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一如既往》:摩根·豪瑟的智慧與不變的法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今天要介紹這一本書《一如既往》,作者摩根·豪瑟,前一本𣈱銷新作是《致富心態》,如果沒有讀過前一本書,其實不影響閱讀此本書。

先說這本書名《一如既往》 ,指的是和過去一樣,現代的社會進步快速,然而有些事情卻不會變。

作者說:「永遠不會改變的事情很重要,因為你可以滿懷信心知道它們會如何形塑未來。」

書中介紹23個短篇故事集,討論的是這個變動無常的世界當中,恆常不變的那些道理。

世界上萬物變化既驚奇又刺激,因而吸引我們的注意力。

但是,從來不曾改變的行為才是歷史最有力的教訓,因為它們預告未來的的景象,映照出你的未來,以及每個人未來。

小茹以風險、投資、生活3個方面,選了3個小法則與大家分享。

一、風險就是你沒有預料到的事。

書中提到我們不擅於預測未來,這句話重要的細節:我們非常擅於預測未來,只是不擅於意外,而後者才是最重要的關𨫡。

沒有人預料的事永遠最大的風險,風險的真義,當然你為自己想像到的風險做好準備,在此之外的東西才是真正的風險。

這一篇的重點:風險就是你沒有預料到事。

很多影響世界的大事件,很多專家都無法預測,例如3年多前COVID-19,台灣本來有控制好疫情,2021年5月社區疫情突然大爆發。

而小茹一家人因為小孩被感染而波及,因此限制外出在家閉關一個月,而無法預料小孩被感染,對我而言就是風險。

書中有提到2種方法可以因應:

第一,用加州因應地震的方式看待風險。

加州政府知道大地震將會發生,但是,他們不知何時、何處、強度⋯等,因此在建築上設計能度承受百年一遇大地震。

納西姆·塔雷伯表示:「投資於準備,而不是投資於預測。

小茹全家感染COVID-19之前,特別買了防疫險怕萬一感染後生活健康大受影響,因此對COVID-19我提前做了準備。

不怕一萬 就怕萬一,結果真的感染COVID-19,還好有防疫險,身體恢復健康後有獲得一筆金額不小的賠償,算是不幸中的幸運。

第二、你要體認到,如果你只為可預見的風險做準備,那麼凡是你沒有看到的風險,你都會毫無準備。

關於第2點,其實是一般人最常忽略的一件事,今年小茹家人忽然生病住院,原本家人住普通病房,後來病情突然加重住進加護病房,當時的心情很煎熬,好在最後順利康復出院。

那麼你沒有看到的風險要如何提前準備,小茹的想法是身邊一定要有一筆緊急預備金,因為大部分大約67%的問題,都可以用錢解決。

以這一次家人住院,花了一筆錢請看護,好在平時有存錢約習慣,花錢解決問題,看護照顧家人在醫院的洗澡、飲食⋯等,讓我可以安心上班。

二、微小而重要。

聚沙成塔,涓涓成河。

書中提到一項耶魯大學在2010年的研究顯示,肥胖症增加的主因不一定是人們三餐吃的比較多,反而是一整天吃的零食更多。

大部分的災難都是由一系列微小的風險所引起,這些風險個別來看很容易被忽略,但是彼此加乘則會產生重大的結果。

彈爭中因為原子彈的威力太大,而發明小核彈,戴維·克羅克特,威力只有原子彈的六百五十分之一,結果小型核彈更可能實際用於戰爭。

人們很容易忽視大風險,因為它們不過是小事件連續反應的結果,人們總是低估重大風險發生的機率。

在2021年COVID-19剛發生時,人們覺得只是一種新型病毒,沒想到後來全世界幾乎都感染,死亡人數持續增加,人們才開始恐慌。

因此千萬不要忽略你身邊的小事的影響力,持續進行下去會發生巨大變化。

小茹在19年前存金融股,在長期的時間維持穩定投資,目前報酬率274%,在19年前我也沒想過會有如此佳績。

微不足道的變化長期累積疊加,會產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一如既往,這是永遠不變的道理。

三、誘因:全世界最強大的力量。

人們在誘因引導下,可以找到正當理由去做幾乎每一件事,也可以為幾乎每一件事辯護。

本章節一開始用《華爾街日報》𠎀森·齊威格說,專業作家的寫作之道百有三:

1. 欺騙想要被騙的人,你就能致富。

2. 對想要真相的人說實話,你就能夠謀生。

3. 對想要被騙的人說實話,你將會破產。

這三句多麽精采的總結顯示出誘因的力量,也說明為什麼有人會做瘋狂的事。

書中舉例一位從事網路詐騙20年的人,訪問他對無辜的人造成這麼多傷害,他有何感受。

他回答:「我當然也有良知。但是貧窮會讓人感覺不到責難的痛苦。」

記得幾年看的韓劇「寄生上流」,其中有一句台詞我仍然印象深刻,台詞:「如果我也有錢的話,我也可以很善良。」

誘因最大的影響力之一,是讓人們渴望只聽到他們想聽的,只看到他們想看的。

人們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事物,史上由來已久。

誘因會讓瘋狂、無法長久的趨勢延續到超過看似合理的時間,這是因為人們礙於社會與財務因素,會盡量可能拖延自己接受現實的時間。

這個時候,你可以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誘因改變,你有哪些觀點也會跟著改變?」

誘因像甜食一樣,明知道吃多不好,卻很難抗拒,想要健康的人生就需要吃營養的食物。

投資也一樣,想要穩定獲利就需要有耐心長期投資,而非選擇股票當沖,股票當沖僅1%賺錢,而為什麼還是很多人瘋狂,因為它在極短時間可能獲利好幾倍,這就是誘因的可怕。

總結:

一本書如果有一個觀念改變你的行為,它就是非常好的書,一如既往有23個小法則,每一個小法則用故事的方式,書寫出一些不變的道理。

一如既往人重複犯同樣的錯誤,是因為人性本質(貪婪、膽小、怕事、拖延⋯等),了解後就要面對不要犯人性的錯誤,人生就會越來越順利。

小茹很喜歡「一如既往」書寫方式,也在其中獲得很多省思,推薦給大家,一起學習成長。

小茹拍攝

小茹拍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江小茹蝸牛存股日記
41.9K會員
560內容數
存股過程就像「蝸牛」背著那重重的殼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雖然動作緩慢,中間過程需要用「耐心」等待,未來「投資複利」會去證明當初你的選擇是對的。 專欄每月更新頻率至少4篇,歡迎大家來看我投資的故事。 投資、存股、蝸牛、耐心
2025/02/26
致富心態,一本關於財富、貪婪與幸福的20堂理財課,作者以故事方式闡述理財觀念,強調儲蓄率的重要性、致富與守財之道,以及追求財務自由的真諦。本文節錄書中精華,分享「存錢」、「致富及守財」、「自由」三堂課,並佐以作者自身經驗,說明如何透過存錢、投資,以及持之以恆的態度,達成財務目標與人生自由。
Thumbnail
2025/02/26
致富心態,一本關於財富、貪婪與幸福的20堂理財課,作者以故事方式闡述理財觀念,強調儲蓄率的重要性、致富與守財之道,以及追求財務自由的真諦。本文節錄書中精華,分享「存錢」、「致富及守財」、「自由」三堂課,並佐以作者自身經驗,說明如何透過存錢、投資,以及持之以恆的態度,達成財務目標與人生自由。
Thumbnail
2025/01/29
周冠男教授的《長期買進》教導讀者長期投資的重要性,並以自身經驗及行為財務學原理說明投資中的行為偏誤。文章並分享0050投資、高股息ETF與大盤型ETF的比較,以及作者小茹自身的投資經驗與心得。
Thumbnail
2025/01/29
周冠男教授的《長期買進》教導讀者長期投資的重要性,並以自身經驗及行為財務學原理說明投資中的行為偏誤。文章並分享0050投資、高股息ETF與大盤型ETF的比較,以及作者小茹自身的投資經驗與心得。
Thumbnail
2024/11/14
在市場利率變化背景下,小茹分析了債券ETF的投資風險,指出小資族不應盲目追隨財經媒體的報導。文章介紹了底層邏輯的四大觀點,如何幫助讀者理解投資決策中的事實與立場,並強調提升個體能力、效率及槓桿運用的重要性。透過分析,讀者可更清楚地認識商業世界的運行規律,增強自身投資思維。
Thumbnail
2024/11/14
在市場利率變化背景下,小茹分析了債券ETF的投資風險,指出小資族不應盲目追隨財經媒體的報導。文章介紹了底層邏輯的四大觀點,如何幫助讀者理解投資決策中的事實與立場,並強調提升個體能力、效率及槓桿運用的重要性。透過分析,讀者可更清楚地認識商業世界的運行規律,增強自身投資思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透過對風險的意識及觀念決定是否要規劃保險
Thumbnail
透過對風險的意識及觀念決定是否要規劃保險
Thumbnail
第二冊:《現代化與否定反脆弱性》,一樣用了四個章節,解釋為什麼作者主張小政府,避免政治體系過於干預損害系統的波動性,造成未來更大的災害。在醫療上也要避免過度醫療作為所造成的傷害,「拖延」也許是更好的選項。最後針對特殊領域的「預測」根本是無稽之談,
Thumbnail
第二冊:《現代化與否定反脆弱性》,一樣用了四個章節,解釋為什麼作者主張小政府,避免政治體系過於干預損害系統的波動性,造成未來更大的災害。在醫療上也要避免過度醫療作為所造成的傷害,「拖延」也許是更好的選項。最後針對特殊領域的「預測」根本是無稽之談,
Thumbnail
生活中總是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一張發揮失常的考卷,一段以為會長遠的感情,一場不盡人意的報告等,都有可能會為原本毫無波瀾的生活投下一顆震撼彈。 正如學校的防災演練,是為了預防地震發生可能帶來的生命危險,才讓學生練習用最快速度避難,但我總是敷衍帶過,在演練過程中跟同學談笑風生,似乎沒有預防地震災
Thumbnail
生活中總是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一張發揮失常的考卷,一段以為會長遠的感情,一場不盡人意的報告等,都有可能會為原本毫無波瀾的生活投下一顆震撼彈。 正如學校的防災演練,是為了預防地震發生可能帶來的生命危險,才讓學生練習用最快速度避難,但我總是敷衍帶過,在演練過程中跟同學談笑風生,似乎沒有預防地震災
Thumbnail
生活中不可控的事件只佔了所有問題的 10%,真正麻煩的是你自己引起了另外的 90% 的困擾。 我們都得承認,變化隨時都在發生,而且往往不能退回。 面對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即使我們讀書、聽演講、努力學習如何應對變化,現實中還是有可能感到困惑和壓力。 身邊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像是自己的工作被新的流程取代
Thumbnail
生活中不可控的事件只佔了所有問題的 10%,真正麻煩的是你自己引起了另外的 90% 的困擾。 我們都得承認,變化隨時都在發生,而且往往不能退回。 面對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即使我們讀書、聽演講、努力學習如何應對變化,現實中還是有可能感到困惑和壓力。 身邊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像是自己的工作被新的流程取代
Thumbnail
風險到底是什麼呢? 如果風險無法避免,什麼能讓我們洞悉風險呢?如何用一種理性又豐富的方式與風險共處呢?
Thumbnail
風險到底是什麼呢? 如果風險無法避免,什麼能讓我們洞悉風險呢?如何用一種理性又豐富的方式與風險共處呢?
Thumbnail
過去一年多全球籠罩在疫情的陰影下,生活各層面都發生許多以前很難想像的變化。其中之一,就是不分世界各國,幾乎都發生過「囤積衛生紙」(以及其他生活用品)的事件。
Thumbnail
過去一年多全球籠罩在疫情的陰影下,生活各層面都發生許多以前很難想像的變化。其中之一,就是不分世界各國,幾乎都發生過「囤積衛生紙」(以及其他生活用品)的事件。
Thumbnail
「啊~好險。」 請問你覺得人的一生能夠僥倖幾次? 我們究竟在什麼時候開始失去危機意識了呢?
Thumbnail
「啊~好險。」 請問你覺得人的一生能夠僥倖幾次? 我們究竟在什麼時候開始失去危機意識了呢?
Thumbnail
Robert Norton on Unsplash 現在是最險峻的時刻,也是最反思的時刻,不免又想起雙城記的第一句話。險峻的是我們面對已知的病毒,未知的是看不見的病毒,已經最初的根源從哪裡來。現在,找根源顯然已經沒有意義,因為已經擴散地太快,太強烈,太過讓人難以掌控行蹤,就像一陣風,你知道風向沒有
Thumbnail
Robert Norton on Unsplash 現在是最險峻的時刻,也是最反思的時刻,不免又想起雙城記的第一句話。險峻的是我們面對已知的病毒,未知的是看不見的病毒,已經最初的根源從哪裡來。現在,找根源顯然已經沒有意義,因為已經擴散地太快,太強烈,太過讓人難以掌控行蹤,就像一陣風,你知道風向沒有
Thumbnail
老一輩總愛說「平常心」,但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怎麼懂呢? 平常心這三個字,其實裡面蘊含的智慧可大可小。 你想知道什麼是平常心嗎? 平常心跟災難有什麼關係嗎?
Thumbnail
老一輩總愛說「平常心」,但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怎麼懂呢? 平常心這三個字,其實裡面蘊含的智慧可大可小。 你想知道什麼是平常心嗎? 平常心跟災難有什麼關係嗎?
Thumbnail
以下是4個我認為本書最重要的觀念 1.放棄預測,擁抱不確定性:隨時保持機動性,不要期待事情不會改變(或照著你的想法走),而是發生後要如何去做出應變。 2.不要線性思考:利用不對稱性,找下檔損失有限,上檔利益無限的事情去做。
Thumbnail
以下是4個我認為本書最重要的觀念 1.放棄預測,擁抱不確定性:隨時保持機動性,不要期待事情不會改變(或照著你的想法走),而是發生後要如何去做出應變。 2.不要線性思考:利用不對稱性,找下檔損失有限,上檔利益無限的事情去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