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最純粹的驅動力《動機,單純的力量》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暑假接近尾聲,與教學夥伴喝咖啡的同時,聽著他的的分享,我開始思考自己過去班級的獎勵懲罰制度。

以前參考前輩意見,設計改良過一套自己的的班級獎勵懲罰制度。例如:學生講不雅的話,會有『我以後不講不雅的話』20遍的『罰寫單』。上課態度不佳,會起立兩分鐘『自我提醒』(自己計時坐下)。

而表現好也有所謂的『獎勵』,像是:生字簿寫甲上,或是科任課被科任老師記『優良』,可以換一點,期末可以換獎品,過去曾經平均每學期花四五千元買小禮物(比賽活動後的五十嵐珍奶另計)。

我將它整個制度打造成一個『系統』,從遲到、課堂發言、作品發表、生字習寫、科任課秩序、打掃工作、幹部執勤、值日生出勤...一整天的所有活動,都將它賦予優劣價值,並且跟整個獎勵懲罰制度連動,可以說是一個小有規模的社會模型。

讀上一本《不斥責、不讚美、不命令,工作竟然變順利》時,讓我開始思考過去設計的整套獎勵懲罰。

想到教學活動中,原本是希望鼓勵大家多發言,但,即使祭出了明確的獎勵制度,原本羞怯不善發言的同學,並沒有因此而更投入,積極搶分的反而都是常客。

而有一位各方面賺分高手,硬筆字習寫一向潦草,也沒有為了多賺一分而好好寫字,我想也許也是因為,他其他方面根本『賺爛了』,沒必要為了這一分去抓緊筆桿,一筆一畫慢慢練,對他來說,太不划算了。

也有聽到別的伙伴分享,帶社團活動時也頗為用心,讓同學記點數、換獎品,但到頭來卻發現,小朋友連做本分的事情都開始會問,有沒有加分(換獎品),完全偏離了本意,其實原本只是單純希望小朋友好好學習,好好上課而已。

這次讀《動機,單純的力量》這本書,讓我開始將原本獎勵懲罰、棍棒胡蘿蔔,這些習以為常的管理觀念,做一個更徹底的檢視。

作者提到獎勵的概念,分成『激勵1.0』(生存的渴望),『激勵2.0』(外部誘因),『激勵3.0』(內在動機)三種。

過去原始社會是『激勵1.0』,在朝不保夕的叢林中,或是糧食不足、天災戰亂的時代,活下來,生存本身就已經是獎勵。

工業社會,是『激勵2.0』,開始制定制度,勤奮加班的人會獲得加班費,能力好的人會獲得業績、績效獎金、專案獎金。為了避免大家懶惰,制定我們現在熟知的『獎勵制度』。

但獎勵本身帶來的愉悅,卻比想像的短,用獎金買了新車的愉悅,大約就五到十四天,但忍耐不喜歡的工作,卻是日複一日的煎熬。

而『激勵3.0 』是去除外部的誘因,對,不談加班費、獎金,而去思考如何用純粹的動機去投入工作,並從中找出工作的樂趣與熱情(當然有附加的獎金也不見得是壞事)。

從這邊可以看到,去除獎勵、獎金、獎品,這些『外部誘因』,人其實有十分純粹的『內在動機』。

我們進一步從『自主』、『專精』、『目的』,三個部分來看:

自主,人本身就有有選擇投入熱情的主張,並不總是需要人鞭策。

專精,人原本就會把能做好的事情,持續投入直到做到最好的傾向。

目的,人只要找到比小我的需求更深層的目的,就能超越原本的限制。


讀著這段文字,我回憶起高中投稿小說獎,

高二那年的小說文學獎,我寫自己已經脫離高中考生地獄,已經退伍,和爺爺兩人住在鄉下老家,無業,一個現在看起來有點像是『啃老族』的人設。目睹整個叔叔婚禮在老家辦婚禮的過程。

就一個人生視野淺薄的高中生,沒什麼機會出去玩,就是過年過節回老家,偶而婚喪喜慶出席的生活經驗寫成的。最後得獎,而且竟然還有獎金。

但我並非為了獎金,那是為了什麼呢?

『寫小說』這件事情,其實跟我當時要考大學、考美術系準備術科的整個生活,是完全脫離的,那時候動筆,真的就只是看了去年文學獎,看了其他人寫的內容,覺得自己也有內容可以寫,就買了稿紙動筆。

我記得非常清楚完稿那一刻,週末夜晚熬夜到兩點,完稿寫下最後一個句號時的感受:一種飄浮半空、擁抱世界,無比美好的滿足感,那持續應該是接近『心流』的狀態吧,非常的過癮。

我想這應該接近作者所說的『內在動機』吧,反而獎金作為『外部誘因』,記得是一千多元的圖書禮卷,我拿去書局買了兩本書,一些文具,竟然有種『我努力了兩週寫的小說,我就這樣花完了?』一種接近厭惡感的感受。

後來我再參與任何創作,都很難不跟『外部誘因』沾邊,我想,未來從事創作,甚至是工作,我都應該好好的問自己『我能不能讓這件事情本身變得很厲害、很酷、夠有趣?』,而不是『最後得獎的話,這獎金也許夠我換一台新車?』。

回歸正題,班級獎勵懲罰制度能不能有,我想還是可以有,只是,怎麼讓學生觸及內在動機,讓他們嘗試『自主』,去做一件原本是師長要求的事情,看得到比被師長獎勵更值得的『目的』,而有幸能接近心流狀態的『專精』而感到滿足。

我想,這份成就感,必然勝過任何大人能給孩子的獎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