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那天,我和幾個單身狗朋友約了個飯。排隊叫號時,看著一對對俊男靚女們手拉著手穿梭而過,朋友A突然感慨萬分。
他說,真羡慕那些外在條件好的人啊,有那麼多人追,想要找到真愛不是輕輕鬆松。
朋友B插話了,那可不是的。比如說XX(某個我們圈子裡公認的大帥哥),夠有魅力吧,萬年無「空窗期」,但沒一個長久的。
他前兩天還找我喝酒呢,說大家羡慕他桃花運不斷,但只有他知道那些戀愛他談得一點都不快樂。歷任女朋友都很沒安全感,查崗特別嚴,還動不動和他吵架。他覺得自己很難找到合適的人了。
聽完我覺得挺疑惑的。為什麼大家眼中很有吸引力、擇偶選擇權很多的人,反而並不容易找到真愛,也更不容易享受愛情呢?這到底是個例還是普遍現象呢?
我去查了查文獻,結果還真有點出乎意料。今天就來分享給大家。
通常,那些更具吸引力的人,會被我們認為擁有更多的「擇偶機會」。
吸引力有很多種來源,可能是一些性格特質,比如智力、幽默感和盡責性等,也可能是相處過程中,雙方具有的相似之處,比如都喜歡某一作家。其中,較為突出的是來自外表的吸引力。
更高的「外表吸引力」,一方面帶來了「光環效應」,讓他人傾向於認為這個人在其他方面也表現更為優秀,比如更加聰明、開朗和善良。
另一方面,研究表明,「外表吸引力」也確實與社交能力、受歡迎程度、約會和性經驗等方面的成功緊密相連(Perilloux et al., 2013; Prokop & Fedor, 2013; Rhodes et al., 2005)。
這種種因素加在一起,就會使得 ta 們在擇偶中脫穎而出,擁有更多的機會。
然而,Ma-Kellams 及其團隊(2017)的一系列相關研究發現,對於具有「外表吸引力」的人來說,儘管 ta 們有更多的進入親密關係的可能性,但 ta 們的關係卻較為短暫、且不太令人滿意。
在第一項研究中,她們調查了來自美國兩所高中的男性的外表吸引力與他們30 歲時的婚姻狀況之間的關係。結果發現面孔更具吸引力的男性結婚時間較短,而且離婚的可能性也更大。
同樣的結果也在另一項以名人作為物件的研究中發現:被認為外貌更具吸引力的名人結婚時間較短,外貌吸引力顯著預測了離婚概率。
也許,「外表吸引力」以及與其相關的一些良好的品質,在認識初期提高了 ta 們對於伴侶的吸引力,但也威脅到了關係隨後的存續能力,導致 ta 們在親密關係中常常落於「靡不有初、鮮克有終」的局面。
這主要有三方面的成因。簡單來說,ta 們面對的誘惑更多、更難拒絕,也更難「擇一而終」。
即便身處一段關係中,ta 們也會遭遇來自「潛在替代對象」(小編:也就是備胎)的追求,即所謂的「配偶偷獵(mate poaching)」行為,通俗點說就是“挖牆腳”,尤其是當 ta 們的物件被認為不太具有相匹配的吸引力時。
比如,當一個戀愛中的女性有一個不太有吸引力的男朋友陪伴時,相比於她獨自一人或有一個很匹配的男朋友陪伴時,其他具有高吸引力(高顏值、高社會地位、高財富水準等)的男性會產生「Ta 都行,那我也行」的想法,於是做出一系列的「騷操作」來伺機接近(proximity seeking)(Hoplock et al., 2019)。
而面對「潛在替代對象」的示好,ta 們難免也會有一絲愧疚、一點心動,甚至也會有把持不住的時候。但這對於 ta 們正所處的親密關係而言,也無疑埋下了「暗雷」。
研究發現,在擇偶中越是有吸引力的人,就越不會忽視其他富有吸引力的異性選擇(Ma-Kellams et al., 2017)。Ta 們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然而,這卻極大地威脅到了現有關係。
這是因為,親密關係維持的機制之一就是貶損「潛在替代物件」的吸引力(Johnson & Rusbult., 1989;Simpson et al., 1990)。
處於關係中的人們,會覺得伴侶以外的人都變得不那麼有吸引力了,因此保持了忠誠,而關係也得以維繫。
對於普通人來說,這種機制運作正常。但對於更有吸引力的人來說,情況就不太一樣了。
更有吸引力的男性表現出更多的與伴侶以外的人發生性關係的欲望 (White, 1980),無論是在非正式的關係中,還是在嚴肅的戀愛關係中。這也為 ta 們的親密關係帶來了更多的挑戰。
擇偶上有魅力的人,不太容易「美而不自知」,相反 ta 們會意識到自己對他人的吸引力,這可能會使 ta 們減少對於當前關係的承諾。
倘若 ta 們進入了「一對一」的關係, ta 們的伴侶也會因為感受到(有時是潛在的)關係外他人的競爭,而充滿了嫉妒和對 ta 們的懷疑,雙方的摩擦與衝突變得頻繁,關係品質和滿意度也日益轉下,關係變得不堪一擊(Cardelli et al., 2022)。
伴侶與自己的吸引力較為接近
研究發現,當關係中雙方的吸引力水準差異較小時,關係滿意度也較高(Conroy-Beam et al., 2016; Salkicevic et al., 2014)。對於吸引力較高的人們來說,倘若 ta 們的伴侶也有相匹配的吸引力時,關係也會變得更加穩定。
這種吸引力的來源,包括良好的身體特徵,比如女性較低的腰臀比,男性較高的肩臀比;和較高的社會屬性,比如社會地位、智力等等。
伴侶與自己的理想伴侶較為符合
儘管 ta 們在擇偶上選擇很多,看起來很難「擇一而終」,但倘若 ta 們碰到了符合自己心目中理想畫像的Mr(/Miss).Right,關係也會令人滿意(Campbell et al., 2021)。
理想標準(ideal standard model)包括三個方面(Fletcher et al., 2000):
如果對方在這三個方面上的表現與自己的預期相符,那麼關係就更容易長久。
伴侶與自己在關係中的利益交換公平
心理學發現,當關係中的雙方認為關係利益的交換是公平的,ta 們都會感到幸福,如果關係利益的交換被認為是不公平的,關係的動盪就會隨之而來(Hoplock et al., 2019)。
也就是說,當擇偶機會更多的人能得到對方在其他維度上的好處,關係的滿意度也會比較高。
比如,擇偶機會更多的人比較有魅力,給另一方帶來了視覺愉悅以及更優質的生育基因,而另一方在享受到這種好處的同時,也比較樂於付出金錢或者是投入資源。那麼更多的擇偶機會給關係帶來的威脅,也會因此而化解。
但無論如何,最影響親密關係品質的還是個人經營的能力
最後我們想說的是,無論一個人的擇偶機會多或是少,想要擁有滿意的親密關係,最重要的還是經營。一個人的經營能力顯著影響了關係的走向。
善於經營關係的人,往往人格更為成熟(Bühler et al., 2021)、更為和藹可親、認真負責且情緒穩定。於是,ta 們與伴侶的互動更為積極,對伴侶行為的解釋不那麼挑剔,這可以為 ta 們帶來更積極的關係體驗。
經營關係能力強的人,也更擅長使用一系列「關係維護策略」。哪些關係維護策略更為有效呢?
研究發現是這三點:展示對伴侶的重視,分享幽默和笑聲,傾聽伴侶(Walker et al., 2023)。
常常在關係中體驗到這三點的人,在未來會對關係感到更快樂、更滿意。
所以,也不必羡慕那些擇偶機會多的人,也更不必妄自菲薄。擇偶機會無非是愛情的「入場券」,但「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為關係付出的努力與時間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