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想說的話,被自己聽見:敘事實踐的十五堂課》—你就是最能療癒你的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其實是有些專業的書,作者是心理師,主要是在談「敘事治療」。

我最喜歡的概念是,人最終可以解救的人只有自己。所以關於敘事治療,我粗淺的解讀是—你說你自己的故事,我協助你用其他的方式、角度讓你重說一次你的故事,你就是最能療癒你的人。

聽起來好抽象,但實際上我覺得非常實際。

應該都曾有過把自己的煩惱如同想找到救贖般的傾倒在別人身上的經驗吧?可是卻會覺得,別人沒有接到你的點、無法準確接住你的想法。最終會覺得:果然只能靠自己啊。

如果負面的人,一而再、再而三的認為世界不理解你,覺得自己會孤獨到天涯海角,然後把自己封閉起來的人,可能你會需要一位像黃錦敦老師一樣的敘事治療師—陪伴你說清楚你自己。

感覺很難但其實操作起來比想像中可愛很多。

我很喜歡裡面老師寫的,關於他女兒的故事〈金色的勇敢〉。因為我不是心理專家,我只會用淺薄的方式去運用。

那天,有一個激動時容易過度換氣的孩子上課時突然發作了,匆匆趕上去,讓他調整好呼吸後,我就帶她到獨立空間休息。我看她的表情,就是非常難過委屈、情緒非常低落的樣子。我知道她前兩天都沒有到學校,可能也怕我責備她吧,看著我的眼神又加上一些害怕。

我在心裡嘆了一口氣,問到:

「剛剛怎麼了?」

她搖搖頭。

「上課有發生什麼事嗎?」

她搖搖頭。

「我有跟你聊過,當別人問你問題時,如果妳都沒有回答,那別人就可以用他的想法去解讀你,例如我可以隨意地說:她就是這樣啊,沒事就哭到喘不過氣~你喜歡這樣嗎?」

她看著我搖搖頭。

「對,所以你不想說你可以告訴我:我現在不想說、或是我也不知道我怎麼了等等,這都比你什麼都不說好。不然妳就是把話語權全部交給對方了,還記得嗎?」

她看著我,終於點點頭。

「好,那你剛剛突然那麼激動,那個時候你心裡想的是什麼?」

她還是搖搖頭,但是開口了:「可以不要說嗎。」

只怕你不開口,只要一開口,想方設法也要讓你說下去!正當我用盡腦速思考下一個問題問她什麼,她可以持續和我對話時,心中突然跳出老師寫的那個故事,決定粗淺的試試看:

「可以。你可以不要跟我說你心裡想的是什麼事,但你可以跟我說你覺得它是什麼顏色嗎?」

她歪著頭看著我,彷彿要確認我的問題,我又再說了一次。

她慢慢的說:「……紅色吧。」

「那它是很大還是很小呢?」

「……很小。」

「如果用動物來形容,你會說它像什麼呢?」

「天竺鼠。」

「好,那就叫它小紅天竺鼠吧。」

她突然笑出來說「小紅天竺鼠?」

之後的對話莫名的流暢。我們談了它很常出來嗎?最常出來的時間是麼時候?最少出來的時間是什麼時候?你覺得為什麼那段時間它很常出來?那段時間怎麼都沒看到它呢?我們彷彿在聊一個小動物一樣,從頭到尾都沒有探究它是什麼。但是當孩子願意侃侃而談,我就覺得當下的她已經沒事了。

至少我們先接起了今天的她。

這個美妙的小故事,讓我深刻感受到敘事實踐的真實,也讓我想繼續探索更多的可能。

後來,我找了個機會,念了書中節錄的一段話給孩子們聽,查找後才知道,那是美國首席大法官羅伯茲(John Roberts)在他兒子高中畢業典禮上的演講,我念的部分如下:

通常畢業致詞者會祝你們好運還會祝你們心想事成,但我不會這麼做。我會告訴你們原因。在接下來數年的三不五時間,我希望你們被不公平對待,如此你們才知道公平正義的重要。我希望你們遭遇背叛,如此才知道忠誠的重要性。

很抱歉要這麼說,但我希望你們有時感到孤單,這樣才不會把朋友當作理所當然。

我希望你們三不五時遭遇不幸,如此才能意識到機率和運氣在人生中扮演的角色,了解成功不是完全你所應得的,而他人的失敗也不是他們所應得的結果。

當你們失敗時,人生三不五時一定會有失敗,我希望你的對手會對你的失敗幸災樂禍,讓你們理解運動家精神的重要性。我希望你們遭忽視,如此才會知道聆聽他人的重要性,我還希望你們遭遇足夠的痛苦來學習同理心。

不管是否來自我的希望,這些事終究會發生。至於你們是否能從中獲利,則取決於你們從不幸中獲得訊息的能力。

我中間其實很擔心孩子們聽得懂嗎?但在一開始小有騷動時我聽到有人「噓!」了一聲,很好,至少是有人認真在聽的。

聽完後我問了:「你們覺得我為什麼要念這段話給你們聽?」

「你希望我們有『同理心』。」

孩子們,你們真的長大了。祝福你們成為自己喜歡的人,勇敢去探索世界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宇宙買家的沙龍
7會員
34內容數
宇宙買家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5
在職場中,要多靠近核心群體,才會覺得自己在職場中心? 總有一些人在團體中是亮眼的存在,他可能工作能力很好,辦事效率很高,能一心多用,既能完成交辦事宜,還能分心做一點自己的事。但可能也有一些你不喜歡的小習慣,例如喜歡講悄悄話,在你面前突然安靜,或是寫文件的時候,在你經過時突然翻面蓋住。
Thumbnail
2025/04/15
在職場中,要多靠近核心群體,才會覺得自己在職場中心? 總有一些人在團體中是亮眼的存在,他可能工作能力很好,辦事效率很高,能一心多用,既能完成交辦事宜,還能分心做一點自己的事。但可能也有一些你不喜歡的小習慣,例如喜歡講悄悄話,在你面前突然安靜,或是寫文件的時候,在你經過時突然翻面蓋住。
Thumbnail
2025/01/15
早上和同事閒聊時,她一邊滑著手機,一邊說:欸,這好像是你耶?我發好友邀請給你。 我突然愣住。我其實不喜歡使用社群軟體,也已經很久沒有發文。但是我很直覺就是「不要」,這樣的回應其實讓雙方都很尷尬。 我為什麼這麼排斥加好友? 一來,社群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的我,那時候的我可能和現在的我是截然不同的樣
2025/01/15
早上和同事閒聊時,她一邊滑著手機,一邊說:欸,這好像是你耶?我發好友邀請給你。 我突然愣住。我其實不喜歡使用社群軟體,也已經很久沒有發文。但是我很直覺就是「不要」,這樣的回應其實讓雙方都很尷尬。 我為什麼這麼排斥加好友? 一來,社群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的我,那時候的我可能和現在的我是截然不同的樣
2025/01/11
有一些東西就是要用來沉醉的,尤其是在青春正盛的時候。可能是明星、遊戲、動漫,或者是——搖滾樂團。 偶然去了一場活動,壓軸的是一個樂團。完全是沒有聽過的名字、歌曲,吸引我的不是台上光芒四射的樂手,而是台下一個個眼裡有光、奮力舉高手燈、用盡力氣和台上對話的、和我在同一個方向的小孩們。 稱呼別
2025/01/11
有一些東西就是要用來沉醉的,尤其是在青春正盛的時候。可能是明星、遊戲、動漫,或者是——搖滾樂團。 偶然去了一場活動,壓軸的是一個樂團。完全是沒有聽過的名字、歌曲,吸引我的不是台上光芒四射的樂手,而是台下一個個眼裡有光、奮力舉高手燈、用盡力氣和台上對話的、和我在同一個方向的小孩們。 稱呼別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如果負面的人,一而再、再而三的認為世界不理解你,覺得自己會孤獨到天涯海角,然後把自己封閉起來的人,可能你會需要一位像黃錦敦老師一樣的敘事治療師—陪伴你說清楚你自己。
Thumbnail
如果負面的人,一而再、再而三的認為世界不理解你,覺得自己會孤獨到天涯海角,然後把自己封閉起來的人,可能你會需要一位像黃錦敦老師一樣的敘事治療師—陪伴你說清楚你自己。
Thumbnail
從以前就對心理學抱持著一種又愛又怕的心。 一個探討人類心理的學科,聽起來很有趣,但又是一門理論,深怕理論太過深奧。
Thumbnail
從以前就對心理學抱持著一種又愛又怕的心。 一個探討人類心理的學科,聽起來很有趣,但又是一門理論,深怕理論太過深奧。
Thumbnail
【書名】一句教養 【作者】李儀婷 【出版社】親子天下 大前年因為線上的課程的關係, 第一次聽到儀婷老師的演講後, 我的內心澎湃不已, 眼淚也不斷流淌, 尤其當老師談到女兒的狀態下時, 我感覺神就好像啟發我去認識儀婷老師, 當時兒子憂鬱症很嚴重, 所有的狀態都很不穩定, 每天的尖叫、 每天的拉扯, 我
Thumbnail
【書名】一句教養 【作者】李儀婷 【出版社】親子天下 大前年因為線上的課程的關係, 第一次聽到儀婷老師的演講後, 我的內心澎湃不已, 眼淚也不斷流淌, 尤其當老師談到女兒的狀態下時, 我感覺神就好像啟發我去認識儀婷老師, 當時兒子憂鬱症很嚴重, 所有的狀態都很不穩定, 每天的尖叫、 每天的拉扯, 我
Thumbnail
那天和個案輔導老師在洗手間碰見,我們寒暄短聊了一下。 輔導老師說: 有許多個案問題的根源其實都來自家庭,家長不願意覺察調整,常常只能無奈囉! 輔導人員的角色,就只能調整到陪伴孩子(陪聊天),平安地渡過這三年啦! 我說: 你們也真是辛苦了!每天都要接受這麼多負面的情緒,不是只有學生耶!還要處理家長……
Thumbnail
那天和個案輔導老師在洗手間碰見,我們寒暄短聊了一下。 輔導老師說: 有許多個案問題的根源其實都來自家庭,家長不願意覺察調整,常常只能無奈囉! 輔導人員的角色,就只能調整到陪伴孩子(陪聊天),平安地渡過這三年啦! 我說: 你們也真是辛苦了!每天都要接受這麼多負面的情緒,不是只有學生耶!還要處理家長……
Thumbnail
溝通的技巧,從我出發,不是分析對方。因為人都喜歡被同理,不喜歡被評價 「我感覺你有點難過...」「我聽到你說....」 我們常被外在的刺激而引發情緒,而當我們有了情緒,又是怎麼解讀這個有情緒的自己?這個解讀往往就是我們受苦的原因。
Thumbnail
溝通的技巧,從我出發,不是分析對方。因為人都喜歡被同理,不喜歡被評價 「我感覺你有點難過...」「我聽到你說....」 我們常被外在的刺激而引發情緒,而當我們有了情緒,又是怎麼解讀這個有情緒的自己?這個解讀往往就是我們受苦的原因。
Thumbnail
我越來越少批判自己。長期以來追求情緒管理跟自我覺察走到的死胡同就是認為一切都是自己的問題,甚至覺得”心如止水”才是最高境界,對於自己的浮動,總是又氣餒又自責,懂得越多只是越自虐,也無法把錯丟給別人,真的很痛苦。現在我實際體會,在想讓自己更好,或與他人價值觀交換的過程,跟照應自己的感受是不衝突的。
Thumbnail
我越來越少批判自己。長期以來追求情緒管理跟自我覺察走到的死胡同就是認為一切都是自己的問題,甚至覺得”心如止水”才是最高境界,對於自己的浮動,總是又氣餒又自責,懂得越多只是越自虐,也無法把錯丟給別人,真的很痛苦。現在我實際體會,在想讓自己更好,或與他人價值觀交換的過程,跟照應自己的感受是不衝突的。
Thumbnail
不管是家人或伴侶,我們都是想要互相關心的,但是卻又常常因為情緒一上來,就容易著急、總想著要趕快解決問題。想好好對話的心,最後都變成雙方只是在據理力爭自己的觀點。變成在乎自己、在乎情境、忽略他人的指責姿態。
Thumbnail
不管是家人或伴侶,我們都是想要互相關心的,但是卻又常常因為情緒一上來,就容易著急、總想著要趕快解決問題。想好好對話的心,最後都變成雙方只是在據理力爭自己的觀點。變成在乎自己、在乎情境、忽略他人的指責姿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