七個部分來呈現楊德昌的形象會如此的高大堅挺,七在西方是一個圓滿的數字,上帝創世花了七天,剩下的便是元素俱全後的內在鬥爭與再秩序化。

於是「時代的童年」、「略有志氣的少年」、「城市探索者」、「多聲部複語師」、「活力喜劇家」、「生命沉思者」、「夢想實業家」這幾個主題,這次展覽無一不是在重新告訴觀眾,「台灣曾經有位這麼偉大的導演」,這種偉大來自於他無所不包的知識份子性格,他是個掌握一切的導演,但也是個外表老成的少年,他可以嚴肅的思考,然後再幽默的表達,他極度的西化,卻也對西方無浪漫想像,他展演女性,卻又不只女性視角,他有一百萬個夢想,但最終只留下一地星彩,楊德昌走得太早,不像好友侯孝賢能夠持續內斂,思考,在風格上深化出《刺客聶隱娘》這樣獨到雅緻(或許略少人味,更多的是融於虛構唐朝與天地)的作品,然而他的作品放在今日仍有值得我們凝視之處。

但是,如何凝視本身就是個問題,因為你的觀點會影響你的凝視,就像瞎子摸象,摸再久也只是各執一詞。

青年楊德昌的思考模樣有些喜感

青年楊德昌的思考模樣有些喜感

大家拿手機在拍什麼你要走過去才知道,大家看什麼呢?

大家拿手機在拍什麼你要走過去才知道,大家看什麼呢?

原來是楊導的黑膠收藏

原來是楊導的黑膠收藏

七個主題,一個單向的迷宮,楊德昌展覽的布局很針對觀看者,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4738 字、2 則留言,僅發佈於Lizard的文字試片室VIP、Lizard的文字試片室(2023年八月內容)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1.0K會員
416內容數
Lizard的沙龍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