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晚上7點,準時參加第4堂歐陽talk書秀讀書會,這一次導讀這本書《別人怎麼對你,都因為你說的話。》,是歸類在溝通類的書籍,也是小茹比較少涉獵的範圍。
作者是大陸有名的心理學大師黃啟團,結合一萬小時的臨床經驗,內容跟一般心理學的書不一樣,是可以實際應用的生活、溝通、人際關係的一本書。
歐陽老師整理3大重點,語言框架、催眠語法、魔術語法,各找出最有感部分,與大家分享我的收獲為何。
3種限制性語言、位置感知法、時間線法。
★位置感知法:設定3個框架,讓當事人從3個不同框架看問題,拉寬對方視野,從而自我察覺。
上課中是以齊景公,因為鳥官不小心讓鳥飛走,而想處死鳥官,而晏子說要讓鳥官知道犯了死罪,罪狀有3條。
•讓鳥飛了。(鳥官角度)
•讓英明的君主,因為一隻鳥殺人。(君主角度)
•讓老百姓說君主重鳥輕人,讓君主戴上汙名。(百姓角度)
故事最後結果,齊景公知道因為一隻鳥而殺人,處罰過重,會引起民怨,因此放了鳥官,私下感謝晏子提醒。
這個故事在現實生活上,也適用寫作方面,初期創作時,創作者都只是以自已(鳥官)的角度寫文章,小茹寫了2年後慢慢有讀者回饋與解答問題,了解創作文章應該要以讀者(君主)或是大眾(百姓)角度發想,才能使文章引起共鳴,進而分享而廣為流傳。
然而所有語言框架都是死的,而生活經驗卻是活生生的,如何在什麼時侯應用如魚得水,就全憑個人經驗與多練習才能抓到絕竅。
猜臆、預設、可能性與必須性、遺失行動者、比較刪減、動詞不明確、附加問句、同步現有經驗、選擇性違反限制、含糊。
什麼是催眠呢?簡單來說就是利用模糊、空白等語意,讓人自行腦補他的本身狀況,催眠語法蠻有趣的,了解催眠語法可以避免中了有心人士催眠或是自已把催眠語法用在生活上很實用。
小茹分享3個語法比較有感觸:
①猜臆:在「我知道」後面,加上大範圍歸類詞語。
小茹覺得這一點很適合用在「育兒」,例如:我知道你可以自已收拾玩具。
(相信小孩的能力,他也會對自已有自信。)
②同步現有經驗:事實+催眠指令。
小茹覺得這一點如果用在「對朋友有所求」,讓人很難拒絕。
例如:想跟朋友借錢時,說「我們認識10幾年,你相信我一定會還錢」,是不是很熟悉的台詞。
③選擇性違反限制:動物、物品擬人化。
小茹覺得這一點很適合用在「育兒」,例如:小朋友亂丟玩具,就跟他說玩具也會痛痛,小孩就會理解進而不再亂丟玩具。
世界觀、另外一個結果、重新定義、準則層次、上歸類、下歸類。
這一類的語法,是適合在與人溝通時應用,當一個人要有信念時要改變他的想法是很難一件事,此時可以用「世界觀」來提醒他。
①世界觀:信念不等於事實。
存股派最常被質疑的問題,「股利只是左手換右手,一堆韭菜,存股變存骨。」解法:原來你是這樣想的?那郭台銘17億股,92億股息怎麼說?
②上歸類:限制性信念某個詞,把比較的層次提高。
例如:「有錢人都是不好人。」,比爾蓋茲是超級富翁,卻在2022年宣布將所有財產捐給他與前妻創辦的基金會,難道他不是好人嗎?
③下歸類:分析信念的組成要素,讓當事人看清事實,進而改變信念。
例如:寄生上流的經典台詞:「有錢所以善良,有錢的話,我也會很善良。」,但是你認為多少錢才可以當好人呢?
市面上有關於溝通的書籍,大部分都大同小異,都是教你傾聽、感同身受,而這一本書《別人怎麼對你,都是因為你說的話》卻是結合心理師角度,加上本身親自經驗,讓你可以了解語言背後的意義,並提供解方讓你不再輕易接受別人催眠,進而被別人操控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