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2022 年 5 月 14 日_主流與非主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今日雨多,昨日台灣因 Covid-19 而死的人數增加為 41 人。

  臉書上,越來越多人 po 出小孩照或有喜的訊息,讓我不禁想到主流與非主流,以及從前網路不普及的日子。想到以前課堂上,總有人看課外書、玩電子辭典或手機內的小遊戲,更大膽的,會要求同學們傳紙條,我雖然不想,但礙於他們是「主流」,多少有幫忙傳,也因此被老師處罰。彼時與此時相比,行為雖然不一樣,但其中「大家都這麼做」的想法,仍讓我感到不自在。

  在以前的課堂上,我不想幫忙傳紙條,是非主流;在現在的臉書上,我不po出結婚、生小孩的照片、訊息,是非主流。

  雖然可以大聲說出:「哎呀!人生很難啊!」或是「我有自己的規劃。」這類搪塞別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奇狐文化的小沙龍 了解最新動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奇狐文化的小沙龍
14會員
151內容數
個人生活體悟、觀點分享,兼有一些文學與機械創作,歡迎大家來晃晃。
2023/09/06
  最近發生了很多事,如郭台銘宣布參選、午後雷陣雨的威脅遠高於颱風、檢舉新制上路後,路上衝突仍多、四十年房貸等等事情。雖然有些事令人沮喪,但我想說我們的內心不能被沮喪的外事牽著走。在這個混沌 (應該可以這麼說) 的時代,我們必須更堅定自己內心想走的道路。而我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我發現自己無意義放空的
Thumbnail
2023/09/06
  最近發生了很多事,如郭台銘宣布參選、午後雷陣雨的威脅遠高於颱風、檢舉新制上路後,路上衝突仍多、四十年房貸等等事情。雖然有些事令人沮喪,但我想說我們的內心不能被沮喪的外事牽著走。在這個混沌 (應該可以這麼說) 的時代,我們必須更堅定自己內心想走的道路。而我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我發現自己無意義放空的
Thumbnail
2023/09/06
  近日忙著處理公司的事,諸多事情放置不管,有點難過。   家姐說要找打工,可能去跑熊貓,我是相當不捨的。家姐為了小孩中斷工作生涯,現在又為了小孩不找正職,實實在在地繼承了母親的行為。這時我轉念一想,我也同家姊般,除了工作之外,確實沒有任何謀生的手段,先前努力的那些東西,如繪圖、機構、YT頻道與文
Thumbnail
2023/09/06
  近日忙著處理公司的事,諸多事情放置不管,有點難過。   家姐說要找打工,可能去跑熊貓,我是相當不捨的。家姐為了小孩中斷工作生涯,現在又為了小孩不找正職,實實在在地繼承了母親的行為。這時我轉念一想,我也同家姊般,除了工作之外,確實沒有任何謀生的手段,先前努力的那些東西,如繪圖、機構、YT頻道與文
Thumbnail
2023/09/06
  最近偶然想起朱敬一院士,遂在電子圖書館找了他的書。我找到《牧羊人筆記》這本,內容是關於他在當WHO大使期間的讀書筆記。雖然我才剛開始看,但我很是期待。朱院士獨特見解與恰到好處的筆觸或許可以為我創造不一樣的視野。也因此我又重新思索我為什麼想成為知識份子,難道我是想像他一樣嗎?朱院士讀書是為了充實內
Thumbnail
2023/09/06
  最近偶然想起朱敬一院士,遂在電子圖書館找了他的書。我找到《牧羊人筆記》這本,內容是關於他在當WHO大使期間的讀書筆記。雖然我才剛開始看,但我很是期待。朱院士獨特見解與恰到好處的筆觸或許可以為我創造不一樣的視野。也因此我又重新思索我為什麼想成為知識份子,難道我是想像他一樣嗎?朱院士讀書是為了充實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今日雨多,昨日台灣因 Covid-19 而死的人數增加為 41 人。   臉書上,越來越多人 po 出小孩照或有喜的訊息,讓我不禁想到主流與非主流,以及從前網路不普及的日子。想到以前課堂上,總有人看課外書、玩電子辭典或手機內的小遊戲,更大膽的,會要求同學們傳紙條,我雖然不想,但礙於他們是「主流
Thumbnail
  今日雨多,昨日台灣因 Covid-19 而死的人數增加為 41 人。   臉書上,越來越多人 po 出小孩照或有喜的訊息,讓我不禁想到主流與非主流,以及從前網路不普及的日子。想到以前課堂上,總有人看課外書、玩電子辭典或手機內的小遊戲,更大膽的,會要求同學們傳紙條,我雖然不想,但礙於他們是「主流
Thumbnail
台灣口罩令解封後,在通勤途中觀察到不戴口罩的人數不足1%,這政策是民心所向,但認為政府「強制管控」的大政府行為是政府公然違憲。真正的右派政府應該是「建議」而非「強制」,讓人民有選擇的自由,表示自己不戴口罩認為。最後強調若自己確診死掉也是自己的行為,不會去怪政府沒有強制,呼籲政府應養出自己負責的公民。
Thumbnail
台灣口罩令解封後,在通勤途中觀察到不戴口罩的人數不足1%,這政策是民心所向,但認為政府「強制管控」的大政府行為是政府公然違憲。真正的右派政府應該是「建議」而非「強制」,讓人民有選擇的自由,表示自己不戴口罩認為。最後強調若自己確診死掉也是自己的行為,不會去怪政府沒有強制,呼籲政府應養出自己負責的公民。
Thumbnail
雖然上周起應該走在路上就不必配戴口罩了,但是我發覺國人應該是世界上最熱愛配戴口罩的一群,聽說只有5%的人會選擇“光著臉”走在戶外,是少了一種遮掩覺得不心安〔可以沒有化妝、沒有刷牙、不想說話、不想與迎面而來的人招呼〕? 我今天要清理前三年的生活日誌,先翻了2020年的那一本,我預設是虛擲的一年,沒想到
Thumbnail
雖然上周起應該走在路上就不必配戴口罩了,但是我發覺國人應該是世界上最熱愛配戴口罩的一群,聽說只有5%的人會選擇“光著臉”走在戶外,是少了一種遮掩覺得不心安〔可以沒有化妝、沒有刷牙、不想說話、不想與迎面而來的人招呼〕? 我今天要清理前三年的生活日誌,先翻了2020年的那一本,我預設是虛擲的一年,沒想到
Thumbnail
回首107年國中教育會考寫作題目-「我們這個世代」 當年,想必很多人都會寫說這個世代是個資訊爆炸世代,是個3c的世代….. 但過了4年後的我們,如今卻有很多不同的想法
Thumbnail
回首107年國中教育會考寫作題目-「我們這個世代」 當年,想必很多人都會寫說這個世代是個資訊爆炸世代,是個3c的世代….. 但過了4年後的我們,如今卻有很多不同的想法
Thumbnail
現實生活中,這類的人也真是不少。什麼東西都可以推給特別性向。病毒是會看性別傳染?只要粘膜有沾到,不就登愣了嗎?? 猴痘就猴痘,是有天花厲害喔?以現在的醫學來說,難道醫不得?與其去討論是不是特別性向,不如想想怎麼保護自己吧?
Thumbnail
現實生活中,這類的人也真是不少。什麼東西都可以推給特別性向。病毒是會看性別傳染?只要粘膜有沾到,不就登愣了嗎?? 猴痘就猴痘,是有天花厲害喔?以現在的醫學來說,難道醫不得?與其去討論是不是特別性向,不如想想怎麼保護自己吧?
Thumbnail
即便是蕞爾小島上渺小的人類,我們終將,與全球浪潮相應,揚帆掌舵,順勢而行。 生命的消逝令人悲痛,無數人的生計也受到影響,疫苗成為了一個為了回到正常生活的必要手段,大多數人都還在磕磕碰碰中摸索,希望可以盡快找到適合自己在後疫情時代的生活方式。 我想要,靜靜地品嚐這段時光。
Thumbnail
即便是蕞爾小島上渺小的人類,我們終將,與全球浪潮相應,揚帆掌舵,順勢而行。 生命的消逝令人悲痛,無數人的生計也受到影響,疫苗成為了一個為了回到正常生活的必要手段,大多數人都還在磕磕碰碰中摸索,希望可以盡快找到適合自己在後疫情時代的生活方式。 我想要,靜靜地品嚐這段時光。
Thumbnail
我們不用認為自己是聖賢偉人,會說出什麼至理名言,但至少可以確認自己開口之後,可能會有什麼影響?或是造成什麼傷害?我曾經戲謔的說,有些人只要閉嘴,就是對社會做出了貢獻。
Thumbnail
我們不用認為自己是聖賢偉人,會說出什麼至理名言,但至少可以確認自己開口之後,可能會有什麼影響?或是造成什麼傷害?我曾經戲謔的說,有些人只要閉嘴,就是對社會做出了貢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